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要求: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内。1.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A.愚人节B.感恩节C.中秋节D.情人节2.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画蛇添足B.对牛弹琴C.画龙点睛D.亡羊补牢3.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一举两得B.一举两全C.一举两便D.一举两稳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美中不足B.美中不足C.美中不足D.美中不足5.下列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一举两得B.一举两全C.一举两便D.一举两稳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一举两得B.一举两全C.一举两便D.一举两稳7.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美中不足B.美中不足C.美中不足D.美中不足8.下列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一举两得B.一举两全C.一举两便D.一举两稳9.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一举两得B.一举两全C.一举两便D.一举两稳10.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美中不足B.美中不足C.美中不足D.美中不足二、填空题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将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内。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2.《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3.《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4.《水浒传》中,宋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6.《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7.《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8.《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9.《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10.《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三、简答题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问题。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2.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3.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情节。4.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5.请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情节。6.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7.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情节。8.请简述《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情节。9.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10.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情节。四、阅读题要求: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短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以下是一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诗中“明月几时有”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3.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有什么寓意?4.请简述诗中“把酒问青天”一句的意境。5.诗中“起舞弄清影”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诗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7.诗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反映了怎样的现实?8.诗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有何哲理?9.请简述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意义。10.结合诗中的内容,谈谈你对中秋节的看法。五、作文题要求: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材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成语和典故。比如“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塞翁失马”等。这些成语和典故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成语和典故中汲取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请你以“成语典故中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作文,阐述你对成语典故的理解和感悟。六、综合应用题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鼓励人们学习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下是一份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1.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2.你平时是否关注传统文化活动?3.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有哪些作用?4.你认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请你根据上述问卷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2.你平时关注哪些传统文化活动?3.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有哪些作用?4.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C.中秋节解析: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2.C.画龙点睛解析:画龙点睛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意为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生动有力。3.D.一举两稳解析:一举两稳是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意为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4.A.美中不足解析:美中不足是出自《红楼梦》的成语,意为事物虽然美好,但仍有不足之处。5.A.一举两得解析:一举两得是出自《水浒传》的成语,意为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好处。6.B.一举两全解析:一举两全是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意为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7.A.美中不足解析:美中不足是出自《红楼梦》的成语,意为事物虽然美好,但仍有不足之处。8.A.一举两得解析:一举两得是出自《水浒传》的成语,意为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好处。9.B.一举两全解析:一举两全是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意为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10.A.美中不足解析:美中不足是出自《红楼梦》的成语,意为事物虽然美好,但仍有不足之处。二、填空题1.赤壁之战解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期,用以解决军队箭矢不足的问题。2.天宫解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发生在天宫,表现了孙悟空不满天庭的安排,反抗天庭的权威。3.大观园解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大观园,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爱情悲剧。4.汴梁解析:《水浒传》中,宋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发生在汴梁,宋江通过智谋,成功夺取了生辰纲。5.西天解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发生在西天,他们历经艰辛,最终取得真经。6.草庐解析:《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草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其出山辅佐自己。7.太虚幻境解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发生在太虚幻境,展现了贾宝玉对现实世界的反思。8.菜园解析:《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发生在菜园,鲁智深以一己之力,倒拔垂杨柳,表现了他的力量和豪迈。9.白骨洞解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发生在白骨洞,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与白骨精展开斗争。10.长坂坡解析:《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发生在长坂坡,关羽为了寻找刘备,勇闯五关斩六将。三、简答题1.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是:曹操为了攻打东吴,需要大量箭矢,诸葛亮利用东风,用草船借箭,成功为曹操提供了充足的箭矢。2.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是:孙悟空不满天庭的安排,大闹天宫,与天兵天将展开激战,最终被佛祖如来压在五行山下。3.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情节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在贾府相遇,两人互相倾心,但由于家族的安排和现实的压力,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4.宋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是:宋江为了筹集军资,智取了生辰纲,成功为梁山好汉提供了资金支持。5.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6.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其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7.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情节是:贾宝玉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景象,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更深的认识。8.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情节是:鲁智深在菜园中倒拔垂杨柳,展现了他的力量和豪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9.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是: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与白骨精展开斗争,最终成功击败了白骨精。10.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情节是:关羽为了寻找刘备,勇闯五关斩六将,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四、阅读题1.作者:苏轼解析: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这首诗是他在中秋节所作。2.情感: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解析:诗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思念之情;“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3.寓意:祝愿亲人朋友幸福安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之美。解析: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寓意着诗人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之美。4.意境: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仰望天空,感慨万千。解析:诗中“把酒问青天”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情景;“明月几时有?”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中明月的疑问。5.描绘了孙悟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影摇曳的画面。解析:诗中“起舞弄清影”一句,描绘了孙悟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影摇曳的画面,生动形象。6.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的情感。解析:诗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的情感。7.反映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解析:诗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反映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8.哲理: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一面。解析:诗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了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一面的哲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 政府资金补助协议
- 长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例
- 中英俄煤炭购销合同范本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1
- 二手房购买定金合同样本
- 2025联合经营合同
- 商品房买卖合同
- 2025年度光伏发电系统施工及运维合同
- MOOC 警察礼仪-江苏警官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生产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 行政执法考试-检察机关执法规范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人)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博白芒竹编织工艺
- 华中农业大学自荐信
- 员工派驻外地工作协议
- 家国六情:蒙曼品最美唐诗
- 《拉玛泽呼吸法》课件
- 第二课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省赛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