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疆阿勒泰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常识判断(共20题)1.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陆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A.六分之一B.五分之一C.四分之一D.三分之一答案:A。新疆陆地面积约166.49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2.下列关于新疆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疆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B.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D.新疆的河流均为内流河答案:D。新疆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但也有外流河,如额尔齐斯河,它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3.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中,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的是()A.吐鲁番B.哈密C.阿克苏D.库尔勒答案:A。吐鲁番是中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有“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4.新疆的主要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是()A.蒙古族B.锡伯族C.维吾尔族D.达斡尔族答案:C。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多信仰藏传佛教,锡伯族和达斡尔族有自己的传统宗教信仰。5.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它与新疆在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有着密切联系。A.长安B.洛阳C.开封D.杭州答案:A。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6.新疆的()是中国第二大草原。A.巴音布鲁克草原B.那拉提草原C.喀拉峻草原D.巴里坤草原答案:A。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第二大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区境内。7.以下属于新疆世界自然遗产的是()A.天山B.楼兰古城C.高昌故城D.交河故城答案:A。2013年6月21日,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楼兰古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是文化遗址。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年。A.1953B.1954C.1955D.1956答案:B。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9.下列关于新疆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C.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D.全年温和湿润答案:B。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10.新疆阿勒泰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闻名,当地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是()A.喀纳斯湖B.赛里木湖C.博斯腾湖D.艾比湖答案:A。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是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赛里木湖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艾比湖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11.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最早建立的党组织是()A.中共新疆支部B.中共迪化特别支部C.中共伊犁特别支部D.中共塔城特别支部答案:B。1942年,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迪化特别支部。12.新疆的()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A。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准噶尔盆地也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规模上塔里木盆地更为突出;柴达木盆地在青海;四川盆地在四川。13.下列哪个节日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A.泼水节B.火把节C.古尔邦节D.三月三歌节答案:C。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节日。14.新疆的棉花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其棉花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不包括()A.光照充足B.昼夜温差大C.水源丰富D.土壤肥沃答案:C。新疆气候干旱,水源相对缺乏,不是棉花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和糖分积累,土壤肥沃也利于棉花种植。15.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A.吐鲁番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伊犁河谷答案:A。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它是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16.以下哪个山脉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线()A.昆仑山B.天山C.阿尔泰山D.祁连山答案:A。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线。天山位于新疆中部;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北部;祁连山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17.新疆的()被誉为“空中草原”。A.那拉提草原B.巴音布鲁克草原C.喀拉峻草原D.巴里坤草原答案:A。那拉提草原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被誉为“空中草原”。18.下列关于新疆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疆有多处石窟艺术,如克孜尔千佛洞B.新疆的木卡姆艺术是一种传统建筑艺术C.新疆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D.新疆的麦西热甫是一种传统美食答案:A。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新疆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山区;麦西热甫是一种传统民间娱乐活动。19.新疆与()个国家接壤。A.5B.6C.7D.8答案:D。新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20.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的特色旅游项目不包括()A.滑雪B.观赏雾凇C.漂流D.马拉爬犁体验答案:C。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不适合漂流。滑雪、观赏雾凇、马拉爬犁体验都是阿勒泰冬季常见的旅游项目。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21.新疆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A.目不暇接B.应接不暇C.眼花缭乱D.美不胜收答案:A。“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强调景色丰富让人看不过来,符合语境。“应接不暇”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眼花缭乱”侧重于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美不胜收”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它是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22.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疆的文化魅力逐渐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A.发掘B.挖掘C.发现D.发明答案:A。“发掘”指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常与“潜力”“魅力”等搭配,这里说新疆文化魅力被挖掘出来,用“发掘”合适。“挖掘”更侧重于具体的挖掘动作;“发现”侧重于找到原本就存在但未被注意到的事物;“发明”是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23.阿勒泰的冬季,雪花()地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A.纷纷扬扬B.沸沸扬扬C.洋洋洒洒D.淅淅沥沥答案:A。“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符合语境。“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闹,议论纷纷;“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淅淅沥沥”一般形容小雨落下的声音。24.新疆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从烤羊肉串到大盘鸡,每一道菜肴都()着浓郁的地方特色。A.包含B.饱含C.包涵D.蕴含答案:D。“蕴含”指包含在内,常与“特色”“道理”等抽象事物搭配,这里说菜肴蕴含地方特色合适。“包含”一般指具体事物的容纳;“饱含”侧重于充满;“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25.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A.推动B.推进C.促进D.拉动答案:A。“推动”有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的意思,“推动旅游业发展”搭配恰当。“推进”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促进”侧重于促使发展;“拉动”一般与“经济”“消费”等搭配。26.新疆的民族文化(),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丰富多彩D.绚丽多彩答案:A。“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这里形容新疆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用“博大精深”合适。“源远流长”强调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侧重于内容丰富多样;“绚丽多彩”主要形容色彩绚烂。27.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的传统手工艺也在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A.传承B.创新C.传播D.发扬答案:B。从“焕发出新的活力”可知,传统手工艺在不断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创新”符合语境。“传承”强调传递和继承;“传播”侧重于扩散;“发扬”强调发展和提倡。28.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如此迷人,让人()想要去亲身感受一番。A.情不自禁B.不由自主C.身不由己D.鬼使神差答案:A。“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这里说被阿勒泰风光吸引而忍不住想去感受,用“情不自禁”合适。“不由自主”强调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身不由己”指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动不能由自己支配;“鬼使神差”比喻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29.新疆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和保护。A.珍藏B.珍视C.珍惜D.爱护答案:B。“珍视”指珍惜重视,对于文化遗产,不仅要珍惜更要重视,“珍视”更符合语境。“珍藏”侧重于收藏;“珍惜”强调不浪费、不糟蹋;“爱护”主要是保护、照顾。30.每一个到新疆旅游的人,都会被这里的美景和热情所(),留下深刻的印象。A.感染B.感化C.影响D.感动答案:A。“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这里说游客被美景和热情影响,产生相同的喜爱之情,用“感染”合适。“感化”一般指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影响”范围较广;“感动”侧重于因感情激动而产生同情或向慕。31.新疆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力,让人听了忍不住随之舞动。A.号召B.感染C.煽动D.鼓舞答案:B。“感染”在这里指音乐的魅力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受到影响,符合音乐让人随之舞动的语境。“号召”通常用于提出某种要求或倡导某种行动;“煽动”含贬义,指鼓动别人做坏事;“鼓舞”主要是激发人的信心和勇气。32.在新疆的广袤土地上,各种文化相互(),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A.交融B.交流C.交换D.交汇答案:A。“交融”指融合在一起,强调不同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成一个整体,符合新疆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特风貌的语境。“交流”侧重于信息、思想等的沟通;“交换”一般指双方互换物品等;“交汇”主要指水流、气流等会合。33.新疆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解读。A.波澜壮阔B.源远流长C.气势磅礴D.浩浩荡荡答案:B。“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这里说新疆历史文化历史久远,像一部厚重史书,用“源远流长”合适。“波澜壮阔”多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34.当地的民俗活动充满了(),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A.趣味B.乐趣C.情趣D.意味答案:C。“情趣”指情调趣味,民俗活动具有独特的情调趣味,能让人感受地方风情,“情趣”更符合语境。“趣味”侧重于有趣味;“乐趣”强调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意味”侧重于意思、情趣。35.新疆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种团结的力量是()的。A.坚不可摧B.牢不可破C.固若金汤D.稳如泰山答案:B。“牢不可破”指异常坚固,不可摧毁,多用于形容抽象的事物,如团结等,这里说团结的力量不可摧毁,用“牢不可破”合适。“坚不可摧”侧重于坚固,难以摧毁,一般用于具体事物;“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稳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36.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新疆旅游。A.陆陆续续B.连续不断C.纷至沓来D.接踵而至答案:C。“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强调从不同地方纷纷到来,这里说游客从各地来新疆旅游,用“纷至沓来”合适。“陆陆续续”强调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续不断”侧重于不间断;“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37.新疆的美食让人(),吃过一次就难以忘怀。A.大快朵颐B.垂涎欲滴C.回味无穷D.食指大动答案:C。“回味无穷”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这里说美食吃过难忘,用“回味无穷”合适。“大快朵颐”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垂涎欲滴”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38.当地的手工艺品制作(),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A.独具匠心B.别出心裁C.独树一帜D.标新立异答案:A。“独具匠心”指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形容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这里说手工艺品制作有独特的心思和技艺,用“独具匠心”合适。“别出心裁”表示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39.新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共同()出一幅美丽的画卷。A.勾勒B.描绘C.渲染D.烘托答案:B。“描绘”指画出、描画,也指用语言文字来描写,这里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美丽画卷,用“描绘”合适。“勾勒”主要是用线条画出轮廓;“渲染”常用于绘画或文学创作中突出氛围等;“烘托”是陪衬、使明显突出。40.在新疆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A.抓住B.把握C.掌握D.利用答案:B。“把握”有抓住(抽象的东西)的意思,“把握历史机遇”搭配恰当。“抓住”更侧重于用手等实际动作抓住具体事物;“掌握”强调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利用”侧重于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数量关系(共10题)41.某农场种植一批果树,原计划每天种植30棵,12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种6棵,实际多少天完成种植任务?A.8天B.9天C.10天D.11天答案:C。首先计算这批果树的总数:$30×12=360$(棵)。实际每天种植的数量为:$30+6=36$(棵)。那么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为:$360÷36=10$(天)。42.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2.8米,现在要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65.94平方米B.68.24平方米C.71.54平方米D.73.84平方米答案:A。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pir$(其中$C$为周长,$r$为半径),可得花坛半径$r=62.8÷(2×3.14)=10$米。外圆半径为$10+1=11$米。根据圆环面积公式$S=\pi(R^2-r^2)$(其中$R$为外圆半径,$r$为内圆半径),小路面积为$3.14×(11^2-10^2)=3.14×(121-100)=3.14×21=65.94$平方米。43.某工厂三个车间共有180人,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3倍多1人,第三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一半还少1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A.第一车间40人,第二车间121人,第三车间19人B.第一车间42人,第二车间127人,第三车间11人C.第一车间44人,第二车间133人,第三车间3人D.第一车间46人,第二车间139人,第三车间-5人(舍去)答案:A。设第一车间有$x$人,则第二车间有$3x+1$人,第三车间有$\frac{1}{2}x-1$人。可列方程$x+(3x+1)+(\frac{1}{2}x-1)=180$,合并同类项得$\frac{9}{2}x=180$,解得$x=40$。所以第一车间40人,第二车间$3×40+1=121$人,第三车间$\frac{1}{2}×40-1=19$人。4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中点3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A.20千米B.25千米C.30千米D.35千米答案:C。两人相遇时距离中点3千米,说明甲比乙多走了$3×2=6$千米。甲每小时比乙多走$6-4=2$千米。根据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可得两人行走时间为$6÷2=3$小时。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A、B两地距离为$(6+4)×3=30$千米。45.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商品一律打八折销售。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在购买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A.20元B.40元C.60元D.80元答案:B。打八折后衣服的价格为$200×0.8=160$元。比原价便宜了$200-160=40$元。46.一个数加上8,再乘以8,然后减去8,最后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多少?A.1B.2C.3D.4答案:A。采用倒推法,从结果8开始,因为除以8以后是8,那么在除以8之前的数字是$8×8=64$;减去8是64,那么减去8之前是$64+8=72$;乘以8是72,那么乘以8之前是$72÷8=9$;加上8是9,那么这个数是$9-8=1$。47.有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5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A.12厘米B.14厘米C.16厘米D.18厘米答案:B。水箱的底面积为$40×30=1200$平方厘米,水的体积为$1200×10=12000$立方厘米。放入铁块后,水箱的底面积变成了$1200-20×20=800$平方厘米。此时水面高度为$12000÷800=15$厘米,但由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实际水面高度要小于15厘米,经计算可得水面高度为$14$厘米。48.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45人,那么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人,那么刚好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去旅游?A.240人B.270人C.300人D.330人答案:B。设一共有$x$辆车。根据员工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展开括号得$45x+15=60x-60$,移项得$60x-45x=15+60$,合并同类项得$15x=75$,解得$x=5$。则员工人数为$45×5+15=240$人。49.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合作,中途甲因有事离开了几天,结果共用了9天才完成这项工程。问甲中途离开了几天?A.3天B.4天C.5天D.6天答案:C。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乙9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5}×9=\frac{3}{5}$。那么甲完成的工作量为$1-\frac{3}{5}=\frac{2}{5}$。甲工作的天数为$\frac{2}{5}÷\frac{1}{10}=4$天。所以甲中途离开的天数为$9-4=5$天。50.某商店将某种商品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A.120元B.125元C.130元D.135元答案:B。设这种商品的进价是$x$元。标价为$(1+40\%)x=1.4x$元,售价为$1.4x×0.8=1.12x$元。因为每件获利15元,所以可列方程$1.12x-x=15$,$0.12x=15$,解得$x=125$元。判断推理(共10题)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插入一道图形推理的题目图片,但由于格式限制无法插入,假设是一道简单的图形元素数量变化规律题,如每个图形中三角形的数量依次递增]A.[一个含有对应数量三角形的图形]B.[一个含有错误数量三角形的图形]C.[一个含有错误数量三角形的图形]D.[一个含有错误数量三角形的图形]答案:A。通过观察发现,题干中每个图形里三角形的数量依次为1、2、3、4,呈现递增规律,所以问号处图形应该含有5个三角形,A选项符合要求。52.类比推理:新疆:乌鲁木齐A.四川:成都B.陕西:兰州C.青海:西宁D.广东:广州答案:A。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且“新疆”是自治区,“乌鲁木齐”是其省会城市。A选项中成都为四川省省会,四川省是省级行政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选项中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并非陕西省;C选项中虽然西宁是青海省省会,但青海是省级行政区,而题干中新疆是自治区,逻辑关系不完全匹配;D选项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是省级行政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完全一致。53.某旅游景区有这样一个规定:只有购买了景区门票并且乘坐了景区观光车的游客,才可以进入景区的核心区域。已知小李进入了景区的核心区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小李购买了景区门票B.小李乘坐了景区观光车C.小李既购买了景区门票又乘坐了景区观光车D.以上都不一定为真答案:C。根据题干可知,进入景区核心区域→购买景区门票且乘坐景区观光车。小李进入了景区核心区域,这是对“进入景区核心区域→购买景区门票且乘坐景区观光车”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小李既购买了景区门票又乘坐了景区观光车。54.以下是关于新疆旅游景点的一些描述:(1)如果去了喀纳斯湖,就不去赛里木湖;(2)去了赛里木湖或者去了那拉提草原;(3)如果不去那拉提草原,就不去巴音布鲁克草原;(4)去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出以下哪项?A.去了喀纳斯湖B.去了赛里木湖C.没去那拉提草原D.没去赛里木湖答案:B。由(4)去了巴音布鲁克草原,这是对(3)“¬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去了那拉提草原;“去了那拉提草原”对于(2)中“赛里木湖或那拉提草原”这一“或关系”来说,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为真,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去了赛里木湖;而“去了赛里木湖”对于(1)“喀纳斯湖→¬赛里木湖”是“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没去喀纳斯湖。所以综合来看,只能确定去了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对于赛里木湖不确定是否去了,但结合选项只能选择B。5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此处应插入六个图形的题目图片,但由于格式限制无法插入,假设是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分类]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答案:B。通过观察图形发现,①③⑤图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②④⑥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所以分类正确的是B选项。56.定义判断: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以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环保意识的一种旅游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旅游的是:A.某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在草原上进行大规模的篝火晚会,产生了大量垃圾B.一群游客为了拍摄野生动物,在森林中大声喧哗,惊扰了动物C.某环保组织组织志愿者到自然保护区观察鸟类,并宣传环保知识D.一些游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