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PAGE1试题2024北京石景山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学校名称、姓名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确认无误后粘贴在条形码框内。2.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注意把字写工整,确保字迹清晰。3.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不要使用涂改带、修正液等修改工具。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均不给分。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共20分)一、根据图画写出本学期所学的词语。(4分)1.根据图画写出本学期所学的词语。二、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鹅步调(diàotiáo)从容,大模(mómú)大样。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当它看到饭罐空空如也时,便会昂首大叫,似(shìsì)乎在责备人们供养不周。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根据下面的描述从文中选择词语,写在后面的()里。(1)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2)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也不马虎。()(3)形容空空的什么都没有。()4.填空。“周”字,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画。根据字典中对“周”的解释,文中“供养不周”的“周”应选第___________种解释。周zhōu①量词,用于圈数:绕场一~|环绕地球一~。②周围:圆~|学校四~都种着树。③环绕,绕一圈:~而复始。④指一个星期:~末|~刊。⑤普遍,全面:众所~知|~身。⑥完备:~到|计划不~。⑦给,接济:~济|~急。⑧朝代名。三、拼读音节写汉字,填在()里组成词语。(3分)5.拼读音节写汉字,填在()里组成词语。shì装()气()拂()四、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2分)6.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A.蝙蝠(biǎn)B.复杂(fù)C.朝霞(zhāo)D.石笋(sǔn)()A.澎湃(pài)B.呼啸(xiào)C.乾坤(qián)D.附近(fǔ)五、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带错别字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2分)7.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带错别字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A.末期B.劈面C.彭大D.移动()A.登陆B.坚巨C.行驶D.防备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5分)六、填写古诗,要把字写工整。(8分)8.填写古诗,要把字写工整。七、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写在()里。(7分)9.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写在()里。A.激烈B.热烈(1)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的一次阵地战。(2)演出结束了,会场上响起来了()的掌声。A.蜻蜓B.莲蓬C.百花D.桃花E.山花(1)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蛱蝶飞。(4)待到()烂漫时,她在丛中笑。(5)采得()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八、选择填空,把序号填写在()里。(2分)10.“相看两不厌”的下一句是()A.大雪满弓刀 B.孤云独去闲 C.只有敬亭山 D.巧手著奇观11.“天行健”的下一句是()A.君子以厚德载物 B.君子以自强不息C.君子以申命行事 D.君子以独立不惧九、连线。(4分)12.连线。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少年不知勤学苦一日不读十日空一日读书一日功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老来方知读书迟十、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请你读一读下面与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再根据下列选项填空,把序号填写在前面的()里。(4分)13.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请你读一读下面与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再根据下列选项填空,把序号填写在前面的()里。A.程门立雪B.手不释卷C.铁杵成针D.囊萤夜读(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学要诚心,对老师要有礼貌。(2)()同桌学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我会用这个成语来劝他坚持下去。(3)()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车胤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博学多通的人。(4)()孙权用前人读书的经历劝吕蒙多读书,后来形成了这个成语流传至今。第三部分阅读与理解(共25分)十一、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映雪读书①孙康,晋②京兆③人,性敏④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⑤映雪读书。【注释】①选自《为萧扬州荐士表》。②晋(jìn):朝代名。③京兆:地名,现在的西安。④性敏:天性聪明。敏,聪明。⑤尝:曾经。1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加点字的意思。(1)家贫无油。()(2)于冬月尝映雪读书。()15.填空。(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季(季节),从文中“___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这个故事反映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十二、读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读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16.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17.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黄继光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用一个词语概括。___________十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蒲公英①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等。②头一年的秋冬时节,蒲公英的小苗就已经钻出泥土,在枯叶下形成“地面芽”。等到天气回暖,它就迅速抽出花梗。③其他植物的花梗,从孕蕾到绽放、结果一般都是挺立的,蒲公英可不是这样的:叶间鼓出花蕾后,花梗压低身子潜在叶丛中不断伸长;当花蕾含苞待放时,花梗便缓缓挺起腰身;等花开了,花梗就挺直腰杆,极力向传粉昆虫“兜售”花粉;花谢后,花梗又全力下压身子藏到叶丛里,继续伸长;待种子成熟时,花梗已拉伸到之前的近2倍长,直挺挺地把小毛球举到空中……④早春时,人们在荒芜的草地上看到蒲公英明艳可爱的花儿,总会【】欢呼:“哇,一朵小花!”其实,那不是“一朵”而是“一群”。⑤那些看起来像一枚枚花瓣的,其实是一朵朵小花,它们有花冠、雄蕊和雌蕊。小花的花冠长得像长长的舌头,因此得名“舌状花”。我们看到的蒲公英的花朵中,每一枚“花瓣”就是一朵舌状花。这些模样相似的舌状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扎堆形成头状花序。蒲公英的一个花序,有的有花数十“朵”,有时有一百余“朵”,数量多少无一定之规,基本上要看蒲公英的心情。⑥由它们孕育而成的小毛球,自然也包含数量相当的小伞兵团队。每个小伞兵配备一个由冠毛组成的降落伞,蒲公英的种子就挂在降落伞下方。天气晴朗时,微风一吹,小伞兵们便【】地飘向四面八方。⑦蒲公英的种子落到合适的地方,便会生根、发芽、长出莲座状的叶片。别看蒲公英的叶子贴地生长,像个【】的小矮人,它的根却能在地下深扎1到2米,充分吸收泥土深处的水分和营养。所以,这个扎根大地的小家伙非常皮实,即使茎叶被踩踏或被啃食,只要根还活着,用不了多久,它又能欢快地开出花,放飞数不尽的小伞兵。18.选择下面的词语填空,把序号填在文中【】中。A.不起眼B.忍不住C.兴冲冲19.填空。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从第()自然段就可以感受得到。20.蒲公英的花梗,与其他植物的花梗不一样。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它的梗起起伏伏。请你认真阅读第3自然段,将蒲公英不同阶段花梗的样子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完成下面的填空。21.在文中找到一句与“夜深人静的时候,纺织娘便会唱起歌来”表达方法相同的句子,用“”画下来。22.根据文中的描述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还有个别名叫婆婆丁。()(2)我们看到的蒲公英的一“朵”花,是由几十朵甚至上百朵舌状花组成的。()(3)蒲公英的根长得很长,可以深扎到地下1到2米。()23.阅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习作(共30分)十四、看图,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24.看图,按要求完成习作。下雨了,安安躲进了她的叶子小屋……都有谁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借助图画提示展开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字数在350字左右。题目自拟。小提示: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展开想象,还可以补充其他角色。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共20分)一、根据图画写出本学期所学的词语。(4分)1.【答案】【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左起)第一幅图画的是两株向日葵,故填写的词语是“向日葵”;(左起)第二幅图画是一只叼着橄榄枝在飞的鸽子,故填写的词语是“飞鸽”;(左起)第三幅图画的是一只绿色的恐龙,故填写的词语是“恐龙”;(左起)第四幅图画的是一个地球,故填写的词语是“地球”。二、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答案】2.diàomúsì3.①.三眼一板②.一丝不苟③.空空如也4.①.同字框(冂)②.6##六③.⑥【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调:读“diào”,释义:1、调动;分派。2、考查了解。3、节奏、方式。4、腔调等。读“tiáo”,释义:1、和谐;配合得当。2、使配合得当;使适合要求或适应环境。3、使和谐;消除纠纷等。句子中的“步调”中的“调”是节奏、速度的意思。故“调”读“diào”。模:读“mó”,释义:1、法式;标准;规范。2、仿效;照着做。3、指先进榜样人物。读“mú”,释义:1、模子。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2、形状;样子。句子中的“大模大样”中的“模”是样子的意思。故“模”读“mú”。似:读“shì”,释义:(似的(de))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跟某事物相像。读“sì”,释义:1、相像;类似。2、副词。表示不确定,相当于“仿佛”“好像”。3、介词。用在“强”“好”“胜”之类的形容词后,引进比较对象。句子中的“似乎”中的“似”是仿佛、好像的意思。故“似”读“sì”。【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三眼一板: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空空如也:它原本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在则用来形容一无所有。【4题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及字义。“周”字是半包围结构,它的部首是“冂”,一共有8画,去掉部首2画,还剩6画。所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周”字时,先查部首同字框“冂”,再查6(六)画,就能找到“周”字所在的页码。“供养不周”的意思是抚养不周到,没有照顾好。文中“供养不周”的“周”是周到的意思。故选⑥。三、拼读音节写汉字,填在()里组成词语。(3分)5.【答案】①.饰②.势③.拭【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装饰(shì):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气势(shì):(人或事)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威势。拂拭(shì):①掸掉或擦掉(尘土等)。②轻轻地摩擦。四、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2分)6.【答案】①.A②.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①A.蝙(biǎn)蝠——biān;②D.附近(fǔ)——fù;五、在下列每组词语中找出带错别字的一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2分)7.【答案】①.C②.B【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①C.彭大——彭大;
②B.坚巨——艰巨;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5分)六、填写古诗,要把字写工整。(8分)8.【答案】夜入吴平明送客洛阳亲友一片冰心一径深未成阴儿童急走飞入菜花【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书写时注意“径、阴、菜”的正确写法。七、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写在()里。(7分)9.【答案】①.A②.B③.D④.B⑤.A⑥.E⑦.C【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及古诗默写积累。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等剧烈,性情、情怀激愤刚烈。热烈:指的是情绪高昂,兴奋,激动,常形容气氛、掌声等。(1)上甘岭战役是一场残酷而紧张的军事对抗,强调了战斗的紧张、剧烈程度。故选A。(2)演出结束了,会场上响起了充满热情、强烈的声音。故选B。(1)“一簇桃花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故选D。(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故选B。(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唐代诗人杨万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故选A。(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故选E。(5)“采得百花成蜜处,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蜂》。故选C。八、选择填空,把序号填写在()里。(2分)10.【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积累与默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人凝望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只有这两者互不讨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情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寂寞。故选C。11.【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强调了个人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故选B。九、连线。(4分)12.【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的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指人小时候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年才明白,但已经晚了。“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的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样作学问须用耐心(此为苦)当舟。十、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请你读一读下面与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再根据下列选项填空,把序号填写在前面的()里。(4分)13.【答案】①.A②.C③.D④.B【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的识记与理解。题目中的成语都是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注意对这些成语的深度理解以及日常知识点的积累。A.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描述的是杨时为了求学,在程颐门外等候时,大雪积了一尺多深,也毫不动摇。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B.手不释卷:出自孙权劝告吕蒙读书的故事,孙权借汉光武帝走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的典故劝告吕蒙读书,而后吕蒙发奋读书,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一些见解就连当时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这个成语的原义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C.铁杵成针: 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李白儿时不想读书,却偶遇一位欲把铁棒磨成针的婆婆,受到启发要坚持不懈,于是发奋读书,继续完成学业的故事。这个词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D.囊萤夜读:出自《晋书》,讲述的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勤学苦读的故事。这个词启示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成就。(1)结合题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学要诚心,对老师要有礼貌”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成语“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故选A;(2)结合题干“同桌学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我会用这个成语来劝他坚持下去”可知,这里需要选择一个劝人坚持下去的成语,“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可以用来劝同桌要有毅力,坚持下去。故选C;(3)结合题干“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车胤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博学多通的人”可知,这里讲的是成语“囊萤夜读”的故事。故选D;(4)结合题干“孙权用前人读书的经历劝吕蒙多读书”可知,这里讲的是成语“手不释卷”的故事,故事中,孙权借汉光武帝走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的典故劝告吕蒙读书。故选B。第三部分阅读与理解(共25分)十一、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答案】14.①.贫穷②.曾经15.①.冬②.冬月##雪③.孙康④.勤学聪明【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家贫无油。意思家里贫困都没有油。“贫”指贫困、贫穷。(2)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意思是冬天的夜晚在雪的映照下继续读书。“尝”指曾经。【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理解。(1)从文中“映雪读书”的词语“雪”、从语句“于冬月尝映雪读书”的词语“冬月”“雪”可以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季。(2)结合语句“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可以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为“孙康”;从“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可以知道孙康是一个人贫志坚、勤奋刻苦、聪明好学的人。【点睛】参考译文:晋代的孙康,京兆人,聪明而好学。家里贫困都没有油,冬天的夜晚在雪的映照下继续读书。十二、读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答案】16.站张开猛扑堵住17.舍生忘死【16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关键词。要求从原文中找到题目的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进行解答。解答时,在文中寻找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即可。从“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几句话中可知,“站”“张开”“猛扑”“堵住”这些都是描写黄继光堵枪口的一系列动作的词语。“站”写了黄继光站起身,“张开”表现黄继光伸开手的动作,猛扑写出了黄继光用力使全身突然伏在火力点上,“堵住”写出了黄继光大胆无畏地用身体挡住枪口的动作。画出这几个词即可。【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联系上下文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选段,结合“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一句可知,面对恐怖的枪口与火力,黄继光没有犹豫地做出堵枪口的动作,可见他是一个舍生忘死、不怕牺牲、大无畏、英勇的革命战士,结合“勇敢、无畏”的内容,用词语概括出黄继光的品质即可。比如:英勇无畏。十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16分)【答案】18.BCA19.⑦20.花梗便缓缓挺起腰身花梗就挺直腰杆,极力兜售花粉花梗又全力下压身子藏到叶丛里,继续伸长21.等花开了,花梗就挺直腰杆22.①.√②.√③.√23.学到蒲公英的知识,如花梗,花和根,许多“舌状花”组成“一朵花”;还感受到它的顽强生命力,扎根大地的重要性。【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不起眼: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外表普通,不引人注目。忍不住:表示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事。兴冲冲: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人们在荒芜的草地上看到蒲公英明艳可爱的花儿,总会【】欢呼”,人们是看到“明艳可爱”的花儿后欢呼,显然花儿是引人注目的,“忍不住”恰好表达了这种情感。故选B。“微风一吹,小伞兵们便【】地飘向四面八方。”,借“兴冲冲”来形象地描述小伞兵们随风飘扬时那种欢快、充满活力的状态。故选C。“别看蒲公英的叶子贴地生长,像个【】的小矮人。”,“不起眼”与后文的“小矮人”相呼应,表达了蒲公英在地面上的低调和谦逊。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第⑦段中“个扎根大地的小家伙非常皮实,即使茎叶被踩踏或被啃食,只要根还活着,用不了多久,它又能欢快地开出花,放飞数不尽的小伞兵。”可知蒲公英生命力很顽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当花蕾含苞待放时,花梗便缓缓挺起腰身;”可知含苞待放的时候,花梗会开始慢慢地挺直腰身;结合“等花开了,花梗就挺直腰杆,极力向传粉昆虫“兜售”花粉;”可知,花开了会挺直腰身,吸引昆虫传粉;结合“花谢后,花梗又全力下压身子藏到叶丛里,继续伸长”可知,花谢了花梗就会隐藏起来,继续在向下生长。【21题详解】本题考查拟人修辞手法。观察题干中“夜深人静的时候,纺织娘便会唱起歌来”,这是一个拟人句,把昆虫鸣叫的声音赋予人的动作,形容夜晚时分的宁静和谐。文中类似的拟人句第②段中“蒲公英的小苗就已经钻出泥土”。用“钻”表现出蒲公英向上生长的状态。【2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正确,第①段“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等。”,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2)正确,第⑤段“那些看起来像一枚枚花瓣的,其实是一朵朵小花,它们有花冠、雄蕊和雌蕊。小花的花冠长得像长长的舌头,因此得名“舌状花”。”,由此可知,说法正确。(3)正确,文中第⑦段中“它的根却能在地下深扎1到2米”,因此这个说法正确。【23题详解】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萌芽课题申报书模板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指南与试题答案
- 黑龙江伊春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专题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股市波动的因素考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形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整体规划2025年证券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利用经验有效备考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案例集锦试题及答案探讨
-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法律与道德的教学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效复习试题及答案
- 人效分析报告
- 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大蒜的秘密》
- 2024届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内镜室院感培训知识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
- 八年级黄金矩形(公开课)
- 第7课《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第1框《浓浓亲情+相伴一生》【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小讲课指南(2021年版)全文解读
- 岩石锚喷支护设计计算书
- (完整word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 医院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