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培训课件_第1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培训课件_第2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培训课件_第3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培训课件_第4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心脏的基本病变心脏炎性病变心脏非炎性病变血管病变一、心脏的基本病变

1.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纤维的体积增加。

★生理性:高山缺氧地区的居民、运动员等的心脏。

病理性:如高血压患者的心脏。2.心脏扩大:常同时伴有心肌肥大★紧张源性扩大:见于瓣膜病代偿期★肌源性扩大:心肌受损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3.心肌萎缩和变性★心肌萎缩:老年人、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心肌变性: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淀粉样变

性等4.心肌坏死:

凝固性坏死(心肌梗死)

液化性坏死(心肌病等)等。二、心脏炎性病变1.风湿性心脏病: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病变以风湿性肉芽肿形成及瓣膜闭锁缘出现细小、灰白色疣状赘生物为特征。◆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闭锁缘出现细小、灰白色疣状赘生物。◆风湿性心肌炎:心肌间(尤其是小动脉旁)出现Aschoff小体。◆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2.感染性心内膜炎:由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和感染心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以心瓣膜上形成含有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赘生物为特征。主要影响主动脉瓣,其次为二尖瓣。3.非细菌性疣性心内膜炎:又称Libaman-SacksDisease,见于播散性红斑狼疮,为一种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病理改变:瓣膜赘生物形成,可见狼疮小体(苏木素小体)。4.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晚期梅毒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要影响主动脉升部→瓣环扩张→瓣叶间分离、瓣膜纤维化、卷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心肌炎: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可为原发或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化脓性心肌炎:由化脓菌引起,以心肌间弥漫中性白细胞浸润为特征。常为全身性感染的一部分。﹡非化脓性心肌炎: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孤立性心肌炎、肉芽肿性心肌炎(如风湿性心肌炎)。三、心脏非炎性病变1.非细菌性血栓性心瓣膜病:

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晚期癌症患者。主要影响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亦可影响多瓣膜。2.瓣膜松弛症(瓣膜脱垂):主要见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以瓣膜的粘液变性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3.先天性心瓣膜病:

以肺动脉瓣狭窄为多见。也可有先天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4.马凡综合征(Marfansyndrome,MS)

又称蜘蛛指(趾)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出生缺陷。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衰弱疾病,主要累及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特点:骨:患者全身长管状骨过长(尤其大腿和前臂细而长),手足指(趾)细长而尖――蜘蛛指(趾);全身韧带松弛,脊柱侧弯;眼:高度近视,视网膜剥离,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等。心血管:主要由于主动脉壁薄弱,导致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夹层动脉瘤,以及二尖瓣脱垂(瓣膜松弛症)、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等。心肌病心肌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心脏原发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疾病。类型:1.充血性心肌病

2.肥厚性心肌病

3.限制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又称扩张性心肌病,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多见于中、青年特点:双侧心室扩张,心肌肥厚心内膜增厚心肌变性及间质纤维化并发附壁血栓率高肥厚性心肌病:多见于30~40岁,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尤其室间隔病理改变:心室肥厚(以室间隔最明显)主动脉瓣下心内膜和二尖瓣前瓣增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排列紊乱

限制性心肌病:心室壁僵硬,缺乏弹性,心室的充盈和收缩均受限制病理改变:心室内膜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内膜下心肌萎缩、变性及进行性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病:非青紫型:特点为血液由左向右分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青紫型:特点为血液由右向左分流,包括法乐氏四联征、大血管错位等无分流型:包括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二尖瓣狭窄等。

慢性心瓣膜病一、二尖瓣狭窄(mitralstenosis)

主要由二尖瓣相邻瓣叶间的粘连引起。

隔膜型(轻型):瓣叶粘连较轻,仅累及瓣叶

交界处,瓣叶轻度纤维性增厚,仍有弹性

漏斗型:瓣叶间完全粘连,瓣叶高度增厚,瓣

膜口缩小,形如鱼口状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insufficiencyorincompetence)

主要由腱索缩短引起;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穿孔等也可以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病理联系:

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心室肥大扩张,左心

房扩张不及二尖瓣狭窄明显。三、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

主要由相邻半月瓣之间的粘连引起。

临床病理联系:心脏向左、向下扩大,呈靴形,主动脉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incompetence)

主要由于瓣叶弹性下降、卷曲造成。其它原因包括瓣膜穿孔、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临床病理联系:

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水冲脉,血管枪击音。动脉硬化

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或消失称为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及细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内脂质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所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脂纹、脂斑期粥样斑块粥样斑块的复合性病变(继发改变)

(1)斑块破裂和溃疡形成(2)血栓形成(3)斑块内出血(4)钙化(5)动脉瘤形成正常人大脑与脑萎缩患者大脑的对比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称为

心肌梗死。

1.原因:

(1)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内出血

(2)冠状动脉痉挛

(3)过度负荷,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和范围

(1)左冠状动动脉前降支供血区:

最常见(50%)。累及左心室前壁、心尖部、

室间隔前2/3

(2)右冠状动脉供血区:

累及右心室大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

2、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的形态学改变

肉眼改变:不规则形,地图状,灰黄色。

一般在梗死发生6小时后才出现。

镜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肌溶解

生化检查:血清中GOT、GPT、CPK及LDH升高,以

CPK最有帮助。3、合并症及后果

(1)乳头肌功能失调

(2)心脏破裂

(3)室壁瘤

(4)附壁血栓形成

(5)心外膜炎(绒毛心)高血压病

病变特点:(1)细动脉的玻璃样变:为高血压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见于全身各器官。(2)肌型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

中膜SMC增生,管腔狭窄。内脏病变期(1)心脏: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代偿期——向心性肥大

失代偿期——离心性肥大,心衰。(2)脑:脑水肿和脑软化;

脑出血,多见于基底节(豆纹动脉供血);

高血压脑病(3)肾脏:双肾对称性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称颗粒性固缩肾。病理变化:

入球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肾小球、肾小管缺血,肾单位萎缩、纤维化,部分代偿性肥大、扩张。急进型高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