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本节聚焦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有什么区别?体温和水盐平衡是如何保持的?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如何协调的?问题探讨

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而马拉松运动后大量饮用淡水也会导致“水中毒”。通过观看以上视频,探究“水中毒”原理。“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滞留,打破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造成的。“水中毒”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1.水的来源和去向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主要)

中的水

产生的水饮水食物代谢1200mL1000mL300mL2500mL2500mL

排出(主要)

通过呼气排出

排汗

排便肾脏皮肤大肠1500mL500mL400mL100mL肺摄入量≈排出量来源去路冬天比较冷,人体的排汗会少,摄入量和排出量是维持平衡的,会有更多的水分随尿液排出。在寒冷环境中细胞代谢加快,产生的水也多,所以随尿排出的水会多。

1.你能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我们为何在冬天尿液比夏天多呢?生活小思考正常机体保持水平衡:水的摄入量

=排出量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2.尿液的形成过程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99%的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终尿(1.5升/天)(150升/天)2.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尿液原尿人体泌尿系统结构模式图肾输尿管膀胱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呢?重吸收滤过作用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1)产生、分泌:3.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后叶肾脏(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2)释放:(3)靶器官:(4)作用: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相关激素:_________4.水平衡调节过程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刺激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促进释放抑制抑制调节中枢:______渴觉中枢:_______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___________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调节机制:__________反馈调节注意:产生渴觉不是反射,到主动饮水才是反射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④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抗利尿激素、TRH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①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②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

③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5.下丘脑的功能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P61旁栏思考题: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可以看出,当人意识到渴了,说明机体细胞渗透压已经升高,机体已经在调动心脏、肾等器官以及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调节渗透压;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Q: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Na+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像Na+等无机盐是如何调节渗透压平衡的呢?参与盐平衡的调节会像水平衡调节一样需要激素的参与吗?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6.无机盐(以Na+为例)的来源和去向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人体内的Na+主要是食盐肾脏皮肤尿液(主要途径)汗液大肠粪便*人体摄入的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正常机体保持盐平衡:Na+的摄入量

=排出量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肾上腺皮质固醇类肾脏(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7.盐平衡调节过程(1)相关激素①产生、分泌:②化学本质:③靶器官:④作用:信号传导途径原尿Na+Na+Na+通道醛固酮醛固酮受体醛固酮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7.盐平衡调节过程血钠升高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分泌(-)(+)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尝试将水平衡和盐平衡过程联系在一起,画出他们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概念图。调节方式:________调节机制:_______激素调节反馈调节维持血钠含量平衡(2)调节过程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8.水盐平衡调节过程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刺激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降细胞外液量减少血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醛固酮肾上腺皮质重吸收水重吸收钠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非常重要,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9.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说明:人可能还会丢失K+。K+负责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保钠排钾”)剧烈运动、高温作业或剧烈呕吐、严重腹泻等疾病时,需要及时补充丢失的大量水和无机盐(主要是NaCl),否则会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一昼夜需要500mL尿量才能将溶解其中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因此需要保证饮水。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P61旁栏思考题: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体24小时都在新陈代谢,不可能没有大小便,尤其是小便,因为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以便排出代谢废物,同时也排出了水和无机盐,还有呼吸和排汗也会损失水分和无机盐,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失衡,危害人体健康。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和意义1.关系资料1: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资料2: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上述资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①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直接或间接调节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和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恢复稳定感知变化调节校正人体内环境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各项生命活动正常维持内环境稳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2.意义1.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有多种功能,其功能概括为调节、感受、分泌、传导四大功能,如图所示。(1)调节①血糖调节: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肾上腺,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图中c)。②体温调节: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可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图中d)。③水盐平衡调节:下丘脑中具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该中枢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图中a)。④内分泌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来调节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图中e)。(2)感受: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盐平衡。(3)分泌: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图中a)。(4)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图中b)。2.肾上腺分泌的各种激素及其作用醛固酮的分泌受血钠浓度的调控;皮质醇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小结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于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使体温得以稳定。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调节系统。(

)(3)人体中的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练习与应用2.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

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

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B.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

壮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C.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D.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索增加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1.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提示: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度春夏、秋冬的交替时间,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后者强调过渡时期,通过自身的感觉采取适当加减衣物等措施来维持体温的稳定。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2.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请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并解释这些应激反应的意义。提示:在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使肺通气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液重新分配到骨骼肌和肝脏,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等。在这一过程中,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很难区分,它们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3.洞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

(如俗称大麻哈鱼的维类产卵洞游)面临什么样的

水盐平衡问题?清査找资料,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提示:洄游鱼类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中的盐浓度发生剧烈变化,这会导致鱼的内、外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洄游鱼类通过各种系统的配合,调节水和盐的摄入或排出,实现水盐平衡。例如,大麻哈鱼等溯河鱼类从海水进入淡水后,它们会减少或停止饮水,减少离子的吸收和排出;通过分泌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加强吸盐能力;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增加,经鳃排出的Na+和CI-减少,并利用离子主动转运系统,从低渗环境中吸收Na*和Cl-,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实战训练

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实战训练

2.可乐和橙汁等都是青少年喜欢的饮料,夏季口渴后饮用饮料不仅没达到解渴的效果,反而觉得更渴。大量饮用高糖的可乐和橙汁后(

)A.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将增加B.下丘脑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