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学案1)【复习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2.学会对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3.学习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等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知识梳理】考点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及用途1.变化: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微观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化学变化分子发生改变2.性质:本质区别: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例: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木炭燃烧,生活中用于作助燃剂。考点二实验室常见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常见仪器:教材P137-138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量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2.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药品取用及原则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不指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1\*GB3①.固体药品的取用a粉末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一斜、二送、三慢竖)b块状固体用镊子取。(一横、二放、三慢竖=2\*GB3②.液体药品的取用a较多液体取用:直接倾倒b较少液体取用:胶头滴管c一定量液体取用:量筒、用胶头滴管=3\*GB3③物质的加热a加热固体b加热液体试管加热的其它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外壁的水(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试管炸裂试管加热的其它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外壁的水(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试管炸裂);b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c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d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骤冷炸裂);加热完毕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取出;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若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好仪器,向长颈漏斗中注水没过底端管口,当缓慢拉注射器活塞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当缓慢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好。=5\*GB3⑤.仪器连接(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或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6\*GB3⑥.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4.一些危险化学品标志【基础巩固】1.(2022·福建)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C.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 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答案】D【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制备和用途。据此判断。【解析】A、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B、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C、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D、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与化学研究物质无关,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答案为:D。2.(2020·福建)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答案】D【解析】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3.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答案】C【解析】A、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产生了新物质葡萄糖,是化学变化;错误;B、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酒精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C、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正确;D、封存白酒产生有醇厚香味的新物质,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4.(2022·四川)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陶瓷耐腐蚀 B.青铜强度高C.宣纸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答案】B【解析】A、陶瓷耐腐蚀,耐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青铜强度高,强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宣纸易燃烧,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墨迹难氧化,抗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5.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下列应用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水立方”巧变“冰立方”:在游泳池上可用水制冰B.“飞扬”火炬:火炬可使用氢气作燃料C.天然“冰壶”:能用花岗岩制造冰壶D.场馆照明:光伏电池板可用于提供电力【答案】B【解析】A、用水制冰,是利用了水的状态的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使用氢气作燃料,利用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将花岗岩制造成冰壶,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光伏电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体现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6.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③关注物质的性质;
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化学学习的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着的现象;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故选C。7.下列物质与对应的标志不相符的是A.白磷B.酒精C.浓硫酸 D.碳酸钠【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常识。【解析】A、白磷可以自燃,属于自燃物品,故A不符合题意;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故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不是有毒物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8.(2021·福建·模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C【解析】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应竖直悬空,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慢慢旋转将其插入橡皮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D、读取液体体积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C。9.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B.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答案】D【解析】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错误;B、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防止被腐蚀或污染试剂,错误;C、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中,防止污染试剂,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正确。故选D。10.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后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中与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B.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石蜡燃烧有水生成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蜡烛焰心处气体是氧气D.实验Ⅳ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答案】C【解析】A、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实验Ⅰ中与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A正确;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可验证石蜡燃烧有水生成;B正确;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焰心处气体具有可燃性,不是氧气;C错;D、实验Ⅳ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固体小颗粒。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11.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G_______;H_______;I_______。(2)给酒精灯添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需垫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用于盛放气体的是_______。【答案】(1)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胶头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量筒(2)
D
A
B
F【解析】(1)由图可知,A是试管,B是烧杯,C是酒精灯,D是漏斗,E是胶头滴管,F是集气瓶,G是水槽,H是铁架台,I是量筒;(2)给酒精灯添加酒精的仪器是漏斗,故选D,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选A,需垫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烧杯,故选B,用于收集气体的是集气瓶,故选F。12.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_____(填“向手心”或“不向手心”),细口瓶的瓶塞要在桌面上_____(填“倒放”或“正放”)。(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原因是_____;②如果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条);③在实验室中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任举一例);(3)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答案】
向手心
倒放
防止加热时液体溅出伤人(合理即可)
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
量筒(合理即可)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解析】(1)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2)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原因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溅出伤人;②如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导致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③在实验室中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量筒,如果加热,就会因热胀冷缩使量取的液体的体积不准确,同时由于壁厚不同,会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炸裂;(3)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现象时,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拓展提升】13.《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创作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______。【答案】(1)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2)白烟燃烧(3)
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二氧化碳##CO2【解析】(1)由于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因此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是该实验的结论。(2)根据实验结论可知白烟可燃,故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烟燃烧。(3)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蜡烛燃烧生成水,则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14.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问题】发光发热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标志之一,如碳,铁和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就伴随发光发热现象,那么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实验】为了找到有说明力的证据,某同学找来蜡烛并与白炽灯做了下列对比实验。请完成下表中有关内容的填写:蜡烛燃烧和白炽灯内钨丝通电时变化情况的比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1)点燃蜡烛,分别用干冷烧杯和沾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约1min~2min后,再吹灭蜡烛。①干冷烧杯内壁出现______。②用手触摸烧杯壁,有______感觉。③石灰水变______。①蜡烛燃烧时有光和热放出。②蜡烛燃烧时有______和______生成,因此发生的是______变化。(2)观察白炽灯内钨丝的色和状态,然后通电。观察现象,约1min~2min后,停止通电,比较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是否变化。①钨丝是银白色的固体。②通电后灯泡发出白光,用手靠近灯泡,有灼热的感觉。③停止通电后,钨丝颜色和状态______变化(填“有”或“没有”)。①钨丝通电时也有光和热放出。②通电前后,钨丝本身_____发生变化(填“有”或“没有”),因此发生的是______变化。【问题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2025届初三三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羽毛球场地租赁合同范文榜样
-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澄东片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物理试题周末卷含附加题含解析
- 技术总监合同翻译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租赁合同与租赁订单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多功能会议室租赁合同
- 厨卫设备定制合同协议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正文
- IATF16949-应急计划评审报告
- 输血病人的个案护理
- 企业生产安全台账资料填写模板
- 江苏省淮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
- 《照明培训手册》课件
- 智能传感器销售合同
- 临床合理用药指导
- 口腔科院感知识培训课件
-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要点及质量管控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