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4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动宾短语“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动宾短语“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动宾短语“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平时最喜欢做的活动或游戏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到讲台上分享自己喜欢的活动或者游戏。

教师:同学们分享的活动和游戏各有特点,非常有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

地三”,看看“识字加油站”里有哪些我们熟悉的游戏吧!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

1.教师:请你和同桌看图说一说,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

2.学生自主读课本上的词语,遇到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还可以利用部首查

字法查一查字典。

3.教师领读词语,然后分小组排火车读。

4.认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1)自主读去掉拼音的词语,重点关注生字,读准字音。

教师:”弹、琴、练”是前鼻音的字;“捏、泥”的声母是“八”;“钢、荡”是

后鼻音的字。

(2)教师:请你拿出生字卡片,逐一认读卡片上的生字,并在课本上圈出读不准的生

字。

(3)教师:请小组中的成员互当小老师,教对•方认读圈出的生字,直到对方学会为止,

如果遇到小组成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忙。

(4)教师:教材中所呈现的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这些词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物体名称的名词组成的。

5.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呢?

学生交流分享,看谁说得最多。

【设计意图】始终把识字、学词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积累词语。

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识记印象。

(二)探究二:辨析、运用同音字。

1.教师:看一看“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田字格里该填什么字呢?

2.教师:每组字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都是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3.教师:卜面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每组同音字的用法及区别。

提示:“园、圆”“进、近”这两组同音字的字形用近。

4.区分同音字“园、圆”。

(1)借助图片,理解字义。

教师:“园”指种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也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圆”一般指

圆形。(出示图片。)

(2)教师:我们还可以编儿歌识字一公园门票要十元,小小花坛圆又圆。

5.区分同音字“带、戴”。

(1)出示“带、戴”的字义。

教师:“带”表示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

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手套”;也有拥护尊敬的意思,如

“爱戴、拥戴”。(出示图片。)

(2)拓展词语,辨析运用。(课件出示。)

选一选,填一填。

带戴

(戴)红领巾(带)干粮穿(戴)(戴)眼镜(带)行李

(3)小组讨论,补充词语。

6.教师:小组内自学,区分同音字“只、支”和“进、近”,注意“只、支”作为量

词时的用法。

(1)教师:动物多数用量词“只”,物品多数用量词“支”。(出示图片。)

(2)教师:组词区分“进、近”,“进”能组词“进来、进球”;“近”能组词“远

近、靠近”。(出示图片。〕

7.同音字辨析大闯关。

教师:请你选择正确的字填写在课本上,看谁填得又准乂快。写完后同桌之间相

互检查、改错。

【设计意图】同音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区分的。通过辨析字形、字义解释、

借助图片理解、扩词、编儿歌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辨析同音字,让学生明晰同音字同音不

同义的特点,从而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同音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邦、钢”等12个生字,了解了动宾短语“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

还正确辨析与运用了同音字,了解了汉字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课后任务

给爸爸妈妈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再讲一讲“字词句运用”中同音字的区别。

教学反思

三个句子。

2.教师: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用了“一边……一边……

教师:第一个“一边”和第二个“一边”后面所做的事情有什么特点?

学生:两个“一边”后面所做的事情是同时发生的。

3.教师:小明用“一边……一边……”造了一个句子。你看看这样造句对吗?

(课件出示句子。)

上周末,我一边帮妈妈打扫卫生,一边陪爸爸去爬山。

学生:不对。“帮妈妈打扫卫生”和“陪爸爸去爬止”是不能同时进行的。

4.教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二)探究二:说说自己喜爱的玩具。

I.教师:同学们,课本上的图片中有你喜爱的玩具吗?你最喜你的玩具是什么呢?

提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行示范介绍。

2.教师:请你先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喜爱的玩具是怎样的(可爱、有趣、漂亮等」,然

后具体说清楚它的样子、好玩在哪里。

3.小组内交流,互评。

教师:小组成员推选代表到黑板前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全班同学共同进行评议,评

议的过程中可以从“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作介绍”“是否讲清楚了玩具的样子”“语句是

否通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4.教师:把你最喜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

温馨提示: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可以介绍玩具的名字、样子、玩法等。

•同学认真倾听,没听懂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提问。

5.教师:请你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再次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要努力将玩具的

样子说清楚。

6.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清楚地介绍出玩具的样子,还要说清楚它好玩在哪里,这样

才会有更多的人喜爱你的玩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作出示范,启发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

玩具,再在同桌互说、组内交流中,最大范围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开口说话,与别人交

流。通过“温馨提示”,指导学生说什么,怎样说,为接下来的写话力下良好的基础。(二)

探究三:写一写自己喜爱的玩具。

1.(出示课件)写话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先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再写一

写它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写清楚这个玩具好玩在哪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2)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占一格,写完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写话《我喜爱的玩具》,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写话的实际情况。

3.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点评。

4.全班评议,评选出“最佳小作家”,并颁发奖状。

5.学生修改自己的写话,同桌互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藤词“一边……一边……”的月法,并学习了用关联词“一边……

一切……”说话。也学习了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喜爱的玩具,同时还掌樨了“在

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的要求。

课后任务

修改自己的写话,然后给爸爸妈妈读一读。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学难点

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教师:我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习过很多字、词,还能用这些字、词造句,那么在日常

生活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字、词或者句子呢?请你来说一说吧!

学生分享。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字、词或者句子。

2.教师:原来同学们不但善于发现新的字、词、句,还热爱学习。现在我们来一起看

一看在“展示台”板块中,可以积累哪些字、词、句吧.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探究一:学习制作积累卡。

1.教师:读一读词语和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可

以查字典。(出示课件。)

2.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

(1)教师:把“展示台”的词语和句子读给伙伴听,小组成员互相评价。(2)教师:

你能给这些词语和句子分分类吗?

学生:两字词语都是自然界的事物,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最后一句话是关于读书的名言。

(3)教师: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积累这样的词句呢?

学生:书籍、网络、电视剧、生活中……

4.教师板书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内容,讲究分类,坚持积累。

5.布置作业,制作积累卡。

教师:把你在课内外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制作成积累卡吧!还可以配上插图哟!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所积累的词句、分享发现、学习制作积累卡的活动中,加强了

对这些词语、句子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裔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探究二: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1.教师:请借助拼音读一读《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不认识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全诗。

3.请学生再次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读懂诗意。

(1)教师:同学们,在读这首古诗的时候,你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呢?

学生:“蓬头”“垂纶”是什么意思?

(2)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借助插图的方式来理解古诗中难懂词语的意思”(出

示课件。)

蓬头: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样子可爱。

垂纶:指钓鱼。“纶”是钓鱼用的丝线。

葬台:毒,一种野草,苔,苔薛植物。

借问:打听问路。

不应人:不回应人。

(3)教师:请你结合古诗内容及插图说一说这首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

学生:钓鱼。

5.教师:在读诗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读“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语调要轻一

些,读出对垂钓小儿的喜爱之情。

6.教师:请你说一说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爱、淘气。

7.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1)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一起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教师:通过学习这首诗,看到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

有很多,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两首诗。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