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婴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质目标培养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学会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掌握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掌握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CONTENTS01.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02.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01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第一部分一、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婴幼儿健康的总目标教育目标管理目标“目标管理”系统一、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各教育领域和分类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学段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单元主题教育目标02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婴幼儿需求依据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123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婴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O1教育要受社会性质的制约O2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O3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婴幼儿需求婴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全面促进婴幼儿素质和谐发展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身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心理智力才能的开发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思想品质的培养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婴幼儿认识的内容应是婴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3依据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对婴幼儿认知的要求虽是粗略的、浅易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3依据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婴幼儿教育的方式应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并要求多种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结合,综合运用,创设立体、开放的教育环境。3依据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强调婴幼儿教育不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在发展婴幼儿素质,开发婴幼儿智能和创造性才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3依据婴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二、制定婴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与注意事项小结2.婴幼儿心理保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掌握婴幼儿心理保健要点。2能力目标能开展婴幼儿心理保健工作。3素质目标理论联系实践,树立辩证、发展的婴幼儿成长整体观。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2.孕期状况3.意外伤害和疾病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2心理因素动机是为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活动的诱因。1.动机婴幼儿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2.自我意识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婴幼儿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3.情绪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3社会因素1.家庭2.托幼机构(托儿所)3.社会家庭是婴幼儿的生活和初级社会化场所,能满足婴幼儿的多种需要。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0~3岁是婴幼儿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物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的不良影响都会干扰婴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因此,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保健措施,可以避免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1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改善空气、饮水、居住、活动场所的环境条件,改善膳食质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使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人格得到尊重。1.改善环境通过筛查等方式,及早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并给予矫治。2.开展心理咨询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1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开展健康监测,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实施计划免疫等。3.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健康成长。4.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2婴幼儿期儿童心理保健要点要让婴幼儿知道他担当的是什么“角色”,如何“扮演”好他的“角色”。首先要摆正婴幼儿在家庭中的位置:他是父母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孙子或孙女。要尊敬老人和父母,应有礼貌,知谦让,懂规矩。1.培养“角色”意识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2婴幼儿期儿童心理保健要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十分脆弱,疏泄心理紧张的能力还很差,特别需要感受更多的家庭温暖。2.让家庭充满笑声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2婴幼儿期儿童心理保健要点教师和父母在教育婴幼儿时,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讲清道理,不要伤害婴幼儿的自尊心,更不能动辄斥责、打骂。在对婴幼儿的教育上,父母要配合默契、态度一致,不能一方严加管教,另一方袒护。对婴幼儿缺乏同情和谅解,会促成他们的“反抗心理”。3.正确对待婴幼儿的过失和错误二、儿童心理保健措施2婴幼儿期儿童心理保健要点让婴幼儿多与小朋友接触,孩子们在一起玩就是学习,就是交际,就有乐趣。多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参加一些适宜的社会活动,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4.敞开家庭的大门小结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婴幼儿心理保健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婴幼儿期儿童心理保健要点。婴幼儿心理保健3.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与远程管理学习目标掌握婴幼儿保健项目信息管理的概念;理解婴幼儿保健信息系统的功能;了解婴幼儿健康远程管理的概念;识别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硬件设备分类;认识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优势。具备使用婴幼儿保健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能力;学会运用远程监测设备进行婴幼儿健康监测的技能。培养对婴幼儿健康信息管理和远程监测工作的责任感;培养创新意识,鼓励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和远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质目标CONTENTS01.婴幼儿保健项目信息管理02.婴幼儿健康远程管理03.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优势01婴幼儿保健项目信息管理第一部分一、概念建立以婴幼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贯穿的婴幼儿保健信息系统,建立某区域范围内集中、共享的婴幼儿保健信息系统。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实现业务透明化、规范化,有助于规范婴幼儿保健工作,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由报表上报转向个案管理,通过个案信息,自动形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二、功能充分的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1从信息共享层面通过信息数据展示工作动态和统计分析指标。考核基层工作绩效。重大卫生专项动态进展分析及专项工作效果评价。2从管理层层面二、功能便于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相互工作的牵制,减少差错和舞弊。基于流程管理,实现上下级单位之间业务协同。通过便捷的提示,实现信息找人、主动服务。3从业务层面二、功能政府亲民资讯、政策法规、服务资讯的快速传递。通过健康保健专业知识、健康教育视频讲座,提高家庭的保健意识和水平。便于个人健康档案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4从服务层面02婴幼儿健康远程管理第二部分一、概念随着健康服务业和互联网的融合逐步深入,婴幼儿健康远程管理就是根据远程健康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结果,及时发现婴幼儿的健康问题,并建立永久的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二、硬件设备分类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采集健康信息。一般采集心率、运动量、位置信息,并提供一键呼叫(紧急呼叫)。1穿戴型在家每天采集健康信息。一般采集血压、血糖、体温、体重、脂肪等信息。2居家型每周一次综合信息采集,动态监测健康指标。一般选用健康检查一体机或者健康小屋,采集身高、体重、脂肪率、水分比、血氧、血压等健康参数。3社区型03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优势第三部分一、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优势无论婴幼儿身在何地,都可以借助简单的自助终端,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对其身体各项指标随时进行监控检测,将婴幼儿的心率、血压、血氧等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等检测结果,通过无线蓝牙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平台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后台会根据婴幼儿的检查结果给予分析、评估、提醒和建议,便于开展全面的健康监控和健康管理。一、婴幼儿健康智能监测的优势这种远程健康检测系统,建立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位一体的基础上,实现了诊断、治疗与保健的三位一体跟踪模式,便于对婴幼儿健康状况的实时动态掌握,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置。小结4.婴幼儿健康管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学习目标1素质目标2知识目标3能力目标能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婴幼儿健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儿科出疹性疾病、儿童营养性疾病、以及三级预防策略;熟悉营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的概念,健康决定因素;了解营养科学、儿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培养科学素养,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建立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提高婴幼儿健康管理中的责任和担当。CONTENTS01.营养科学02.医药科学01营养科学第一部分一、概念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二、营养素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产能系数:1g的糖类或蛋白质分解产生约4kcal热量,而1g脂肪分解产生约9kcal热量。三、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根据人体含量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钙、氯、镁、磷、钾、钠、硫7种。微量元素包括铬、钴、铜、氟、碘、铁、锰、钼、硒、锌等。钙盐、磷盐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物质。钾离子、钠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及流通是人体神经电活动的基础。碘和铁分别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的原料。四、维生素维生素是较为特殊的营养素,它既不提供热量,又不构成人体组织。但维生素在物质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0第二部分2医药科学第二部分一、儿科学1概念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一门通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儿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从而达到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目标的科学。一、儿科学2常见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有一类儿童感染性疾病因为都伴有皮疹的表现,故统称为“儿科出疹性疾病”。一、儿科学疾病病原体出疹特点麻疹麻疹病毒多在发热3~4日后才出疹,一般耳后开始,有可伴随两侧乳磨牙旁颊黏膜白斑(费-科氏斑)风疹风疹病毒往往在发热当日或次日即出疹,一般面部开始,可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头皮一面部一颈部一躯干一四肢(向心性分布),同时存在红斑、水疱、痂皮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多仅见于手、足、臀部及肛门附近(离心性分布),同时多伴有口腔疼痛性溃疡猩红热β溶血性链球菌发热1~2日后才出疹,全身针尖大小红疹,疹间皮肤充血,可伴“杨梅舌”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7型突然发热,持续3~4日后极速退热。热退疹,一般始于颈部,可扩散至全身,1~2日后消退。一、儿科学杨梅舌一、儿科学3常见营养性疾病又称儿童营养障碍疾病,是因体内各种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矿物质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一、儿科学3常见营养性疾病常简称为营养不良,和儿童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原因:喂养不当或儿童饮食习惯不佳。轻度至中度营养不良发病率仍较高。最早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较差、体重生长速度不增。皮下脂肪层厚度可用于判断营养不良程度。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儿科学3常见营养性疾病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消耗、体内脂肪过度聚积、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2.儿童单纯性肥胖成年后代谢综合征激素分泌异常骨骼变形血糖升高心理障碍一、儿科学循序渐进选择儿童喜欢和易于坚持的运动每天坚持运动至少30分钟,以活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运动疗法鼓励参加集体活动,改善孤僻、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心理治疗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零食、夜宵,细嚼慢咽。饮食疗法020301一、儿科学3常见营养性疾病3.儿童维生素营养障碍表现:暗光中视物不清、干眼症、皮肤干燥、生长发育障碍、易受感染、贫血。来源:存在于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胡萝卜素亦可转化为维生素A。01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易激惹、多汗、手足搐搦等低血钙及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以及方颅、鸡胸、X形腿、O形腿等骨骼改变。来源:主要通过皮肤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合成。02维生素D缺乏症一、儿科学3常见营养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缺铁及其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年龄:6个月至2岁婴幼儿最为常见。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处明显,同时有易疲乏、不爱活动等。神经系统缺血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等,心血管系统缺血可出现心率加快等。防治:提倡母乳喂养并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辅食,纠正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治疗可引起慢性失血的原发病。食物:动物血、红肉、内脏、鱼等。4.微量元素缺乏二、预防医学1概念一门医学分支学科,旨在对个体和特定群体进行疾病的预防,或是在疾病初始阶段终止其进展、在疾病进展阶段避免并发症。健康决定因素: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即通常所说的影响健康的因素。01030402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卫生服务因素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二、预防医学三早预防疾病的病理发生期和临床前期在患者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时,通过措施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目的。措施:普查、筛检、健康体检、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临床预防目的:指对临床期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功能锻炼、心理康复、家庭护理指导,使之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病因预防目的:通过采取措施消除致病因素对机体危害的影响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措施:通过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通过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预防营养相关性疾病5.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学习目标掌握社区婴幼儿健康服务基本职责;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建设;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理解社区婴幼儿保健原则;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工作考核;了解社区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意义。具备履行社区婴幼儿健康服务基本职责的能力;能够利用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途径与方法实施婴幼儿健康管理。养成热情、耐心的工作态度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质目标CONTENTS01社区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意义02社区婴幼儿保健原则03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建设04社区婴幼儿健康服务基本职责05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途径与方法06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工作考核01社区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意义第一部分一、社区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定义为:是由共同地域、价值和利益体系决定的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及影响,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及范围内产生及表现其社会规范、社会利益、价值观念及社会体系,并完成其功能。开展社区婴幼儿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个有效策略。社区婴幼儿保健是实现WHO婴幼儿保健目标的重要手段。社区婴幼儿保健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有效措施。社区婴幼儿保健是改变卫生服务模式的可靠途径。二、社区婴幼儿保健的意义02社区婴幼儿保健的原则第二部分一、社区参与原则社区婴幼儿保健的重点是社区参与性,社区成员对自身的需求和特点了解,社区婴幼儿保健也和社区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二、以健康为中心提供一揽子服务原则社区婴幼儿保健工作内容包括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服务。除传统医学涉及的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之外,还包括保护和促进婴幼儿健康的举措。三、公平原则“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社区婴幼儿保健的最终目标,体现了保健的社会公平性,每个婴幼儿都享有保健的权利。四、低投入,高产出原则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加强疾病的预防,是降低医疗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03社区婴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建设第三部分一、建立健康档案辖区婴幼儿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健康体检、0-6岁婴幼儿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二、健康教育服务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中母婴保健、幼儿保健等相关内容,对0-6岁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三、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婴幼儿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婴幼儿预防接种档案。四、0-6岁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提供相应健康管理服务,具体包括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和学龄前幼儿健康管理。04社区婴幼儿健康服务基本职责第四部分通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结合发育评价标准和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对异常情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一、维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水平对家长进行科学喂养、合理膳食指导,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药柜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 苗木采购标准合同:版本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4.2.6 乘加、乘减 课时练
- 设备买卖合同样本:机器设备买卖合同书
- 长途客车租赁合同书
- 农田灌溉井成井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国内买卖合同书参考范本
- 《职位分析与描述》课件
- 《京东物流运营分析》课件
- 2025培训中心场地租赁合同协议书
- 光的干涉衍射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军用仿真(软件)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课堂教学设计宝典(统编版2024)
- 装修多人合伙协议书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9904
- 2025湖北随州国资本投资运营集团限公司人员招聘2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废料收购合同协议模板(简版)6篇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2025年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