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第29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选择题1.(2024浙江11月选考,6,2分)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按部就班2.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确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牢靠性就会遭到质疑。为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作出的努力是()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董仲舒主动主见“大一统”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3.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确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4.明代一位闻名的思想家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以下属于这位思想家主见的是()A.“独创本心” B.“正君心”C.“循天下之公” D.“知行合一”5.“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6.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直截简明,简单激活追求自由的志向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明中期以后快速传播开来。这说明()A.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B.心学已经取代了程朱理学C.心学适应君主专制强化须要D.科举制推动了心学的传播7.(2024海南单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是以《高校》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穿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A.知行合一 B.致良知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9.人性是先秦以来始终探讨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相识,宋明理学家主见“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10.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以虚静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焉”。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D.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受到严峻减弱11.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议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对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1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他设想复原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黄宗羲主见“置相”是为了()A.解决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B.废除世袭君主制度C.实现人民主权D.减轻皇帝政务负担1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指责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相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见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14.“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即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动身,探讨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B.主见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提出敬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15.(2015福建文综)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育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16.易白沙“早岁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民国初年著《帝国春秋》,揭露历代帝王荒淫腐朽、残暴害民的罪恶。孙中山为这部书题写书名,章太炎称誉此书“神采有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之际反专制思想成为革命党的理论旗帜B.“梨洲、船山、亭林”等人具有近代民权意识C.推翻君主专制在19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共识D.明清之际思想成为近代社会进步思想的先声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提倡仁人君子之道。从志向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德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孔子的政治志向。(6分)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见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相识。(6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D“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理学家朱熹的修养论,朱熹把教化分为“小学”和“高校”两个阶段,旨在强调日积月累与按部就班,故D正确。“知行合一”是心学家王守仁的学说,故A错误。“本心即天理”是心学家陆九渊的学说,故B错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学说,不属于理学范畴,故C错误。2.D材料指出儒学的缺陷在于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北宋理学家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故D正确。3.C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从材料信息可知,唐高祖时尊道、武则天时礼佛、唐武宗时“灭佛”,但儒学的地位并未动摇,这说明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项。皇帝的好恶会影响宗教发展,但A项中“确定宗教兴亡”的表述过于确定;从“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可知B项表述不当;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从反面说明佛教有确定的社会基础,故解除D项。4.D依据“明代”“思想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可知该思想家是王阳明。陆九渊主见“独创本心”,朱熹主见“正君心”,王夫之主见“循天下之公”,王阳明主见“知行合一”,故D项正确。5.D依据题目可以看出,此思想家注意农业、手工业、商业,即工商皆重。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主见“工商皆本”,故D项正确。6.A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从材料信息看,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这说明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故选A项。当时心学并未取代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心学“简单激活追求自由的志向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故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对心学传播的影响,故D项解除。7.A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德,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解除;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解除;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解除。8.C材料中“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主见学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学问去进一步探究,从而相识事物的原理,这符合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见,C项正确。A、B、D三项是陆王心学的观点,与“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不符。9.D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理学家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所受教化不同,就会产生过度的私欲,即人性本善,但习相远,因此人们只有战胜后天的私欲才能复原本善之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分别属于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相识,而非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相识”,解除;C项与理学思想不符,解除。10.C当时中国并未受西方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出王夫之提出的“共治天下”的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王夫之“共治天下”的理念,反映出对专制皇权的批判反思达到新高度,故C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受到严峻减弱”,故D项错误。11.D明清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八股文”钳制人们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出现了几个城市,但是不足以说明中小市镇大量兴起,故B项错误;四民结构是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材料仅涉及士商阶层,未提及农工,而且没有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依据材料“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黄宗羲等人訾议时政,裁量公卿”“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对大众,讲求实学”可知,当时经世致用思潮兴起,故D项正确。12.A据材料中“他设想复原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可以看出,黄宗羲是想利用宰相来限制皇权,故本题应选A项。13.A结合所学可知,“种族之奇耻”指的是清军入关,明朝覆灭,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中“究兴亡之要因”“指责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大思想家相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大思想家主见民主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三大思想家都带有排斥夷狄的思想,故D项错误。14.C据“从实际动身,探讨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可知,材料中的“他”为顾炎武,故正确选项是C项。A项属于陆九渊的思想,B项属于黄宗羲的主见,D项属于王夫之的思想。15.C顾炎武认为,要让百姓听从教化,改善风俗,必需先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即让百姓生活富足,故C项正确。16.D革命党的理论旗帜是民主共和思想,故A项错误;“梨洲、船山、亭林”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们反对君权,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梁丰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烟台芝罘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5月份考前模拟适应性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沈阳工业大学《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信息卷(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夏中卫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3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右玉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三校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区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英才学校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短期护士雇佣合同2025年
- T-SCCX A 0010-2024 T-CQXS A 0001-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项目建设规范
- 合作合同范本 英文
- 2025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腰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ABB) 高级 课件 1.2.3 PLC设备选型方法与工作站PLC选型
-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知识培训
- 新国际物流知识培训课件
- 关节置换感染预防与控制
- 《中药鉴定学总论》课件
- 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题:生产领域题库含答案
- 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54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