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教案
课程章节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第一、二、三节(第1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西方
经济学理论之前,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微观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实证分析方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课(-)资源
(二)稀缺性的概念
(三)稀缺性的特点
1、相对性:
堂2、绝对性
二、选择
例:两种商品的生产可能性组合
三、选择的基本原则
及经济学家把选择概括为三个相关的问题,即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
(二)如何生产
(三)为谁生产
板选择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资源配置
四、经济学
(一)资源利用
1、充分就业问题
书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二)经济学
“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设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分类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计1、概念
2、注意事项
(-)宏观经济学
I、概念
2、注意事项
提问:从上述概念你能看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不同?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课(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第二,经济行为不同
堂第三,研究目标不同
第四,中心理论不同
第五,研究方法不同
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板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书一、规范经济学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设(三)规范分析方法
二、实证经济学
(一)概念
计(二)注意事项
(三)实证分析方法
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2、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
思考题
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第四节;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第2次
课,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2、通过对需求的概念、影响因素、需求定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现实生活
中的需求。
教学重点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定理
教学难点需求定理
复习提问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课
堂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
及
板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简史
书提问:你读过哪些西方经济学著作?了解哪些经济学家?
设一、重商主义时期:西方经济学的早期阶段(15世纪一一17世纪中期)
计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一一19世纪70年代)
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一一20世纪
30年代)
四、当代经济学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
课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
堂(一)需求
提问:作为一个学生,你如果要请客,你会选择(),为什么?
A.沙县小吃店B.麦当芳、肯德基C.酒店
1、概念
2、需求要具备两个条件
及(1)购买愿望
(2)购买能力
(二)需求量
(三)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板(-)商品本身的价格
(二)相关商品的价格
1、互补商品
2、替代商品
(三)预期价格
书(四)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五)消费者的偏好
三、需求函数
(一)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
设(三)需求曲线
提问:需求曲线是何形状?
四、需求定理
(一)内涵
(二)例外
计1、炫耀性商品
2、吉芬商品
3、投机性商品
思考题I、为什么广告能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4、[美国]阿桑・曼苏尔《实用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字说明:估算、尺度与资料》
课程章节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第一、二节(第3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对需求弹性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需求弹性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学习,使学生能简单分析我国的供给特点。
教学重点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复习提问1、为什么广告能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
课五、需求价格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
(二)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堂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例:某商品的价格从4元降至3元,需求量从10个单位增加到12个单位,计算该
商品的需求弹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提问: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及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
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四)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其意义
板1、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I)需求完全无弹性
(2)需求无限弹性
(3)需求单位弹性
(4)需求富有弹性
书(5)需求缺乏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对于现实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
(1)帮助生产者对产品进行市场预测
(2)帮助消费者对消费进行市场预测
(3)帮助企业采取灵活科学的价格策略
设案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虹在国内率先降低彩电价格,一举成功,试用弹性理论
分析。
(六)需求收入弹性
(七)需求交叉弹性
第二节供给
计一、供给
(-)供给
(二)供给量
(三)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二、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商品自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三)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
(四)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五)厂商对未来的预测
课三、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堂(二)供给表
(三)供给曲线
及四、供给定理
(-)内涵
板(二)例外
五、供给价格弹性
书(一)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设(三)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生产时期的长短
计2、生产的难易程度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4、生产所采用佗技术类型。
思考题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4、[美国]阿桑.曼苏尔《实用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字说明:估算、尺度与资料》
课程章节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第三节(第4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均衡价格形成及其变动,理解均衡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难点供求定理
复习提问I、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课第二节均衡价格
堂一、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及(一)均衡价格定义
板1、均衡
书2、均衡价格
设3、理解均衡价格的注意事项
计(-)均衡价格的形成
1、表格法
2、图形法
3、模型法
例: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20-4P,供给函数为S=-4+8P,求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课提问:需求的变化表现在需求曲线上如何?供洽的变化又会引起供给曲线发生什么样
的变化?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堂(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三、供求定理
案例:不同歌手门票差别之谜
及四、均衡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的三个前提
1、人是理性的
板2、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3、信息是完全的
(二)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书1、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2、调节市场需求
3、调节市场供给
设4、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五、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一)限制价格
计(-)支制价格
思考题I、什么是供求定理?2、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参考书目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社会实践(第5次课,2课时)
主题对企业市场定价的认识
要求1、增强企业市场定价的认识;2、了解影响企业市场定价的因素
建议1、搜集产品的供求状况信息,估计其均衡价格
2、参观一企业弟售部门,请销售总监介绍该种产品的定价策略
3、搜集该企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
4、分析该企业及其主要竞争对手不同价格策略对销售的影响
课程章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一、二节(第6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来说明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了解需求
定理背后的原因。
教学重点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教学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复习提问1、什么是供求定理?2、均衡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选择
一、欲望
课(一)欲望
(-)欲望的层次
二、效用
(-)效用的概念
堂(二)效用的特点
提问:效用与使用价值是不是一回事?
(三)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
三、效用评价
及(-)基数效用论
(二)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总效用、边际效用及效用最大化
板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例:消费饮料的效用
(一)总效用
(二)边际效用
书(三)关系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内容
2、原因
设(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2)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案例:第一块比萨饼的效用最大。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计三、效用最大化
(-)前提假设
(二)实现条件
思考题1、钻石用途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为什么?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参考书目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章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三、四节(第7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方法来说明消费者行为理论,使学生明确消费者如何通过对
所购商品的选择使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满足
教学重点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教学难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复习提问1、钻石用途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为什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折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
一、无差异曲线
(-)概念
(二)特点
课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3、在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堂二、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及三、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可能线
1、概念
2、公式
板3、消费可能线的移动
(二)消费者均衡条件
MU、MUy
1、小Zx1升1•一
书PxPy
2、图形: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例:假设某消费者收入M=60元,他面临着两种商品X和Y,它们的价格分别为:Px
=20元,P产10元,求消费者均衡。
设
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计三、恩格尔曲线
案例: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城镇
居民恩格尔系数分析。
四、消费政策
思考题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参考书目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章节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社会实践;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第一节(第8次课,
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消费行为,理解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
2、通过学习生产函数,为学习产量、成本理论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企业行为目标,生产要素
教学难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复习提问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社会实践:(1课时)
课主题:分析本班级同学们的消费行为(如吃饭、穿衣、购物、娱乐等)的特点。
要求:1、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相关知识,观察、收集本班级同学的有关消费资料。
2、分析统计数据,对本班级的基本消费状况进行说明。
3、分析本班级同学的消费行为特点表现,并提出相应消费建议。
堂建议:1、利用业余时间在食堂、宿舍、商店等场所了解、观察同学们的生活消费状况。
2、走访学校有关部门,查阅相关数据。
3、撰写分析报告。
及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生产者行为目标
一、企业行为目标
板提问:你认为企业行为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二、生产要素
(-)生产
(-)生产要素
书1、劳动
2、资本
3、土地
4、企业家才能
设三、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二)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计四、生产函数分类
(一)短期生产函数
(二)长期生产函数
思考题1、你如何看待生产要素四要素的作用?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参考书目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曼昆《经济学原理》[美国]1999年
4、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5、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美国]1999年
课程章节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第二、三节;(第9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生产、成本理论,更好地理解市场供给曲线背后的决策行为。
教学重点短期三大产量的关系,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的三阶段,短期各成本曲线的
关系。
教学难点短期三大产量的关系,短期各成本曲线的关系。
复习提问1、你如何看待生产要素四要素的作用?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
第二节短期产量分析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一)基本内容
课(二)注意事项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一)产量
1、总产量(TP)
堂2、平均产量(AP)
3、边际产量(MP)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提问:根据产量曲线图,说明各种产量曲线的形状。
及1、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三、生产三阶段
板提问:你认为合理的劳动投入应该在生产的哪一阶段?
第三节短期成本分析
一、成本性质
书(-)会计成本
(二)机会成本
(三)会计利润
(四)经济利润
设案例:某人的投资机会成本分析。
二、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一)总成本(TC)
(二)平均成本(AC)
计(三)边际成本(MC)
三、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相互关系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
(二)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三)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案例:游乐场的经营成本分析
1、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何理解?
思考题
2、为什么说第二阶段是最合理的投资区?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3、曼昆《经济学原理》[美国]1999年
4、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5、保罗・萨漆尔森《经济学》[美国]1刃9年
课程章节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第四、五节;社会实践(第10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理解生产者均衡,了解规模经济的相关原理
2、通过分析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与收益的关系,理解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最适组合,规模经济
教学难点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
复习提问为什么说第二阶段是最合理的投资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
第四节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一、等产量线
课(一)概念
(二)特征
1、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3、在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相交
堂4、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二、等成本线
1、概念
2^公式
3、等成本线的移动
及三、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第五节厂商规模
一、规模经济
提问:为什么中国的汽车产业竞争力比较弱?
板(一)概念
(―)注意事项
二、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
I、内在经济
书2、内在不经济
(二)外在经济
1、外在经济
2、外在不经济
三、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
设(一)适度规模
(二)考虑因素
案例:我国的汽车产业规模分析。
社会实践:(1课时)
计主题:分析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与收益的关系
要求:1、运用我国某钢铁企业(或饮食企业)的投资规模、市场销售、技术水平、
产量、成本、收益等资料。
2、学习相关基本知识,分析规模与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
3、分析统计数据,说明该企业生产规模与收益的基本状况
建议:1、联系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收集有关经济数据
2、计算有关投资、产量、销售量、成本、收益等指标
3、分析其生产规模与收益的状况
4、编写分析报告
思考题1、根据规模经济原理分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
1、黎楷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3、里昆《经济学原理》[美国]1999年
4、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5、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美国]1999年
课程章节第五章生产者市场定价及应用第一、二节(第11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学习,掌握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学习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关系原理,理解价格决策
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与总收益关系
复习提问1、根据规模经济原理分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
第五章生产者市场定价及应用
课
第一节市场理论(第1课时)
一、市场结构分类
(一)完全竞争市场
堂(二)不完全竞争市场
提问:你所了解的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
二、完全竞争市场
(-)概念
及(二)特点
(三)典型代表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
板(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垄断市场
四、各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需求曲线的比较
书(二)垄断程度的比较
(三)经济效率的比较
案例:垄断行业的低效率。
设第二节收益与利润(第2课时)
一、收益与利润含义
(-)收益
1、总收益(TR)
计2、平均收益(AR)
3、边际收益
(二)利润
课二、两种不同条件下收益曲线
堂<■)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的收益曲线
及(-)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收益曲线
板三、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
书提问:为什么“谷贱伤农”?
设(一)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
il-(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
(三)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的指导意义
思考题请解释“薄利多销”的现象。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五章生产者市场定价及应用第三、四节(第12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总收益一一总成本分析”和“边际收益一一边际成本分析”学习,能够分析
我国的厂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决定产量和价格。
教学重点盈亏平衡点分析,利润最大点分析,厂商关闭点分析和企业定价策略
教学难点利润最大化,厂商关闭点。
复习提问1、解释“薄利多销”的现象。
第五章生产者市场定价及应用
课
第三节利润最大化
一、盈亏平衡点分析(通过总收益一一总成本分析)
堂(一)当总收益超过总成本最大时,利润最大
(二)当总成本超过总收益最大时,亏损最先
二、利润最大点分析(通过边际收益一一边际成本分析)
及(一)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板例:设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H0.025Q2,求:⑴
利润最大化时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
三、厂商关闭点分析
书(一)具有正的利润的厂商均衡
(二)具有利润为零的厂商均衡
(三)具有负的利润的厂商均衡
设(四)厂商关闭点
案例:为什么企业在收支相抵点之下还要继续生产经营?
计第四节厂商定价策略
一、价格竞争定价
二、非价格竞争定价
三、差别定价
四、博弈定价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
思考题点的部分?
2、作图表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社会实践(第13次课,2课时)
主题分析论证我国某企业盈亏平衡、利润最大和企业关闭的状况
要求1、运用我国某企业财务科产量、销售价、成本等资料
2、学习相关知识,计算有关总量的数据
3、分析统计数据,说明该企业盈亏平衡、利沟最大和企业关闭的基本状况
建议1、联系一家企业财务科,收集有关经济数据
2、计算有关产量、成本、收益和利润指标
3、分析企业盈亏平衡、利润最大和企业关闭的状况
4、编写分析报告
课程章节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第一、二节(第14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条件,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条件,国内生产总值
教学难点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条件
复习提问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
部分?
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
课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
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堂(一)机构单位
1、概念
及2、分类
(二)机构部门
板、二、国民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提问:有人认为宏观经济就是国民经济,对吗?
书(-)国民经济
(二)微观经济
设(三)宏观经济
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
计(-)简单型经济(两部门经济)
(-)调节型经济(三部门经济)
(三)开放型经济(四部门经济)
四、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
储蓄=投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
课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堂提问:你是否阅读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有何感受?
及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板(一)概念
书(-)注意事项
设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计2、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思考题1、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第二、三节(第15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
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关系。
复习提问1、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
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
课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堂二、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
及(二)中间投入
(三)增加值
板、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总产值
三、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书(-)总消费
(二)总投资
设(三)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净出口支出二总支出
计四、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一)劳动者报酬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三)生产税净额
(四)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收入
五、三种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关系
总产值=总支出=总收入
课案例:根据所给资料,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GDP、GNP、NNP、NL
并比较分析。
堂
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
及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民生产总值
板(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
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书(一)国内生产净值
(二)国民收入
设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计(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意义
思考题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有何指导意义?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1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第四节;社会实践(第16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两种体系,并学会应用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对我国宏观
经济变量进行分析和衡量。
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
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
复习提问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有何指导意义?
第六章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
课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堂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
及(一)MPS体系
板1、概念
书2、理论基础
设(二)SNA体系
计1、概念
2、理论基础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
(二)投入产出表
(三)资金流量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
课(五)资产负债表
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
(一)表式结构
堂(二)平衡关系
(三)指标间关系
(四)填制表格
及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二)产业结构分析
板(三)经济效益分析
(四)收益分配关系分析
(五)重大比例关系
书(六)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分析
社会实践:
主题:分析论证我国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情况,并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设要求:1、运用国内生产总值的有关知识,计算有关总量和相对量数据
2、分析统计数据,说明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
建议: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收集1996——2003宏观经济数据。
计2、编制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
3、计算并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状况
4、编写分析报告
思考题1、试比较国民经济两种核算体系。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第一、二节(第17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总支出的变动
教学重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教学难点
总支出的变动
复习提问1、试比较国民经济两种核算体系
课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
堂
及第一节总支出函数
板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书(一)消费函数
设1、消费函数
计2、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二)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
2、储蓄与收入的关系
课二、投资函数
(一)投资函数
堂(二)决定投资的因素
三、总支出函数
及(一)总支出函数的构成
(二)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板
第二节总支出变动与乘数理论
书一、总支出的变动
(-)总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关系
设1、总支出增加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关系
2、总支出减少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关系
计(二)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关系
(三)节俭悖论
1、总支出变动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是何关系?
思考题
2、如何理解“节俭悖论”?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参考书目
2、[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第二、三节(第18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乘数理论及其作用,了解总供求均衡。
教学重点乘数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乘数理论
复习提问1、如何理解“节俭悖论”?
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
课
第二节总支出变动与乘数理论
堂二、乘数理论
(-)概念
及(二)公式
(三)作用
板提问:试举儿个乘数的例子,并简单说明。
三、乘数的运用
书案例:美国不同时期的乘数
设第三节总供求均衡
一、总需求曲线
计(-)总需求表
(二)总需求曲线
(三)总支出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关系
(四)总需求曲线分析的意义
1、财产效应
课2、利率效应
堂3、汇率效应
及二、总供给曲线
板(一)短期总供给曲线
书(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设三、总供求均衡
计(一)总需求一一总供给模型
(二)总供求均衡分析
案例分析: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不贬,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思考题1、如何理解乘数的“双刃剑”特征?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
2、1美国]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
参考书目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1999年
4、[美国]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99年
课程章节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第四节;社会实践(第19次课,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理解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性,了解凯恩斯革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凯恩斯革命与需求管理
教学难点需求管理的政策
复习提问1、如何理解乘数的“双刃剑”特征??
课第七章宏观经济均衡分析
第四节凯恩斯革命与需求管理
堂一、市场经济的弊端
(一)无法消除垄断
(二)无法克服外部不经济
及(三)无法提供公共产品
(四)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五)事后调节
板(六)不能自行维护市场秩序
二、凯恩斯革命
(一)内容
书(-)三大心理定律
三、需求管理
(-)财政政策
设1、内容
2、运用
(二)货币政策
计1、机制
2、运用
四、需求管理理论的借鉴意义
社会实践:
课主题:分析我国近几年经济形势及中央政府所采取的系列宏观经济政策。
堂要求:1、熟知需求管理的有关政策措施。
及2、了解有关政策的运用背景
板3、了解中央财政政策的使用及效果
书4、了解中央货币政策的使用及效果
设5、了解中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效果
il-建议:1、查找从1997年以来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GDP、企业效益、物价指数、
失业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货币量、利率、财政收支状况等)
2、运用资料进行计算
3、撰写分析报告
1、需求管理政策在实施中的困难是什么?
思考题2、假设悲观主义情绪葭延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2025届初三三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羽毛球场地租赁合同范文榜样
-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澄东片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物理试题周末卷含附加题含解析
- 技术总监合同翻译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租赁合同与租赁订单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多功能会议室租赁合同
- 厨卫设备定制合同协议
- (三模)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 AC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 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
- 2025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行李物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驾校管理系统答辩
-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劳务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