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环保题材素材搜集与创作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中的环保意象赏析要求:阅读以下古诗词,分析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象,并简要阐述其表达的思想内涵。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0.“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二、现代环保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以下现代环保散文,回答问题。1.《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地坛为背景,抒发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2.文章中,作者多次提到“地坛”,请列举三个例子,并说明这些例子在文章中的作用。3.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生命是自己的画,生命是自己的歌。”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意义?5.文章中,作者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感悟有哪些共同之处?6.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7.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有哪些新的认识?8.文章中,作者对环保有何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9.你认为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10.请你谈谈对文章中“生命是自己的画,生命是自己的歌”这句话的理解。四、环保题材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问题。《绿色家园》1.文章开篇提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文章中列举了哪些环境污染问题?请简要概括。3.文章中提到“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呵护”,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意义?4.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哪些环保建议?请列举并简要说明。5.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让我们携手共建绿色家园,让地球恢复往日的美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7.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8.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9.你认为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10.请你谈谈对文章中“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呵护”这句话的理解。五、环保题材作文创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推广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等。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作文要求:1.中心明确,立意深刻;2.内容充实,条理清晰;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六、环保题材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以下古诗词,回答问题。《江畔独步寻花》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万紫千红总是春,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诗中的“万紫千红”和“牡丹”分别象征着什么?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6.这首诗中的环保意象有哪些?7.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8.你认为这首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9.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句话的理解。10.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万紫千红总是春,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的理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中的环保意象赏析1.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2.解析: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3.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江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超脱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丽。4.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兄弟间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们对于亲情、故乡的眷恋,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5.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和无限人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壮美。6.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好。7.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友人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8.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春江花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浪漫。9.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和无限人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壮美。10.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大目标和无限可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无限可能。二、现代环保散文阅读理解1.解析: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地坛这个特殊的地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积极面对。2.解析:①地坛是作者童年时玩耍的地方,承载着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②地坛是作者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③地坛是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心灵寄托,反映了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3.解析: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生命是自己的画,生命是自己的歌”,将生命比喻为画作和歌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4.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5.解析: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积极态度。6.解析:文章通过对地坛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如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韧、生命的意义等。7.解析: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生命是自己的画,生命是自己的歌”,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8.解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9.解析:文章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10.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性和生命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三、环保题材现代文阅读理解1.解析: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为后续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阐述做铺垫。2.解析: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3.解析:环保建议包括加强环境监测、推广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等。4.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环保的呼吁和期望,希望人们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5.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环保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6.解析: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7.解析:文章中,作者通过列举环保措施和呼吁人们共同参与环保,表达了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环保行动的必要性。8.解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平实、简洁,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9.解析:文章启示我们要关注环保问题,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10.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环保的坚定信念和期望,希望人们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四、环保题材作文创作(此题为作文题,答案根据考生个人理解和创作而定,以下为参考思路)1.中心明确,立意深刻:从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出发,阐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环保事业中的作用。2.内容充实,条理清晰:按照引言、主体、结尾的结构,合理安排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表达生动、准确。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作,撰写原创文章。五、环保题材古诗词鉴赏1.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畔欣赏春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2.解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桃花随流水而去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惋惜。3.解析:“万紫千红”象征着春天的繁华景象,“牡丹”象征着美丽和富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解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5.解析: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