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号:2017-0461)广西地方标准于2017年6月获得立项。《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负责起草。具体包括标准研究方案制定及具体编制,研究试验,征求专家意见,收集数据及相关资料等工作。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香菇是著名的食用兼药用真菌,又名香蕈、香椹、香信等。药理实验表明,香菇在抗肿瘤、降血脂、延缓衰老方面作用明显。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重要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的必需组分,人体缺硒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癌症、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香菇是国人最喜食的食用菌之一,在人们饮食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它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有机硒,从而促进人体对其吸收和利用。利用富硒香菇的栽培技术,生产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硒蛋氨酸)、硒蛋白、硒核酸、硒多糖等营养成分的富硒香菇子实体,开发出高产、优质的富硒香菇产品对人类健康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并没有富硒香菇的生产技术规范。硒食用量的安全标准较窄,各地生产的富硒香菇及相关产品中的硒含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健全富硒香菇相关的生产技术规范和保障体系显尤为重要。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实施,可指导富硒香菇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规范生产,保障富硒香菇的品质和安全,对我国富硒香菇相关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工作和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经过1、研究工作基础(1)富硒香菇栽培原料、培养条件的规范目前对富硒香菇的栽培研究大多为袋料栽培。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原料成分不同,特别是硒元素含量不同,对于香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影响较大,通过实验对比,数据收集验证,规范富硒香菇的袋料栽培原料指标,栽培条件和香菇子实体硒含量指标。(2)富硒香菇硒元素添加形式及用法用量规范香菇富硒生产需要添加一定剂量的硒元素,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种类的硒元素,规范其使用方法,科学合理安全的生产富硒香菇。2、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经过2017年5月至12月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标准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成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开展《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018年1月至12月,课题组对多年来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汇合、分析和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文献资料,确定了《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经过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要。2019年1月至12月,课题组对南丹县华康种养专业合作社、天峨广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秀瑶大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从事香菇生产的企业进行了调研。2020年1月至4月经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编制小组成员的反复讨论和写作、修改,完成了《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1、编制原则课题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生产实际,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1)科学性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专家座谈法、现场调查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标准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2)客观性因各地不同原料、不同品种富硒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研究小组充分考虑不同原料来源、不同生产方式和不同品种等实际情况,标准内容尽量符合大多数香菇企业生产实际,规定常用原料类别及相关指标,规定硒元素添加形式及用量、规定香菇子实体硒赋存形式与含量,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对富硒香菇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和设备做过多要求。(3)可操作性标准中所涉及的操作流程清晰,量化指标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法、要求易于操作,对于富硒香菇企业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2、技术依据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要求编制,并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及应用资料,符合国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规定。关键数据如下。(1)不同品种香菇富硒集能力的比较选取3个香菇品种香9608、香908和庆元9015进行春栽实验。选用含硒44.7%的市售亚硒酸钠补充硒元素,亚硒酸钠用适量水溶解,均匀喷洒到一定量的培养基中,香菇培养基配方:79%栎木屑、20%麸皮、1%石膏,含水量50%~60%使培养料中硒元素含量为30mg/kg,搅拌均匀,常规方法制袋和养菌,待转色后置于菇棚内出菇。采收第一潮子实体,将每个区组的子实体混合,60℃烘干,分离菌盖,粉碎过60目筛,测定总硒含量。结果表明春栽模式下3个香菇品种的菌盖中总硒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硒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香9608>庆元9015>香908。说明不同香菇品种富硒能力不同,应对香菇品种进行广泛筛选,以确定适宜生产富硒香菇的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图1不同香菇品种子实体菌盖中总硒含量(2)培养基硒含量对子实体产量和总硒含量的影响图2显示了不同硒含量培养基对香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影响。随培养基中硒含量的增加,香菇第一潮子实体菌盖中总硒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当培养料中硒含量大于10mg/kg时,随着培养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菌盖中总硒含量增长趋势减缓;统计分析表明,当培养料中硒含量≤8mg/kg时,菌盖中总硒含量与培养料中硒的含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1)。图2硒添加量对香菇第一潮子实体菌盖中总硒含量的影响(3)硒在香菇子实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形态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总硒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总硒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图3可知,随着培养基中硒含量的增加,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下降。当培养料中硒含量为0~1mg/kg时,菌盖中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在57.48%~79.54%范围内,菌柄中有机硒占总硒比例为40.63%~63.60%;当硒添加量为1~4mg/kg时,菌盖和菌柄中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分别保持在57.48%~62.73%和40.63%~46.10%。图3香菇第一潮子实体中硒的分布和有机硒的比例天然富硒基料对香菇子实体总硒含量的影响采用天然富硒基料富硒的米糠替代培养基中普通市售麸皮进行香菇栽培。结果显示,随着富硒米糠添加比例逐步上升,辅料中总硒含量同步上升,子实体总硒含量也逐步上升(表1);当培养料中添加20%富硒米糠时,菌盖中总硒含量达到3.34mg/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菌柄总硒含量达到2.43mg/kg。统计分析表明,香菇子实体菌盖与菌柄总硒含量均与富硒米糠添加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1培养基中富硒米糠添加量对香菇子实体总硒含量的影响五、结束语 该标准按国家标准化要求,在本课题组研究成果和应用的基础上,参考本课题组的研究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