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写字楼规划设计标准_第1页
商业写字楼规划设计标准_第2页
商业写字楼规划设计标准_第3页
商业写字楼规划设计标准_第4页
商业写字楼规划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t"标题2,1,标题3,2,标题4,3"\h\u116471规划设计标准 2228431.1总体要求 2185751.1.1朝向 291311.1.2风向和异味 2217621.1.3主要通道与交通 2325531.1.4园林景观 2295971.2写字楼入口 3300031.2.1基地出入口 3277881.2.2入口 318881.2.3大门 353081.3停车场 3291351.3.1车位数计算 3120451.3.2员工停车区 436141.3.3交通流线设计要点 4122841.3.4出租车停车区 4171181.3.5停车区面积 4163101.4地下车库 430411.5卸货区 8301361.6园林景观 8189101.7照明 8251821.8标示牌 81.1总体要求场地规划中,必须考虑建筑、交通流线、服务、停车、入口设计等各个方面的一致性,并考虑消防、人防、防洪防涝等当地有关规范总体合理布局。1、建筑外型规整,避免室内出现不规则房间;2、建筑整体设计应考虑经济、环保要求,保证长期运营的经济性;3、建筑顶部和底层裙房应考虑设置与大厦品质相符的大厦或企业标识位置;4、建筑上部造型设计中,外墙回缩不宜过大,在满足室内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建筑造型;5、建筑达到先进的五A级智能大厦要求,特别是在弱电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6、建筑的夜景照明应符合节能要求,便于维护;7、建筑幕墙配置擦窗机系统。8、必须完全满足国家、当地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室内和室外部分;9、无障碍设施:必须完全满足国家、当地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室内和室外部分。在进行写字楼及其室外辅助设施的规划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1.1.1朝向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光及景观设计。1.1.2风向和异味减少风的影响及与其相关的因素(冷热、灰尘、异味、烟雾等)。1.1.3主要通道与交通缩短和减轻出入写字楼的交通量,提供良好的视野,充分减少噪音相关的问题。1.1.4园林景观使建筑创造一种满足使用者身体减压、休闲、健身、聚会等功能完善的生活方式和景观空间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所有的设计内容,满足不同档次楼盘的功能定位要求先地形设计,后园林设计。景观元素的尺度要满足最佳的黄金分割比例采用具有识别标志性的植物配置等设计手段形成前庭入口空间的亲切感和归属感采用丰富的设计手段使内园林、外园林的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与过渡设计两套灯光及背景音乐系统,满足平日及节假日布景设计要求创造优良的森林氧吧般的空气标准和生态环境1.2写字楼入口1.2.1基地出入口1、基地出入口应满足规范规定设计,并符合消防及紧急疏散要求。2.建筑出入口应重点关注入口的尺度、品质和可见性。仔细考虑入口前的空间利用,该空间应充满活力。3.要考虑服务性出入口的设计。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不应该看到服务性入口、垃圾收集设施、变压器和冷却塔等。4.到达建筑的主要人行道和车行道不应位于服务性区域,主要出入口也不能作为货物进出的主要入口。在服务性区域应充分考虑机动车的停车空间。5.室外绿化尺度不宜过大,过高,绿化植株避免遮挡酒店主入口;6.外管井口、人防出口等建构筑物以及后勤工作区域宜结合绿化园林设计进行弱化;1.2.2入口写字楼的主入口是设计的重要部分,它包含遮篷、门廊、带顶停车场(最少3个泊车位)以及任何其他特色建筑。在入口处可安装标志。主入口设置应保证良好的可视性,交通的可达性、标志性;应该对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和品质有一个明确的展示1.2.3大门主入口大门可采用电动感应门等。一般情况下,主入口大门的设计应能够增强整个入口处的观感。其设计还应方便客人使用,同时还能控制空气流动,防止在大堂区域造成气温的变化。主入口大门边上还应有两个开放的普通门,供员工使用或处理特殊情况。1.3停车场一般均应符合当地区划法规对最少泊车位的规定。并宜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必要的车位。1.3.1车位数计算车位数=写字楼建筑面积×0.011.3.2员工停车区1.满足交通规划要求,重点研究商务人流、商业人流、公寓人流的关系,避免相互干扰;处理好消防流线、紧急疏散流线等必须的动线,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分析。各物业的主入口应易于识别,应考虑该场地上下午高峰时期交通流量的信息,以对入口和出口道路的设计与布局提出合理方案。应对停车的管理方式和控制装置进行分析与选择。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道路的承载量和转弯半径以满足消防车出入的需要。人车流线应避免交叉。建筑师应研究适于此项目的各种交通模式和出入路线并反映在总平面布局设计中。交通组织应重点关注与桥和路的关系,保证双向车流到达项目的便利;注意地形高差现状,保证人流进入项目的便捷;1.3.3交通流线设计要点车流、人流分离;重要商务车流应直抵主楼入口雨篷下;通勤停车与来访停车应分离停靠管理;结合底层商业,在大厦用地内合理组织内部人行交通;后勤服务车流、人流组织于大厦隐蔽面;室外照明、铺地方式结合商业人流考虑,加强对人流的引导作用;地下车(机动车、非机动车)库出入口避免离大厦主出入口过近1.3.4出租车停车区→该停车区应设在写字楼前方位置。

→车位数=客车车位数×2(至少3个车位)1.3.5停车区面积在室外,停车场区域应具备荫蔽功能、优美景观和充足照明。需要配备障碍物和值班员的检查点。饭店应根据需要提供配备卫生间的司机休息室、洗车设施以及内线电话。此外,不应使客人直接由车库进入客房,必须让他们经过大堂和/或进入其他功能前区。此外,车库的设计中还应考虑增加员工数量,以避免营运中潜在的问题。→以下数据反映出每个车位所占的最大面积,可供确定停车区需要的总面积(包括通道、出口及流通区域面积):→欧式轿车:26平方米/车位→美式轿车:35平方米/车位1.4地下车库(1)主要停车位置安排在地下。为重要人物及客人设定临时停车位。(2)应考虑运货货车到达地下服务区域的方式;(3)机动车位总量按项目规划指标设置;(4)非机动车标准参照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下限设置;(5)写字楼与商业部分的地下停车库应明确划分。地下车库设计要求技术要求土建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我司设计要求平均每车位面积小于35平方米(扣除核心筒、设备用房面积)层高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使用要求,造价,设备管线架设,及今后运行成本等因素,合理安排各种设备管线,满足使用空间要求,非人防车库宜采用无梁楼盖体系,层高按3.3米设计,人防车库为框架结构,层高按3.7米设计。交通设置汽车坡道应行走通畅。坡道宽度及坡度应适宜;地下车库宜设通道与周边各住宅楼电梯厅相连,满足业主停车乘电梯直接入户要求,通道净宽大于1.2米,净高应大于2.4米;装修标准应与地库大堂统一;二层以下地下汽车库应设置载人电梯;标识导引系统汽车库内应在每层出入口的显著部位设置标明楼层和行驶方向的标志,宜在楼地面上用彩色线条标明行驶方向和用10~15cm宽线条标明停车位及车位号。在各层柱间及通车道尽端应设置安全指示灯。大型车库应划分区域,可以进行色彩分区,以利于车辆的寻找。装饰及附属设施汽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汽车库内坡道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子、墙阳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设防撞措施。供业主使用的通道,楼梯应精装修,并有明显导引标识收费管理系统汽车库出口处应设收费管理用房,挡车器;根据物业要求设刷卡表等其它适当考虑豪华车车位,车位尺寸应放大出地面的楼梯间、风井不要影响楼体的采光根据物业要求设置洗车服务用房电气要求(1)车库配电系统①车库设有小区变配电室(面积≥155平米、净高﹦3500)、派接室(面积≥25平米)及配电室(面积≥25平米)。车库配电室其电源引自本车库内变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形式。②车库为——类汽车库,消防设备按——类负荷供电;消防用电设备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排烟设备,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卷帘门等,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③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切断非消防电源。④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30mA.(2)负荷计算地下车库为10W/平米,一般为低基供电、低压计量。②需用系统:照明Kx=0.7~0.75、动力Kx=0.6~0.65、风机Kx=0.4~0.5、水泵Kx=0.45~0.6、(3)车库照明系统车库设有正常照明75Lx,事故照明20Lx(设带蓄电池的应急灯,主要照明熄灭后,能小于0.5秒之内亮起来)及值班照明。车库内照明灯具均采荧光灯并均采用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大于0.9)②火灾应急照明灯设在顶棚上,其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标志设在疏散出口的顶部或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且距地面高度0.5m的墙上,通道上的疏散指示灯为管吊灯,其间距不大于20米.③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米时应加穿PE线.(4)车库导线及其敷设①一般负荷配电采用ZR-BV-500V型铜芯塑料绝缘线,导线穿钢管暗敷于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地面及楼板内,消防负荷配电采用NH-BV(VV)-500V型耐火铜芯塑料绝缘线(缆),敷设在耐火极限大于1h的防火线槽内。消防负荷配线与普通负荷配线在同一线槽内时,中间用隔板隔开。②消防控制、通讯、应急照明和警报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的结构层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或吊顶内封闭线槽中。(5)车库接地车库采用总等电位接地。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0.5欧,结构底板内底层四根焊接成闭合回路的主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成十字网格,网格大小20mX20m,在地下二层处引出钢筋与周围每栋建筑的防雷接地网焊接至少两处。建筑物的基础、梁、柱及顶板内的主筋应互相联结,有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外壳均就近与建筑物的基础,梁或柱内的主筋相连成等电位。强电及照明桥架内敷设一根40X4镀锌扁钢作为进出桥架钢管的接地干线.(6)消防及保安监视①火灾自动报警及紧急广播系统:a.车库在管理室设区域报警控制器.b.车库主要安装感温探测器,其它地方安装感烟探测器.c.探测器安装在顶板下,探测器边缘与灯具,自动喷水头,扬声器,送风口等边缘间距应符合规范8.8条.(0.5m内无遮挡物,距送风口1.5m以上)d.每个防火分区安装手动报警按钮,电话插孔.e.设有消火栓按钮灭火系统.控制要求应满足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Ⅰ.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Ⅱ.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Ⅲ显示启泵按钮的位置。f.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要求应满足消防控制设备对管网消防水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Ⅰ.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Ⅱ.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Ⅲ.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防火阀的功能。Ⅳ.显示消防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放及防火门(帘)、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Ⅴ.设有防排烟系统,控制要求应满足;即启动有关部位的防、排烟风机、排烟阀接收反馈信号.每个防火分区均采用自然进风及一台通风兼排烟风机.通风兼排烟风机与280°C防火阀(主风道出口)相互联锁,阀开风机开,风机关阀关.通风道上的70°C为常开阀,发生火灾时关闭,同时打开排烟道上280°C防火阀,280°C熔断风机关.g.设有防火卷帘门,控制要求应满足疏散走道上的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门下降到1.8m,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门降到底并接收动作信号。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门,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本工程防火卷帘门均作防火分隔.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起喷淋泵,自动喷水灭火。i消防控制中心在确认火灾后,应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应急广播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j.消防值班室设有119专线电话及专用对讲电话机.另在各层的手动报警按钮上设对讲电话插孔,插上话机即可与消防控制中心直接通话.k.探测器吸顶水平安装,手动报警及电话插孔嵌墙安装,底距地1.4m.l.火灾事故广播控制要求应满足:发生火灾,应先接通车库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应先接通车库各部位的消防控制器并保证能作。m.车库设3W的扬声器安装在柱(墙)上,距地2.3m,扬声器为定压式输出。n.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时,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明敷时做防火处理。如消防管线明敷时需要刷防火涂料,如果明敷时传送信号线与控制线能分开时仅对控制管线刷防火涂料。(7)保安监视系统①闭路监视系统(CCTV)由摄像机、云台控制器、矩阵切换控制器、多画面分割处理器、电源等组成。②摄像机主要设在地下车库汽车出入口、汽车库内等地,重要地区可实行24小时不间断录像监控。应确保监视点照度。③平面图中CCTV只标注视频线数量.电源线可就近取应急电源,也可由系统统一供给,但视频线不宜与电源线同管敷设。(8)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①车库车辆感应线圈、自动闸门及读卡机等平面图位置待甲方确认后再施工。②车库进出口的摄像机与整体监视系统联网。给排水(1)地面排水提升装置做水位控制启动,配水位监控报警设施;(2)各种管道布置满足车库净高≥2200。其它暖通(1)应选择高效、低噪音风机;(2)通风管道高度不大于500,并保证车库净高≥2200;(3)风机进出口与风管之间应用柔性短管连接;(4)机房进出口应做消声处理;(5)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其它1.5卸货区→服务场地(装车站台)不得位于客人目力所及范围,其布置安排应可遏制噪音和干扰。通道的设计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公共区域,尤其是对主要入口的影响。服务场地的设计应允许货车自由地活动。→所有货物先在收货区进行检查和过磅(必须安装固定磅秤并可在收货办公室远程读数),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