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精选15篇)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共享,制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详细。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详细
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
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详细;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详细
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本单元我们读了特殊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共享,讲给别人听呢?今日我便就来
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沟通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奇感,同
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沟通平台中的句子,再来沟
通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沟通,同学明白有三种方法: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争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相互提看法,老师巡
察。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爱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同学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
你有什么发觉?(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索: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爱哪一种?
同学沟通。(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老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同学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究竟(刨根问底)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制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索、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详细。
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看吧!
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其次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制造性叙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
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一一如何把一个
情节说得更详细。(板书:把情节说详细)
二、词句段运用
1、老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同学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师再出示课本中的其次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索: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觉?生举手沟通回答。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其次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详细。)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详细,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详细。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详细。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相互补
充。老师巡察、指导。
5、小组派代表叙述,评出优胜者。老师准时表扬、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同学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留意读音:乞、霄、尽:区分
"气"和"乞","霄"和"宵")
2、了解
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
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
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口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乂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奇中隔着“天
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恳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假如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
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咕奇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
追求幸福的美妙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宠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妙生
活的追求和憧憬。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伴侣共享,尽量
讲得生动、详细、传神。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详细;
2、朗读并背诵《乞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制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添油加醋续编故事
乞巧
看碧霄渡河桥追求幸福
穿红丝乞巧学习巧手
教学反思
1、同学通过制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详细的练习,初步把握通过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详细,
培育了同学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量。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向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爱国主义情感
和对美妙生活的追求。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2
学习目标:
团培育同学乐r•沟通的意识
团学会观看生活和搜集资料,培育口语交际的力量。
国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看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争论沟通
①组内沟通,让蛆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一、观摩评比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现出来。
②小组之间相互观摩。
③每位同学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状况,为评比作预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颁奖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回自主发觉词语的构词特点,培育自主学习意识。
团通过观看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卜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团培育同学的积累力量。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看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觉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④老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3
第一课时
K教学目标H
1、熟悉反义词,熟悉“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规律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育学习课外学问的爱好。
K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K课前预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K教学流程X
一、我的发觉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相互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小生字:
矮瘦暗丑闲旧
0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0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示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觉:你发觉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0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0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在平常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熟悉根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嬉戏。板画:小河
老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熟悉它们吗?
3、请同学读。
4、告知同学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消失对应的大写字母:
0自由读。
0指名读。
0同桌互读。
0男女生竞赛读。
5、熟悉大写字母:
0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0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0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6、指导同学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诵竞赛。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引导同学主动发觉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记方法。
2.能按挨次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熬炼同学的口语交际力量。
4.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现和沟通,情愿多渠道识字。
课前预备
字词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觉
1.我会认。
a.同学自己认读汉字,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在学习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一对对意思相
反的词)
c.实行形式多样的方法激趣认字。(师生擂台读,同桌对读,用动作比划读等)
d.巩固识字:出示生字卡片读。(带音节读,去音节读)
e.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字形。
f.用“矮、瘦、暗、丑、闲、旧”等字进行组词练习。
g.拓展练习,说一说其他反义词。
如:正一反,大一小,前一后,左一右,上一下。
2.我会读。
a.同学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能给每个词语换
个字来说说"打〃的意思?
b.趣味读记:老师说“打〃,同学开火车,每人组一个带“打〃的词语。
展现台
1.读题,明确要求。(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展现数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熟悉的字,与大家沟通。(可以用实物投影显示有
关内容,当场点读给大家听)
3.〃识字擂台〃赛。比一比,看哪个组收集的字最多。(派代表汇报本小组一共识了多少
字,并可用这些字组词,也可说句子。用实物投影仪将所认的字读给大家听。以小组为单位,
把本组所识的字抄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展现识字内容及识字总数)
4.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其次课时
读读背背
1.老师简述汉语拼音字母表的作用。
2.同学先读读小写字母,再熟悉对应的大写字母。
3.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样?(Cc,Oo,Pp,Ss,Vv,,Zz)
4.认真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
5.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Aa,Bb,Dd,Ee,Gg,Hh,LI,,Rr)
6.指导同学背诵字母表。多媒体放《字母歌》,教同学唱歌,关心记忆字母挨次,
7.嬉戏巩固:找伴侣。
在卡片上分别写上26个大、小写字母,同学分别来摸一张卡片,一个同学读出卡片
上的大写或小写字母(如a),问:我的伴侣在哪里?相应的小写或大写字母(如A)就回
答:“你的伴侣在这里。“再一起读两遍字母。
我会读
1.同学自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分小组学习,把儿歌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大家相互关心,看谁最先把儿歌读正确、
读流利。
3.小组推举同学竞赛读儿歌,师生评一评。
4.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嬉戏
课前预备
同学依据“识字5〃课后布置的要求,用彩色纸剪一种灯笼造型的纸片作底,在上面放
大、工整地写出自己收集或编写的一则谜语。(不写谜底)
老师布置嬉戏活动的会场。
创设情境
1.布置“谜语王国"会场。黑板上写着“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播放轻音乐)
2.同学展现自己预备的谜语开头“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老师鼓舞同学乐观竞争。
出示要求
猜谜高手过三关:
1.比•比,看谁能把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简洁做个介绍。
2.赛一赛,看谁最先猜对了谜语。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地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晰。
选择裁判员
争论:怎样的人才能当裁判员呢?
裁判员的要求:一位裁判员特地给主动介绍自己的谜语并闯过第一关的同学打“五星〃;
另一位裁判员特地给乐观猜谜并胜利过了其次关的同学刁.“五星〃;第三位裁判员对说清晰猜
谜语过程的同学打“五星”,最终三人一道统计参赛名单表上闯过三关的同学。
互动交际
1.同学向大家介绍收集的或自编的谜语。收集的谜语,可以说说谜语出处;自编的谜
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编的,但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观看生活和搜集资料,培育口语交际的力量。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觉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看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
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悉"搞、稿、编〃等9个字。
5、主动参加展现活动,乐于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擅长与别人沟通。教学
重点:
组织同学通过调查讨论、搜集材料、整理成册等方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激发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将木单元搜集到的资料、图片等进行筛选,整理出想要告知大家的内容,理成一篇习
作。
教学预备:
1、活动前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或实物等。
2、PPT课件。
教学支配: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通过学习笫17课,我们熟悉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他们都
曾为我国制造过光辉绚烂的民族文化。但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口的生活中,
我们仍可以到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今日,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传统文化,感受
她们无与伦比的魅力吧!
二、确定专题。
1、出示第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2、老师:同学们想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呢?(将同学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
如,将陶瓷、剪纸、布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同学依据自己感爱好的内容组成专题小组。
三、全班沟通,展现成果。
1、汇报沟通。先请各小组负责人说明各自小组讨论的专题。
2、成果展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沟通共享。其他小组成员边
听边思索,有问题的可以准时提出。
3、老师对展现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同学可以讨论的其他方向。
4、老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状况,以鼓舞为主,依据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
章。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并让同学将自己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
成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刚都看到了,听到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除了我们今
日所了解的这些外,我们还可以去尝试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去收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
观赏京剧的魅力,感爱好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儿曲等等。用“绚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我们
祖国的传统文化一点也不为过。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连续探究,开
心地游览!
其次课时(习作最想说的话)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开展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从中选择自己最想告知大家的内容,
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二、指导习作。
1、思路点拨。
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动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
奇,如精卫填海、十二生肖传奇;我们有精致的民间工艺,如中国结、陶瓷;我们有占老的
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中秋节赏月、元宵节闹花灯
把自己最想告知大家的,理一理,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下来。写
作时要留意以下儿个方面:
(1)选择你最宠爱、最想介绍给大家的材料,只有这样,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吸引读者。
(2)选择的假如是文字资料,你不能将它照搬到作文本上,而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
达。首先可简要介绍一下资料的来历,以及文字资料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谈谈资料中吸引
人的地方和你的收获。最终还可以写写你的感想和愿望。
(3)选择的假如是图片资料或小物件,你可以先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然后根据肯定
的挨次观看它的外形、颜色、结构。观看的挨次有多种,如: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里,从
左到右等。在观看时要留意不要面面俱到,好玩的、令人宠爱的地方可详写。写时,可以加
进合理的想象,也可以加上好玩的传闻、典故,使语言生动好玩,打动人心。
2、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同学进行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同学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3、再次修改,眷抄习作。
第三课时(作文讲评)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都珞自己最想说的话整理成文了,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这堂课我
们就一起来品读佳作,学学别人习作的特长吧!
一、朗读展现优秀习作。
1、老师范读佳作。
2、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思索佳作好在哪里。
书法令我沉醉
书法让我沉醉,由于它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久盛不衰的奇葩。
我是从七岁开头学习书法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不仅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还懂得了很多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
才能练好书法。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假如一个字
的一个笔画不到位,那整个字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的字越写越好,和刚开头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每天放学
后,我便在爸爸的指导下进行练字。毛笔字有了飞跃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我的钢笔字也
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每次听到老师在班上夸奖我的字美丽时,我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过去的苦真是没有白吃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真应了这句话。
我想,写好书法是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培育对祖国
文化的喜爱,仔细学习传统文化,并将之连续发扬传承下去。
习作评析:小不仅给我们清楚地介绍了他学习书法的全过程,而且把他在练习书法中
所获得的真实体验也写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文章条理清楚,情感真挚。
3、指名同学说说此习作好在哪里。
4、老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1)该篇习作紧扣题目,中心明确。
(2)全文条理清楚,情感描摹得当。
(3)行文流畅,用语精确。
三、修改争论,张贴展览。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看法。各自依据同学提的修改看法进行修改。
2、老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觉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3、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我的发觉日积月累展现台)
一、我的发觉。
1、自由读词语。
2、出示词语:
远近著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引导同学留心观看加点字,并指导同学理解词语的意思。
(1)引导同学认读词语。
(2)引导同学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觉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同学积累词语。
(1)鼓舞同学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同学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看与认读。
(1)同学观看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乂是什么?
(2)同学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熟悉的字看看拼音,不了解的字查字典弄清意思。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同学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沟通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奇。
(3)沟通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同学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同学读词语,留意按肯定的挨次。
(2)同学试背十二生肖。
(-)读读认认。
1、同学自读并观看生字特点。
2、同学说说发觉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
近。)
3、同学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相互检查对生字的认读状况。
三、展现台。
1、同学看展现台上内容,说说还可以展现什么。
2、同学协商展现方式。
3、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现的预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老师参加预备。(留
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现形式。)
4、同学自主进行展现、沟通。(鼓舞同学边展现边介绍。)
(1)书本图片展现:诗、词、国画等。
(2)演唱表演展现:戏曲、武术、评书、相声等。
(3)话题展现:“趣谈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神话传奇”等。
(4)趣味展现:现场品评中国特色小吃。
(5)制作展现:制作剪纸、风筝等。
5、老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反思:
这几节课我通过语文园地的各项训练,教育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
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感受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的生动好玩,加深对祖国传
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索,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或者准时查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详细的情景阐述出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
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的?你用多长
时间可以读完?
一、学习"沟通平台"。
1.现在我们来沟通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同学自由沟通,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让同学沟通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特殊是一些名著,耍边读边思索,阅读完后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
平常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于一知半解的问撷要查
资料,确保精确。
4.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留意力,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多读名著。并且在阅读
的过程中,要不断思索,并写下心得。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觉问题时用修改符号认真修
改。对于不懂的问题准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现: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同学齐读后思索: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司桌一起沟通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沟通。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创造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觉问题,不断讨论、探讨、解决问题中得来
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养分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
更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四周的同学沟通、品尝,
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同学相互沟通,老师巡察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老师展现楷书和行书各一张,同学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分,再读一读展现的相应的
句子,说说它们的区分。同学沟通。
(发觉: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相互牵连,所以,楷书写起来相对
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
样严谨端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同学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沟通。
3.展现赵孟楷书《三门记》。
(1)同学对比熟悉其楷书内容;
(2)同学自由争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优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同学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留意读准"变”“通〃的读音。
2.同学沟通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进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
事物的进展不受堵塞;事物不受堵塞,才能不断地进展。
其次个句子出自《礼记》,意思是:假如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假如对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假如有助
于事情的胜利,就不必沿袭旧的法规。
(同学在沟通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老师简洁介绍出处及作品状况。)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沟通。
囹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团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同学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多练多思索,同时枳累了有
关变通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抱负而努力奋斗。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7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
到神奇。
我站在灵峰款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
山峰像刀削斧劈,非常奇呸,现在更特别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
明,却乂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锐利
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肯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
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异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假如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
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不着深厚的爱好,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
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非常逼真。她仿佛要
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谐,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
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
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
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
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当心地踏着银光,生怕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
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外形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
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乂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很多人
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
我本是由于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敛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
①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②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
僧?
③“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当心地踏着银光,生怕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沟通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留意用详细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
口语交际的力量。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觉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现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预备
1.选定分散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预备为归I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同学家长参与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
导入课题,激发交际爱好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肯定了解到了许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
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每天长大。今日,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
师、父母一同共享。(板书课题)
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预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相互说一说。
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晰,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与
1.组员轮番说,拿出课前预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与全班沟通。
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番上介,展现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隐藏的感人故
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当怎样爱他们。
(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由于我肚子疼。每天
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
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乂焦急乂心疼。奶奶说我诞
生后的三个月,始终这样,而妈妈由于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肯定要好好学习,还有熬炼身体,让身
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看您)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模拟采访,家长同学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肤浅的、宽广的,更是无
私的。我们可能有许很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很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
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沟通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依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
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同学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习作
拓展思路,激发习作爱好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
会遗忘。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
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
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专心去写。
鼓舞有共性的表达
L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写,才能让他
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牢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争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争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
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晰、写
详细,爸爸妈妈肯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留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老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延长课外
1.同学们,我信任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
把这篇布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看法,我们仔细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
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晨
我的发觉
L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留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觉了什么。
2.沟通自己的发觉。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觉:你还发觉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睹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总结,拓展
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
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觉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大部分字为形声字,左形右
声)
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有不熟悉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展现台
提出要求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问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
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妙的缘由。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
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预备向大家展现。
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现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现出来。
2.人员分工后,动手布置小组展现台。
3.小组成员相互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
问,也可邀请老师参与。
小组参观
各组巡I可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9
语文园地是以一种复习的形式消失,不像其他课叉的内容富好玩味性和生动性,所以
我更注意在同学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爱好和自信,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激发同学乐观自主
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
一、依据同学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1、依据孩子爱表现、爱张扬的心理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让同学在小组沟通中把自己的见解和了解的学问与同学沟通,相互学习和关心。这样不仅培
育了同学的听说力量,同时也避开了只熬炼小部分,忽视大部分的局面。
二、引导同学发觉规律、延长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同学从中发觉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
如教学“我的发觉”,我先引导同学通过读句子,发觉每个句子里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接着
引导同学仿按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加深字义的理解。再出示其它意思把学习点拓宽。然
后问:“在我们的学习中,确定遇到许多一字多义的现象,你知道的有哪些?〃由于问题所表
示的方向不是很明确,同学一下子回答不上来。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还是要多下点功夫。
"读读认认”的内容是一首儿歌,文字浅显易懂,我让同学在读后说发觉,你从中发觉
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由于问题的切入点不明确,同学一开头有点糊涂,不知怎样回答。
只读一次就让同学回答,读得不够,虽然问题不难,同学找的答案也不够正确。在学习生字
之后,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后,让他们试背,效吴不明显。所以,还是要多读,并且
要设计多种形式读,加深理解后才简单背诵。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进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育语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同学认真观看,辨认形近字。
2、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教具预备
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总101电89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让同学认真观看,辨认形近字。
三、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自己读读这些字。(不熟悉的字查查生字表)
2、检查读,订正。
3、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4、小组内相互读读问问。
5、用卡片变挨次抽读。
(二)、我会读
1、介绍嬉戏方法:又快又精确地读出水果后面的词语,读对了就能得到一张水
果贴图。
2、同桌练读,小组练读。
3、做嬉戏,老师适时正音。(指名选读,小组选读,男女生分别选读)
(三)、比比写写
1、出示12张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嬉戏: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小伴侣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请6名同学分别上台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摆在一起。
(2)四人小组争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
(3)全班沟通。
3、扩展训练:在你熟悉的字伴侣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4、指导书写。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读课文,并尽量背诵。
六、板书设计: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
七、课后反思:一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案
其次课时
总102电90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让同学认真观看,辨认形近字。
三、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句说句竞赛(读读说说)
1、指导读句子。
(1)出示三句话,老师范读。
(2)指名读。
2、找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
(1)读了这三句话,你发觉了什么?同桌争论,全班沟通。
(2)同桌相互读读、问问。
3、说句子竞赛。
(1)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3)评议。
(二)、朗读竞赛
1、老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同学边听边想象。
2、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
4、指导朗读。
5、朗读竞赛。
6、扩展训练。
(1)争论:天上的白云有时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时乂象什么?
(2)全班沟通。
(三)、练习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新的字,再组词。
巴()()主()()羊()()
子()()见()()京()()
五、作业布置:口头作业:用“吗、呢、吧〃回家说句子。
六、板书设计:把下面的几个词排列成一句话。
(1)、我洗学会手绢了。()。
(2)、自己我上学()。
七、课后反思:一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案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1
语文园地是以一种复习的形式消失,不像其他课叉的内容富好玩味性和生动性,所以
我更注意在同学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爱好和自信,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激发同学乐观自主
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
一、依据同学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1、依据孩子爱表现、爱张扬的心理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让同学在小组沟通中把自己的见解和了解的学问与同学沟通,相互学习和关心。这样对培育
同学的听说力量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避开了只熬炼小部分,忽视大部分的局面。
二、引导同学发觉规律、延长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同学从中发觉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
如教学“我的发觉〃,我先引导同学通过读句子,发觉每个句子里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接着
引导同学仿按例子说•些类似的句子,加深字义的理解。再出示其它意思把学习点拓宽。然
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意思也会变的吗?”这一环节的支配,意在引导同学体会在语文学
习中一字多义的现象特别普遍,同时培育同学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读读认认”的内容是一首儿歌,文字浅显易懂,我通过让同学在读中发觉,找出文中
介绍了几种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后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如:师生接读、男女生对读等。在
同学通过读对所介绍树木有肯定的形象概念时,我播放幻灯片,并配上美丽的音乐,让他们
观赏儿歌里介绍到的树木,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加深记忆,感受大自然的美。
语文教学的课堂既广泛又敏捷,我们应当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制造性地
使用教材,进行制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果堂才能真正成为同学学习的乐园。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2
【例文】
八达岭长城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占代宏大的防备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
(1505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
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曲折于崇山峻岭之间,依山而建,凹凸起伏,曲折绵延。八达岭位于居庸
关外口,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长城东窄西宽,长城从“北
门钥锁〃关门城合台起依山而筑,城墙凹凸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约6米,可容五马
并驰,十人并行。该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
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顶地面铺满方砖,非常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
了望孔,下有射击洞,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
高有低,高的叫敌楼,是守望和军上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
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在制高点上还设有烟墩,即烽火台,是古代传递警
讯的设施。
从1995年10月1日起,每个周末八达岭长城从南至北四烽火台的1200米距离内,
650盏彩色泛光灯同时亮远迷人的灯光。每日晚上18点30分至21点30分,对游人开放。
欢迎大家晚上来观看。
【点评】
这个导游词向旅游者介绍了长城的历史、结构,这样的介绍使旅游者不仅对故宫有了
基本了解,而且深切感受到参观巡游的重要意义。从中亲自领会了长城的魅力与风韵,留F
了美妙的回忆。
《语文园地五》习作指导
写导游词要留意三点:
1、导游词内容必需真实、客观。
2、优秀的导游词应当是生动的、好玩的。
3、条理清楚是导游词的乂一突出特点。从何处开头,途径哪些景点、景观等,都需
要导游词"明示”。因此,导游词要“言而有序
4、导游词也要有标题,一般都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名称作为标题。然后要向旅
游者表示问候、欢迎、自我介绍。接着重点介绍景观的概况和旅游价值,以及传奇、典故等。
在巡游结束后,对巡游的内容做一小结,如有未到之处可做一简要说明,最终,对旅游者的
合作表示感谢,请留下珍贵看法,并表示祝愿与告辞。
《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写好以后,可以依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
进行讲解。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3
教学要求:
1.依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力量0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
课时支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依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钢铁钉金字旁,与金属相大。
被裙裤袄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正音。
4.说说你还熟悉哪些字是依据偏旁知字义的。
二、填空。
1.同学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相互沟通。
3.评议。
4.同学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一个1杯子)一把(米)
一块(玻璃)一条(河)一盘(菜)
三、读一读词语。
L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四、读读背背。
I.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读,关心读准字音。
3.沟通,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白什么?
4.背诵。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老师选择一件小事,让同学们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带来的欢乐,
四班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4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连续。同学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
已经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搜集和积累了丰富的材料,预备向大家展现。
同学在介绍自己的收获之前,老师要引导同学先考虑好准备介绍哪方面的内容,在沟
通之前尽量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在介绍时,可以建议同学辅以实物或图片资料的展现,以增
加表达的效果。
由于介绍内容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所以,可以采纳推举代表介绍,也可以请小
组成员就某一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全班同学介绍,如有不全面之处,其他同学赐予补充。要充
分调动每一个同学参加的乐观性,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现的机会。在相互介绍、沟通的过程中,
鼓舞相互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最终,还可以留出时间,相互评价各小组开展活动的状况。可以从活动开展得好不好,
成果展现得充分不充分等方面进行评价。
【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同学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
写成习作。这也是对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现方式。
完成这次习作,老师要引导同学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知大家的、感
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同学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准备按什么挨次写,想清晰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在沟通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沟通,使同学在沟通习作的
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沟通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
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也可以和“展现台”结合起来,根据习作的内容,把优秀习
作放到相应的栏目里,编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手抄报。我的发觉
教材中列举了九个成语,其共同特点是每个成语里都有意思相反或相时的词语:“远
近""黑白"“轻重""多少""异同""左右""里外〃,都用加点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几个成语的规律
很明显,同学比较简单从字面上发觉它们的共同规律,并在发觉的同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
的丰富和好玩,产生深化了解汉语成语的愿望。
在同学发觉了这些规律之后,可以建议同学用抄写、读背等方式积累卜来。假如有条
件,课前可以让同学搜集这方面的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肝硬化腹水脐疝破裂的护理
- 溶解度第1课时
- 脑血管支架术后护理查房
- 绿色采购联盟发展-洞察及研究
- 天津市和平区双菱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规培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氮族元素76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制品安装与销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行业创新发展合作合同
- 2025版生物医药冷链保鲜仓储服务协议
- 医院消化内科面试题及答案
-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