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步(màn)茫茫(máng)漫延(màn)

B.瞬间(shùn)瞬息(shùn)瞬变(shùn)

C.悠然(yōu)悠闲(yōu)悠悠(yōu)

D.奔腾(bēn)奔跃(bēn)奔放(bē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看着电视。

B.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

D.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鱼落雁风度翩翩

B.鸡飞蛋打龙腾虎跃

C.眉清目秀眉开眼笑

D.雕梁画栋雕虫小技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太阳像火球一样挂在天空。

B.他工作认真,像蜜蜂一样勤劳。

C.这座山就像一条巨龙卧在平原上。

D.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雨水滋润着大地,让万物复苏。

B.窗外的柳树随风摇曳,宛如舞动的少女。

C.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D.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美丽的舞者。

6.下列词语中,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天高云淡

B.海阔天空

C.空旷无垠

D.风和日丽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C.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D.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8.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

B.阳光明媚

C.碧空如洗

D.烟雨蒙蒙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C.她的歌声美得像天籁之音。

D.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10.下列词语中,与“山清水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山清水秀

B.碧波荡漾

C.绿水青山

D.风光旖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位将军英勇善战,如猛虎下山。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他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D.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3.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

B.碧空如洗

C.烟雨蒙蒙

D.绿水青山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C.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D.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5.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

A.沉鱼落雁

B.风度翩翩

C.鸡飞蛋打

D.雕梁画栋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C.她的歌声美得像天籁之音。

D.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位将军英勇善战,如猛虎下山。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8.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

B.碧空如洗

C.烟雨蒙蒙

D.绿水青山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

C.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D.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雨水滋润着大地,让万物复苏。

B.窗外的柳树随风摇曳,宛如舞动的少女。

C.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D.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美丽的舞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述“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如何正确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请举例说明排比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

4.在写作中,如何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作用。

2.分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讨其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8.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0.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A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三个词语均无误,符合题目要求。

2.D

解析思路:选项D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

3.C

解析思路:选项C中的“眉清目秀”应为“眉清目明”,存在错别字。

4.B

解析思路:选项B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5.C

解析思路:选项C中的“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6.C

解析思路:选项C中的“空旷无垠”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均形容空间广大。

7.B

解析思路:选项B中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8.B

解析思路:选项B中的“风和日丽”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均形容天气晴朗。

9.D

解析思路:选项D中的“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10.C

解析思路:选项C中的“绿水青山”与“山清水秀”意思相近,均形容自然景色优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那位将军英勇善战,如猛虎下山。”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

2.×

解析思路:选项D中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没有使用双关修辞手法。

3.√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风和日丽”属于成语。

4.×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没有使用设问修辞手法。

5.√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沉鱼落雁”属于四字成语。

6.√

解析思路:选项D中的“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7.×

解析思路:选项B中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没有使用对比修辞手法。

8.√

解析思路:选项A中的“风和日丽”属于形容词。

9.×

解析思路:选项B中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梦。”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

10.√

解析思路:选项C中的“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答案: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另外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在文学作品中,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2.如何正确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正确运用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喻要找准相似点,拟人要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行为。

3.请举例说明排比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

答案:排比是在句子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如“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夸张是对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如“他的歌声美得像天籁之音。”

4.在写作中,如何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答案:在写作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首先,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其次,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最后,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境的协调,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