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新教材统编版)《声声慢》知识点(原卷版)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新教材统编版)《声声慢》知识点(原卷版)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新教材统编版)《声声慢》知识点(原卷版)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新教材统编版)《声声慢》知识点(原卷版)_第4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新教材统编版)《声声慢》知识点(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一、知识点汇总

1、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

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

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

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课下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4、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

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5、赏析: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

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

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

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

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

久不散,余味无穷。

二、专项练习

《声声慢》复习训练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评分

阅卷人一、单选题

得分

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báo)雾重(chónɡ)阳暗香盈(yínɡ)袖

B.东篱(lí)戚戚(qī)乍(zhà)暖还寒

C.将(jiǎnɡ)息相(xiānɡ)识三杯两盏(zhǎn)

D.憔悴(cuì)堪摘(zhāi)玉枕(zhèn)纱厨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枯萎凋谢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情形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

B.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

C.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

D.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

4.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6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瑞脑销金兽

B.东篱把酒黄昏后

C.帘卷西风

D.人比黄花瘦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

A.薄暮/薄雾浓云重阳/接踵而至缜密/玉枕纱厨

B.晶莹/暗香盈袖妆奁/帘卷西风悲戚/凄凄惨惨

C.还是/乍暖还寒相识/博闻强识堆积/疾风劲草

D.将来/最难将息憔悴/渔翁樵夫床笫/次第花开

9.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脑销金兽(兽形的铜香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B.最难将息(调养,保养)这次第(光景,状况)

C.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莫道不销魂(醉酒后轻飘飘的感觉)

D.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怎么)

10.下列词句中,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A.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1.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12.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14字,写作者寻觅遣愁的景色,遇到的是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阅卷人二、默写

得分

13.名句填空

①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③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

阅卷人三、问答题

得分

14.请赏析《声声慢》一词中的加点词“淡酒”的内涵。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5.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

同层次。

阅卷人四、诗歌鉴赏

得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声声慢》一词中主要是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梧桐、细雨等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

的。

(2)对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借动作表现情思。

B.“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表明词人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

C.“却是旧时相识”的“雁”,给词人带来的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漂泊沦落之感。

D.“独自怎生得黑”既表明了词人的孤单寂寞,也隐喻了后半生的坎坷悲惨。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以

及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

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这

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

之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4)《声声慢》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17.阅读《声声慢》,完成小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B.“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难熬。

C.上片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含着对时代的悲

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2)这首词主要通过写哪些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这些景物给人怎样的感受?

(3)词的前3句用了14个叠字,用心诵读体味,并简要分析叠字运用的妙处。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荡气回肠的悲秋赋。按照赋体的要求

阅读,能更好地领悟词作的主旨。

B.这首词作多用叠字和双声字,节奏急促,感情凄厉。词的结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际,写下这首词。这首词已经没有早年作品中那些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

欢乐情怀了。

D.作者内心愁苦却始终不说破,眼中有泪词作却不着一“泪”,细读词作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显得凄酸、感人。

(2)赏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表达效果。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天气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

B.“独自怎生得黑”感叹孤独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突出了词人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

C.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刻画了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表现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沉痛与心酸。

D.造成词人惨况的原因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通过本词可以读出她对时代的悲叹。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