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结构之对照式
对照式论证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
面的论据,加以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这种类型因为思路明晰、结构简洁,而且对比鲜明、论证充分,有利于突出论点,增强说
服力。正反对比式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因为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
倾听灵魂之歌。——周国平
愿中国青年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
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鲁迅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
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字。
【范文参考】
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荀子说“默而当,亦知也”。适时的沉默,体现的是以无声辩有声、以无言辩有言的智慧。
可是,集体的沉默,尤其是好人的沉默,就会让坏人可憎的言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我
们要学会在熙熙攘攘时适时沉默,在大众缄默时无畏发声。
①适时沉默,是韬光养晦的修养哲学,是厚积薄发的无声反击。
古语云:“潜龙在渊,静默无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动则已,一冲飞天。”沉默,并
不是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坚韧、一种内敛、一种沉淀。楚庄王三年无发令、无政为的
沉默,并不是懦弱退让,而是为楚国霸业蓄势;倡导用白话文写作的胡适,在遭到讥讽甚至排
斥时,也没有选择以声辩声、以言辩言为自己辩护,而是选择了用沉默来面对谩骂。诚然,沉
默不是漠不关心。适时的沉默,守住的,是淡泊中珍贵的坚守。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
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沉默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需在沉默
中埋头,用无声胜有声的力量,向世界证明,适时的沉默,也有千军万马的力量。
②但,我们不能一味沉默,在真相和正义面前,我们还须不畏发声。
都说“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你看,赵高指鹿为马,多
么荒唐!然而一众大臣却以明哲保身的沉默,葬送了秦王朝。坏人可憎的言行是可怕的,更可
怕的是好人的沉默。罗一笑之类的闹剧往往根源于好人的沉默。不合时宜的沉默,绝对是滋生
祸难的温床。因好人可怕的沉默,悲剧才以不同的剧幕上演。你还记得重庆公交坠江的悲剧吗?
因为乘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沉默,枉送了多少无辜的性命啊!
面对坏人可憎的言行,如果选择沉默,那我们这一代人,终将因为可怕的沉默而感到悔恨。
鲁迅先生正是敏锐地察觉到这点,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
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邪恶面前的麻木冷漠,付出的多是血泊的代价。回想“南海仲
裁案”“萨德反导弹系统”的挑衅,如果我们选择沉默隐忍,恐怕只会让阴谋家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我们不能做无动于衷的看客,因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为了避免雪崩惨
剧,我们身为社会的一片雪花,要敢于撕开皇帝的新装,为正义发出千钧之声。
③当然,我们也要谨防非理性的发声,努力做到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要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唯有理性的发声,才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负责。我
们既要避免被阴谋营销,错付一腔热血,也要在正义面前,大胆发声,捍卫公平。
当你感到语言苍白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用沉默替你发声,保持不随大流、不盲目跟风
的理智,才能避免被舆论内卷;而当社会需要正义和真相之时,我们亦不畏发声,要敢于为正
义代言!
【分析】
话题是“发声”与“沉默”两个相对的观点,作者从两个方面反复对照议论,说理深刻。
第①个分论点:“适时沉默,是韬光养晦的修养哲学,是厚积薄发的无声反击。”从“沉默”
的角度议论。
然后用一个“但”字一转,亮出第②个分论点:“我们不能一味沉默,在真相和正义面前,
我们还须不畏发声。”从“发声”的角度议论,作为议论的主要方面。
最后又一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当然,我们也要谨防非理性的发声,努力做到适时
沉默,合时发声。”使逻辑更加严密,说理更加深刻。
——————————————————————————————————
一、对照式分类
(一)论点对照
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然后摆出相应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作文参考】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
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
大痛苦而志气消沉。
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①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
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
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
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
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
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
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②相反,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
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
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
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
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
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遭遇挫折,放大痛苦,
将会终生遗恨。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
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分析】
文章分别从“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的正面论述和“遭遇挫折,放大
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反面论述,两个分论点构成对照,突出了“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
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的中心论点,说服力强。
(二)论据对照
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
【作文参考】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面对名与利,面对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
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
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
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
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
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庄子守护着自己
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
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
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
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
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
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
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
出。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
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
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过渡句)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
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在衣袂
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
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
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
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
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
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
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分析】
文章先举“庄子”“苏轼”“福楼拜”的例子,论述“留一道缝隙”的作用,这是正面论证;
接着用“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
憾”过渡;最后举“项羽、川端康成”的例子,论述“不留一道缝隙”的危害,这是反面论证:
两者对比鲜明,论证充分。
注意:虽然我们这里举了这篇文章作为例子,但议论文还有要段首亮明观点。所以这个只
作为了解,不作为写作借鉴。
二、对照式升级
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反面论述为辅;
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正面论述为辅。
但如果只是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者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论述,整篇作文
虽说层次清晰,但结构略显简单,所以写作中可以学习结构的变化。
1、升级①:正—反—正
这种模式是以正面论述为主,构思上可以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最后回到正面论
述。如《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这篇作文:
【示例】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
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
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
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
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
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
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
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
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
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
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
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
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
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让幸福之花开放。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
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
恩。(正)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将之传递,这世界
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灼灼其华。
【分析】
文章先正面论述观点:“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
绽放。”
然后从反面论述:“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
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回归正面论述:“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让幸福之花开放。”
如此反复中,增加了张力,使论证观点更突出。
2、升级②:正①—正②—反
这种模式是以正面论述为主,构思上先从正面论述,但正面论述分为两层,可以按并列式
排列,也可以按递进式论述,最后回到反面论述,使逻辑严密,说理有力。如《平等者得平等,
敬人者获人敬》这篇作文:
【作文参考】
平等者得平等,敬人者获人敬
司机们因为对老人的礼让而赢得了老人的鞠躬致谢,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
唯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从先秦提倡的“礼”,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友
善”,尊重他人、平等交往已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交原则。
①对于个人来说,尊重与平等是个人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互联网与大数据构建的社会,
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几分纯粹,多了几分浮躁。人际交往被物质利益裹挟,一切以有无好处为前
提。在这种情况下,何以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答曰:尊重与平等。
想当年,口吃的顾颉刚主动搭讪冯友兰,同样口吃的冯友兰为了避免顾颉刚误会自己嘲笑
他,选择了沉默不语,这种沉默就是尊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将
人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以一种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
人的人格与价值,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适度的交心,给予适宜的关切。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
些,那么彼此之间就会充满平等与尊重。
②对于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来说,尊重与平等也是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的华
沙一跪,代表着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谢罪与忏悔,是对历史的尊敬,这一跪也使德国人获得了世
界的尊重。新中国建国初期,在美国的外交封锁下,中国正是通过满含尊重与平等的“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打破封锁,开启了新中国的外交。
事实证明,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与尊重,国与国相交更不能少了平等与尊重。唯有平等与
尊重,才能让人们和谐相处,才能让世界各国都能享受进步与发展的成果。
③平等者得平等,敬人者获人敬!不懂得平等与尊重的人,只能得到他人的唾弃与鄙夷。
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马克·霍顿出言不逊,恶意污蔑对手而遭到许多人的厌恶。同为二战战败
国,日本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难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与尊重!即使它成为经济上的巨人,
也只是个缺胳膊少腿、思想不端的残疾巨人。
尊重与平等是交往的前提,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唯平等者得平等,唯敬人者获人敬!平等
相待,相互尊重,被尊重的人生才有意义!请将尊重与平等长植于心,让其开出文明之花。
【分析】
文章先正面论述观点,分为“个人”和“国家”两个层次:
①对于个人来说,尊重与平等是个人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对于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来说,尊重与平等也是必要的。
第三层从反面论述:“不懂得平等与尊重的人,只能得到他人的唾弃与鄙夷。”
3、升级③:正—反—合
这种模式是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最后两者相合,体现思考的严密性,如前面《适
时沉默,合时发声》这篇作文。再看下面的作文: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
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
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
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
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
“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请
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参考】1
以“蹲”显风度,凭“站”定高度
在东京残奥会上,卢冬夺金。在与坐在轮椅上的亚军与季军合影时,主动蹲下一条腿与他
们合影。而在这其中,“站”与“蹲”令人深思。有些人“站不起来”有些人“蹲不下去”。一
站一蹲,展现卢冬高尚人格修养,我辈应以之为榜样,牢记:心蕴谦卑故可蹲,心图自强方能
立。
①人要学习“蹲下去”,谦虚待人,虚心向上。
申涵光曾说:“自谦则人愈服。”卢冬看见亚军与季军坐在轮椅上,并主动蹲下与其合影,
这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以谦卑姿态对待他人。董卿,一位修养极高的的央视著名主
持人,在2017年《朗读者》中,跪着采访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许渊冲(国际翻译界最
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面对着贤士达人能蹲下去,虚心向学,这不正是
发展自我的机遇吗?主持节目时,她董卿周身洋溢着的浓浓的“书卷气”,与她这种“蹲下去”
的习惯息息相关。能“蹲下去”,不仅是谦虚人格的闪光,也是自我赋能的捷径。
②人要学会“站起来”,自强拼搏,提升自我。
卢冬的“站起来”体现她自立自强,迎难而上,乐观自信的品格。朗费罗说过:“自强不
息,乃幸运之母。”人也要学会面对克服软弱,敢于面对与挑战。霍金原本是牛津大学的天之
骄子,但在他21岁那年,风华正茂的霍金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只能无力瘫软在轮椅上,只有
三根手指勉强动弹。但面对这样悲惨的境遇,他毅然选择与命运抗争,即使身体重度残疾,但
他没有躺平,更没有摆烂,而是“站起来”,在梦想的驱使之下,迸发出无限力量,攀登上躯
体健壮者也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不正是与卢冬一样勇于挑战,自立自强的品格吗?
③“站起来”与“蹲下去”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站起来”是“蹲下去”的基础,只有心存自强的人,才更有勇气和情怀去放低姿态,
谦卑待人;反过来,“蹲”也能为“站”提供助力,行为的谦卑低调能让自己更受欢迎,与人
相处更加融洽,从而得到更多的外在助力。二者相互依存,对于那些“站不起来”或“蹲不下
去”的人,应该立刻调整,让自己能“站”,也敢“蹲”。这方面,刘备的“三顾茅庐”给我们
树立了高标。
“蹲下去”是谦虚的人生姿态,“站起来”是刚强的生活态度,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既谦虚好学,又志存高远,对于年轻人要学会牢记肩上重任,积极调节自我,既敢“站起来”,
又能“蹲下去”,才是事业人生的王道!
【分析】
这篇作文先从正面论述:“人要学习“蹲下去”,谦虚待人,虚心向上。”
再从反面论述:“人要学会“站起来”,自强拼搏,提升自我。”
最后两者相合:““站起来”与“蹲下去”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温馨提示】
对照式不一定非得选择是非黑白、泾渭分明的两个论点或事例来进行对比,也可以选择在
处事方法、思考方式、意义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毕竟对照式结构重在“比不同”,而
非“比对错”。如下面的作文:
【示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
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
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参考】
本色做人,角色做事
从德尔菲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卡尔・荣格的“向内审视”,从《道德经》的“自知者
明也”的感叹,到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宏愿,人自诞生伊始便在寻找个人坐标,试图从他人
的眼中看见自我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地球并不会按照每个人所预设的样子运转,于是,矛盾、
冲突、落差、错位便不可避免。如何在个人与家庭、社会错位的交集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我认
为:本色做人,角色做事。
本色做人,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划定“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的分野。当社会
家庭试图用期望的缰绳套住摇曳的个人意愿,我们必须在人生的主流中坚持自我的品性与定位。
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没有自我的定位,一切都是虚空。守住自我的底色,本色
做人,即使体会到丛林法则下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寻得清风明月。贾宝
玉于贾政所期望的仕途之路中脱身遁入佛门,作歌云“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木心拒绝经商
走上艺术之路,写下“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林语堂辞别政界只愿做“草食动
物”,认为“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我们应接受世俗的光明与黑暗,最大限度地保持本色,
同时与世界和平相处。
角色做事,适应变化与落差。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学校的学生,社会中的青年;我们履行
孝悌之义,背负学习责任,勇立时代潮头。社会将人打磨成多画体,要如何游走于不同的镜面?
马克斯・韦伯如是说:“真正能让人无限感动的,是一个成熟的人,真诚而全心地对后果感到
负有责任,按照责任伦理行事,然后在某一情况来临时说:“我再无旁顾,这就是我的立场。”
清醒的判断,踏实而审慎的行动,以及为行为结果负责的勇气,是在个人与集体间、小家与社
会来去的必然要求。生活可以有觥筹交错的时刻,也可以有埋首几案、今日事今日毕的场景。
脱离角色,空谈人生至道是对本色的僭越,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欧阳修可胜任朝堂重臣,也
可在滁州与民同乐常开怀;李密于家是孝子,于国亦有功。人生不是非黑即白,我们何必画地
为牢,给自己框定单一的人设?只有考量整体的要求,悦纳亲人的好意,才能走出通达之路。
本色与角色本就是人生的一体两面,对任何一方的偏执追求,都会造成失衡与混乱。本色
不代表放纵天性,角色不等于服从规训。前者是雅正,是大舟;载得起厚重人生;后者是圆融,
是风帆,带我们驶向更远的港湾。两者有机结合,方能照见人生百态。
【分析】
“本色”与“角色”只是家庭或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二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对比,但可
以从处事方法、思考方式、意义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从而展开议论。
【示例】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知名歌手林志颖车祸事件备受关注。据悉,当天救了林志颖的人一共5个,林家人
打算每人奖赏1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6万),以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其中一名摄影师
则婉拒了谢礼,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对此,有人认为危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善良本
身就值得感恩,值得褒奖;有人认为林家所付太少,诚意不够,以林志颖的身家财产而言,对
救命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餐券管理办法
- 环保双随机管理办法
- 监控岗管理办法总则
- 《医疗期管理办法》
- 福州市物业管理办法
- 乡村兽医师管理办法
- 研发管理办法及制度
- 河北沐浴业管理办法
- 鸡蛋双证管理办法
- 东莞市非遗管理办法
- 2025年安全产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江苏省南通市12345在线平台招聘重点基础提升模拟题带答案
- 2025至2030水质分析仪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管理报告
- 2025杭州辅警考试真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 护理质量指标课件
- 产品跟踪监测管理制度
- 军士任职培训队管理制度
- 狱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际差异与归属感-洞察及研究
- 2025福建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选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