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戴手铐的父亲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A.无故限制他人行动
B.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情
C.隐私权受到侵犯
D.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2.下列哪些情况属于正当防卫?
A.防止正在进行的行凶
B.防止正在进行的绑架
C.防止正在进行的盗窃
D.防止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
3.关于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以下哪些属于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A.盗窃
B.挪用资金
C.破坏公私财物
D.抢劫
5.以下哪些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A.侵犯著作权
B.侵犯专利权
C.侵犯商标权
D.侵犯商业秘密
6.以下哪些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A.爆炸
B.放火
C.抢劫银行
D.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
7.以下哪些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B.携带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C.扰乱单位、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D.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权
8.以下哪些属于妨害司法公正的行为?
A.伪证
B.伪造、毁灭证据
C.贪污、受贿
D.侵犯他人隐私权
9.以下哪些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A.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B.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C.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
D.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10.以下哪些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A.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公开未经本人同意
B.出售、提供或者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
C.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D.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必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5.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
6.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如果表现良好,可以减刑或假释。()
7.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予以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
8.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50年。()
9.我国法律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放火、爆炸等,均予以严厉打击。()
10.我国法律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应当以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为依据。()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2.简述自首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3.简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措施。
4.简述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中的累犯制度。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行为的特征?
A.社会危害性
B.违法性
C.违章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
2.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应当:
A.在讯问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B.不少于两次
C.不少于三次
D.必须有律师在场
4.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以下哪项不属于累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C.后罪发生时,前罪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
D.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五年内
5.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A.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后出售给他人
B.非法获取、提供或者使用他人个人信息
C.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D.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公开未经本人同意
6.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B.侵犯专利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
C.侵犯商标权,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D.侵犯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7.以下哪项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A.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B.爆炸
C.抢劫银行
D.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8.以下哪项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B.携带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C.扰乱单位、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D.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权
9.以下哪项不属于妨害司法公正的行为?
A.伪证
B.伪造、毁灭证据
C.贪污、受贿
D.侵犯他人隐私权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A.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B.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C.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
D.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未公开未经本人同意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二、判断题答案: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7.正确
8.错误(保护期限因知识产权的种类而异)
9.正确
10.正确
三、简答题答案:
1.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具有防卫意识、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自首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觉前,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法律后果包括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重大案件或重大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3.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措施: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应当充分考虑其年龄、性格、发育状况、悔罪表现等因素,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包括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等,通过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四、论述题答案:
1.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公平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难点试题及答案
- 长丰钢结构夹层施工方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策略与解决方案及答案
- 项目的持续改进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市场环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查试题及答案
- 威迪斯管道施工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理解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冲突处理的考点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大学学术英语读写教程下册课文翻译
- 内镜室工作流程
- 《Hadoop技术原理》课件-11.Flume
- 血液标本采集(静脉采血)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MOOC】3D工程图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安全环保班组培训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物理试题(附答案)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九章 大型活动知识产权保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