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学习资料_第1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学习资料_第2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学习资料_第3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学习资料_第4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学习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业注:本学期开设的此课程为考查科目,不再参加课程考试!考查内容包含两部分:学期课程作业、依照考查办法需完成的相应文档或作品,缺一不可!请各位考生届时参照主页上所发布的通知附件:《本学期考查办法》提交相关文档或作品!一、选择题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典型理论流派有哪些()A.精神分析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生物学理论D.认知结构理论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有()A.决定论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发展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3.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A.社会文化的影响B.家庭的影响C.学校的影响D.同辈群体的影响4.同伴关系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A.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社会测量技术5.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A.移情B.强化C.榜样D.认知因素6.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最高级,它包括()A.自我认知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7.婴幼儿的依恋有下列哪几种类型()A回避型依恋B.安全性依恋C.反抗性依恋D.矛盾性依恋8..根据艾理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哪个阶段的发展使儿童获得主动感()A.婴儿期B.童年期C.学前期D.学龄期9.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根源有哪些()A.进化论观点B.强化观点C.榜样作用D.认知发展理论10.厄利安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取向,将6到18岁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A.生理取向阶段B.社会取向阶段C.心理取向阶段D.生物取向阶段11.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A.班杜拉B.弗洛伊德C.皮亚杰D.柯尔伯格12.下列不属于安斯沃思对婴幼儿的依恋分类的是()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模仿型13.将幼儿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权威型、专断型和放纵型的人是()A.麦考比B.鲍姆令C.马丁D.班杜拉14.下列哪一种理论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A.认知——背景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情绪安全假设”理论D.间接作观点15.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B.庞丽娟把儿童的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C.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同伴评定法。D.所谓同伴接纳是指一个儿童被同伴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喜欢的伙伴。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认知和认知是两个相同的概念,二者在发展顺序之间有潜在联系。B.赛尔曼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C.皮亚杰的“三山实验”是社会观点采择的典型实验。D.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因素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策略。17.亲社会行为分为哪两个主要类别()A.合作与助人B.鼓励和合作C.同情与牺牲D分享与合作.18.劳伦茨认为()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A.模仿B.攻击C.游戏D.睡眠19.下列表述有误的是()A.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心理自我B.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发展到社会的自我,再发展到心理的自我。C.自我意识具有形象性、矛盾性和独特性等特征。D.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20.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是()A.性别认知B.性别恒常性C.性别一致性D.性别稳定性二、填空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他在人格结构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超我三个概念,并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2.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_________、_________、投射法和_________。3.根据攻击的目的可将攻击分为_________攻击和_________两类。4.在社会学习理论中,________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5.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是________。 6.在社会测量技术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7.自我意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特征。 8.皮杰亚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改正1.儿童的社会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观点采择是认知因素中的关键。2.平行游戏就是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有交谈,有时还互相借用玩具等,但并不能围绕同一目标分工或组织。3.品德与道德根本上没什么区别。4.如果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专门打击和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破坏他人的工作或财产,那么他的行为就属于工具性攻击。5.客体永久性的出现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三、名词解释1.亲社会行为:2.道德两难故事:3.攻击性行为:4.观点采择:5.依恋6同伴关系7自我意识9.情绪传染四、简答1.简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趋势?2.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3.同伴关系有什么作用?4.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的?5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6简述儿童社会化的特点?7如何培养儿童的合作行为?8.什么是投射法?9.品德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什么因素有关?11.观察法有什么优点? 12.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13.社会化有什么意义?14.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什么因素有关?1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五.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