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够于无形之中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一、课程资源中的德育价值《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明确要求“发掘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培养,比如“甘于奉献、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等,都能融汇成一个个真善美的动人音符,为我们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一)培育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教材中选用的许多曲目往往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教好这些歌曲,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其使命担当(见表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逢周一升旗礼,当激动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立正,五指并拢,小手高高举过头顶,眼睛专注而坚定地紧随冉冉升起的国旗,跟着国歌的伴奏大声地唱着“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前进,前进进”。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次的奏唱国歌,都凝聚了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报国志!相信未来的我们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听到国歌响起,就会自动驻足,立正,行礼,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深植我们骨髓的表现。即使身处幸福的和平年代,今天,我们依然要继续传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抗战时期广泛传唱的革命歌曲,为的是不忘历史屈辱,珍惜当下幸福。一曲曲革命文化的经典旋律,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们的心中牢牢扎根。(二)融通古今文化,厚植文化底蕴中华文化融通古今,承载、传承历史,连接现实与未来。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曲目都取材于传统文化(见表2),我们应当积极发掘音乐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智慧,继承积极思想,实现古为今用。教学曲目《新年好》《过新年》《行花街》的活泼曲调能引领学生感受新春佳节的美好快乐,了解与春节相关的民间习俗,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的民俗文化;“学戏曲”的曲目带领学生走进戏剧大世界,了解戏曲艺术的基础知识,体验戏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咏鹅》《春晓》《悯农》等古诗吟唱曲目,能让学生于轻吟浅唱之中,了解古人的日常,有效地将音乐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结合,古韵新唱,达意,传情,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三)弘扬传统美德,笃定理想追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而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现有的音乐教材中收录的曲目就多方面渗透了传统美德教育,以培育学生美德,笃定其理想追求,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见表3)。《我爱中华》《大海啊故乡》《我们爱老师》告诉学生要爱国爱家爱校爱师;《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做错事不要怕,诚实面对,有错就改;《司马光砸缸》教会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急,要沉着,要勇敢,帮助别人也要学会动脑筋;《好朋友来了》教会学生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要养成相互友爱、礼貌待人的好习惯;《我们多么幸福》引导孩子们要树立为生活、为祖国的美好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育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共建充满爱的温馨家园,我们义不容辞。二、课程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音乐教材中富含各种德育内容,作为学生的音乐教师兼人生导师,我们要站稳课堂主阵地,认真分析和发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培养学生获得音乐基本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达到育才育人的双重目的。(一)重组教学单元,将学科主题与德育主题相结合修订版新课标规定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文化理解方面的表述是“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能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教学中“就作品教作品”的教学现状,将单元素材主题和德育主题相结合,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分类重组,分年级,分阶段,通过主题式音乐教学与实践,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爱国”主题教育为例,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同时代表现爱国精神的歌曲(具体曲目详见表1)。我们除了在音乐课堂上逐一教授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还可以将相关作品整合在一起。整合单元教学可以由单一走向多元,由课内延展到课外,可以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进行主题教学,甚至可以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实现跨学科融合。如三月“学雷锋月”,开展“唱响雷锋之歌”主题活动;六月儿童节,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唱比赛活动;十月国庆月,进行“歌唱祖国”主题班级音乐会……我们要让爱国主题的音乐全程陪伴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成为德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让学生在音乐学科的红色元素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从而达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育初衷。(二)结合故事元素,让文明之花在音乐的土壤中盛开教育德为先。音乐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怡情悦心,更要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我们要系统地梳理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讲好歌曲背后的故事、音乐家的故事……借助故事的生动形象具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幼小的心灵。我们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教之以礼,育之以乐,以乐育德,让精神文明之花在艺术的土壤中越开越灿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在教学生学唱之前,应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国歌诞生的故事——田汉在狱中写下歌词,聂耳谱曲,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杀敌。学生只有深刻地了解这首歌的背景故事,那激奋的歌词、雄壮的旋律才有可能触发他们心灵的震撼。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唱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曲调。我们应当细致地为学生剖析歌词所描绘的内容情节。以二年级上册的《卖报歌》为例,歌词中“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生动地展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的情景,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拿着一叠报纸,穿梭在人群之中,用稚嫩的嗓音喊着“号外!号外!”。我们以故事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的同时,也悄悄地植入了一颗感恩的种子。(三)创设情境任务,于无形中用音乐教化童心爱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应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精心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利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的感染与教化。比如我在《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采用电教手段,把祖国风景如画的沿海风光,通过屏幕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又把碧波荡漾的海水和旋律线联系起来,伴随着视频中歌唱家饱含深情的歌声,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如海水般心潮起伏的深切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润物有声,乐化童心。几千年前的《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5年教育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金融科技赋能2025年普惠金融普惠性评估模型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
- 玉露香梨采摘协议协议书
- 父母房产分给子女协议书
- 股东欠债股份转让协议书
- 股份财产分配协议书范本
- 物管装修垃圾清运协议书
- 网约车区域代理协议合同
- 银行共同合作协议书范本
- 物流信息部签约合同范本
-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感恩地球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知识竞赛考试试题(综合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中试基地相关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安全劳保用品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学校高考英语三模试卷
- 2025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拐杖的使用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