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课件目录CONTENTS导入新课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后练习与拓展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反思与改进01导入新课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一系列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秦始皇的文化政策秦始皇在文化上实行“书同文”政策,统一文字,还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对思想文化进行专制统治。秦始皇的功过评说秦始皇的功绩在于他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他也因为残暴统治、沉重的徭役和赋税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秦始皇的政治改革秦始皇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加强官僚体系,取消封建贵族的特权,强化王权。秦始皇简介秦始皇陵的发掘与保护秦始皇陵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中,目前已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对于研究秦代的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秦始皇为了保卫自己的陵墓而修建的地下军队,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的建造秦始皇陵的建造历时38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建造过程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如“水银为江河大海”、“珍宝无数”等。秦始皇兵马俑与秦始皇陵本课程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学习《过秦论》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秦始皇的治国思想以及秦朝的兴衰过程。01040302课程背景与学习意义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秦朝的历史和文化,理解秦始皇的治国思想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养。学习意义《过秦论》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作者通过论述秦朝的兴衰过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可以结合历史资料和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方法0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重要词语及句子了解并熟练掌握本课中的重点词语、短语和句子,如“膏腴之地”、“奋六世之余烈”等,以及相关的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手法。了解秦朝兴亡的历史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深入理解秦朝从兴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掌握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通过本课学习,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1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感受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辉煌与伟大,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感受秦朝的辉煌与伟大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增强历史意识,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课堂互动与参与03学习重难点通假字如“衡”通“横”,“从”通“纵”,“有”通“又”等。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状语(如“席卷”、“包举”)、使动用法(如“却匈奴七百余里”)、意动用法(如“以愚黔首”)等。古今异义词如“以为”(古义为“以之为”,今义为“认为”)、“非常”(古义为“非同寻常”,今义为“很”)、“河北”(古义为“黄河以北地区”,今义为“河北省”)等。重点实词如“固”、“因”、“利”、“势”、“爱”等,需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实词积累与词类活用排偶句与铺陈手法的理解排偶句文章大量使用排偶句,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等,这些排偶句的运用使得文章气势磅礴,节奏鲜明。铺陈手法文章在叙述秦的兴盛时,极力铺陈其强大的实力,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等,通过铺陈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铺陈与排比的区别铺陈是反复陈述,强调某一点;排比是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加强语势和节奏感。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分析秦的兴亡对后世的启示文章通过叙述秦的兴亡,告诫后世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施行仁政,以免重蹈覆辙。秦的统一与当今的统一秦始皇的功过评价从历史角度看,秦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从现实角度看,当今的中国也需要统一,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功过是非一直为人们所争议。从文章看,作者对其既肯定了其在统一方面的功绩,又批判了其暴政的罪行,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2304教学内容与结构秦朝兴起的背景,包括秦国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秦朝的统一和崛起,描述了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和军事行动,以及秦朝的迅速扩张。秦朝的灭亡和原因,分析了秦朝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以及各地起义的爆发。总结秦朝的历史教训,强调“仁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课文分段讲解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重点句子翻译与解析“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句话形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威势和残暴,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和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这句话指出秦朝的兴起和强大,并暗示了秦朝的统一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和准备之上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句话是反问句,意思是“一个人发起叛乱,导致宗庙被毁,自己死在别人手上,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强调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即不能仅凭武力来维持国家的统治,必须施行仁义之政才能获得民心。论证方法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来支持中心论点,包括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通过秦朝的兴亡史来阐述仁义之政的重要性,同时与秦朝的统一和灭亡进行对比,强调了仁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中心论点与论证方法05教学方法与策略朗读示范通过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提高朗读技巧。分角色朗读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语感训练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朗读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及时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朗读与语感培养讨论与互动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辩论活动针对课文中的争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情境模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历史背景介绍通过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将课文中的历史事件与同时期或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对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历史资料的应用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对比历史资料拓展06课后练习与拓展背诵全文选择文章中精彩段落或关键句进行默写,如开篇的“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等。默写重点段落默写文言实词默写文章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如“固”、“拥”、“窥”等,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熟练背诵《过秦论》全文,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和主旨大意。背诵与默写阅读理解与写作理解文章主旨深入理解《过秦论》所表达的历史观点和文章主旨,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论述的。写作练习仿照《过秦论》的论述风格,写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评论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思考历史教训结合《过秦论》所阐述的秦朝灭亡的原因,思考这些历史教训对现实社会有何启示。探讨现实问题撰写读书笔记从现实社会中选取一个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政治腐败、法制建设、文化传承等。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整理成读书笔记,可以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过秦论》文章的评价等。12307教学资源与工具课件与多媒体包括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过秦论》的背景、内容、主题等。课件制作从教育部门资源库、学校教学资源库、教师个人资源等多渠道获取课件,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件获取在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等环节合理运用课件,提高教学效果。课件应用提供《过秦论》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等全面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参考书籍与文献教材全解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史》等,了解《过秦论》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风格等。文学史著作查阅关于《过秦论》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章,了解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与期刊在线资源与互动平台在线学习网站推荐“语文学习网”、“古诗文网”等网站,提供《过秦论》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课文朗读、知识点讲解、习题练习等。交流平台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在线问答与辅导通过线上问答、实时辅导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秦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08教学反思与改进学生对本文的知识点,如秦朝的兴起、统一六国、政治制度、文化政策等掌握较好,但对作者的论述方式和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有难度。学生反馈与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性高,但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引导。课堂氛围与参与度本次测试成绩基本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但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成绩中等偏下。学习效果与成绩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了讲解、讨论、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部分环节过于单一,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30201教学资源与运用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课本等资源,但部分资源运用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学目标达成度本课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但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完全掌握教学重点。改进措施与建议教学方法多样化01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奖学金面试题及答案
- 具身认知视域下VR影像在场感构建有效性研究
- 2025届山东省日照市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 雷科防务并购恒达微波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 2025年上海市宝山区同济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宣威市第十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贵州省铜仁伟才实验学校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西两校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各行业职业表格统计版(含数字职业)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QC降低矿山法围岩隧道爆破超挖量
- 2023年5月FDA口服速释制剂根据BCS分类系统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豁免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60张PPT)
- 蓝色海洋经济海事航海渔业水产养殖港口码头海运PPT模板
- 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机动车排放检验比对试验报告
- 一级二级三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试行)
- DB51∕T 1462-2012 柳杉二元立木材积表、单木出材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