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1页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2页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3页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4页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

(共8套)

(共502题)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

1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0分,共20

分。)

1、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的

是()

A、《老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

有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重大的影响。

2、《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之著有()

A、《搜神记》

B、《录鬼簿》

C、《幽明录》

D、《聊斋志异》

标准答案:c

知识点。析:《幽冥录》是刘义庆的作品。《搜神记》的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

《录鬼簿》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钟嗣成;《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

松龄。

3、《李将军列传》中,造成李广悲剧的性格原因是()

A、李广治军简易,宽缓不严

B、李广负能使气,随意杀人

C、李广坦诚口讷,不被宠信

D、李广命薄数奇,没有军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造成李广悲剧的性格原因是:白负其能,随意杀人。”其射,见敌

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表现出李广的“自负其能”;“广即请霸陵尉与

俱,至军而斩之”表现出李广气量比较小,随意杀人。

4、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A、《论语》

B、《诗经》

C、《离骚》

D、《吕氏春秋》

标准答案:c

知识点.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370多句,近2500字。

5、东晋田园诗的开创者是()

A、谢灵运

B、陶渊明

C、阮籍

D、鲍照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

园生活的恬适,着力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

6、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山水田园

D、边塞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7、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A、司马迁

B、杜甫

C、曹操

D、司马光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杜甫,字子美,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

乱,深刻地表现出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是时代的一面镜

子,有“诗史”的美誉。

8、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宋代词人是()

A、李清照

B、朱淑真

C、柳永

D、秦观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

作词。

9、被人称为“天下夺魁”之作的()是元杂剧文采派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A、《感天动地窦娥冤》

B、《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C、《西厢记》

D、《倩女离魂》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元明初剧作家贾仲明在《凌波

仙》中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10、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A、王维

B、王昌龄

C、杜牧

D^李商隐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

“无题诗”构思新奇,风格秣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俳恻,优美动人,广为

传诵。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A、《行路难》(其一)

B、《蜀道难》

C、《长恨歌》

D、《关山月》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此句将李白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12、韩愈在思想上推崇()道统。

A、法豕

B、道家

C、儒家

D、佛家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韩愈在思想上推崇儒家道统,反对佛老(佛家和道家),曾因反对迎佛

骨,被贬潮州。

13、《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A、文言短篇小说

B、文言长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

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14、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代表作有()

A、《故乡的秋》

B、《爱尔克的灯光》

C、《风波》

D、《魂断枪》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风波》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

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游记散文;《爱尔克的灯光》是

巴金的作品;《断魂枪》的作者是老舍。

15、下列作品中属于郭沫若历史剧的是()

A、《王昭君》

B、《女神》

C、《星空》

D、《恢复》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郭沫若先后创作了《卓文君》《王昭君》和《聂燮》三部历史剧,结

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女神》《星空》《恢复》均为其诗集。

16、”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现代作家()的代表作。

A钱W

B舍

c盾

D金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巴金,原名李尧棠,他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7、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阐述论点时,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归纳论证

D、演绎论证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

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朱光潜的《咬文嚼

字》中,作者列举了《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的用字,王若虚《史记辨惑》

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贾岛“推敲”的故事等例子来论证文学写作与阅

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可见,《咬文嚼字》中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归纳论证。

18、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有《羊脂球》()等。

A、《欧也妮・葛朗台》

B、《竞选州长》

C、《项链》

D、《巴黎圣母院》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

王”,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米龙老爹》等。《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

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巴黎圣母

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1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选项中只有C

项使用了反诘手法。

20、下列句子中,“所”字表示不定数目,译为“左右大约''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B、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A项中的“所”表示住所;B项中的“所”用在名词、动词之间,强调施

事和动作的关系;C项中的“所”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

受事;D项中的“所”轰示大概,即“左右”“大约”的意忌。

二、填空题(本题共72题,每题1.0分,共72分。)

21、《诗经•氓》:氓之蚩蚩,o

标准答案:抱布贸丝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o

标准答案:捣衣砧上拂还来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3、王维《山居秋暝》:,清泉石上流。

标准答案:明月松间照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4、高适《燕歌行》:,死节从来岂顾勋?

标准答案:相看白刃血纷纷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5、李白《行路难》(其一):,玉盘珍羞直万钱。

标准答案:金樽清酒斗十千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

标准答案:白帝城冏急暮砧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7、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o

标准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8、陆游《关山月》:,将军不战空临边。

标准答案:和戎诏下十五年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9、李煜《浪淘沙》:,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标准答案:独自莫凭栏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0、李清照《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标准答案:寻寻觅觅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1、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

标准答案:何况落红无数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2、王实甫《长亭送别》:,比司马青衫更湿。

标准答案:淋漓襟袖啼红泪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三、阅读理解(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72分。)

阅读《赵威后问齐使》中的文字: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

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

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填,至老

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

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请回答:

3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叶么?

标准答案:论点: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4、这段文字有几个论据?论据属于哪一类?

标准答案:有三个论据,分别是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的行为。论据属于事实论

据。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5、这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赵威后的什么思想?

标准答案:集中体现了赵威后重用贤才的民本思想。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文字: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

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

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

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

亲的脚印。请回答:

36、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标准答案:歌颂母爱。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7、说“园子大”的用意是什么?

标准答案:园子愈大,车辙越多,脚印愈多,母爱也愈深。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8、说“园子大””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这是什么表现方法?

标准答案:用“园子大”和“我的车辙多”来表现母爱,是侧面烘托。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曲词: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

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来时甚急,去后何

迟?请回答:

39、此曲表达了崔莺莺怎样的感情?

标准答案:此曲表达了崔莺莺对张生依依难舍的离别之情。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0、为什么说“青山隔送行”三句是以景托情?

标准答案:“青山隔送行”三句写“青山”“疏林”“淡烟暮霭”挡住了崔莺莺目送张生远

去的视线,因而迁怒于景物,虽也是借景抒情,但情不在景物本身,而是以责怪景

物的“隔送行”“不做美”“相遮蔽”来烘托、反衬崔莺莺对张生的依依不舍之情,故称

之为"以景托情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1、为什么说“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是融情入景?

标准答案:“夕阳•占道”与“禾黍秋风”,均以其景物自身没落、荒远、怀旧、寒凉的

情致,与崔莺莺离别后的情致相通,将崔莺莺的离愁别恨融解、包藏其中,故称之

为“融情入景”。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曹雪芹《宝玉挨打》中的文字: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

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

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请回答:

42、宝玉挨打,黛玉为叶么只是“无声之泣”?

标准答案:一是由于心疼之极,“气噎喉堵”,此时无声胜有声;二是寄人篱下,不

敢大声哭嚎。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3、“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是否出于管玉的真心?为什么?

标准答案:并非出于真心,因为黛玉有着与宝玉相近的叛逆心性,不可能像宝钗那

样真心劝宝玉悔改,她叫宝玉“都改了”是由于心疼之极,惧怕宝玉再遭挨打,是无

可奈何。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标准答案:这段文字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情态描写。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四、作文(本题共[题,每题7.0分,共I分。)

45、(一)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

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

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节选自毕淑敏《我很重要》)(二)此其比万物

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

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

水乎?(节选自庄子《秋水》)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

1000字的议论文。

标准答案:是的,我很重要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也是独一

无二的。因此,我很重要。——题记日本战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失业人数陡

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

之一。有三种人名列其中:清洁工、司机、仓管人员。这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

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

打扫卫生,没有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

“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么能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

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是要被

流浪街头的乞丐偷光?''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不要轻视你自己,要知

道,你很重要!是的,我很重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勇气说这句话,无论身处

何处,无论身兼何职,弥都要记住;因为我独一无二,所以我很重要。我很重要!

要知道,我是多么幸运才得以出生到这世界上。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我是他们的唯

一。他们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身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他们凡事都为

我着想。看到我幸福的微笑,他们也就知足了。对于父母来说,我很重要。我很

重要!在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逢,而后又相交成为知己。可见我与朋友是多么有缘

分。在这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之间毫无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亲相爱。我们有时会

斗嘴,但在心中早已把彼此当作手足一般,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对于朋友来说,我

很重要!我很重要!我不要模仿他人,也不要复制自己。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

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组合

体。就像每一种动物都有其潜在的某种价值一样,我也具有某种价值。从社会学的

角度来说,我是社会中无法复制的一员。就像机器中的螺丝钉一颗也不能松动一

样,也许我不是最关键的一员,但绝对是不可缺失的一员。在社会人潮中,每个

人都在其中沉浮,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无论扮演怎样的角色,都是社会中不

可或缺的个体,所以,“我很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勇气喊出“我很重要”!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五、词语解释(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

46、隧力就列,不能者止。陈:

标准答案:陈:陈列,这里是“施展”的意思。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7、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王:

标准答案:王:用作动词,统治,治理。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8、王无壁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

标准答案:罪:用作动词,怪罪,归罪。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9、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融融:

标准答案:融融:和睦快乐的样子。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0、即有急,奈何?即:

标准答案:即:假如。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

标准答案:尤:怨,归咎。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2、太尉自州以状且府。白:

标准答案:白:禀告。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3、扫取寒梢万尺长。扫:

标准答案:扫:指用笔作画。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君:

标准答案:君:您,指思慕的贤才。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5、须臾对面,顷刻别离。须臾:

标准答案:须臾:很短的时间,片刻。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6、更能道、几番风雨。消:

标准答案:消:经受。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7、急罚盏夜阑灯灭。夜阑:

标准答案:夜阑:夜深,夜尽。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六、判断题(本题共70题,每题1.0分,共10分。)

58、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思想上以

“义”为核心。()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

“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59、《左传》主要记载了当时游说权谋之士的斗争、谋划和说辞。()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左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

编年体史书。

60、《氓》选自《诗经•卫风》,女主人公的怨愤是对不甘屈辱、不愿受命运摆布

的一种抗争。()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1、元杂剧中的“末''是指男角。()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2、《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中的“忽微”是两个度量单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3、塑造环境是小说创作的中心。()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概括

地反映社会面貌的文学体裁。

64、《炉中煤》选自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5、巴金的散文笔调质朴而抒情色彩突出,是一个富于诗人气质的散文家,《随想

录》《管锥编》均是他的代表作品。()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管锥编》的作者是钱健书。

66、艾青曾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积极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致力于诗歌创

作。()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7、凭借《米龙老爹》一文一举成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是英国作家莫泊

桑。()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1880年,法国作家莫泊桑因发表小说《羊脂球》而轰动法国文坛,

一举成名。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

2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

分。)

1、被后世称为“亚圣''的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有“亚圣”之称。

2、整理编《战国策》的人是()

A、孔子

B、左丘明

C、李斯

D、刘向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战国策》是西汉文献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

的。

3、《左传》是记载()时期的重要史书v

A、战国

B、春秋

C、秦朝

D、西汉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左传》史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250多年间周

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实。

4、“风”“雅”“颂,的划分依据是根据《诗经》的()

A、表现手法

B、国家

C、乐调的不同

D、写作时间

标准答案:c

知识点。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照乐调的不同划分为

“风”“雅”“颂”三类。

5、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贾谊

C、宋玉

D、屈原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6、“开柳出虎”“望洋兴叹”“胸有成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文与可画赏雪谷偃竹记》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文与可画赏筲谷偃竹记》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开神出虎”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虎光出于神,龟玉毁于楼

中,是谁之过与“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口的“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胸有成竹”出自《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中的“故画竹必先得成

竹于胸中

7、下列诗人生活在晚唐的是()

A、王昌龄

B、白居易

C、李商隐

D、岑参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同为晚唐诗人的杜牧合称“小李杜”。王昌

龄和岑参生活于盛唐时期:白居易属于中唐诗人。

8、唐代诗人中善于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是()

A、高适

B、李商隐

C、王维

D、李煜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9、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

A、香山居士

B、放翁

C、醉翁

D、稼轩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

号;放翁是陆游的号;稼轩是辛弃疾的号。

10、"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

B、《左传》

C、《尚书》

D、《论语》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1、《马伶传》一文的文体是()

A、随笔

8、史论

C、游记

D、传记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马伶传》是明末清初诗文作家侯方域所作的一篇人物传记。

12、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例证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情况。

13、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A、《红搂梦》

B、《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

D、《镜花缘》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

长篇小说顶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14、《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式的指称议论

B、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

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法

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在《断魂沧》一文中,作者主要使用了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手法

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15、戴望舒属于中国现弋文学史上的()

A、现代诗派

B、象征诗派

C、意识流派

D、九叶诗派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戴望舒的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

诗歌的代表人物。

16、《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A、象征手法

B、白描手法

C、对比手法

D、隐喻手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鲁迅的《风波》主要使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简练的笔墨来塑造人物形

象。

17、下列作品中,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是()

A、《论学问》

B、《苦恼》

C、《致大海》

D、《米龙老爹》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苦恼》通过老马车夫姚纳有苦无处诉说这一简单的小事,强烈地渲

染出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漠,构思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

18、下列关于文体知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

B、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主题、环境

C、汉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D、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

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

19、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是一篇()

A、美学评论

B、说明文

C、读后感言

D、文艺专论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专论,主要论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

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夫人将启之

B、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客何负于秦哉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判断句是艰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

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者,……也,是判断句的典型

句式。

二、填空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

2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遗我双鲤鱼。

标准答案:客从远方来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2、曹操《短歌行》(其一):譬如朝露,o

标准答案:去日苦多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3、陶渊明《饮酒》(其五):,飞鸟相与还。

标准答案:山气日夕佳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o

标准答案:青枫浦上不胜愁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5、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o

标准答案:清泉石上流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6、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o

标准答案:举杯销愁愁更愁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7、杜甫《兵车行》:,生男埋没随百草。

标准答案:生女犹得嫁比邻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8、自居易《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闲暇,。

标准答案:春从春游夜专夜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9、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正恁凝愁。

标准答案:倚栏干处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0、李煜《浪淘沙》:,春意阑珊。

标准答案:帘外雨潺潺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1、苏轼《前赤壁赋》:,歌窈窕之章。

标准答案:诵明月之诗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2、王实甫《长亭送别》:泪随流水急,o

标准答案:愁逐野云飞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三、阅读理解(本题共72题,每题7.0分,共72分。)

阅读《赵威后问齐使》中的文字: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

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

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者耶?”请回答:

33、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何效果?

标准答案:排比、反诘:使文章言之凿凿,具有不容辩驳的气势。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4、赵威后所说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

标准答案:“本”是指百姓,“末”是指国君。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5、这段文字体现了赵威后怎样的政治思想?历史上谁还有类似的思想?

标准答案: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

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

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

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

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

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

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

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

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

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请回答:

36、写出这段文字的作者及出处。

标准答案: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7、这段文字的画线句中运用了多个叠音词来写雨,是有什么作用?

标准答案:使用多个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情和景的交融

更形象化。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8、这段文字中的“孺慕之情”是指什么感情?

标准答案:“孺慕之情”是指爱戴、怀念之情。文中作者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那

样,对祖国母亲怀有眷恋之情。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文字: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

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颗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

处,正恁凝愁。请回答:

39、为什么说这首词的下片四层均着眼于词人的心理活动?

标准答案:第一层总写思乡心理:第二层是对多年漂泊生涯的苦涩回味;第三层是

遥想、虚拟佳人望自己同归的情景;第四层是猜想佳人是否知道自己的苦闷矛盾心

情。四层皆是写词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0、这首词抒写了羁旅行役之苦,简析其中“苦”的主要内涵。

标准答案:“苦”的主要内涵:遥望故乡,思归难回的痛苦;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

留的痛苦:怜惜“佳人颐望”,心中相思但乂不得见的痛苦。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1、说明下片抒情回环生复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

标准答案:下片抒情回环往复的特点体现在:由自己想到佳人,又由佳人回想到自

己。这种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此的心理活动描述,细腻深入,不仅同时展现了两地

相思同心的动人情景,而且令人感受到双方相思情感的深切、真挚。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文字: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

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渡达

波夫周身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信着,

但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讴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

也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

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不论是谁,只要被人从

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儿来,丢到这个充满古怪

的亮光、不停的喧嚣、熙攘的行人的旋涡中来,那他就不会不想心事。……请回

答:

42、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标准答案:渲染悲凉凄苦的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内心的痛苦,点明车夫姚纳地位低

下、命运悲惨的小人物身份。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3、文中对马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标准答案:①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的处境、神态和遭

遇,暗示出姚纳牛马般的社会地位和现实处境,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②

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4、作者通过小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标准答案: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自私和底层人民孤苦的处境。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四、作文(本题共[题,每题1.0分,共]分。)

45、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标准答案:转换思维天地宽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活动梯

子,为了防止其不用时倒下误伤工人,便立牌警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

来,一位外国专家前来洽谈合作,留意到了梯子和旁边的提示牌,建议将提示牌修

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同样是九个字,都是强调安全生产,但是转换了思

考问题的角度,内涵和效果便迥然不同:前者仅仅是提醒,而后者则是彻底排除了

梯子倒下砸到人的隐患。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止一种,

但到底哪一种更好,恐咱就很值得一说了。大禹治水,摒弃前人“堵”的方法,用

疏通和引导清除了水患;为了能够在失重条件下书写,美国科学家绞尽脑汁难有妙

计,俄罗斯人则用铅笔轻松解决了问题……当我们彷徨无计时,当我们停止不前

时,不妨静下心来,重新思考问题的症结,从而另辟蹊径达到目的。我们有理由相

信:只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式,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分析并解决问题,再大的难

题也会有更好的破解之法。今天,信息化浪潮波涛汹涌,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难题。

解决问题需要借鉴经验,更需耍转变思维。思维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创新的

过程。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用新的方法去解决。如何实现思维

的创新,“将梯子横放”的故事就可给我们一些启示,培养发散思维,针对问题本

身,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避免仅仅局限于一种思路、一种规则,尽

量多地扩展思考问题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突破原有的知识

圈,以问题为圆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组,寻找更新、更多

的途径、答案或方法,从中选择最佳。善于逆向思维,跳出经验和常识的桎梏,反

其道而行;从已有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倒果为因地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对立面来认识事物,或从原有事物功能的相反方面去寻求解决

问题的新途径。学会转换思维,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组成事物的每个细节,培养见

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在发现、把握细节中认清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

除隐患。通过转换思维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境界。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五、词语解释(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72分。)

46、两送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涣:

标准答案:“矣:水边。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7、涂有饿孳而不知发。发:

标准答案:发:指开仓放粮以赈救饥民。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8、逶余阵兮瑙余行。凌:

标准答案:凌:侵犯。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

标准答案;修;讲究,完善。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0、胡虏易与耳!与:

标准答案:与:对付。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1、取骑马卖,也谷代偿。市:

标准答案:市:买。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2、既奏,己而论河套。己而:

标准答案:已而:不久之后。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3、及凯旋而纳之。纳:

标准答案:纳:放回。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4、哀吾生之须臾。须臾:

标准答案:须臾:片刻。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5、吾兄之盛德而天其胴乎?嗣:

标准答案:嗣:子嗣,后代。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6、武帝,恺之甥也,绯助恺。每:

标准答案:每:常常。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7、吴迄无超,益怨恨之。耗:

标准答案:耗:音信。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六、判断题(本题共70题,每题1.0分,共70分。)

58、《乐府诗集》是唐弋郭茂倩所编。()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乐府诗集》为宋人郭茂倩所编。

59、《秋兴八首》(其一)表现了杜甫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挚感情。()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0、宋代苏弑称欧阳修为“文起八代之衰”。()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另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之名。

61、艾青的成名作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艾青的成名作为《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

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耍地位。

62、李商隐的一些爱情诗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致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

作郑笺”之谓。()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3、《风波》一文中发生在江南水乡的那场风波是由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4、柳宗元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

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

6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最终以王恺的胜利告终。()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中,石崇敲碎王恺的珊瑚树后,把自己的珊

瑚树全都拿出来。世间绝无仅有,光彩夺目的,就有六七株。与王恺那株不相上下

的珊瑚树有很多,王恺不由得感到怅惘,心中若有所失。故以胜利告终的是石崇。

66、婴宁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得最成功的狐女形象。()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7、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誉为“千古

隐逸诗人之宗”;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

3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

分。)

1、“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其中,被誉为“群经之

首,大道之源”的是()

A、《诗经》

B、《尚书》

C、《周易》

D、《春秋》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被称为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是《周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

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

之源

2、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秋水》

D、《谏逐客书》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季氏将戊颛臾》一文使用了驳论的论证方法,借对话形式展开批

驳,破中有力,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

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

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运用了类比、归纳等论证

方法.《秋水》在论证结构上采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u采用了寓言

的形式,形象生动,并且采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了主旨。《谏逐客书》一文贯串

全文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

3、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托物言志

B、侧面烘托

C、象征

D、对比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进行对

比,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

13、“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曹雪芹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暗用伊尹典故的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拔剑四顾心茫然

C、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忽复乘舟梦日边”使用了伊尹的典故,传说伊尹在遇到商汤前,梦见

自己乘船从口旁经过。表现出作者对前途充满希望。

6、巴金在“文革”后出版的重要散文集是()

A、《灭亡》

B、《寒夜》

C、《雾》

D、《随想录》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巴金在“文革”结束后出版的五卷本《随想录》是新时期文学的一部重

要著作。

7、《炉中煤》的思想感情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

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

C、赞美爱情

D、眷恋祖国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炉中煤》一诗借"炉中煤''向“女郎''抒发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眷恋的情绪。

8、在《李将军列传》中,先写匈奴“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

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侧面烘托

B、铺垫反衬

C、相互对比

D、前后照应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作者先写射雕者的射技远远超过宦官及其随从,然后再写李广的射技

又远远超过了射雕者,用李广的射技与匈奴射雕者的射技作对比,凸显李广精于骑

射的特点。

9、《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

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

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我与地坛》中,作者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接连用七种事物

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用多重排比句式,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

与看法,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10、《西厢记》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

A、《墙头马上》

B、《西厢记诸宫调》

C、《汉宫秋》

D、《莺莺传》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西厢记》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11、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

A、王熙凤

B、贾母

C、贾政

D、薛宝钗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说该话的人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12、在《灯下漫笔》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

A、袁世凯的倒台

B、鲁迅经济的拮据

C、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叙述

D、银行即将倒台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灯下漫笔》一文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

——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论述。

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

A、丰收的年景

B、美好的爱情

C、人间纯真的感情

D、一个美丽的梦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拣麦穗》一文描述了“我”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一卖灶糖老汉对

“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颂了一老一少之间特有的纯真友

谊,表现出作者对人和人之间朴素纯真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14、《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

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挨受鞭子抽打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马崽儿

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母马却认真地倾听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苦恼》一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

年轻车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

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

明的对比。

15、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想表达()

A、自然界的广博

B、造物者的万能

C、消极无为的心态

D、积极旷达的心境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句子是想表达词人积极旷达的心境。

16、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最能体现山中景物情趣的一个字是()

A空

B晚

c秋

D喧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空''字点出环境的空幽、心境的空明,且“空”字提挈全篇,其余各句

皆由此生发。

17、下列作品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出塞》

B、《归园田居》(其三)

C、《春江花月夜》

D、《短歌行》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归园田居》(其三)是一首五言古诗。

18、小说风格简练冷峻,在戏剧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是()

A、欧.亨利

B、东山魁夷

C、契诃夫

D、阿赫玛托娃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的小说简练冷峻,风格独

特V

19、《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中“扁舟子”指的是()

A、游子

B、思妇

C、渔夫

D、船工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扁舟”即小舟,在此喻指漂泊江湖的游子。

20、在《论学问》中,培根用“射箭有益于胸肺”来证明“精神的缺陷都可以由相当

的学问来补救”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例证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作者在文中说“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班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

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所以题干中

的“射箭有益于胸肺”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

二、填空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

21、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o

标准答案:飞鸟相与还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2、曹操《短歌行》(其一):,何时可掇?

标准答案:明明如月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3、高适《燕歌行》:,死节从来岂顾勋?

标准答案:相看白刃血纷纷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4、王维《山居秋暝》:,莲动下渔舟。

标准答案:竹喧归浣女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5、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o

标准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6、陆游《关山月》:中原干戈占亦闻,?

标准答案:岂有逆胡传子孙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雁过也,正伤心,o

标准答案:却是旧时相混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8、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

标准答案:梨花一枝春带雨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9、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天上人间。

标准答案:流水落花春去也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0、《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上言加餐食,o

标准答案:下言长相忆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标准答案:归思难收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2、王实甫《长亭送别》:伯劳东去燕西飞,o

标准答案:未登程先问归期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三、阅读理解(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

33、阅读《赵威后问齐使》中的一段文字: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

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

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

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请回答:(1)这段文字采用什么

方式展开议论?(2)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何效果?(3)概括这段

文字所表现的治国思想。

标准答案:(I)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2)排比,反诘。使用排比使文章形成了论辩

的气势,反诘句则加强了语气,且声情并茂。(3)表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

思想。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4、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回答:(1)这首词

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摘出这首词中采用

的当时口语。(3)词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渲染愁情的?

标准答案:(I)题干中的句子反映了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丧的打击之后若有

所失、孤独冷清、凄凉苦楚的心境。(2)这首词中采用的当时口语有“将息”“怎

生,,“次第,,“了得(3)词人是通过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描写来层

层渲染胸中愁情的。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5、阅读下面的文字: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

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浙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

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

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

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

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雨天的屋瓦,浮

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

慰。至于雨敲在鳞鳞丁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股股的细流沿

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关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

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请回答:(1)这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笔下?在语言表达

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2)这两段文字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⑶作者通过听雨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标准答案:(1)余光中。大量使用了叠词。(2)比喻、拟人、通感。(3)抒发了作者在

异地他乡的漂泊之感和对故国故乡的深切思念。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6、阅读鲁迅《风波》中的文字: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抱着伊的

两周岁的遗腹子,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

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

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令示,……七斤嫂没有听完,

两个耳朵早通红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