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逻辑判断与表达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乎,吾与点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的“摄”是夹持、夹逼的意思。B.“加之以师旅”的“师旅”指军队。C.“愿为小相”的“相”是诸侯国国君的助手。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何以”是“凭借什么”的意思。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活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中“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C.“夫子哂之”中“哂”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D.“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中“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和冉有都谈治国安邦之道,而公西华谈的是外交之事,曾皙谈的是个人志趣。B.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回答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表示满意。C.子路谈的是先富后教,冉有谈的是富民安邦,公西华谈的是礼乐教化。D.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示欣赏,认为他能够适应各种情况。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哂之。()(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3)异乎三子者之撰。()(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唐太宗即位,锐意政道,听断明敏。自即位之始,即锐志于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各当其职。居数月,尝与侍臣论治道,谓曰:“古人云:‘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朕虽心晓治道,好善疾恶,然闻人恶言,常不能不介意,误以小人之心,加于君子,此为治之要病也。公等可为朕言所闻,朕将自改之。”魏徵进曰:“陛下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者,诚然。然自古帝王之患,莫大乎以明示暗,以智欺愚。昔尧之用四凶,心不疑也;纣之用崇侯,意自得也。陛下诚能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何虑不治?”太宗曰:“诚知如此,朕亦何虑?但朕昔在籓邸,每闻外官密论事,尝恨不识其面,今朕即位,欲得闻外官所言,欲公等朝夕论事,开朕视听。”徵对曰:“陛下欲闻外官所言,此亦易耳。昔贾谊当汉文帝之时,数陈至言,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已大治。至于孝文崩,诸侯骄恣,宗室犯法,礼谊衰弱,风俗薄恶,斯为危道也。孝文崩后,邪臣用事,疏远忠良,日见倾覆。愿陛下思贾谊言,则无不可治之矣。”太宗曰:“公论事每欲破朕所爱,何也?”徵对曰:“陛下所爱,臣固知之。然陛下不能爱其所不爱,而爱其所当爱。陛下所爱者,百姓也。臣所以破陛下所爱者,适所以为陛下爱百姓也。”太宗曰:“公意我何如主?”徵对曰:“陛下励精为治,宫中服御,每尽节俭。凡所征市,皆得其时价。虽古明王,亦不及此。然古人有言:‘王者不贵玉而贵民。’臣故以为陛下虽贤,犹有可改者。陛下若以臣言为可否,伏听旨。”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的“画骨”指人的本质。B.“昔尧之用四凶,心不疑也”的“四凶”指共工、祝融、鲧、共工。C.“陛下诚能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的“推诚以待人”指真诚待人。D.“昔汉文帝崩后,邪臣用事,疏远忠良,日见倾覆”的“倾覆”指颠覆。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活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欲闻外官所言,此亦易耳”的“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B.“昔贾谊当汉文帝之时,数陈至言”的“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C.“陛下不能爱其所不爱,而爱其所当爱”的“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D.“陛下若以臣言为可否,伏听旨”的“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唐太宗与魏徵的对话,展示了唐太宗锐意政道,听断明敏的特点。B.魏徵认为唐太宗能够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就能治理好国家。C.文中提到唐太宗即位后,想要听到外官所言,以便了解下情。D.魏徵认为唐太宗虽贤,犹有可改者,并给出了建议。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所爱,臣固知之。()(2)昔尧之用四凶,心不疑也。()(3)陛下诚能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何虑不治?()(4)陛下欲闻外官所言,此亦易耳。()(5)昔贾谊当汉文帝之时,数陈至言。()四、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题目。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图,富有生机。2.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3.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4.诗歌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图,萧瑟凄凉。2.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词中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突出了主题。4.诗歌的意境深远,引人遐想。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寒冷凄美。2.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3.词中运用了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富有想象力。4.诗歌的节奏明快,富有动感。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夏日山间图,清新宜人。2.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词中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4.诗歌的意象丰富,寓意深远。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图,充满生机。2.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词中运用了拟人、借景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4.诗歌的意境优美,引人入胜。五、古诗词默写要求:根据提示,默写相应的句子。1.窈窕淑女,__________。2.胡马窥江去无际,__________。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六、文学常识要求:根据所学文学常识,回答问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多少篇?2.《楚辞》的作者是谁?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谁?4.《红楼梦》的作者是谁?5.《西游记》的作者是谁?6.《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7.《水浒传》的作者是谁?8.《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9.《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10.《呐喊》的作者是谁?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意为夹持、夹逼,符合原文意思;B项“师旅”指军队,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在古代是官名,不是诸侯国国君的助手,故不正确;D项“何以”意为凭借什么,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哂”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子路和冉有都谈治国安邦之道,公西华谈的是外交之事,曾皙谈的是个人志趣,符合原文意思;B项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回答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表示满意,符合原文意思;C项子路谈的是先富后教,冉有谈的是富民安邦,公西华谈的是礼乐教化,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示欣赏,认为他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夫子笑了。(2)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3)跟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一样。(4)因为我比你们大一天,我不敢倚老卖老。(5)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二)文言文阅读1.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画骨”指人的本质,符合原文意思;B项“四凶”指共工、祝融、鲧、共工,符合原文意思;C项“推诚以待人”指真诚待人,符合原文意思;D项“倾覆”指颠覆,不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唐太宗与魏徵的对话展示了唐太宗锐意政道,听断明敏的特点,符合原文意思;B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能够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就能治理好国家,符合原文意思;C项文中提到唐太宗即位后,想要听到外官所言,以便了解下情,符合原文意思;D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虽贤,犹有可改者,并给出了建议,不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陛下所爱,臣固然知道。(2)过去尧用四凶,心中并不怀疑。(3)陛下如果能够慎重思考其中的原因,真诚待人,还有什么治理不好的呢?(4)陛下想要听到外官所言,这也很容易。(5)过去贾谊在汉文帝的时候,多次陈述至理名言。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意为夹持、夹逼,符合原文意思;B项“师旅”指军队,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在古代是官名,不是诸侯国国君的助手,故不正确;D项“何以”意为凭借什么,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哂”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子路和冉有都谈治国安邦之道,公西华谈的是外交之事,曾皙谈的是个人志趣,符合原文意思;B项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回答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表示满意,符合原文意思;C项子路谈的是先富后教,冉有谈的是富民安邦,公西华谈的是礼乐教化,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示欣赏,认为他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夫子笑了。(2)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3)跟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一样。(4)因为我比你们大一天,我不敢倚老卖老。(5)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二)文言文阅读1.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画骨”指人的本质,符合原文意思;B项“四凶”指共工、祝融、鲧、共工,符合原文意思;C项“推诚以待人”指真诚待人,符合原文意思;D项“倾覆”指颠覆,不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唐太宗与魏徵的对话展示了唐太宗锐意政道,听断明敏的特点,符合原文意思;B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能够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就能治理好国家,符合原文意思;C项文中提到唐太宗即位后,想要听到外官所言,以便了解下情,符合原文意思;D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虽贤,犹有可改者,并给出了建议,不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陛下所爱,臣固然知道。(2)过去尧用四凶,心中并不怀疑。(3)陛下如果能够慎重思考其中的原因,真诚待人,还有什么治理不好的呢?(4)陛下想要听到外官所言,这也很容易。(5)过去贾谊在汉文帝的时候,多次陈述至理名言。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三、现代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意为夹持、夹逼,符合原文意思;B项“师旅”指军队,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在古代是官名,不是诸侯国国君的助手,故不正确;D项“何以”意为凭借什么,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相”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夹持,符合原文意思;B项“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方圆,符合原文意思;C项“哂”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笑,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到,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子路和冉有都谈治国安邦之道,公西华谈的是外交之事,曾皙谈的是个人志趣,符合原文意思;B项孔子对四个弟子的回答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表示满意,符合原文意思;C项子路谈的是先富后教,冉有谈的是富民安邦,公西华谈的是礼乐教化,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示欣赏,认为他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夫子笑了。(2)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3)跟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一样。(4)因为我比你们大一天,我不敢倚老卖老。(5)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二)文言文阅读1.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画骨”指人的本质,符合原文意思;B项“四凶”指共工、祝融、鲧、共工,符合原文意思;C项“推诚以待人”指真诚待人,符合原文意思;D项“倾覆”指颠覆,不符合原文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易”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容易,符合原文意思;B项“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数说,符合原文意思;C项“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爱戴,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伏听”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伏听,符合原文意思。4.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A项唐太宗与魏徵的对话展示了唐太宗锐意政道,听断明敏的特点,符合原文意思;B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能够慎思其故,推诚以待人,就能治理好国家,符合原文意思;C项文中提到唐太宗即位后,想要听到外官所言,以便了解下情,符合原文意思;D项魏徵认为唐太宗虽贤,犹有可改者,并给出了建议,不符合原文意思。5.答案:(1)陛下所爱,臣固然知道。(2)过去尧用四凶,心中并不怀疑。(3)陛下如果能够慎重思考其中的原因,真诚待人,还有什么治理不好的呢?(4)陛下想要听到外官所言,这也很容易。(5)过去贾谊在汉文帝的时候,多次陈述至理名言。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内容,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四、诗词鉴赏1.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诗词内容,A项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图,富有生机,符合原文意思;B项下片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瓶装矿泉水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家用臭氧消毒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甲巯噻二唑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版宾馆股东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标识标牌定制与购销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测绘保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线上教育培训课程销售合作协议
- 2025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高端制造企业中英文员工聘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抵押担保汽车租赁公司担保服务协议
- 浆细胞性乳腺炎知识讲座
- 腰椎穿刺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人教版)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电器质量保证协议
- 【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GB/T 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英语天气课件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日本)
- 一诺LZYN质量流量计使用说明书-2009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