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策略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要求:正确背诵并默写以下古诗词,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______。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______。3.王安石《元日》______,______。4.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______。5.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______。6.孟浩然《春晓》______,______。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______。8.苏轼《题西林壁》______,______。9.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10.刘禹锡《望洞庭》______,______。二、古诗词理解与分析要求:阅读下列古诗词,分析其内容、意境、表达技巧等。1.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1)诗句中“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5.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1)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意境?7.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1)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8.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1)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______。(1)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举头望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古诗词创作与改编要求:根据以下要求,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1.主题:描写夏日傍晚的景色。2.要求:运用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体现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美丽。五、古诗词鉴赏与评价要求:阅读以下古诗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艺术特色。《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请分析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意境。(2)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和“寒江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六、古诗词文化常识要求:回答以下关于古诗词文化常识的问题。1.请简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说法的来源和意义。2.古代诗词中,哪些字词常用来表示离别之情?3.请列举两位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4.古代诗词中,哪些字词常用来表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5.请简述“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的含义及其在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体现。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背诵与默写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渴望登高远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析:这是杜甫的《春望》中的名句,描绘了国破山河依旧,城市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后景象的深刻感受。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解析:这是王安石的《元日》中的名句,描绘了新年到来时,爆竹声声,春风送暖的喜庆气氛。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解析:这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床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解析:这是王维的《鹿柴》中的名句,通过描绘空山中传来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解析:这是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描绘了春天早晨鸟鸣声声,人们沉睡不知晓的宁静景象。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解析:这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通过描绘草原上草木的生长变化,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析:这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名句,通过描绘庐山的不同面貌,表达了观察事物角度不同,所得结论也会不同的道理。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解析:这是杜牧的《清明》中的名句,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悲伤欲绝的情景。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解析:这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中的名句,通过描绘湖光与秋月相映成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二、古诗词理解与分析1.李白《将进酒》(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势浩大、奔腾不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感。(2)诗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2.杜甫《春望》(1)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国破与城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景象的深刻感受。(2)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亲人离散的悲痛之情。3.王之涣《登鹳雀楼》(1)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日落的景象和黄河奔腾入海的气势,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的情感。(2)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渴望登高远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木的生长变化拟人化,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坚定的信念。5.杜牧《清明》(1)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清明时节的雨和行人的悲伤,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2)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表达了诗人对酒家寻求慰藉的渴望。6.王维《鹿柴》(1)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空山与人语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2)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7.苏轼《题西林壁》(1)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象,表达了观察事物角度不同,所得结论也会不同的道理。(2)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表达了诗人对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8.刘禹锡《望洞庭》(1)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湖光与秋月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2)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山水美景的向往。9.李白《静夜思》(1)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2932-7:2025 EN Mining - Vocabulary - Part 7: Ventilation
- 2025至2030中国男士衬衫行业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汽缸锁凭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田园综合体行业发展规模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现代化养猪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策略与投资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护理交接班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 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心理学的实践
- 教育App在家庭学习场景的创新
- 班干部培训总结
- GB/T 2881-2023工业硅
- 2-2点亮小灯泡课件公开课
-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 QC小组成果汇报 适用于总结计划 成果汇报 简约大气PPT模板
- 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
- 博爱县源森商贸有限公司年加工2000吨低电阻残阳极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初中地理解读与梳理教学课件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公考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能力测试(含答案)
- LS/T 3244-2015全麦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