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植物细胞液浓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情况B.H2O2分解速率随H2O2酶浓度变化的情况C.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D.真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D.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3.大肠杆菌R1质粒上的hok基因和sok基因与细胞死亡相关,若毒蛋白得以表达,大肠杆菌将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C.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D.过程④酶降解的是DNA分子4.玉米的顶端是雄花序,叶腋处为雌花序。研究发现,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B、b和T、t两对等位基因与王米的性别分化有关,当基因B和基因T同时存在时,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基因b纯合可以使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以使雄花序发育成为可育的雌花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有雌雄同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B.bbTt只有雄花序,bbtt仅顶端有雌花序C.BbTt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D.BbTt与bbTt的杂交后代中有1/3雄株5.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C.若CO2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6.下图表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②时需要DNA聚合酶与基因中的启动部位结合B.细胞核内产生的②需要在细胞溶胶内进行加工C.③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④是以DNA上的某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7.魏斯曼曾提出:母系和父系生殖细胞在遗传上都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是细胞核。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C.核糖体在细胞核内合成和组装D.核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染色质8.(10分)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h后测定得到下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B.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二、非选择题9.(10分)猫的体色黑色和橙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黑色和橙色同时表现体色为玳瑁色;其体色还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A、a)的淡化影响、使黑色变成蓝色,橙色变成奶油色,玳瑁色变成蓝乳玳瑁色,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黑猫和多只玳瑁猫杂交,F1的表现型及此例如表所示:黑色橙色玳瑁色蓝色奶油色蓝乳玳瑁色雌性3/1603/161/1601/16雄性3/163/1601/161/160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b基因位于__________(“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淡化色为___________性性状,亲本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2)F1中玳瑁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F1中黑色猫和蓝色猫随机交配,后代中黑色∶蓝色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检测F1中某只玳瑁猫的基因型,简要写出测交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甲图是几种有机物的示意图(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乙图所示为真核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大分子化合物。请回答:(1)①~④中属于多聚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2)在②中,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__。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3)D的基本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__。(4)控制细胞遗传性状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该物质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内。11.(14分)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鲜奶产品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个,鲜奶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用滤膜法来测定,流程为:用滤膜过滤1ml待测牛奶→牛奶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能够同时提供氮源和碳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蛋白胨”“乳糖”或“”),从培养基功能上划分,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2)为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对于该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3)培养与统计: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选择颜色为_____________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培养时间12h24h平板对照组123对照组123大肠杆菌菌落数(个)01321211450132121145其他细菌菌落数(个)112253222244112253222244(4)培养12h和24h的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有何差异?_____________。(5)根据表中的数据不能判断该鲜奶样品中的大肠杆菌数是否超标,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12.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获知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______调节机制。(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该训练基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该数学模型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从图中可看出因变量有初始值,并且随自变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基本保持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有某些限制增长的因素。【详解】A、如果外界溶液中的溶质能够被细胞吸收,开始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后,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溶质,这是细胞液浓度升高,反而会吸水使得细胞液浓度下降,不会存在一个稳定期,A错误;B、无酶时,过氧化氢较慢分解,加酶时,反应速率先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底物的量是有限的,当酶过量时,反应速率不再随酶增多而增大,B正确;C、氧气浓度为0时有氧呼吸也应该为零,C错误;D、光照强度为0,真光合也应为0,D错误。故选B。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是公式、曲线图、表格等数学方式。2、A【解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正确;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

C、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C【解析】

分析题图:hok基因和sok基因都位于大肠杆菌的Rl质粒上,其中hok基因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而sok基因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结构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详解】A、过程①表示的是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都是RNA和RNA配对,B错误;C、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C正确;D、过程④酶降解的是sokmRNA与hokmRNA结合形成的双链RNA分子,D错误。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的知识,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出基因表达是如何在进行调控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玉米的雌雄花序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体的基因型为B_T_,雄性的基因型为bbT_,雌性的基因型为__tt。【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玉米有雌雄同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基因b纯合可以使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以使雄花序发育成为可育的雌花序,因此bbTt只有雄花序,bbtt仅顶端有雌花序,B正确;BbTt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C正确;BbTt与bbTt杂交后代雄株有1/2╳3/4=3/8,D错误。5、B【解析】

如果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强度下降,a点会上移,故A正确。

如果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合作用下降,b点右移,故B错误。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点会右移,故C正确。

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c点左移,故D正确。6、D【解析】

合成②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结合启动部位,A错误;细胞核内产生的②mRNA,需要在细胞核内加工,B错误;根据连接在核糖体上的肽链的长度可知,③过程核糖体沿着mRNA由左向右移动,C错误;④是tRNA,由DNA转录形成的,D正确。故选:D。7、A【解析】

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部分组成。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核糖体是自我装配的细胞器,当蛋白质和rRNA合成加工成熟之后就要开始装配核糖体的大小两个亚基,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的装配地点在细胞核的核仁部位,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的装配则在细胞质中。【详解】A、由分析可知,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A正确;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错误;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在细胞核内组装,而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装则在细胞质中进行,C错误;D、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错误。故选A。8、C【解析】

据图分析,在一定磷酸盐浓度范围内,随着磷酸盐浓度升高,磷吸收速率升高,而到达一定浓度范围,磷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运输速率受到载体数量限制,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详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磷进入大蒜根尖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说明磷吸收可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也可能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B错误;C、到达一定浓度范围,磷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运输速率受到载体数量限制,C正确;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X染色体隐AaXBXbAaXBYAAXBXbAaXBXb3∶1用该只玳瑁猫与多只奶油色雄猫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猫的毛色【解析】

从表格中看出玳瑁猫含有Bb基因,而只出现在雌性个体中,雄性没有玳瑁猫,说明雄性只有1个B或b基因,因此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从子代中看出雌性和雄性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之和为16,说明亲代的个体含有2对杂合基因,并且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亲代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详解】(1)根据分析,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亲代的基因型杂交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展现:1XBXB1XBXb1XBY1XbY1AA1黑色1玳瑁色1黑色1橙色2Aa2黑色2玳瑁色2黑色2橙色1aa1蓝色1蓝乳玳瑁色1蓝色1奶油色说明在aa存在的情况下,颜色发生淡化,所以淡化色是隐性性状;亲本猫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2)F1中玳瑁猫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3)F1中黑色猫和蓝色猫中雌性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XB、2AaXBXB、1aaXBXB;雄性基因型及比例1AAXBY、2AAXBY、1aaXBY,将两对基因型分别考虑,B基因是XBXB和XBY进行交配,子代全是XBXB和XBY,而雌性和雄性都是1/4AA,1/2Aa,1/4aa,A=0.5,a=0.5,随机交配一代AA=1/4,Aa=1/2,aa=1/4,两对基因随机结合,A_XB_∶aaXB_=3∶1,所以黑色∶蓝色=3∶1,(4)玳瑁猫的基因型有AAXBXb和AaXBXb,所以可以选择多只aaXbY与其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是AAXBXb,则子代全是Aa__子代不会出现淡化色,如果是Aa,则子代会出现aa的基因型,会出现淡化色。本题需要考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判断出亲本基因型,结合分离定律进行解答。10、②④叶绿体不一定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C、H、O、NF拟核【解析】

1、分析甲图:①表示叶绿素分子,②表示tRNA,③表示ATP,④表示肽链的一部分,RNA和蛋白质分别是由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构成的多聚体化合物。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2、分析图乙: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图中F是DNA、G是RNA、H是蛋白质,则,D是C、H、O、N,C是C、H、O、N、P。3、多肽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1)据图分析,①是叶绿素分子,②是tRNA,③是ATP,④是蛋白质,其中属于单体形成的多聚体是tRNA和蛋白质。高等植物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2)tRNA中有单链部分,有双链部分,所以②tRNA中G不一定和C配对,所以两者数量不一定相等。能够合成③ATP的反应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对应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2)根据图乙分析,D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3)图中F是DNA,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DNA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拟核中。本题结合化合物结构示意图及基因控制性状的关系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1、蛋白胨鉴别培养基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1~2d黑色培养24h的菌落较大(或培养12h的菌落较小)对照组有其他细菌菌落,说明培养基制作不合格或无菌操作存在问题,需重做实验【解析】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蛋白胨可以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添加了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可以和伊红美蓝发生反应形成黑色菌落,从而鉴别大肠杆菌。整个微生物培养的实验中需要防止其它杂菌的干扰,否则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详解】(1)蛋白胨可以同时提供碳源和氮源,乳糖只能提供碳源,氯化钠只能提供无机盐;按功能分,EMB培养基可以通过伊红美蓝鉴别大肠杆菌的有无,属于鉴别培养基;(2)为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一般常常使用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1~2d,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3)伊红美蓝和大肠杆菌反应产生黑色;(4)培养时间越长,细菌的繁殖数量就越多,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