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20世纪80年代,距今5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得以发掘。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并将其列入世界遗产。据此可知,良渚古城成功申遗有助于()A.印证中华文明的一体性 B.深入研究奴隶制文明史C.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彰显中华文化的先进性2.孟子所重视的“制民之产”,首要的就是分配田产,做到“井地之均”。荀子用“各得其宜”来表达“均”的内涵,通过“隆礼”而实现“上政均平,故民齐____”。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A.重建社会秩序 B.平均分配财富 C.恢复井田制度 D.实行礼法并施3.唐德宗时期,检校员外郎穆员在为工部尚书鲍防所作碑记中说:“自中原多故,贤士大夫以三江五湖为家,登会稽(今浙江绍兴)者如鳞介之集渊薮。”李白也有诗云:“三川(指洛阳)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说明当时()A.动乱成为文学主要题材 B.华夏认同观念仍未形成C.战乱促使人口大量南迁 D.士大夫缺乏社会责任感4.罗汉观念源于印度,但印度佛教典籍中没有关于其形象的记载。魏晋以后,罗汉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壁画和绘画中。到了宋代,有的画家甚至将罗汉描绘为醉心于琴棋书画的文士形象。这反映了佛教()A.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B.与儒家思想的融合C.逐步融入本土文化 D.主导绘画发展方向5.清朝前期,大量欧洲制造的钟表出口到中国,国产钟表的数量也相当可观,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西洋钟表消费热”。这一现象反映了()A.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弛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社会环境封闭下的局部交流6.19世纪60—80年代,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与西方学生不相上下,但对实验、实际操演、体力劳动以及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传统观念阻碍学习西方 B.新式学堂生源质量堪忧C.排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 D.洋务运动缺乏务实精神7.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 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8.如表所示为2015—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这一情况()时间高技术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企业占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2015年79517.6%2016年79820.4%2017年1032207%2018年147824.1%2019年126623.5%A.反映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加速 B.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C.揭示了跨国公司资本扩张的本质 D.表明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9.当医学在中世纪成为教士专利品时,阿拉伯文化保留了非宗教性的民间医学,特别是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人继承了许多古希腊的医学遗产,哈里发成为最热忱的文化保护者。这说明()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阿拉伯人传承了古典文化C.阿拉伯文化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D.阿拉伯文化缺乏创新精神10.8世纪中期,日本在中央设置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选择儒雅博学之士担任博士、教授、助教等职位,授课内容为唐朝的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算数等知识。这些举措()A.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B.表明日本全面效仿唐朝制度C.促进了“大化改新”的推行 D.推动了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11.自1219年蒙古人进入伊斯兰世界后,众多有学识的人物如文学家和宗教人士的到来,使开罗和德里转型为复合型大都市和知识中心,分别成为伊斯兰世界西部和东部的宗教、文化和教育中心,巴格达“降格为一个省级商业城市”。材料意在说明蒙古人西征()A.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B.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C.导致了贸易中心的转移 D.改变了区域的文化面貌12.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茶和咖啡已经成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市民不分等级、贫富的大众饮品,就连底层劳动者如侍女、裁缝等,也可以每天在家里饮用。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A.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 B.西方殖民扩张的推进C.大众消费习惯形成 D.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13.民族文化主义是一种对母语文化强烈认同,政治民族主义则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强调对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忠诚。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开始由文化向政治转变。这是由于()A.德意志统一的实现 B.民族意识开始萌发C.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D.工业革命推动作用14.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公约“适用于1951年1月1日前欧洲发生的事情”。1966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没有规定时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这一变化()A.有助于遏制难民的增加 B.保障了难民的生存权C.源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适应了新的世界形势15.20世纪60—80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经济奇迹。理论界有学者提出“儒家资本主义”的概念,认为韩国、新加坡的发展源于儒家文化的优点。这一理论()A.推动了东亚各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B.反映了东亚文化交流的加深C.科学分析了东亚奇迹出现的原因 D.肯定了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16.如表所示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部分)。博物馆定义的演变反映出()时间定义1946年博物馆这个词包括藏品对公众开放的所有艺术的、技术的、科学的、历史的或考古的机构2007年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2023年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A.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凸显 B.博物馆经营的非市场化C.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D.科技拓展了博物馆功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五六千年前,地中海东部就已经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代帝国,它们的建立带来了东地中海地区最早的文化交融。希腊文明兴起之后,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地中海的文化中心也由埃及转移到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之间有了更密切的交流。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将原本独立的各个文明纳入同一个政权治下,地中海文化圈最终形成。——摘编自陈村富《地中海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材料二学术界往往将地中海文化圈一分为二、埃及、叙利亚等东地中海地区具有浓厚的东方文明特征,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地中海地区则别具一格。希腊文化源自埃及,同时希腊文化也为东方文明所吸收。而最终征服环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在文化上展现了更多的开放与包容,不仅对希腊文化照单全收,对埃及等东方文明也多有吸收,成为地中海新的文化中心。而罗马的征服又将文明带到了原本落后的西欧地区。——摘编自谌中和《地中海文化圈与西方文明独特性的根源——兼与陈村富教授商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中海文化圈形成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地中海文化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中海文化圈形成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拿破仑战争后,约30万士兵和水手复员,英国国内出现了劳动力过剩问题。随着澳大利亚各经济部门的兴起,数量有限且消极怠工的流放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19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及澳大利亚殖民地政府扩大了资助政策的覆盖范围。18311840年,受政府资助来澳的英国自由移民人数为43817人,是过去40余年自由移民总数的约2.8倍;1841一1850年,受政府资助来澳的移民人数相较1831一1840年又翻了近一番,到1860年达到顶峰。1831一1860年,受政府资助来澳的英国移民人数占同时期来澳的英国移民总数的55.5%。维多利亚的刺激了大量自费移民的涌入,维多利亚殖民区的英国移民人数占总数的近一半,其中自费移民又占整个英国自费移民总数的72.3%。——摘编自郑寅达、费佩君《澳大利亚史》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殖民宗主国对东南亚的投资几乎中断,商品输出也大为减少,东南亚的华商资本乘机崛起,纷纷投资银行、航运、五金机械、橡胶、农产品加工等现代产业,而这些东南亚华商企业大多雇佣华人。各殖民政府疏于防范中国移民进入,这也使得中国自主移民更容易进入东南亚地区。许多东南亚地区都出现规模较大的新华人社区。19221939年,从厦门、汕头、香港出洋的移民就约有550万人,绝大部分前往东南亚。这一期间,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加入移民队伍。遍布东南亚各地的华人学校需要大量师资,侨报、侨刊和华商企业也为南下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谋生机会。——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3060年代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19世纪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相比,民国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显薯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在租界内创办了藏书楼和“书会”,这是近代中国图书馆的最初形态。在此刺激之下,洋务派官员兴建了一些小规模的藏书楼。1895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皇上大开便殿,广陈图书,三年之后,书藏遍设……百废举而风俗成”。随着光绪末年教育改革的进行,官办图书馆发展的步伐加快。——摘编自张晓《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图书馆事业》材料二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全国兴起了一股建立新式图书馆的运动。民国时期,不仅建立了国立图书馆,各省市都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包括大中小学图书馆和各种各样的通俗教育图书馆,这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民国时期人才济济,硕学通才都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中获取知识养分,造就了民国学术的繁荣景象。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增强了中国人利用图书馆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识,随着图书馆藏书的增多,管理逐渐科学化,我国的图书馆学也在发展。——摘编自权伟新《中国近代图书馆:从私人藏书楼到公共图书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晚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表现及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治肿瘤科普知识课件
-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黄金买卖合同2025年
- 工程技术服务合同书2025年
- 会议室装修合同(2025版)
- 湖北省枣阳市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英语押题卷含答案
- 社区救助管理办法
- 灌区设计管理办法
- 物流纸箱管理办法
- 煤炭网点管理办法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河北省廊坊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危货运输安全知识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文证明书(三联)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技术校园招聘会ppt招聘宣讲会ppt课件
- 消防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20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