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与语文教学导论篇目0_语文课本中的古文.doc第一章分析的视角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二章作品的准确
·作者·写作时间·写作地点·对象(因何事为何人)·作品原貌·作品性质一、作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类书中多摘引太白诗句,然不能无错缪,《海录碎事》及《锦绣万花谷》二编,学士家以其出自宋人,尤珍尚之。其所引太白断句甚多,亦有误者。如‘雨吟春破碎,贫饮客彫零’、‘山含红树随时老,天带黄昏一例愁’、‘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江边石上谁知处,绿战红酣别是春’,‘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皆是李觏诗(因觏字太伯,遂譌作太白)。‘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各一苇’,是白乐天诗。‘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亭午清无比,溪山画不如’,是杜牧诗。‘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鵰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是李郢诗。而皆以为太白诗矣。又若‘霜结梅梢玉,险凝竹干银’、‘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心为杀人剑,泪是报恩珠’、‘绮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玉颜上哀啭,绝耳非世有’、‘佳人微醉玉颜酡,笑倚妆楼淡小蛾。借问单楼与同穴,可能银汉胜重河’、‘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峦口,万古潺湲一水斜’、‘庭中繁树乍含芳,红锦重重剪作囊。还合炎蒸留烁景,题来消得好篇章’诸句,未详为谁氏之作,其句法皆与太白不相似,亦皆以为太白诗矣。罗鄂州《新安郡志谓南唐时另有一翰林学士李白,《姑熟十咏》是其所作。然则后人所传李白诸逸诗及断句之为诸书所误引而其名莫可考者,乌知非斯人之作耶?”(文渊阁四库全书1067册第549页)木兰诗(七年级下册)
《折杨柳枝歌》(《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草堂》杜甫(卷220)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二、时间·地点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年级下册)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二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崔五云云,岐王薨于开元十四年,崔五涤亦卒于开元中,时子美方十五岁,天宝后子美又未尝至江南,他人诗无疑。
范摅《云溪友议》明皇幸岷山,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郑处诲《明皇杂录》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云云。三、对象(因何事为何人)
画佚名(一年级上册)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南宋释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三《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语录·邀僧游山颂》游山日促路崄巇,结束行装莫驻疑。来日遍看山有色,拟心栖处隔山迷。(萧萐父、吕有祥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第446页。)北宋释惟白集《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八《舒州浮山太平洪琏禅师》师云:“‘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敢问诸人作么生说个见性底道理?”良久,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南宋道川颂并著语《金刚经注》卷中《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远观山在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卍续藏经》(第38册),第721页上栏。)明洪莲编《金刚经批注》卷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川禅师曰: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古人画屏诗)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卍续藏经》(第38册),902页上栏)南宋张侃撰《张氏拙轩集》卷三《初秋夜坐》之二夜深天籁息,露重月华新。此去何须懒,从来只任真。入秋山有色,积雨水生粼。万事乘除耳,一樽聊可亲。明韩雍撰《襄毅文集》卷四《送姑苏潘进士暄淮府造坟事竣还京》南浦西风酒一尊,乡情分袂暗销魂。成功已副贤王意,奏绩应沾圣主恩。家近松陵山有色,舟经杨子水无痕。欲知后夜相思处,月满霜台独倚门。蜀道难李白(必修四)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四、作品原貌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甲种)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1)《李太白文集》北宋刊本(静嘉堂文库藏)(其他之刊本萧士赟注本清朝王琦注本)(2)《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3)《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编(嘉靖十九年刊本,1955年影印)(4)《唐诗品汇》明高棅编(嘉靖十六年刊本,内阁文库等藏)(5)《雅音会编》明康麟编(嘉靖刊本,内阁文库藏)(6)《唐雅》明胡缵宗辑(嘉靖刊本,复旦大学藏)(7)《全唐诗选》明李默编(嘉靖刊本,复旦大学藏)(8)《唐诗正声》明高棅编(成化刊本,蓬左文库等藏)(9)《唐音类选》明黄佐编(康熙刊本,内阁文库藏)(10)《全唐风雅》明黄克缵编(万历刊本,蓬左文库藏)(11)《唐诗纪》明吴琯编(万历刊本,蓬左文库等藏)(12)《唐诗所》明臧懋循编(万历刊本,蓬左文库等藏)(13)《古今诗删》明李攀龙编三十四卷(明刊本,静嘉堂文库藏)(14)《唐诗归》明钟惺、谭元春编(万历刊本,内阁文库、尊经阁文库藏)(15)《唐乐府》明吴勉学编(明刊本,内阁文库藏)(16)《唐诗解》明唐汝询编(万历刊本·顺治刊本,内阁文库藏)(17)《汇编唐诗十集》明唐汝询编(天启刊本,蓬左文库等藏)(18)《唐雅同声》明毛懋宗编(崇祯刊本,静嘉堂文库藏)(19)《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明周敬编(崇祯刊本,内阁文库藏)(20)《石仓十二代诗选》明曹学佺编五百六卷(崇祯刊本,蓬左文库藏)(21)《唐诗镜》明陆时雍选评(明刊本,复旦大学藏)(22)《唐诗选感遇》明孙慎行编(明刊本,尊经阁文库藏)*(23)《唐诗选》明李攀龙编,日本服部南郭校(亨保原刊)*(24)《唐诗选掌故》明李攀龙编,日本千叶玄之注(宽政刊本,静嘉堂文库藏)*(25)《笺释唐诗选》明李攀龙编,日本户崎允明注(天明刊本,静嘉堂藏)*(26)《唐诗选》明李攀龙编,日本神野世猷校(江户末刊本,内阁文库藏)(乙种)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宋洪魏公迈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原本编,明黄习远窜补,赵宦光校(万历三十五年刊本,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个i夕一等藏)(2)《诗删》明李攀龙编二十三卷(阙本)(明刊朱墨套印本,尊经阁文库藏)(3)《删订唐诗解》明唐汝询编,清吴祺昌评定(康熙刊本,内阁文库藏)(丙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丙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1)《笺释唐诗选》明李攀龙编,蒋一葵注(万历二十一年刊本,内阁文库藏)(2)《唐诗选》明李攀龙选订,王稚登参评(万历间吴兴凌氏刊套印本,复旦大学藏)(3)《卶[chǐ]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明李攀龙编,蒋一葵注(崇祯刊本,内阁文库藏)(4)《唐诗选汇解》明李攀龙编,徐震校(明刊本,内阁文库藏)(5)《唐诗合选》明李攀龙、钟惺同辑,明蒋一葵笺释,刘化兰增订(明刊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6)《钟伯敬评注唐诗选》明李攀龙编,钟惺注(明刊本,内阁文库藏)(7)《李于鳞唐诗广选》明凌弘宪编(明刊本,内阁文库藏)月低头思故乡(丁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1)《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2)《唐宋诗醇》清乾隆帝御选森濑寿三:关于李白《静夜思》1.李白《静夜思》的本文中,明代李于鳞(攀龙)的《唐诗选》以前并没有“明月”的“明”这个字。2.从明末到清初出版的李攀龙《唐诗选》和该书注本补订本都采用第一句、第三句有两个“明月”的本文。3.这种“丙种”本文,是清代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所沿袭的。李白《静夜思》本文,本来是“甲种”。明代李攀龙《唐诗选》使用“丙种”以后,在其影响下有两种本文,即是“乙种”和“丁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晚春二月池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五、性质伯牙绝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六年级上册)《吕氏春秋》卷14《孝行览第二·本味》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列子》卷5《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蒙求集注》卷上唐李瀚撰,宋徐子光注《列子》曰: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髙山,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吕氏春秋》曰: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者。《天中记》卷四十二“絶弦”明陈耀文撰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聴。伯牙鼓琴,志在豋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列子》)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七年级上册)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第三章世界(一)自然与文学忆江南白居易(四年级下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菩萨蛮》其二(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苏幕遮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二)经济生活状况、社会生活状况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孟郊《答友人赠炭》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驱却座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元稹《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虚估正段绢一匹,约估四千已上,时估七百文。一匹,紬约估五千,时估八百文。”《大谷文书》3046号记载:白柽炭壹斤上直钱叁文次贰文下壹文赤柽炭壹斤上直钱壹文伍分次壹文……。(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卷六《唐西陲物价考·高昌物价考·燃料价》,中华书局,1996年,第199页。)《大谷文书》3097号记载:“生绢壹匹上直钱肆佰柒拾文次肆佰陆拾文下肆佰伍拾文。”2425号:“杂色隔纱壹尺上直钱拾肆文……”“夹绿绫壹尺上直钱拾陆文……”(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卷六《唐西陲物价考·高昌物价考·绢布价》,中华书局,1996年,第200-201页。)(三)政治(战争、剥削)(四)社会普遍的感情、伦理、信仰第四章作者(一)经历际遇(二)作者的性格(三)作者的知识(四)情感(五)思想(一)经历际遇作者的年表,特别是其生卒年、科举入仕时间作者的家庭:家庭所在地、家庭物质状况(以及成年后的物质状况)、家族及其家庭人员构成(特别是被收养的情况)、家庭及个人社会地位、婚姻关系作者的身体状况:遗传、中途变异、晚年状况出处:政治派别(作家所属及其对立)、变迁经过交游《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二)作者的性格先天:家族遗传及其童年后天:学习-思想的薰习改变性格(三)作者的知识包括作者的经史子的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程度与偏重。(四)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五)思想儒·释·道第五章作品(一)文体《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艺苑卮言》[明]王世贞一、史之官理者——《六经》二、史之正文
1.编年2.本纪3.志4.表5.书6.世家7.列传三、史之变文
1.叙2.记3.碑4.碣S.铭6.述四、史之用
1.训2.诰3.命4.册5.诏6.令7.教8.札9.上书10.封事11.疏12.表13.启14.笺15.喻16.尺牍五、史之实
1.论2.辨3.说4.解5.难6.议六、史之华
1.赞2.颂3.箴4.哀5.诔6.悲《文体明辨》[明]徐师曾一、古歌谣辞
1.歌2.谣3.讴4.诵5.诗6.辞7.谚二、四言古诗三、楚辞四、赋
1.古赋2.俳赋3.文赋4.律赋五、乐府
1.祭祀2.王礼3.鼓吹4.乐舞5.琴曲6.相和7.清商8.杂曲9.新曲六、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八、杂言古诗九、近体歌行
1.歌2.行3.吟4.辞5.曲6.篇7.咏8.谣9.叹10.哀11.怨12.别十、近体律诗
1.五言律诗2.七言律诗十一、排律诗
1.五言排律诗2.七言排律诗《诗源辨体》[明]许学夷(二)韵律(二)技法1.字(词)法总原则:“切”能最为形象地描绘出物象之特征、事情之状态(形象);情感之状态(深刻);符合政治社会伦理思想(君臣之辨、华夷之别);审美心理(雅洁)。简洁少多该烦繁简雅正典雅粗俗字及其他重字骈字经史子语名称数目平淡天然与锻炼自然与绚烂平淡与新奇虚实活用实字·虚字·半实半虚字眼刘熙载《经义概》:“文家皆知炼句炼字,然单炼字句则易,对篇章而炼字句则难。字句能与篇章映照,始为文中藏眼,不然,乃修养家所谓瞎炼也。”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亦云:“诗句中有眼,须炼一实字,句便雅健。”声响2.句法文句与诗句[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唐人多以句法就声律,不以声律就句法,故语意多曲,耐人寻味。后人不知此法,顺笔写去,一见了然,无意味矣。如老杜“清旭楚宫南,霜空万里含”,顺之当云“万里楚宫南,霜空清旭含”也;“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顺之当云“谁悯貂裘敝,北冲雨雪归”也;“野禽啼杜宇,山蝶梦庄周”[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诗人喜用全语。东坡《戏徐君猷孟亭之皆不饮酒》诗云:“公独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近世王才臣诗云:“归去来兮觉今是,不知我者谓何求。”乡人方君遇诗云:“是有命焉非倖致,不知我者谓何求。”方秋涯《送客水月园》诗云:“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下语皆浑然天成,然非诗之正体。错综曲折句内词序:颠倒句子搭配:长句·短句、奇·偶、整·散颠倒杜甫《秋兴》:“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佚名《文笔式》篇既连位而合,位亦累句而成。然句无定方,或长或短。长有逾于十,如陆机《文赋》云:“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犹翔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下句皆十一字也。短有极于二,如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云:“翼乎,若鸿毛之顺风;沛乎,若巨鳞之纵壑。”上句皆两字也。在于其内,固无待称矣。谓十字以下,三字已上,文之常体,故不待称也。然句既有异,声亦互舛,句长声弥缓,句短声弥促,施于文笔,须参用焉。杂文笔等,皆句字或长或短,须参用也。其若诗、赞、颂、铭,句字有限者,非也。就而品之,七言已去,伤于大缓;三言已还,失于至促。准可以间其文势,时时有之。至于四言,最为平正,词章之内,在用宜多。凡所结言,必据之为述。至若随之于文,合带而以相参,则五言、六言,又其次也。至如欲其安稳,须凭讽读,事归临断,难用辞穷。言欲安施句字,须读而验之。在临时断定,不可预言者也。然大略而论,忌在于频繁,务遵于变化。若置四言、五言、六言等体,不得频繁,须变化相参用也。假令一对之语,四句而成,笔皆四句合成一对。便用四言,以居其半,其余二句,杂用五言、六言等。谓对语内,二句用四言,余二句或用五言、六言、七言是也。或经一对、两对已后,乃须全用四言。若一对四句,并全用四言也。既用四言,又更施其杂体。还谓上下对内,四言与五言等参用也。循环反覆,务归通利。然“之”、“于”、“而”、“以”间句,常频对有之,读则非便,能相回避,则文势调矣。谓“而”“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范文(12篇)
- 化肥(农药)买卖服务合同(19篇)
- 2025年学校劳务合同(10篇)
- 联合开发合同(5篇)
- 2025纪念革命烈士演讲稿(5篇)
- 采购员年终总结报告2025(17篇)
- 利用生活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 美术教师全年工作总结范文(3篇)
- 2025暑假实习自我鉴定范文(5篇)
- 公司行政部主管个人年度总结结尾(15篇)
- 初中八年级英语课件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 跨境数据流动与治理
- 《水工建筑物介绍》课件
- 300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
- 临床营养学基础知识课件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银行内部账户风险分析和管控建议
- 软件开发类投标项目全套解决实施方案模板
- 七下人教版语文《紫藤萝瀑布》知识点预习内容
- 阻燃测试报告
- 2023年河南郑州大学招聘行政管理人员(博士)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