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茶馆(节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剧知识。2.通过梳理剧本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巧妙构思。3.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梳理积累作者简介
人民艺术家——老舍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作家。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以他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将北京特有的历史环境、文物、民俗风情、世态习惯、语言等融合成一个整体,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艺术世界。老舍作品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五九》,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背景市井画面成就社会大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一批老艺术家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老舍在写现代题材的同时,又写了历史剧,主要是受1956年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启示和鼓舞。老舍衷心拥护这一方针,并要为此作出贡献。老舍在回答为什么单写一个《茶馆》时说:“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1957年,这是老舍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剧作。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茶馆》不仅是老舍最成功的作品,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剧作。基础梳理1.字音字形wù
xūcìliànzhuànzhuō
zā沏砌彻缉辑揖2.掌握词语(1)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2)化干戈为玉帛: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3)横眉立目:怒视的样子。多形容强横或强硬的神情。(4)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5)贵庚:敬辞,问人年龄。(6)眼拙:客套话,表示没认出对方是谁或记不清跟对方见过面没有。(7)满面春风: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8)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3.词语辨析(1)国事
国是课文原句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国事:指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具体事情,尤指与政治有关的事。国是:国家大计。相同点二者都可以指国家事务。不同点①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②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③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④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运用①这部电视剧透过几个家庭之间的人物命运,把
和家事纠结在一起,展现新世纪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曲折历程。
②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事国是(2)工夫
功夫
课文原句我忙,没工夫专伺候你!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的时间。功夫:两个义项,一是指花费的时间、心思或精力,二是指本领、技艺或学问。相同点都有“花费时间”之意。不同点指人的本领、造诣时只能用“功夫”。运用①等了半晌
,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②他经过三年的潜心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好
。
工夫功夫(3)包涵
包含
课文原句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宽容,原谅。由于情有可原而宽恕某种过失、疏忽、失职或失败。包含:里边含有。相同点读音相同。不同点“包含”指“内里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涵”用于“请人原谅”。运用①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
!
②他话语里面
的意思值得我们慢慢思考。
包涵包含(4)老气横秋
老态龙钟
课文原句秦仲义:(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在常形容青年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或老年人自高自大,摆老资格。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相同点二者都形容人没有精神。不同点“老气横秋”侧重人的精神面貌,可用于老年人,也可用于年轻人;“老态龙钟”侧重人的身体状况,用于老年人。运用①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②奶奶虽然已经
了,可是菊瓣似的笑容依然从她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4.标点符号分析下列句子中括号的作用。(1)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做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2)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
)(3)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4)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
)标示注释内容标示注释内容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文中的括号还有哪些不同用法?请你找出来,进行总结。
名家点评1.舍予是经过了生活的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的“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的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胡风2.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樊骏3.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舒乙作者名句1.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2.最大的忍辱是牺牲,最大的牺牲是预备反抗。3.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4.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5.文艺决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成语积累“百姓生活困苦”一族成语1.艰难困苦:处境困难,生活艰苦。2.箪瓢屡空: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的器具。3.掣襟露肘:拉动衣襟就会露出胳膊肘,形容处境窘迫狼狈。掣,拉。4.褐衣不完: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褐,粗布衣服。作家趣事答催稿信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口歹!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杀气满山头!戏剧常识戏剧语言戏剧语言通常是由人物的独白、对白和旁白三种类型构成:①独白,是剧中人物在舞台上一个人独自说出的台词,由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得最为普遍,其特征是人物把内心隐秘的思想和情感直接倾诉给观众。②对白,指剧中人物之间彼此的对话和交流,是戏剧语言的主要形式。③旁白,是剧中角色在情节进行中直接说给观众听的言语,这时,在舞台上不管同时有多少人物,他的言语假定为其他人物都是听不见的。旁白的内容,主要是角色对与之对话者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表露。现代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种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给予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二)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人物的对白和唱词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三)戏剧分类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2.按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多幕剧、独幕剧。3.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历史剧、现代剧。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标点知识括号的基本用法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如:①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②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2.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如:①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②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3.标示序次语。如: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4.标示引语的出处。如: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5.标示汉语拼音注音。如:“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学习活动二精研课文理解鉴赏任务探究一
把握戏剧冲突戏剧是冲突的艺术。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戏剧是表现分裂、冲突、和解的一个流动过程”。《茶馆》(节选)以人物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了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1.《茶馆》第一幕里有哪些冲突?这些冲突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提示
①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②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展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小业主的矛盾。③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冲突,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④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2.既然秦仲义与常四爷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一致,那二人的冲突又说明什么呢?提示
二人是在救国的方向、路线和目标上有分歧,思想上有矛盾。在秦仲义看来,常四爷的施善举动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谓行为,没有见识。在常四爷的眼中,像秦仲义这样的实业家虽有雄心但不免冷血,理想太大而不切实际。知识链接戏剧冲突1.了解戏剧冲突的种类(1)人物之间的冲突;(2)人物内心的冲突;(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2.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戏剧冲突也是如此,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情节的推进入手进行分析。3.抓住主要事件,体察细微之处。要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组合起来,作综合分析。4.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在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任务探究二
鉴赏戏剧语言老舍说:“没有生活,即没有活的语言。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茶馆》的人物语言充分显示出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造诣。简练含蓄,意蕴丰富。3.“秦、庞斗嘴”的语言尤为精彩,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潜台词,试分析这段对话,读出每句话的弦外之音。(1)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2)“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提示
秦仲义听出敌意,先是礼数周到喊一声“庞老爷”,继而假装关心庞老爷的心情状态,表面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暗讽,“这两天”背后是说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然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提示
庞太监自然听出其中深意,尤感不爽,开口谈国事,一个“那还用说吗”表示应答和回击,派头十足,以谭嗣同问斩一事炫耀保守派的胜利,“天下太平了”意即“我”不仅是这两天安顿,以后“我”都安顿。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3)我早就知道!(4)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提示
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这一套,让庞太监有点悻悻然,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提示
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知识链接潜台词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的思想、愿望、目的,是台词的真实意思。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辨明人物的潜在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引发深层次的心理交锋,从而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潜台词:1.从具体语境中,看清未明之语;2.从矛盾冲突中,体会言外之意;3.从语言形式上,分析未尽之言。4.《茶馆》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提示
①个性化:三言两语就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马五爷,二德子那么凶,他只说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啊!”连站都不站起来,二德子就赶紧请安。一句话就将马五爷的威势凸显出来,而这威势不过是狐假虎威——依仗洋人的庇护,这就将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威风也暗示出来了。②口语化:剧中人物语言完全是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的本色的口语、俗语,满载着北京街巷语境中的精气神儿,具备市井口语的灵动、脆生劲儿,老舍的《茶馆》因此又被称为“京味”话剧的代表。比如剧中人物之间互称对方为“您”,又比如一些方言俗语的运用:“甩闲话”“觉乎着”“逗嘴皮子”等。③时代性: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特定时代语汇的运用上,如“吃洋饭”“大清国”“铁杆庄稼”“不关钱粮”“王法”等。④幽默含蓄,富有潜台词:例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上问安奉承,骨子里却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任务探究三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在老舍的笔下,胆小精明的王利发,奉行“和气生财”的祁家老太爷,纯朴、善良,却被生活玩弄的祥子……都深深印在了读者的脑子里,跟随生活记忆,一起成为人生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舍说过:“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如《茶馆》,他选择了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活变迁入手,并把对他们的表现范围,限制在茶馆这个“小社会”中。5.剧中人物可归为以下哪一类?完成下面的表格。
掌柜的王利发吃皇粮的①下层人民②兵痞二德子、宋恩子等封建遗老③实业救国之人④清宫太监庞太监常四爷康六、老人松二爷秦仲义6.阅读《茶馆》,请你简要分析剧中裕泰大茶馆老板王利发的形象特点。提示
王利发作为大茶馆的掌柜,既有老实、善良(如悄悄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背景,劝他说话“留点神”,劝众茶客“莫谈国事”,包括对喝蹭儿茶的唐铁嘴的态度等),力图适应各种环境以求生存的一面,又有自私、精明、圆滑(如对秦仲义的奉承,对涨房租的搪塞,又如在给乡妇烂肉面问题上,既称赞常四爷“积德行好”,又说“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并询问秦仲义的意见,两面讨好等),以求保全自己的一面。7.《茶馆》中的常四爷曾经是旗人,也是剧中鲜有的正面人物形象。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提示
常四爷原是享有清朝特权的旗人,后来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对其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心的人。8.《茶馆》中的秦仲义是剧中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提示
秦仲义作为一个家道殷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的维新派,把一切人都不放在眼里,来到茶馆,有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表示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颇有些自命不凡——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与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庞太监针锋相对,等等,处处显示着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任务探究四
探究戏剧主题老舍先生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深层认知,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深度。《茶馆》的第一幕,时间设定在戊戌变法刚刚失败,地点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杂的大茶馆,通过塑造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各阶层人士,通过他们之间各种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矛盾冲突,体现了晚清时期的阶级状况,揭示了腐败透顶的清政府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9.文中从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提示
文章以众多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①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打群架;②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③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老人沦落街头;④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⑤常四爷因为一句话被捕入狱;⑥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10.《茶馆》中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三人贯串始终,谈谈他们的人物设定和主题的关系。提示
三人中,王利发一直是小心翼翼地活着,想着顺应时代改良,渴望过上太平日子;常四爷刚直爽朗,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去和洋人干过仗,没了“铁杆庄稼”就自食其力;秦仲义实业救国,最后工厂被夺、银行被占,落得一身潦倒。三人身份地位各不相同,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最终都失败了。他们的命运,就是旧时代的命运,他们是旧社会必然灭亡的见证者,他们的不幸是旧时代终结的原因。鲁迅所说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对三人和主题的关系的最好注解。思路整合主题归纳本文描写了裕泰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种种活动,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透视了戊戌变法发生与失败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帝国主义扩张渗透、流氓地痞横行、农民破产、宫廷生活腐败荒淫、爱国者横遭迫害的社会现实,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统治的真实图景,揭示其必然败亡的命运。学习活动三综合研读比较探究思维提升1.《茶馆》(节选)这篇戏剧的戏剧冲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雷雨》中的戏剧冲突有何不同?提示
《雷雨》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周、鲁两家的冲突,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茶馆》(节选)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具体、针锋相对的冲突,而是人与时代的冲突,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们与旧时代的冲突。2.请品读《茶馆》第三幕中三个没有了活路的老头聚在一起为自己祭奠时的三句台词,请分析其对于戏剧冲突的作用。秦仲义
……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王利发
……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常四爷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提示
三个老头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但他们的相聚却构成了全剧戏剧冲突的高潮点。三个老头的结局,显示了一个道理:三个老头——一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实业家,一个曾经一心想当良民的茶馆掌柜,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没有了活路,都有理由诅咒这个黑暗社会(而不是某个个人)了。于是,戏剧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三个老头与整个旧社会的冲突。3.曹禺曾称赞《茶馆》第一幕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对于这“罕见”,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有人认为是说老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处理。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提示
观点一:采用了独具一格的编剧方法。老舍不追求编织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刻画人物,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为目标,“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的编剧方法,是属于散文化的编剧方法,这是老舍的一个创举。观点二:“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独特巧妙。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的聚集地,可容纳各色人物。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有台词的人物就有二十多个;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中,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上至在宫廷内当太监总管的人物、家道殷实的民族资本家、吃洋饭的恶霸,下至卖女儿的农民、卖耳挖勺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乡妇。他们同处一个舞台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观点三:事件与情节巧妙结合。老舍善于选择特定的事件和让人物亮眼的情节。如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顽固派获得了“胜利”。那么怎么来表现这个腐朽的“胜利”呢?老舍选择了“太监娶媳妇”这个情节,顽固派的腐朽与荒唐通过庞太监的腐朽与荒唐得到了充分的揭露。又如马五爷早就在茶馆里了,但作者让他在二德子动手的时候亮相,马五爷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二德子的气焰灭了下去,也把压在旧社会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这座大山展示了出来。主题阅读观百年国民面孔,展时代民族精神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文坛上难得的“风土人情画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能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社会冲突,从而引发读者对民族精神的深挖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于平凡中见不凡。文本一
茶馆(节选)老
舍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地点
同前幕。〔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拴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李
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李
三
太太,你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怎么?李
三
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李
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李
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拴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拴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李
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李
三
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后面叫:“李三!李三!”〕王利发
崔先生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李
三
哼!王淑芬
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菜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后面又叫:“李三!李三!”〕李
三
对,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忿忿地往后走)王利发
拴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你可得……王淑芬
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王利发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远处隐隐有炮声。〕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王利发
(温和了些)拴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有删改)文本二
四世同堂(节选)老
舍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庚子年,我们可是挂过!”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地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文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祁老太爷和天佑是安分守己的买卖人,他们的举止言谈都毫无掩饰地露出他们的本色。瑞丰受过教育,而且有点不大看得起祖父与父亲,所以他拼命往文雅、时髦里学。可是,因为学得过火,他老显出点买办气或市侩气;没得到文雅,反失去家传的纯朴。老三瑞全是个愣小子,毫不关心哪是文雅,哪是粗野。在思想上,他与老三很接近,而且或者比老三更深刻一点。所以,在全家中,他只与老三说得来。可是,与老三不同,他不愿时常发表他的意见。这并不是因为他骄傲,不屑于对牛弹琴,而是他心中老有点自愧——他知道的是甲,而只能做到乙,或者甚至于只到丙或丁。举个例说:在他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他早已知道什么恋爱神圣、结婚自由那一套。可是他娶了父亲给他定下的“韵梅”。他知道不该把一辈子拴在个他所不爱的女人身上,但是他又不忍看祖父、父母的泪眼与愁容。他替他们想,也替他的未婚妻想。想过以后,他明白了大家的难处,而想得到全盘的体谅。他只好娶了她。他笑自己这样的软弱。同时,赶到他一看祖父与父母的脸上由忧愁改为快活,他又感到一点骄傲——自我牺牲的骄傲。他几乎没有任何嗜好。黄酒,他能喝一斤。可是非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决不动酒。他不吸烟。茶和水并没有什么分别。他的娱乐只有帮着祖父种种花,和每星期到“平安”影院去看一次或两次电影。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做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老二瑞丰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忽然,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敌人的坦克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更新课件:引领企业未来》
-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物理一调试卷(解析版)
- 合同终止时的员工权益
- 数据库技术COMPUTER课件
- 铁路桥隧无损检测任务三隧道检测的内容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定位的涵义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七章 面向对象编程
- 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接发列车工作31课件
- 中医灸法技能培训班课件
- 中专文化课课件
- 夫妻忠诚协议书(完整版)
- 水利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面向双高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报告
-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 758-2012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材料题40题(原卷版)
- 2024年手工木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上半年浙江杭州市临平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招聘61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记录表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乡愁 余光中》教案 冀教版
- 2024中考英语必考1600词汇分类速记表
- 小学语文课程方案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