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本节课我们正式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第四课)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主要讲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历史观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第五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规律、人民群众价值观、人生观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第六课)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指导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什么是哲学上的物质?其唯一特性是什么?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为什么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5.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概述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山川湖泊原野动物地球磁场紫外线
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性呢?新课导入1.不管人们看得见看不见、承不承认、喜不喜欢、知不知道,它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事物
---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2.我们能感觉得到或者借助一定手段和工具能检测得到---即能为意识所反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经典解读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性)(可知性)(唯一特性)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的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所以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臆造而言,既包括物质现象,又包括意识现象客观实在:相对于意识而言,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包括意识现象。易错点拨:客观存在vs客观实在(=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知识拓展
观点辨析:甲: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析]: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的观点是相对于物质概念而言的;乙的观点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比较哲学上的物质物质具体形态区别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除了共性之外(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联系注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物质≠所有具体物质形态之和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近期40度的高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③白鹤滩水电站④温江人民的母亲河---江安河⑤部分偏远地区依然使用传统的牛耕生产方式⑥辩证唯物主义
⑦运动员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奖牌
⑧博学楼背后的新世纪大酒店√√√√√√
列宁说,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46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长期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列宁的一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由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一、自然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市,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拓展】之所以说“自然界是物质性的”,是因为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山川、生物、磁场、阳光……
----构成要素是物质的---各种运行规律是物质的---各种变化发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保卫战、垃圾分类、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大会……笔记:自然界的物质性
原理和方法论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探人类起源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有机物--古猿--人--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手脚分工劳动使人脑形成---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社会关系--社会联系劳动起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③生产方式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客观的物质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2.从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客观的物质力量物质关系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如:”大跃进“以失败告终!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如:“吃大锅饭”和平均分配,以失败告终。【原理】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存在来看,构成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具有客观物质性。【方法论】尊重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笔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和方法论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进化的四种形态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简单刺激感应性如岩石的风化如含羞草低头如猩猩摘香蕉
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物质基础前
提(生物的反应形式)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意识的内容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与交往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劳动和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讨论:什么是意识?人工智能有没有意识?它会取代人类吗?如: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请问树上还剩几只鸟?人工智能与人脑的区别人工智能是不具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创造性,只能接收命令9只!0只!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与动物脑的对比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结构人脑功能分区图大脑≠人脑
无人脑,不意识。探究与思考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的描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为什么说大话、描神画鬼都不是凭空创造的?说明意识的什么特点?古罗马人对库伯勒女神的崇拜东西方各种神注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自然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必背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②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歪曲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意识是人们对世界的能动反映,不是被动反映(不是复印机、照镜子)。易错点拨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含义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产生---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原理方法论唯一特性原理方法论---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产生/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理基础---人脑内容---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课堂小结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客观实在”是指(
)①各种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②物质具有的唯一特性③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④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2.人的身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人会发烧,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热量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材料表明()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人类要保护自然环境②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③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类不能随意改变自然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3.古代文人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往往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从这些落第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表明()A.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习作:-即景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5公司装修合同书(7篇)
- 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本(16篇)
- 小学文明礼仪标兵主要事迹材料(3篇)
- 采购部2025年个人年终总结(16篇)
- 不动产赠与合同范文(18篇)
- 2025班主任德育心得(14篇)
-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 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 出纳的竞聘演讲稿(4篇)
- 体育赛事活动策划与执行
-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团体标准课件
-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课件
- 保洁人员服务方案和岗前培训
- NES-3000 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 DB11-T 311.1-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建工程
- 八年级下册历史:问答式复习提纲
- 2025年中国氢气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幼儿园亲子采摘活动策划方案四篇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教案
- 2025方大特钢科技股份限公司招聘5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