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框架人身权财产权民事权利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人格权身份权所有权他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一、生命健康俱可贵二、姓名肖像受保护三、名誉隐私不可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深刻理解民法典保护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重要意义,理解姓名权、肖像权的内容,侵权的表现,理解名誉权、荣誉权的内容。【法治意识】树立积极维护自身姓名权、肖像权的意识,树立积极维护自身名誉权、荣誉权的意识。【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art1生命健康俱可贵1.人身权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一、生命健康俱可贵(1)重要性身体层面(如非法绑架)精神层面(如造谣中伤、辱骂)【注意】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人身权一、生命健康俱可贵(2)内容自然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人身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人格权身份权
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基于某种特定身份而存在的权利。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
注意身份权并非人人都享有,人格权人人都有。(3)要求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一、生命健康俱可贵(1)是什么: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2)为什么: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3)怎么做: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区分侵权表现生命权(侧重生命延续)——致人死亡,非法剥夺生命(致死)身体权(侧重身体完整)——伤害身体的完整性(致残)健康权(侧重机能健全)——损害健康,致人患病(致病)以案说法
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两天前,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依据《民法典》规定,夏某、林某和张某侵害了杨某的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此外,夏某、林某和张某殴打他人触犯了刑法,高二学生达到了法定年龄,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也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Part2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含义: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2)特点: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3)法律规定:①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③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④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干涉、盗用、假冒干涉:指妨害、阻碍他人行使姓名权的行为。(例如:19岁的李某想更改自己的姓名,被其父母拒绝)盗用:指未经允许,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擅自使用他人姓名,只用姓名,不用身份。(例如:打着名人的旗号宣传公司)假冒:即冒名顶替,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例如:冒名顶替上大学)
【提醒】
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浑名”或“绰号”等,均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有关姓名权的规定:P9相关链接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民法知识速递思考:用明星的照片做表情包,是否侵犯他们的肖像权?电影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刻意丑化他们,就不算侵权。
2.肖像权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含义: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2)法律规定:①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①未经允许擅自使用。
②以营利为目的。
③恶意丑化、污损。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恶意P图、换脸)
拓展:下列情况属于合理使用他人肖像,不构成侵权①新闻报道拍摄照片和影像。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了解真相。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曝光者肖像权(如报道政治活动时使用了某政治家的肖像)②通缉逃犯和罪犯而使用他人肖像。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公民的肖像。③为记载或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因为公民参与此类活动中,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自己的肖像权,对其肖像在此活动中加以使用,不构成侵权。④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使用。如为医学试验、法医学教学在课堂上向学员展示病人或者接受法医鉴定的受害人的肖像。⑤为肖像权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如为肖像权人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所做的广告中使用其肖像;在寻人启事中使用失踪人的肖像等。
随堂练习小林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着汉服的短视频,不久后,她在“AI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自己这个视频的外部形象被拿来做成了视频要素合成模板。用户可通过该小程序上传个人照片,将视频模板中的人脸替换为自己照片中的脸,形成脸部特征不同而其他内容完全相同的新视频。从人身权的角度看,“AI视频换脸”微信小程序的运营公司侵害了小林的(
)A.隐私权B.身份权C.著作权 D.肖像权DPart3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权和荣誉权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含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荣誉是国家和社会对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有突出表现的民事主体所给予的积极的正式评价。(2)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②英烈条款: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名誉包括荣誉,荣誉是名誉的一种表现。名誉权公民出生就有,荣誉权要靠努力去争取。
镜头一:去银行办事或者在车站买票,你会发现在柜台办理业务的顾客与后面排队的顾客之间隔着一段距离,地上还画着一条黄线,这就是所谓的“一米线”。这条线避免了以往大家挤在一起争抢位置的做法,也成了个人隐私的保护线。但有人认为:“我不偷不抢,干吗要隔这么远?”
镜头二:有时,我们的老师或者父母会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啊?”有时,我们的信件、日记或者手机上的信息被人擅自翻看。也许他们是出于关心,并无恶意。可是,老师或者父母可以这样做吗?
镜头三:某服装店店主怀疑来店购物的小雨偷了店里的衣服,于是将视频截图发到网络上求“人肉搜索”。众多网民参与“人肉搜索”。小雨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同学、朋友对其指指点点,网上也是一片辱骂之声,小雨几乎因此精神崩溃。以案说法观察生活中人们对“一米线”的实际遵守状况,谈谈你对“一米线”的看法。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正确处理相关问题?针对网络上的“人肉搜索”现象,说说你的看法。2.隐私权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2)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3)意义: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偷拍;擅入他人民宅、侵入他人邮箱、微信、qq等;监视、跟踪、发送垃圾短信、拨打骚扰电话;擅自泄露、公开他人的隐私。3.个人信息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含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2)法律规定: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3)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的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
(4)意义: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分隐私权和名誉权隐私权名誉权权利主体仅自然人享有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权利客体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侵害方式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侮辱和诽谤侵害内容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散布、公开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侵害人主观目的可能不具有目的,也可能具有恶意目的或善意目的为了毁损、贬低他人名誉课堂小结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生命健康俱可贵姓名肖像受保护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含义、法律规定隐私权的含义、法律规定、意义个人信息的含义、法律规定、原则、意义人身权的重要性、内容、要求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地位、重要性、要求名誉隐私不可侵姓名权的含义、特点、法律规定肖像权的含义、法律规定随堂练习1.张某因病住院,医生手术时误将一肾脏摘除。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审理期间,张某术后染医治无效死亡。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医院侵犯了张某的身体权和生命权②张某作为自然人去世后,医院可以不必赔偿治疗费③医院并未对张某构成精神损害,医院不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④张某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有权另行起诉,请求医院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随堂练习2.某网络科技公司为电商企业搭建信息中介、资源共享平台,将付费会员称为“雷锋会员”,将平台称为“雷锋社群”,将网络公众号称为“雷锋哥”,并在公司住所地悬挂“雷锋社群”文字标识等。该公司以“雷锋社群”名义多次举办“创业广交会”等商业活动。该公司()①侵害了雷锋的姓名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②应当停止侵害,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③应承担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的违约责任④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但导致社会公众评价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随堂练习3.下列说法或行为中,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①小赵获奖照片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甲商店有权将其印在广告上②乙公司的一项实用新型技术取得了专利,可获得10年保护期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向他人流转土地,实现了物的交换价值④丁在婚内创作并发表小说,离婚后拿到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随堂练习4.小吴在某网络平台注册账号,经常上传一些生活照片和日常心得。某日,小吴登录账号时,看到评论区有些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其住址、家庭背景、电话号码也被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网民曝光小吴家庭背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5篇)
- 21 古诗三首 出塞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
- 手术室护士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4篇)
- 公司员工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11篇)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2单元2.2活动3《模拟报警系统预警》教学设计
- 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 幸运大转盘教学设计
- 2025年餐饮部工作计划范文(18篇)
- 义务量血压活动总结(6篇)
- 2025-2026学年8 设计《西游记》人物教学设计
- 2024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糖尿病饮食与护理
-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停送电培训课件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砂石筛校验方法
-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课堂PPT)
- 服务外包合同
-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 FZ15—100型(C2型)翻车机压车梁故障分析
- 肺栓塞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