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经济学十项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做出的反应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态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关于个人作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
关系,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
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以及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而改
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场
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
如果市场结果不平等,政府有可能改善市场结果。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的根源,
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的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研究他们的学科。像所有科
学家一样,他们作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单化的模型,以便解释我
们周围的世界。
经济学领域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
济学家研究家庭和企业作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相
互交易。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实证表述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论断。规范表述是关于世界应该是
什么的论断。当经济学家作出规范表述时,他们的行为更像决策者而不
是科学家。
那些向决策者提出建议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互相冲突的建议,既是
因为科学判断的差别,也是因为价值观的差有时政策制定者得到了
互相冲突的建议,是因为一些不懂装懂的人对难题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
的简单的解决方法。在另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但
决策者可能选择不理会这些建议。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也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
种的物品与劳务。
有两种方法I:匕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一个可以用较
少量投入生产物品的生产者被称为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某一
个人生产一种物品,其机会成本小被称为有比较优势。贸易的好处是根
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是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自己
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国家与个人。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原理支持
各国间的自由贸易。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内容摘要
•什么是竞争市场
•一个竞争市场中什么决定市场的需求
•一个竞争市场中山门决定市场的供给
•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销售量
•市场经济中价格在配置稀缺资源中的关键作用
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
乎其微的市
物品
.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减少,这种物品就被称为正
常物品。
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增加,这种物品就被称为低
档物品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减少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
称为替代品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增加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
称为互补品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的移动
均衡
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这两条曲线相
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而相交时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需求曲线移动,还是在一些情况
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总结
经济学家用供求模型来分析竞争市场。在竞争性市场上,有许多
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个人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如何取决于价格。根据需求规律,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收入、嗜好、预期,
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
需求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如何取决于价格。根据供给规律,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投入价格、技术,以
及预期。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市场均衡。在均衡价格时,需求量等
于供给量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向于均衡。当市场价格高
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供给,这就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
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这就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为了分析任何一个事件如何影响市场,我们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
事件对均衡格和数量的影响。这样做时,我们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我
们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第二,我们确
定曲线移动的方向。第三,我们用新均衡与旧均衡进行比较。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指引经济决策,从而指引配置稀缺资源的
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平衡。这样,
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某种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这
种物品。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内容摘要
需求弹性
供给弹性
弹性的运用
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一种物品需
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
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用中点法计算弹性,用
变动量除以原先水平与最后水平的中点来计算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的一般规律:
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
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变化:。
当弹性大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需求是富有
弹性的。
当弹性小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需求是缺乏
弹性的。
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需求是单位
弹性。
总收益与需求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
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
总收益增加。
在需求弹性等于1的特殊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
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供给量变动
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二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在长期中的弹性通常都大于短期
本章总结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某种物品
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如果可以得到相近的替代品,如果市场范围狭
小,或者如果买者有相当长时间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那么,这种物品
就倾向于更富有弹性。
可以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需求价格弹
性。如果弹性小于1,以至于需求量比例小于价格变动,那么,就可以
说需求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以至于需求量变动比例大于价格变
动,那么,就可以说需求富有弹性。
总收益,即对一种物品的总支付量,等于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
量。对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于富
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它定义为需求
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这种弹性
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在大多数市场上,供给在长期中比在
短期中更富有弹性。
•可以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供给价格弹
性。如果弹性小于1,以至于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可以说供给
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以至于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可
以说供给富有弹性。
•供给与需求工具可以运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市场.本章把它们用
以分析小麦市场、石油市场和非法毒品市场。
第六章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
内容摘要
•考察政府实行价格上限政策的影响
•考察政府实行价格下限政策的影响
•考虑对一种物品征税如何影响该物的价格和销售量
•知道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等价的
•了解税收负担如何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摊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
价格上限大于均衡价格,价格上限没有限制作用
・价格上限小于均衡价格,此时,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约
束。产生物品短缺,需求大于供给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
价格下限小于均衡价格,价格下乡没有限制作用
价格下限大于均衡价格,,此时,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
约,供给大于需求,引起过剩
税收归宿:关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
向买家征税和向卖家征税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的均衡
时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在新的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
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在新均衡时,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殂。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
税的惟一差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弹性与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
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费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
小意味着买者对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
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
更多的税收负担。
本章总结
价格上限是某种物品与劳务法定的最高价格。租金控制是一个例
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则大于供给量。由于引起了短
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者中配给物品或劳务。
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法定的最低价格。最低工资是一个例
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则大于需求量。由于引起了过
剩,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在卖者中配给买者的物品或劳务需求。
当政府对一种物品征收税收时,该物品的均衡数量减少。这就是
说,对市场收税缩小了市场的规模。
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
了一个楔子,当市场向新均衡变动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价格高了,
而卖者从该物品得到的价格低了;在这种意义上说,买者与卖者分摊税
收负担。税收归宿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倾向于落在缺
乏弹性的市场一方,因为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买或销售量来对
税收作出反应。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市场资源配置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
评价由他们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
者。
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
市场失灵
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在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
(或一小群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这种影响价格的能力被称
为市场势力。市场势力。可以使市场无效率,因为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
离供求均衡。
我们的分析假设,市场结果只与买者和卖者相关。但在世界上,
买者和卖者的决策有时影响那些根本个参与市场的人;污染是影响不参
与市场的人的市场结果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负作用称为外部性,它使
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由于买者与
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所以,从整个社会的
角度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本章总结
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它们实际为此所
支付的量,它衡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收益。可以通过找出需求曲
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来计算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卖者由其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它们的生产成本,它
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收益。可以通过找出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
以上的面积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决
策者通常关心经济结果的效率以及平等。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这就是
说,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引买者与卖者有效地配置资源。
在存在市场势力或外部性这类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不能有效
地配置资源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无谓损失
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被称为无谓损失。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贸易
的好处
拉伐曲线
降低税率可能会增加税收收入
税收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无谓损失随着税率的提高
而成平方的增大
本章总结
一种物品的税收减少了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而且,消费者
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通常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有无谓损失是因为它引起买者少消费和卖者少生产,而且,
这种行为变动使市场规模缩小到使总剩余最大化的水平之下。由于供给
和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所以,弹性越
大意味着无谓损失越大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而且,无谓损失增加也越
多。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是,最终由于高税收减
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通过比较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可以确定自由
贸易的影响。国内价榴氐表明,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
且,该国将成为出口者。国内价格高表明,世界其他国家在生产这种物
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该国将成为进口者。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该物品的生产者状
况变好,而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
的进口者时,消费者状况变好,而生产者的状况变坏。在这两种情况下,
贸易的好处大于损失。
关税——进口的税——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存在的均衡,因
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虽然国内生产者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
入,但消费者的损大于这些好处。
进口限额的影响与关税类似。但是,在进口限额时,进口许可证
持有者得到了有关税时政府得到的收入。
有各种限制贸易论:保护工作岗位,保卫国家安全,有助于幼稚
产业,防
止不公平竞争,以及对外国的贸易限制作出反应。尽管这些观点在某些
情况下有某些优点,但经济学家相信,自由贸易通常是一种更好的政策。
第十章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
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
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
当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直接影响第三方时,这种影响称为外部
性。像污染这样的负外部性引起市场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均衡量。像技术
溢出效应这样正外部性引起社会最适量大于均衡量。
受外部性影响人有时可以用私人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当一个企
业为另一个企业提供了外部性时,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合并把外部性内在
化。此外,利益各方也可通过签订合约来解决问题。根据科斯定理,如
果人们没有成本地谈判,那么,他们总可以达成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协
议c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在许多利益各方中达成协议是困难的,因此,
科斯定理并不适用。
当私人各方不能适当地解决污染这类外在效应时,政府往往就出
现了。有时政府通过管制行为阻止社会无效率的活动。有时政府还用庇
古税使外部性内在化。保护环境的另一种方法是政府发行有限量的污染
许可证。这种方法引起的结果与对污染征收庇古税大体上相同。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共有资源
物品的特点
物品的排他性:可以阻止人们使用这些物品
物品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
用
物品的分类
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也也无排他性
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自然垄断:无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国防
基础研究
消除贫穷计划
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
共有地悲剧
清洁的空气和水
石油矿藏
拥挤的道路
野生动物
本章小结
物品的差别在于它们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是否具有竞争性。如果排
除某个人使用某种物品是可能的,这种物品就具有排他性。如果一个人
对某种物品的享用减少了其他人享用同一物品,这种物品就具有竞争性。
市场运行最适于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市场运行不适用于
其他类型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例子包括烟火表演、
国防和基础知识的创造。由于不能对使用公共物品的人收费,所以在私
人提供这种物品时,就存在搭便车的激励。因此,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作出供给量的决策。
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例子包括共有的草地、清洁的空
气和拥挤的道路。由于不能向使用共有资源的人收费,他们往往会过度
地使用共有资源。因此,政府努力限制共有资源的使用。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在设计税制时,决策者有两个目标:效率和平等。
税收的效率
税收引起两种成本:
当税收扭曲了人们作出的决策时弓I起的无谓损失。
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管理负担。
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平均税率是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
边际税率是对增加1美元收入的额外税收的比例
受益原则: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
能力纳税原则
应该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
横向平等: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交纳
相等的量
纵向平等:如果税收以支付能力为基础,那么,富有的纳税人支
付的就应该比穷困的纳税人多
比例税:边际税率不变
累退税:边际税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降低
★*累进税:**边际税率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税收归宿:谁来承担税收负担
承受税收负担的人并不总是从政府得到税单的人。由于税收改变
了供给与需求,所以,它们也改变了均衡价格。结果,税收影响的不只
是根据法律实际纳的人。当评价任何一种税的纵向与横向平等时,重要
的是要考虑到这些间接影响。
本章小结
美国政府用各种税收筹集收入。联邦政府最重要的税是个人所得
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州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税是销售税和财产
税
税制的效率剧旨它给纳税人带来的成本。除了资源从纳税人向政
府的转移,税收还有两种成本。第一是税收改变了激励和行为引起的资
源配置扭曲。第二是遵守税法的管理负担。
税制的平等涉及到税收负担是否公平地分配到人民中。根据受益
原则,人们根据他们从政府得到的收益来纳税是公平的。根据支付能力
原则,人们根据他们承受财务负担的能力来纳税是公平的。当评价税制
的平等性时,重要的是要记住从税收归宿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税收负担
的分配与税单的分配不是同一件事。
当考虑税法的改变时,决策者经常面临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关
系。大多数关于税收政策争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对这两个目标的侧重
不同。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研究企业有关价格和数量的决策如何取决于它
们所面临的市场条件
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益=总收益■总成本
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生产所销售物
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
益只减企业的显性成本。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一些成本不随着生产的产量变动而变动,称为固定成本
企业的一些成本随着企业改变产量而变动,称为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ATC=总成本/产量=TC/Q
边际成本MC=(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CRQ
平均成本告诉我们,如果总成本在所生产的所有单位中平均分摊
时,普通一单位产量的成本。边际成本告诉我们,生产额外一单位产量
引起的总成本变动
成本曲线与形状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是下降的,因为固定成本被分摊
到更多量的产量上。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一般随着产量增加
而增加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推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时
短期与长期成本
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时,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
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时,可以说存在规模不经
济。
当长期平均总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时,可以说存在规模收
益不变
本章总结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
当我们分析企业的行为时,重要的是要包括生产的所有机会成本。
一些机会成本是显性的,例如,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另一些机会成
本是隐性的,例如,企业所有者在企业工作而不去找其他工作所放弃的
工资。
企业的成本反映其生产过程。随着投入量增加,典型企业的生产
函数变得平坦,这表现了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因此,随着产量增加,
企业的总成本曲线变得较为陡峭。
企业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企业改
变生产量时不变的成本。可变成本是在企业改变生产量时改变的成本。
两种相关的成本衡量都是从企业的总成本派生出来的。平均总成
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边际成本是如果产量增一单位总成本应该增加的
量。
在分析企业行为时,画出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图形往往是有
用的。对一个典型企业来说,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平均成本
随着产量增加先减少,然后随着产量进一步增加而增加。边际成本曲线
总是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一个企业的成本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长短。特别是许多成本
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结果,当企业改变其生产水
平时,短期中平均总成本可以比期中增加更快。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竟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在竞争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必须接受市坊决定的价格,因而被称为
价格接受者。
竞争企业的收益
总收益与产量同比例变动
对所有企业来说,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是每多销售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动量,对竞争
企业来说,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
由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决定了企业在任何一种价格时愿意供给
多少,因此,这就是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企业短期停止营业决策
停止营业指在某个特殊时期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不生产任何东
西的短期决策。退出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暂时停止营业的企业仍然必须支付固定成本,而退出的企业既可
以节省固定成本,又可以节省可变成本
**沉没成本:**当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时,这种成本是沉
没成本。
竞争企业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
的那一部分。(因为对沉没成本无所作为,当你作出包括经营战略在内
的各种社会生活决策时可以不考虑沉没成本)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
上的那一部分。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在这种进入和退出过程的最后,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必定得到
零经济利润
本章小结
由于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所以,它的收益与产量是同比例的。
物品的价格等于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为了利润最大化,企业选择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由
于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选择使价格等于边际
成本的产量。因此,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它的供给曲线。
在短期中,当企业不能收回其固定成本时,如果物品价格小于平
均可变成本,企业将选择停止营业。在长期中,如果价格小于平均总成
本,当企业不能收回其固定和可变成本时,企业将选择退出。
在有自由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上,长期中利润为零。在长期均衡E寸,
所有企业在有效规模时生产,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而巨,企业数
量的调整满足在这种价格时的需求量。
需求变动在不同时间范围之内有不同影响。在短期中,需求增加
引起价格上升,并使利润增加,而需求减少降低了价格,并引起亏损。
但是,如果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那么,在长期中企业数量调
整使市场回到零利润均衡
第十五章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
为什么产生垄断
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
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自然垄断)。
垄断者生产与定价决策
垄断者的收益:
产量效应:销售的产量越多,因此Q越大
价格效应:价格下降,p降低
利润最大化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
线的相交决定的
对于竞争企业:P=MR=MC
对于垄断企业:P>MR=MC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相等对这两种
企业是相同的。差别是价格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大
于边际成本
•差断的福利与代价
•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
•管制垄断者的行为
•把一些私人垄断变为公共企业
•无所作为
•价格歧视
•企业努力以不同价格把同一种物品卖给不同顾客。这种作
法被称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理性战略。换句话说,通
过对不同的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垄断者可以增加利润。实际上,价格
歧视垄断者向每个顾客收取的价格会比一种价格时更接近于顾客的支
付意愿
•价格歧视要求能根据支付意愿划分顾客
•某些市场力量会阻止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特别是像套利这
种力量,
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价格歧视的福利增加表现为
生产者剩余更高而不是消费者剩余更高
本章小结
斐断是在其市场上为惟一卖者的企业。当一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
资源,当政府给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一种物品的权力,或者当一个企
业可以比许多企业以较少成本供给整个市场时,垄断就产生了。
由于垄断者是其市场上惟一的生产者,所以它面临它的产品向右
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当垄断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就引起它的产品价
格下降,这就减少厂所生产的所有产量赚到的收益量。因此,垄断的边
际收益总是低于其物品的价格。
正如竞争企业一样,垄断企业也通过生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时垄断者根据需求量选择价格。与竞争企
业不同,垄断企业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收益,因此它的价格高于边际成
本。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低于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
大化的产量。这就是说,当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一些对
物品评价大于其生产成本的消费者不购买这种物品。因此,垄断引起的
无谓损失类似于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
决策者可以用四种方式对垄断者行为的无效率作出反应。它们可
以用反托拉斯法使行业更有竞争性。他们可以管制垄断者收取的价格。
它们可以把垄断者变为政府经营的企业。或者,如果与政策不可避免的
不完善性相比,市场失灵肯定要小,政府则可以无所作为。
垄断者通常可以通过根据买者的支付意愿对同一种物品收取不同
的价格来增加利润。这种价格歧视的做法可以通过得到一些本来不想购
买的消费者而增进经济福利。在完全价格歧视的极端情况下,斐断的无
谓损失完全消除了
第十六章寡头
**寡头:**是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每个卖者都提供
与其他企业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寡头的均衡
纳什均衡:是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每个人都在另一方所选择的
战略为既定时,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
当寡头企业个别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
于垄断的产量水平,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小于垄断价格,
但大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寡头的数量对市场结果的影响
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
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博弈论与合作经济学
囚犯的两难处境
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如果无论另一个参与者采用什么战略,它
是一个参与者所遵循的最好的战略,那么,这种战略被称为优势战略
车笛兄费
做广告
共有资源
即使合作使每个博弈参与者的状况变好,要维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贸易限制与反托斯拉法
本章小结
寡头通过形成一个卡特尔并像垄断者一样行事来使自己的总利润
最大化。但如果寡头独立地作出生产决策,结果是产量大于垄断的结果,
价格低于垄断结果。在寡头市场上企业数量越多,产量和价格越接近于
竞争下存在的水平。
囚犯两难处境表明,利己使人们即使在合作符合他们共同利益时
也无法维持合作。囚犯两难处境的逻辑适用于许多情况,包括军备竞赛、
做广告、共有资源问题和寡头。
决策者用反托拉斯法来防止寡头从事减少竞争的行为。这些法律
的适用性是有争论的,因为一些看来可能减少竞争的行为,实际上可能
有合理的经营目的。
第十七章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的企业
短期
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
量相一致的价格
长期
当企业有利润时,利润鼓励进入,而进入又使已有企业面
临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随着已有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这些企业的利
润下降了
当企业亏损时,亏损鼓励退出,退出使仍然留下来的企业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随着留下来的企业产品需求的增加,这些企业利
润增加(也就是说,亏损减少了)。
这个进入和退出的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市场上企业正好有零
经济利润时为止。
正如在垄断市场上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这个结论的得出是
因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以及由于向右下方倾斜的
需求曲线使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正如在竞争市场上一样,价格等于平沟总成本。这个结论的得出
是因为自由进入和退出使经济利润为零。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
过剩的生产能力
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
这种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如何与自由进入和零利润一
致呢?零利润状况只能保证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它并不保证价格等于
边际成本。实际上,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总成本曲线
向下的部分运营,因此,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这样,在价格等于
平均总成本时,价格必定高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一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由于价格加成,一些对物品的评
价高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但小于价格)的顾客没有购买物品。因此,垄
断竞争市场有垄断定价时正常的无谓损失
垄断竞争可能引起社会无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市场上的企业数
量可能并不是〃理想〃的数量。,可能有大多或太少的进入,引起相关
的外部性:
产品多样化外部性:由于消费者从新产品引进中得到了一
些消费者剩余,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正外部性
抢走业务的外部性:由于其他企业从新竞争者进入中失去
顾客和利润,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负外部性。
本章小结
垄断竞争市场有三个特点:许多企业,有差别的产品,以及自由
进入。
垄断竞争市场的情况在相关的两个方面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第
-,每个企业有过剩生产能力。这就是说,它在平均总成本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的部分运行。第二,每个企业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垄断竞争没有完全竞争所有合意的特点。存在由高于边际成本的
价格加成引起的垄断的标准的无谓损失。此外,企业的数量(以及产品
的种类)可能过多或过少。实际上,决策者纠正这些无效率的能力是有
限的。
垄断竞争中固有的产品差别引起使用广告与品牌。广告与品牌的
批评者认为,企业用这些方法利用了消费者的无理性,并减少了竞争。
广告与品牌的支持者认为,企业用这些方法向消替者提供信息,并使价
格和产品质量的竞争更为激烈。
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
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
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
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的工人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
产量值等于工资这一点
对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边际产量值曲线
也是劳动需求曲线。
当一个竞争性企业雇佣的劳动到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一点时,
它的产量也就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一点
劳动市场的均衡
改变劳动供求的彳引可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量变
动,因为这些量必定是相等的。
生产率与工资
我们的劳动需求分析表明,工资等于用劳动的边际产量值衡量的
生产率。简言之,生产率高的工人,得到的工资高;生产率低的工人,
得到的工资低
生产率的三个关键觉得因素:
物质资本:当工人用于工作的设备和建筑物越多时,他们
生产的就越多。
人力资本:当工人受教育越多时,他们生产的就越多。
技术知识::当工人使用越先进的技术时,他们生产的就
更多。
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
每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反映了那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只要使用生产要素的企业是竞争性的和利润最大化大的,每种要
素的租赁价格就必须等于那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值。劳动、土地和资本各
自赚到了它们对生产过程边际贡献的价值。
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
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或资本——的价格等于那种要
素的边际产量值。任何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又取决于可以得到的那种要
素量。由于收益递减,一种供给充分的要素边际产量低,从而价格低,
而一种供给稀缺的要素边际产量高,价格也高。因此,当某种要素供给
减少时,它的均衡要素价格上升。
改变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供给的事件会改变所有要素的收入。可以
通过分析事件对那种要素边际产量值的影响来找出任何一种要素收入
的变动
本章小结
经济的收入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分配的。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劳动、土地和资本。
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产生于用这些要素生产物品与劳务
的企业。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使用每一种要素要达到该要素的
边际产量值等于其价格这一点上。
调整支付给每种要素的价格使该要素的供求平衡。由于要素需求
反映了那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值,在均衡时每种要素根据其对物品和劳务
生产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
由于生产要素是同时使用,任何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取决于可
以得到的所有要素量。因此,一种要素供给的变动改变了所有要素的均
衡收入。
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
补偿性工资差别
经济学家用未M尝性工资差别来指出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所引起
的工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别在经济中普遍存在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的积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类型是教育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教育提高了工资是容易的。企
业——劳动需求者一一愿意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因
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有着较高的边际生产率。工人——劳动供给者一
一只有在受教育的费用能得到回报时才愿意支付受教育的成本。实际上,
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与受教育程度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可以作为
对受教育成本的补偿性差别
能力、努力和机遇
由于无法解释的工资变动如此之大,所以一些被忽略的变量,包
括能力、努力和机遇,应该起着一种重要作用。
超级明星现象
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
使最优生产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的是生产这
种物品所用的技术。
歧视经济学
当市场向那些仅仅是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
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了不同机会时,就出现了歧视
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平均工资的差别部分反映了人力资本和工作特
性的差别,这些差别本身对劳动市场上有多大歧视并没有说明什么。
竞争性市场经济对雇主的歧视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矫正方法。这种
矫正方法被称为利润动机
顾客与政府的歧视行为:顾客偏好与政府政策
竞争市场包含了解决雇主歧视的合理方法。只关心利润的企业的
进入倾向于
消除歧视性工资差别。只有在顾客愿意为维持歧视性做法进行支付或政
府规定歧视时,竞争市场上的这种工资差别才能持续下去。
本章小结
工人由于许多原因而赚到不同的工资。在某种程度上,工资差别
是对工人工作性质的补偿。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从事艰苦、乏味工作的
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从事轻松、有趣工作的工人。
人力资本多的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人力资本少的工人。累积的人
力资本的收益是高的,而且在过去10年来一直在增加。
虽然教育年限、经验和工作特性都像理论预期的那样影响收入,
但仍有许多收入差别不能用经济学家可以衡量的事情来解释。收入中无
法解释的变动主要归因于天赋能力、努力和机遇。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受教育更多的人得到更高工资并不是因为教
育提高了生产率,而是因为有更高天赋能力的工人把教育作为一种向雇
主表示他们高能力的信号。如果这种信号理论正确的话,那么,提高所
有工人的教育程度就不会提高整个工资水平。
收入中的一些差别是由于基于种族、性别或其他因素的歧视。但
是,歧视的衡量是困难的,因为必须根据人力资本和工作特性的差别进
行校正。
◎竞争市场倾向于限制歧视对工资的影响。如果一个工人群体的
工资由于与边际生产率无关的原因低于另一个工人群体,那么,非歧视
企业将比歧视企业赢利更多。因此,利润最大化行为可以减少歧视性工
资差别。如果顾客愿意为歧视企业更多地支付或如果政府通过要求企业
歧视的法律,竞争市场上的歧视就会继续下去。
第二十章收入分配
当政府实施一些政策来使收入分配更平等时,它扭曲了激励,改
变了行为,并使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不平等的衡量
贫困率是家庭收入低于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贫
困线是联邦政府按提供充分食物成本的大约3倍的标准确定的
衡量不平等的问题:
实物支付转移
经济生命周期
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
经济流动性
政府在改变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支持收入再分配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假
设,随着一个人收入增加,从增加的一美元收入中得到的额外福利是减
少的
自由主义:应该是提高社会中最差的人的福利
自由意志主义:
根据自由意志主义者的看法,政府不应该为了实现任何一
种收入分配而拿走一些人的收入并给以另一些人。
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强调个
人的权利,以确保每个人有同样使用自己才能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帮助最贫困成员的公共政策
最低工资法
福利:提高穷人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是政府补贴他们的收入
负所得税
实物支付转移
本章小结
惩罚成功和奖励失败的政策减少了对成功者的激励。因此,政策
制定者面临平等和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更加平等地分割蛋糕,蛋糕就
会变得越小
收入分配数据表明了我们社会中存在的巨大不对称。最富的五分
之一家庭收入是最穷的五分之一家庭收入的10倍左右。
由于实物转移支付、经济的生命周期、暂时收入和经济流动性对
了解收入变动如此重要,所以,要用某一年的收入分配资料来判断我们
社会中的不平等程度是困难的。当考虑到这些因素时,它们总倾向于表
明,经济福利的分配比年度收入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路径规划
-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深度分析
- DB1311T 083-2025 谷子-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 跨学科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探索
- 城区排涝通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 加强语文素养提升计划
- 优化影像科工作流程的思考计划
- 企业治理结构优化方案计划
- 理财师考试中的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的探索与研究试题及答案
- 如何保持财务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计划
- 滤毒罐使用说明书
- 如何上好一节思政课综述课件
-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验收表格
- 卷烟厂电气专业笔试题
- 消防维保方案 (详细完整版)
- 烯烃分离装置操作规程
- 停电作业工作票配电填写模板
-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课堂PPT)
- 投标法人代表授权书
- 海天注塑机日常点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