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max案例教程》课件 项目1 初识3dsMax_第1页
《3dsmax案例教程》课件 项目1 初识3dsMax_第2页
《3dsmax案例教程》课件 项目1 初识3dsMax_第3页
《3dsmax案例教程》课件 项目1 初识3dsMax_第4页
《3dsmax案例教程》课件 项目1 初识3dsMa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1初识3dsMax本章介绍:3dsMax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三维软件之一,在建模、灯光、材质、渲染、动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其实在实际工作领域中设计建筑、影视动画、游戏等各个行业,本项目将带领大家进入三维奇妙世界,去遨游三维的广袤空间。课堂学习目标认识操作界面。熟悉各个控制区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3Dmax的软件界面和常见的操作方法任务1认识3dsMax工作界面认识快速工具栏工具箱认识菜单栏认识工具栏认识命令面板认识视图工作区认识时间轴轨迹栏和动画控制区认识状态栏任务实施1.软件窗口组成1.1主菜单栏在软件窗口最上面就是主菜单栏,在每个菜单中都包含与3D设计操作有关的命令。在后面的操作中会逐步使用其中的功能1.2.主工具栏在窗口菜单栏下面就是主工具栏,其中包含撤销、重做、连接、移动、旋转、缩放等常用的操作按钮任务实施1.软件窗口组成1.3功能区在主工具栏上单击按钮,可以打开或关闭功能区,在高级建模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个功能区,如石墨功能、多边形建模功能等1.4场景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可以方便的管理场景中的模型、灯光、摄像机、大气装置等,如对模型装置进行命名、分组、隐藏显示、过滤对象等操作1.5视图布局设置区窗口布局显示区,可以方便设置使用的显示视图任务实施1.6命令面板命令面板是3dsmax软件中最核心的部分,对象的创建、修改都在这里,它由六个面板组成,分别是创建、修改、层次、运动、显示、实用程序,每个面板中都有许多子命令,通过这些命令可以方便的对对象进行创建、修改等操作1.7时间轴轨迹栏和动画控制区在视图工作区下方就是时间滑块和轨迹栏,它们是用来控制动画的,通过时间滑块拖动和移动到活动时间段中的任何帧上任务实施1.8状态显示区当我们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或者选择工具栏中的一个工具时,状态显示区会显示当前选择了几个对象,以及当前选择的工具的使用方法1.9视图控制区视图控制区中包含缩放(ctrl+Z)、缩放所有视图、最大化选定的对象、所有视图最大化显示选定对象、缩放区域、平移视图、环绕子对象、最大化视图切换(Alt+W)等任务实施1.10视图显示区在中间部分是视图显示区,标准的显示区有:顶视图、左视图、前视图、透视图,每个视图都有独立的菜单来改变视图的显示效果,视图可以通过视图菜单或快捷键方便切换,如按F键切换到前视图、按T键切换到顶视图、按L键切换到左视图、按C键可以切换到摄像机视图必备知识1.3dsMax2021系统要求2.3dsMax2021新增功能3.快捷键A—角度捕捉开关B—切换到底视图C—切换到摄像机视图D—封闭视窗E—切换到轨迹视图F—切换到前视图G—切换到网格视图H—通过名称选择对话框I—交互式平移J—选择框显示切换K—切换到背视图L—切换到左视图M—材质编辑对话框N—动画模式开关O—自适应退化开关P—切换到透视图Q—显示选定物体三角形数目R—切换到右视图S—捕捉开关T—切换到顶视图U—切换到等角用图V—旋转场景W—最大化视窗开关X—坐标轴高亮显示开关Y—工具栏界面转换Z—缩放模式F1—帮助文件F3—线框与光滑高亮显示切换F4—DEGEDFACES显示切换F5—约束到X轴方向F6—约束到Y轴方向F7—约束到Z轴方向F8—约束轴面循环F9—快速渲染F10—渲染对话框F11—MAX脚本程序编辑F12—键盘输入变换Delete—删除选定物体Space—选择集锁定开关End—进到最后一帧Home—进到起始帧Nsert—循环子对象层级Pageup—选择父系Pagedown—选择子系Ctrl+A—重做场景操作Ctrl+B—子对象选择开关Ctrl+F—循环选择模式Ctrl+L—默认灯光开关Ctrl+N—新建场景Ctrl+O—打开文件Ctrl+P—平移视图Ctrl+R—旋转视图模式Ctrl+S—保存文件Ctrl+T—纹理校正Ctrl+T—打开工具箱(NURBS曲面建模)Ctrl+W—区域缩放模式Ctrl+Z—撤销场景操作Ctrl+Space—创建定位锁定键Shift+B—视窗立方体模式开关Shift+A—重做视图操作Shift+E—以前次参数设置进行渲染Shift+C—显示摄像机开关Shift+G—显示网格开关Shift+F—显示安全框开关Shift+I—显示最近渲染生成的图像Shift+H—显示辅助物体开关Shift+O—显示几何体开关Shift+L—显示灯光开关Shift+Q—快速渲染Shift+P—显示粒子系统开关Shift+S—显示形状开关Shift+R—渲染场景Shift+Z—取消视窗操作Shift+W—显示空间扭曲开关Shift+\\—交换布局Shift+4—切换到聚光灯/平行灯光视图Alt+S—网格与捕捉设置Shift+Space—创建旋转锁定键Alt+Ctrl+Z—场景范围充满视窗Alt+Space—循环通过捕捉Shift+Ctrl+A—自适应透视网线开关Alt+Ctrl+Space—偏移捕捉Shift+Ctrl+Z—全部场景范围充满视窗Shift+Ctrl+P—百分比捕捉开关1—打开与隐藏工具栏6—冻结选择物体7—解冻被冻结物体任务2设计3dsMax作品3dsMax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三维模型的制作中。设计一个三维作品大体经过建模、赋予材质、添加灯光、调整摄像机、渲染出图片、后期加工等环节。本任务是一个简单的实例设计过程。任务实施1.启动3dsMax软件2.设置单位任务实施3.创建地面模型和茶壶模型在“新建”面板中的“标准基本体”中选择“长方体”选项后,在透视图中拖曳鼠标画出长方体的底面后单击,向上移动鼠标画出长方体的高度后单击,一个长方体模型就建立完成了。在工具栏中选择“移动”“旋转”“缩放”命令对长方体进行修改,也可以选择模型在“修改”面板中直接输入参数值进行修改,使用同样的方法在“新建”面板中的“标准基本体”中选择“茶壶”选项,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茶壶模型,通过“移动”“旋转”“缩放”命令对“茶壶”进行修整,选择茶壶按“Z”键最大化显示,并置于长方体上面任务实施4.为长方形添加木纹材质选择长方体模型,选择“渲染”→“材质编辑器”→“精简材质编辑器”命令,在打开的“材质编辑器”窗口中选择第一个材质球,在“明暗器基本参数”中选择“Blinn”选项,在“Blinn基本参数”中,单击“漫反射”后的贴图按钮,打开“材质/贴图浏览器”对话框,在其中选择“通用高级木材”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在“漫反射颜色”中设置贴图参数,将预设设置为“三维松木-未加工”,然后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任务实施5.为“茶壶”添加金属材质在场景中选择“茶壶”模型,在“材质编辑器”中选择第二个材质球,并将其材质指定给“茶壶”模型,在“明暗器基本参数”中选择“金属”选项,在“反射高光”面板中设置“高光级别”为200,“光泽度”为50,选择“漫反射”颜色,在弹出的“颜色选择器:漫反射颜色”对话框中输入颜色RGB(220,220,220)后,单击“确定”按钮任务实施5.为“茶壶”添加金属材质在“贴图”面板中选择“反射”选项,单击其后面的“贴图类型”按钮,在弹出的“材质/贴图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光线跟踪”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在“颜色选择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中的环境色改为RGB(220,220,220),单击“确定”按钮,设置完毕后将材质赋予茶壶模型任务实施6添加灯光选择“创建”→“灯光”→“标准灯光”→“自由聚光灯”选项,或者在“新建”面板中,单击“灯光”按钮,选择“自由聚光灯”选项,在前视图中创建灯光,利用移动、旋转工具,调整灯光的位置。任务实施7.渲染选中透视图,调整模型大小和位置,选择“渲染”菜单中的“渲染”命令(或按Shift+Q组合键)。单击“保存”按钮将渲染图保存为图像文件,以备后用必备知识3dsMax的“参照坐标系”1.“视图”3dsMax视图是系统默认的坐标系,它是“世界”和“屏幕”坐标系的混合体2.“屏幕”“屏幕”坐标系将活动视图用作坐标系。X轴为水平方向,正向朝右;Y轴为垂直方向,正向朝下;Z轴为深度方向,正向指向用户3.“世界”“世界”坐标系从前视图看:X轴正向朝右;Z轴正向朝上;Y轴正向指向背离用户的方向。4.“父对象”使用选定对象的“父对象”坐标系。如果对象未链接至特定对象,则其为“世界”坐标系,其“父对象”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相同5.“局部”局部”坐标系为每个对象使用单独的坐标系6.“万向”“万向”坐标系可以与“EulerXYZ旋转”控制器一同使用7.“栅格”“栅格”坐标系具有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