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练习17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24兴化一中四模)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本月26日,来自万盛的李某因贪杯致醉后用木棍无故敲打路边停放的车辆,导致三辆小车不同程度受损,而被警方刑拘,事后,李某特别。
②湖北襄阳市樊城区耗资四百万元,只为了爱护一棵323岁的老楸树,这是否值得呢?老区长动情地说:“爱护它,就是爱护一段城市记忆,就是留住了乡愁啊!”
③“两会”是共商国是之所,也是看法纷呈之地,我们敬重每一位代表、委员表达的权利,但每位代表都应想清晰了再说,切勿,天马行空。
A.懊悔年纪词不达意B.懊恼年龄词不达意C.懊悔年龄言不及义D.懊恼年纪言不及义2.(2024泰州中学3月检测)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态!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覆盖在一片雪帘雾障里。3.(2024徐州考前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为“好读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学问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经常觉得不着边际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当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A.⑤④②①⑥③B.②④③⑥①⑤C.②④⑤⑥①③D.④②⑤①⑥③4.(2024无锡期中)填入下面唐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白云空长越山薇。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A.细水浮花归别浦B.淡烟浮照明星楼C.清露已凋秦塞柳D.绣户夜攒红烛市5.(2024苏州期中)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接着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B.程一鸣教授将自己的学术专著送给爱徒王斌,他在扉页上写下“王斌同学惠存”的字样。C.主持人黄乐乐说:“感谢嘉宾吴小明,庆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D.李烨对张进说:“特别感谢你这次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下次假如你有什么困难,我确定会鼎力相助。”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2024扬州一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出师表》)
(2)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3),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钿头云篦击节碎,。(白居易《琵琶行》)
(5),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8)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
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当“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佚名“万水千山,哪怕在地球的顶端也要赶回来。”这是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的一句解说词。这部近期胜利刷屏的纪录片中,老外主持人走访中国各个角落,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通都大邑到偏远小城,介绍各色春节传统,体验不同年俗,只为让世界走近这场“全球最大的盛典”。曾几何时,春节是华人专属的文化标识。今日,当中国与世界的“近身接触”越来越频繁,春节在十几个国家成为法定节假日,各国商家竞相将春节促销作为“保留曲目”,出境游的中国人也时时常听到各种外国腔调的“新年欢乐”。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年为什么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今日的世界变小了,心灵的交汇就变多了。在世界的解读中,春节背后是“和合为贵”“万象更新”“团聚和谐”等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暖和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纪录片《中国春节》中,零下30摄氏度环境下用冰雪修建“长城”的中国人,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售卖年货的中国人,香港黄大仙祠为新年祈福的中国人……每一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是中国特色的家庭观、人生观。同强调个体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明显更加留意家庭概念,春节恒久和“回家”联系在一起——即使身不能至,心也要和家人在一起。现代社会,全球范围,“疏离症”好像没有国界,而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却能安慰异国他乡的心灵,传递暖和亲切的情愫。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起先明白中国人从各地跋山涉水、赴一场年度团聚的执着,理解春运回家路上“痛并欢乐着”的心情,艳羡一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天伦的圆满。犹如加拿大一位国会议员所说,“中国春节总是伴随着浓浓亲情,当然还有喧闹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春节的内涵,仿佛春风化雨,进入更多人的认知。春节在全球范围越来越热,也反映出中国日益向世界开放的胸怀。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对世界而言,春节正从乐一乐的簇新事儿,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不久前,中国冰糖葫芦首次登陆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外走红,被最爱甜食的俄罗斯人评为“新年最受欢迎的外国零食”。有网友开玩笑说:“俄罗斯尽然没独创出糖葫芦?明明什么条件都具备啊。”答案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通过沟通收获理解与观赏。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擦出了新的火花。各国庆祝春节的方式不尽相同,同一张鸡年海报在各地的呈现方式也有差异。全球各地的春节庆祝方式,从传统的舞狮子、猜灯谜,衍生出新春音乐会、环球春晚等形式,为中国年的古老传统注入了新内涵。当然,春节热也是中国热的一部分。今日,中国的一言一行备受外界关注,读懂中国言行背后的文化心理,也成了一门受欢迎的学问。在《中国春节》这部纪录片中,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晚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由此看,读懂春节,读懂中国,也是读懂当今时代很多“世界级”现象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时间”越来越成为“世界时间”,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生动体现。(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
8.文中提到中国冰糖葫芦被俄罗斯人评价为“新年最受欢迎的外国零食”,有何用意?(6分)答:
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春节时间”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时间”。(6分)答:
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C题干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句,“懊悔”重在“悔”,懊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句子意思重在表达李某对自己醉酒后的行为的懊悔,故应选用词语“懊悔”。②句,“年龄”指生存的年数,适用范围大,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等,如“地球的年龄已有45亿年以上”。而“年纪”只指人的年龄、岁数。本句是说一棵树生存的年数,故应选用词语“年龄”。③句,“言不及义”,尽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词不达意”,说话或写文章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本句是要求“两会”代表想好了再说,不要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故应选用成语“言不及义”。故选C。2.答案A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家子弟。“膏粱”本意是“精致的饭菜”,后泛指名门望族。“纨绔”与“膏粱”借代穿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方中的借喻。3.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实力。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应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据此可以确定②④。由后文“孔子说”可以确定③应放在最终。⑥“怎么能‘不求甚解’呢”紧承⑤,可确定⑤⑥的依次,①是对⑤⑥的进一步阐述,所以确定答案为C项。4.答案C律诗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仗,可以不对仗。由此知道,所填句子要和“白云空长越山薇”对仗。选项中,A项,“浮花”和“空长”不对仗;B项,“明星楼”和“越山薇”不对仗;D项,“红烛市”意境不符。答案为C。5.答案B惠存:敬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A.“府上”是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C.“荣幸”是谦辞。D.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辞。多用于求人相助或表达感谢时的客气话,不能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6.答案(1)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2)隐天蔽日(3)君子生非异也(4)血色罗裙翻酒污(5)纵一苇之所如(6)佛狸祠下(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8)人间正道是沧桑7.答案首先,由英国广播公司为中国春节拍摄纪录片及春节成为其他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等社会现象提出观点——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其次,阐释中国春节被世界认可的缘由;最终,强调“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的意义。解析概括全文论述思路,首先,明确论述文的基本构架,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本文的前三段,由英国广播公司为中国春节拍摄纪录片及春节成为其他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等社会现象提出观点——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中间部分,阐释中国春节被世界认可的缘由;最终一段,强调“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的意义。然后,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文章切块。最终,采纳“首先”“其次”“接着”“最终”等表示层次性的连接词语把归纳的层意连接起来即可。8.答案①举例论证,反映中国正向世界开放;②说明春节渐渐成为一种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③证明不同文化可以通过沟通收获理解与观赏,增加文章劝服力,丰富文章内容。解析此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用意除了举例论证的一般作用,还要分析例子本身证明的内容——中国正向世界开放;关照上下文,看举例论证的段落观点和分论点,此处例子前有“春节正从乐一乐的簇新事儿,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例子后有“答案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通过沟通收获理解与观赏”,提炼概括可形成答案。9.答案①春节背后体现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暖和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②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能安慰异国他乡的心灵,传递暖和亲切的情愫;③对世界而言,春节渐渐由乐一乐的事儿,变成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专业介绍课件
-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承包合同书
- 辽宁政法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西方医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两校2024-2025学年高三四模(5月)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大学发展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期末热身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3年电气中级工程师考试题库
- 健康教育心肺复苏知识讲座(3篇模板)
- 五年级上册体育教案(表格式)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中国高清荧光腹腔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4版
- 国企管理人员招聘考试题库
- 托管老师员工手册
- 中医养生的健康体重
- 中石化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单元教材解读(素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