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常规演讲人:日期:高热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要点辨证护理高热护理常规特殊情况处理护理案例研究目录CATALOGUE01高热概述定义高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属于中医“发热”范畴。病因定义与病因中医认为高热多由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或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而引起。0102临床表现体温升高高热患者体温常超过39℃,甚至达到40℃以上。伴随症状脉象与舌象高热患者常伴有头痛、身痛、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等症状。高热患者脉象多浮数,舌红苔黄。123病位高热病位在表,主要在肺、胃、膀胱经,但也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涉及心、肝、肾等脏腑。辨证高热可分为外感高热和内伤高热,外感高热以风寒、风热、暑热为主,内伤高热以阴虚、阳虚、气虚为主。辨证施治时需注意区分不同的证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病位与辨证02护理评估体温持续监测患者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判断发热程度。脉搏评估患者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度,警惕异常情况。呼吸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血压定期测量患者血压,警惕因高热引起的血压变化。生命体征伴随症状与自理能力伴随症状了解患者高热时是否伴有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皮疹等症状,以便评估病情。自理能力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行走能力等,确定护理需求。饮食状况观察患者饮食状况,了解是否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烦躁等,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心理社会状况社会支持评估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了解其家属、亲友的关心程度及经济状况。沟通能力评估患者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03护理要点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病室应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饮食调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液漱口,每天2-3次。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预防褥疮等并发症。观察体温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观察体温变化及热型。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出汗、脉象等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监测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小便的色、质、量,以了解病情变化。记录护理过程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病情观察与记录采取呼吸道隔离或接触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患者时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消毒。患者的用品要专用,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隔离与防护措施隔离措施接触患者的处理患者用品处理宣传教育04辨证护理症状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苔薄白、脉浮等。护理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给予姜汤、葱白水等温热饮品,以助发汗。-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护理注意事项发汗后应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防止受凉。护理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表热证护理01020304症状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胁痛、心烦喜呕、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异味刺激。-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烦躁。和解少阳,疏肝和胃。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半表半里证护理护理原则护理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症状护理原则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便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清热生津,凉血解毒。里热证护理护理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燥热刺激。-给予清凉饮品,如绿豆汤、菊花茶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体液。护理注意事项避免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或食物,以免伤及脾胃。05高热护理常规饮食护理清淡饮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面条、水果等,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喝水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喝水,有助于降温和补充体内水分。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以免消化不良。123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温水浸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四肢等部位,帮助散热。030201冰袋降温将冰袋置于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注意避免冻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口腔溃疡等,需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避免汗液浸渍引起皮肤不适或感染。口腔与身体清洁06特殊情况处理热极生风高热患者热邪内陷,深入厥阴,扰动肝经所致动风之证,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特点平肝熄风、清热解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稀粥、藕粉、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护理原则保持安静,避免刺激;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如羚羊角汤、镇肝熄风汤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护理方法01020403饮食调理症状特点清心开窍、解毒透邪。护理原则护理方法高热患者邪热内陷,灼伤心包,心神被扰,表现为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质红绛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稀粥、藕粉、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病室安静,避免过度干扰;遵医嘱给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心开窍之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邪入心包饮食调理热结阳明症状特点:高热患者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表现为高热、口渴、大汗出、面红目赤、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等。护理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泄热。护理方法:保持病室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捂热;遵医嘱给予白虎汤、承气汤等清热泻火之剂;腹胀满痛者可按摩腹部,促进腑气通畅;大便秘结者可遵医嘱给予大黄、芒硝等通便药物。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07护理案例研究案例一:表热证护理病史及症状患者高热,体温39.5℃,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护理措施护理效果采用辛凉解表法,给予麻黄汤口服,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冰敷额头、腋下等。患者服药后体温逐渐下降,恶寒减轻,头痛缓解,开始有汗出,舌质转红,苔薄白变薄,脉浮紧转缓。123患者高热,体温40℃,汗出热不解,口渴欲饮,心烦口苦,小便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采用清热泻火法,给予白虎汤口服,同时配合针刺曲池、合谷等穴位以清热解表。患者服药后体温逐渐下降,口渴减轻,心烦口苦消失,小便转清,舌红苔黄转淡,脉洪数转缓。里热证患者高热时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伤津耗液、惊厥等危象。案例二:里热证护理病史及症状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注意事项案例三:高热并发症处理高热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抽搐、昏迷、脱水等。并发症类型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新型包装材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滑参数停机说课课件
- 小学生象棋教学课件
- 小学生课间秩序课件
- 小学生课件闯关素材
- 湖北初中信息技术课件
- 消防人员岗位实习报告
- 通信固定终端设备装调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白酒灌装工岗位实习报告
- 连锁经营管理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
- 2025-2030年中国电镀工业前景规划及投资决策建议研究报告
- 小学生消防暑期安全
- 《四川省信息化项目费用测算标准》
- 反酸病因介绍
- (高清版)DB41∕T 2315-2022 农村房屋不动产测量规范
- 办公楼消防系统维修保养方案及实施
- UL859标准中文版-2017家用个人美容仪UL中文版标准
- 指甲-髌骨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 儿童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课件
- 酿酒机器相关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