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斗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烽火连绵的局部斗争(一)朝鲜斗争1.背景:朝鲜南北对立;美国的霸权政策。2.概况: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队限制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美军仁川登陆,占据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1年起先停战谈判;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3.影响(1)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局部斗争。(2)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精神,打破了美军不行战胜的神话。(3)朝鲜斗争结束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二)越南斗争1.背景(1)法国侵略越南,《日内瓦协议》签订,南北分裂。(2)美国干涉越南内战。2.过程:特种斗争(20世纪60年头初)——局部斗争(1964年)——转折(1968年)——停战协定(1973年)。3.结果:1973年在巴黎签署停战协定;1975年越南实现了统一。4.影响(1)迫使美国不得不变更其对外战略。(2)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三)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平1.中东问题的由来(1)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2)中东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布比较困难的地区,宗教冲突困难。(3)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是阿以冲突存在的关键。2.困难性的缘由(1)历史因素:长期的民族冲突、宗教信仰、领土、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2)现实因素:联大分治决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国际力气介入,分别支持一方。(3)关键因素:对同一块领土都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斗争造成部分领土主权和占有权的分别。3.艰难性的缘由(1)中东问题有其困难深刻的历史根源。(2)阿以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峻分歧是其症结。(3)外部势力的插足,是难以解决的重要缘由。(4)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举棋不定,缺乏限制力。4.历次中东斗争(1)第一次中东斗争(巴勒斯坦斗争):1948~1949年,阿拉伯国家失败,引起新的领土纷争。(2)其次次中东斗争(苏伊士运输河斗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输河,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结果英、法、以先后撤军。(3)第三次中东斗争(“六日斗争”):1967年,以色列占据了埃及、叙利亚的大片领土,在联合国干预下,斗争进行了6天即告结束。(4)第四次中东斗争(“十月斗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同以色列交战,收回了部分失地。5.中东和平进程(1)背景:前四次中东斗争并不能解决双方的冲突。(2)序曲:埃以和解和“戴维营协议”。(3)存在的问题: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定居点问题。(四)两伊斗争1.缘由:领土纠纷;宗教冲突;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2.过程与结果: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实现停火。3.影响: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造成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分裂;给美苏插手该地区创建了条件。(五)海湾斗争1.缘由:边界纠纷;油田之争;地区争霸;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2.过程与结果:1990年8月爆发,1991年2月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睬的决议,斗争结束。3.阻挡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联合国、美国。4.特点:一场高科技斗争;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局部斗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缘由1.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斗争。2.核斗争的毁灭性后果。3.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4.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接着走向缓和。(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缘由1.谋求社会的发展和旺盛是人类永恒的课题。2.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3.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变更现状。(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3.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妙将来的重要保证。(四)“维护长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0世纪,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整体,各国相互依靠程度日益加深。2.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常见的局部斗争的影响。3.各国发展经济的须要。4.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须要。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须要。(五)当今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1.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止斗争。2.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靠,相互补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3.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养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化人心。1.肯尼迪在总统竞选中提出成立和平队时说道:“你们将成为青年美国人特殊组织的一员,假如你们在对自由担当义务、增进各地人民的利益、为你们的国家和它最好的传统及所代表的一切感到骄傲等方面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其影响将会是深远的。”和平队成立的目的是()A.消退国内严峻种族卑视B.传播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C.重新确立美国经济优势D.摆脱越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解析:选D依据题目中“为你们的国家和它最好的传统及所代表的一切感到骄傲等方面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其影响将会是深远的”得出:是为摆脱越南斗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故D项正确。2.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斗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确定提高石油价格。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由原来每桶3.01美元涨到每桶11.651美元,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表明当时()A.斗争确定石油的价格B.提高石油价格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手段C.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D.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石油价格的波动解析:选B题干中提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确定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说明提高石油价格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手段,故B项正确。3.“假如没有海湾斗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醒悟,可以说海湾斗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斗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海湾斗争对我国军事变革最大的启示在于()A.全新的斗争观念 B.先进的军事装备C.落后就要挨打 D.多国部队的阵容解析:选A海湾斗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斗争特征的革命性变更,它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斗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启示在于全新的斗争观念,故A项正确。4.“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右图为耸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A.反帝和反霸B.和平与发展C.共享与共荣D.生产与环境解析:选B“铸剑为犁”是对斗争的反思,不能体现反帝的要求,故A项错误;“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表达了对和平的憧憬,故B项正确;“铸剑为犁”无法体现共享与共荣的思想,故C项错误;“铸剑为犁”无法体现生产与环境的理念,故D项错误。5.欧洲最高人权奖又名萨哈罗夫奖。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之父”,后来反对核扩散,促成1963年禁核条约的签署;70年头,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反对政治迫害,于197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起伏的人生经验折射出“二战”后()A.科技进步瓦解着两极格局B.西方和平演化战略的成效C.人类对斗争和极权的反思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折解析:选C两极格局1991年才瓦解,故A项错误;萨哈罗夫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是出于对极权的反思,而非受西方和平演化战略的影响,故B项错误;萨哈罗夫反对核扩散是出于对斗争的反思,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是出于对极权的反思,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折,故D项错误。6.材料朝鲜斗争爆发后,随着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苏联向中国供应多笔贷款,涉及金额50多亿旧卢布。1950年至1953年间,中国通过这些贷款从苏联购置了60个步卒师的装备和590架飞机。1951年,中苏达成协议,规定苏联向中国转让制造陆军通用武器和弹药的特许权,并供应技术资料、武器样品及派遣专家来华指导生产,商定苏联救济中国建立飞机修理厂。中国选择了18种苏式枪械、火炮及弹药作为仿制对象,随后起先大规模生产苏式武器。鉴于美军飞机轰炸给志愿军后勤补给所造成的巨大困难,苏联3个航空兵师干脆投入空战,使美军再也无法对鸭绿江地区实施轰炸任务,并负责爱护志愿军的后方交通运输线,这为斗争成功供应了必要保障。——摘编自薛海玲《朝鲜斗争中苏联对华军事救济探析》(1)依据材料,概括朝鲜斗争期间苏联对华军事救济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苏联对华军事救济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苏联对华军事救济的历史作用。答案:(1)表现:供应军事贷款,用以购买苏联武器;供应技术救济,苏联空军干脆参战,保证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缘由: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美苏冷战对抗加剧。(2)历史作用:进一步亲密中苏同盟关系;保障了抗美援朝斗争的成功;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中学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中国边疆平安,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7.材料关于领海问题,国际法始终没有公认的统一规定。帝国主义者出于侵略扩张的须要,将领海范围限制在3海里或12海里以内,但它并没有为多数沿海国家所接受。1947年智利和秘鲁最先宣布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拉美21国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宣言》,宣布各签字国在200海里海疆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美苏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鼓吹“公海自由”论,极力抵制拉美国家200海里海洋权主见。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到1974年,全世界110多个沿海国家,有80多个国家发表拥有200海里海权的声明。1982年,在牙买加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虽然接着规定领海为12海里,但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全部权可延长到200海里,在特殊状况下可延长到350海里,同时规定国际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现代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的时代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答案:(1)背景: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气;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领海国家纷纷提出海洋权益的诉求等。(2)影响:确立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基本法律框架;引起世界海洋秩序的变革;对沿海国家开发利用、有效管理海洋和维护海洋权益供应了法律保障;同时对沿海国家的海洋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8.材料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复原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斗争,即海湾斗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冲突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斗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反抗实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限制系统、预警侦察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行逆的损害。——摘编自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海湾斗争爆发的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海湾斗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答案:(1)背景:国际新旧政治格局处于过渡之中,冲突不断;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推动;美国科技、军事实力强大。(2)特点:整体作战理念形成;斗争消耗大,作战速度快,斗争破坏力大。影响:信息化作战方式渐渐被各国熟知;带来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更;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但对环境造成严峻破坏。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威逼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斗争时起时伏。据统计,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规模的斗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人。材料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冲突激化,局势惊慌。材料三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产业与智能设备融合创新考核试卷
- 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社区团购广告考核试卷
- 口腔科用牙科综合治疗台电气安全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节能技术考核试卷
- 全国卷语文高考的作文
- 硅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冶金考核试卷
- 糖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深度解读考核试卷
- 纺织设备振动与噪声控制考核试卷
- 急性胰腺炎PBL护理查房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 小学语文《习作一形形色色的人》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 GB/T 3785.1-202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 湖南省第十八届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第三届“外研
- 基夫赛特炼铅的设计运行(2)(1)
-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3教学设计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DQE研发部项目文档检查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