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复习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复习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复习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复习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复习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1.《说文解字》是东汉文学家______编著的,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__________和考究字源的书。2.《周易》亦称《______》,包括《____》和《____》两部分,被誉为“大道之源”。3.《尚书》亦称《书》《书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基础填空许慎汉字字形易经经传虞书夏书商书周书4.《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上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5.“三礼”,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仪礼》《周礼》《礼记》。其中《仪礼》偏重__________,《周礼》偏重__________,《礼记》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6.《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________史书,现在流传的《春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穀梁传》。诗歌总集风雅颂祭祀天、地、宗庙之礼行为规范政治制度编年体左传公羊传7.四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称,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8.《战国策》又称《______》,是西汉______编订的________史书,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9.《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是西汉史学家________编撰的,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史书。全书包括__________、十表、八书、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国策刘向国别体司马迁纪传体十二本纪

七十列传三十世家10.《汉书》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断代史,主要由东汉史学家______编撰而成。11.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如____家、____家、墨家、法家等。12.辞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盛行于汉代。一般分为______、散赋、______、律赋、______五种。13.《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总集,相传主要是______创作的一种新体诗。纪传体班固儒道骚赋骈赋文赋浪漫主义诗歌屈原

二、简答学思辨1.班级准备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活动,你推荐大家可以先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请简要阐明你的推荐理由。(不超过100字)

【示例】《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收录了九千字,并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对每个字都有说解。同时还介绍了造字、用字的六个条例和汉字的演变。阅读这一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史和意义。分析思辨2.《经典常谈》中的《周易》,有人认为以介绍占卜为主,不适合学生阅读;也有人认为阅读此书对学生有益。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说明理由。

【示例】阅读《周易》对学生有益。这部书虽然以介绍占卜为主,但其中有不少内容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阅读此书不仅能学习古人的智慧,同时,书中也有不少好句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句子可以让学生得到启发。所以,阅读此书对学生是有益的。3.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介绍一部经典时,叙述它的源头、发展与特点,使读者产生了解经典的欲望。请结合《〈尚书〉第三》一篇,说说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作者从“《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起笔,说到《尚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尚书》流传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特别是“今文”和“古文”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今文尚书》也有真伪之分。流畅中带着起伏,既传递给读者知识,又激发读者思考。4.小文在阅读《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时发现,后人解诗通常采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如孔子教训学生做学问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使得诗篇原本的意义逐渐模糊。你是否赞同这样的写诗、解诗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同意。写诗的目的是表达情绪,在表达当前情绪时,自然可以引用一些符合情绪的诗句来帮助诗人传递思想,而不需要全篇挪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诗文原句的理解也会产生转变,使诗歌的意义承载范围扩大,增添诗歌的活力。

【示例二】不同意。解诗时一定要对整首诗进行推敲,否则无法知晓作者原意,久而久之,诗歌的内涵被曲解,不利于诗歌的传播与教学。同时这种写诗方式也会让他人对作品产生误解,无法准确地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5.小明最近对古籍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选哪本比较好。作为他的朋友,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古籍的阐述,从《战国策》和《汉书》中任意挑选一本推荐给他,你会跟他怎样说?请把你的推荐语写在下面吧!

【示例一】小明,我想向你推荐《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说是历史,其实更多的是文学故事,一部分作品的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另一部分则文采稍逊,却依托历史事实,对研究战国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示例二】小明,我想向你推荐《汉书》。《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通过阅读这部史书,我们能够更充分地认识这个时代的历史,丰富我们的学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够有助于我们的写作。6.请从《诸子第十》和《诗第十二》中任选一篇,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示例一】我选择《诸子第十》。在本篇中,朱自清说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的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孔子为了维护日渐崩坏的礼制,推广教育,使得许多平民百姓都能上学,这令我感动不已。同时,我也要珍惜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示例二】我选择《诗第十二》。在本篇中,朱自清说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杜甫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悲剧,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我们如今虽身处美好时代,但也应学习杜甫心系国家、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7.班级启动《经典常谈》名著阅读活动,在导读课上,你明白了可以通过“选择性阅读”来阅读《经典常谈》,其中选择性阅读有兴趣选择、目的选择。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你会选择以下哪一章节阅读?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A.《诸子第十》

B.《文第十三》

【示例一】A.《诸子第十》。理由:《诸子第十》,从诸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诸子的出身和兴起,然后以孔子儒学为首,逐一介绍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最后写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这些学说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示例二】B.《文第十三》。理由:《文第十三》,从商代的卜辞说起,说到战国时期的议论文和记叙文长足的进步,以及汉时的辞赋,韩愈、欧阳修和苏轼的散文,明清的话本小说,一直到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对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有帮助。

三、专题来拓展专题一:读经典的内容1.央视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请你结合《经典常谈》谈谈对此的理解。【示例】《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文献汇编,涉及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记载的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对后世亦影响深远。专题探究2.班级组织了辩论会,反方指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作为正方,有理有据地反驳。

【示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帮助人们树立理想,懂得担当。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传统文化经典穿越千年而不过时,教会我们许多,如《史记》中“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商人应该恪守“言必信”的经商之道。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和经济发展也有密切关系。3.《经典常谈》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请结合书中内容,举例说明。

【示例】《文第十三》中写战国时期的游士:“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笔墨生动传神,读来让人兴味盎然。专题二:读经典的方法4.阅读《经典常谈》这部经典名著,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哪些?①浏览“扫”读。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这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②兴趣“引”读。如本书共计13篇,不按顺序阅读,而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③按需“点”读。可概括平时的学习、生活需要,选准探究目标,直奔主题,选点阅读。④同学“赛”读。可以举行经典阅读交流活动,大家分别上台,说一说自己阅读最多、感受最深的章节,从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5.八年级的一些同学拿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后,觉得难以读下去。为此,学校特邀请你们文学社的同学为他们做阅读指导。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向八年级的同学介绍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

【示例】同学们,你们不妨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来阅读《经典常谈》。比如,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先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在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找到新的兴趣点,再扩展到其他内容。这样,看似难“啃”的书就不难读了。专题三:读经典的意义6.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朱自清的两个比喻“一只船”“以筌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

“一只船”指的是阅读《经典常谈》能带领我们走进经典的海洋,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经典。“以筌为鱼”是对我们的告诫,指的是不能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朱自清先生的这部书只是一个了解经典作品的工具,目的就是引导我们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果阅读了这本书就不去阅读原著,就有违作者本意了。7.旅行是身体的阅读,读大千世界的无字书;阅读是精神的旅行,在经典中行走,在行走中感悟。读了《经典常谈》,你有哪些收获?请结合你所读过的经典作品,谈谈你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100字左右)

【示例】阅读这些经典篇章可以奠定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础,影响一个人文化人格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经典文化。阅读经典作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