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短文两篇-《陋室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下17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准确认读、书写并理解文中“馨"鸿儒”“案牍"等重点文言字词,掌握“之”“其"等虚词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梳理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如何层层递进表现陋室不陋,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对文章观点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作者对陋室的描写,领悟以简驭繁、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刘禹锡生平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人生态度,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禹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被戏称为唐朝“打不死的小强”。
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安徽和州一名小小的通判。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利眼”,把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到河堤两边种着一排排柳树,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刘禹锡的灵魂更加高洁,于是他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竖于门外。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读这篇经典铭文《陋室铭》,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
二、文学常识
1.文体知识
陋室,室名,意思是简陋的屋子。文中指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间在当地居住的简易房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2.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河南洛阳人,著名诗人。
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3.课外相关知识拓展
诗豪:刘禹锡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诗词界的“神魔仙佛”
诗神:苏轼
诗魔:白居易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找出韵脚词,说说本文的句式特点,并划出朗读节奏。
明确:
①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一韵到底,形成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骈句,富含韵律美。多为短句,句式工整,都是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韵律感。
②朗读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小组内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每组派代表班内展示。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班内解决。
2.重点句子检测,疏通全文大意。
3.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①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②一词多义(之)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③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④文言句式(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4.齐读课文,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通过山水引出陋室。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描绘陋室。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评价陋室。
5.默读课文,勾画描写陋室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刘禹锡笔下的陋室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清幽宁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的都是鸿儒,侧面写出陋室主人才学高、品德美;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里的日常生活情趣高雅。
五、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陋室”其实不“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就只是在写陋室不陋吗?
明确:作者表面上写“陋室”,实际上是写“德馨”,表明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补充资料:
托物言志,意思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文章既然是写陋室,为什么要写山、水、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开头写山、水,用了比兴的手法,用“山、水"比喻陋室,“仙、龙”比喻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作者自己),引出陋室。山水因仙龙而生灵秀,“居室"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旨在突出“惟吾德馨"。
②“诸葛庐、子云亭”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将“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类比,以前贤居室自比。孔明和扬雄才德过人,陋室因此不陋,自己亦是如此。此句暗示了自己见贤思齐的远大志向,含蓄表达了自己也是像孔明扬雄一类的人。
3.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明确: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只截取后一句,省略“君子居之”,暗含以“君子"自居之意,巧妙呼应“惟吾德馨”一句,表明因为作者自己的“德馨”,所以陋室不陋。
六、拓展延伸
1.刘禹锡遭遇仕途不畅、一再被贬、别人冷眼时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示例:刘禹锡被贬后屡遭他人刁难,身处陋室,却困不住他高洁的灵魂,能够安贫乐道,保持自己的节操,不因环境恶劣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启示: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平之事,不必过于介怀,不灰心丧气,不消极逃避,不为环境所影响,而应坦然接受,乐观面对。
2.在物质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机械专业知识考试标准试题及答案
-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酒店服务流程再造试题及答案
- 精通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行业发展 Dynamics 试题及答案
- 焊接生产效率提升的方法与途径试题及答案
- 热力发电厂主蒸汽系统认知(热力发电厂课件)
- 小学生心理记忆的课件
- 机械技术创新的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
- 酒店品牌忠诚度提升试题及答案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
- 《拟行路难》课件26张
-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介绍T53
- 民营肿瘤医院发展方向分析
- 春泥(庾澄庆)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重性精神病个案管理
- 消化性溃疡英文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算例(较早的算例 采用的参数跟规范条文可能有不一致 仅参考分析过程)
- ZT-S1-NB蓝牙智能云锁家庭版介绍课件
- 航空煤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