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写共生学会记事》第二单元整体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读写共生学会记事》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事情说清楚,掌握作文六要素的写法及应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通过单元课文具体例子引领掌握习作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抓住具体的景物进行刻画,锤炼语言,在叙述中提升文章的美感和表达人物的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突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环境或者具体事物的描写,锤炼文章语言,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文章主题。
三、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所学课文、课外名著和学生佳作为素材,给学生传授一些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叙事写作赋能。
本内容为七年级第二单元,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的第二次写作,所以,应该进行有梯度的进行指导练习,本设计就采用了搭桥梁、给拐杖、扶着走的方式,让学生既不能感到困难,还要有所提高。为了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进行展开训练。尤其是设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就要实施分层教学的要求,在习作标准的设计上,也是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自我挑战方式,给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这也是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的多个标准进行综合。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在阅读中、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已经知道概括叙事的一些要素,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等记叙基本要素。因此,把六要素写清楚应该不算难事。学生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细节写生动,把情感写细腻。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了感人的亲情故事,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些课文的写法,写写自己的亲情故事。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把握思路写清楚
1.写作有顺序
(1)文本示范。
根据下列表格中关于课文《散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散步”一事讲清楚的。
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人物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起因母亲病体刚刚康复,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经过出现矛盾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解决矛盾“我"陷入两难。“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预设:
作者将“散步”时发生分歧的原因、解决分歧的经过和分歧事件的结果写清楚,从而表现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2)归纳梳理。
从《散步》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首先要讲清什么?
预设:
交代事件的六要素,重点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地叙述出来,做到有详有略。
2.写作有波折
(1)对比探究,文贵有“曲"。
如果把《散步》改成下面这段文字,与原文相比,哪一篇叙事更清楚有趣?
课件出示: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预设: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段只写散步过程的其乐融融,很一般。相反,原文把解决分歧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更能突出中年人的责任意识与家人之间的和谐之乐。
(2)梳理思考,“曲”在得法。
①对照表格内容,看看课文《散步》写散步写了哪几次波折。
课件出示:
一家人散步——出现矛盾(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陷入两难(母亲与儿子之间)——解决矛盾(选择委屈儿子)——母亲决定走小路——结局(“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②结合《散步》一文中出现的波折,你发现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
预设:
情节突转,变化不断,制造波澜。
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如设置悬念法、倒叙法、欲扬先抑等。
小结:讲清一件事情,首先要讲清六要素,详写事情的经过。同时还可以设置波折,把事情讲得更生动些。
任务二:融入感情写真切
1.《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中写母亲两次央求“我"去看菊花,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我”的情况母亲的表现母亲的话“我"的表现母亲的表现
第一次暴怒无常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狠命捶打两条腿。“我可活什么劲儿!”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喜出望外
2.结合表格内容,思考《秋天的怀念》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真情的。
预设:
①抓住细节,用词准确。如写母亲的词“悄悄地、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扑、抓”等。
②景物描写,加以烘托。如写窗外飘落的树叶。
③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归纳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预设:
①抓住细节,用词准确。
②景物描写,加以烘托。
③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任务三:范文引路明方向
(1)审题立意。
中心是“亲情”,通过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情,来表现和歌颂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2)选定素材。
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围绕中心选定素材。
(3)理清思路。
运用“六要素法”“情节突转法”理清行文思路,写在稿纸上。
方法提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情节波折: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列表格:理出行文思路,标注详略安排。
(4)写出真情。
运用细节描写、景物烘托、修辞手法等写出真情,写出关键词句。
方法提示:
细节描写:对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和心理的细微刻画。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感受或形象。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任务四:评价修改助升格
1.交流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亲情故事记叙文评价量表》,提出修改意见。示例:
亲情故事记叙文评价量表
维度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说明
抓要素,写清楚能够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1.六要素交代不够清楚,得1颗星及以下;2.六要素交代清楚,得2-3颗星;3.有一定的记叙顺序,得4-5颗星
抓细节,写具体能够加入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事情写具体。☆☆☆☆☆1.有细节描写,但不够恰切生动,得1颗星;2.每1处恰切生动的细节描写,增加1颗星。
融情感,写真切全文有明确的情感基调,能够选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采取合适的表现手法,真切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1.全文有明确的情感基调,得1颗星;2.能选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得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dobe设计师考试实战试题及答案回顾
- 2024焊接工程师考试复习方法细述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设备选用与管理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质量工程师资格证考试的系统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物料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2024
- 二零二五版用水合同书签订流程及指南
- 安全协议书和安全责任书二零二五年
- 酒店投资价值评估试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合伙人利益分配协议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消防安装劳务合同范例
- 乳业大数据分析与消费者洞察-全面剖析
-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英语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土钉墙、喷锚护坡分包合同
- 2025消防业务理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军队系统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 DB12-T1196-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交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深度研究
- 儿科感染性疾病
- 应急总医院合同制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