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它见证了村子的变迁。这棵银杏树高大挺拔,树干粗壮,树冠茂密,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每当夏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会来到树下乘凉、聊天、玩耍。岁月流转,这棵银杏树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座“活化石”。1.这段文字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棵银杏树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章中提到的“活化石”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为什么说这棵银杏树“见证了村子的变迁”?5.文章通过描写银杏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之情?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二、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在我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做“金鱼草”的植物。金鱼草的花朵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有的像金鱼,有的像彩蝶,有的像飞鸟,美不胜收。每当春天来临,金鱼草便盛开在田野、山坡、路边,为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金鱼草的花朵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章中提到的“五彩斑斓”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为什么说金鱼草“为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5.文章通过描写金鱼草,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之情?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三、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它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采集花蜜,酿造蜂蜜。小蜜蜂还把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帮助花朵繁殖后代。在它看来,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1.这段文字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小蜜蜂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采集花蜜,酿造蜂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章中提到的“辛勤”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为什么说小蜜蜂“把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帮助花朵繁殖后代”?5.文章通过描写小蜜蜂,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之情?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四、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小石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清新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1.文章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2.请简要分析文章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3.文章中提到的“凄神寒骨”和“悄怆幽邃”分别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色,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5.文章中“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句话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五、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作者的场景,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厚。1.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请简要分析文章中“他走后,我从窗里对外看,那园里的景致,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父亲已经不在了”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3.文章中提到的“背影”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5.文章中“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却不知道他说话虽不大漂亮,却是真心为我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态度?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六、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要求:仔细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1.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2.请简要分析文章中“荷叶上停着一两只蜻蜓,它们有时飞得高一点,有时又落下来停在荷叶上”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3.文章中提到的“荷塘月色”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月色,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5.文章中“我在这荷塘月色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什么的思考?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7.文章结尾是否点明了中心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8.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比喻。作用:通过将银杏树比作“活化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银杏树历史悠久,见证了村子的变迁。2.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将银杏树的树冠比作“一把巨大的绿伞”,形象地描绘了银杏树为人们提供遮荫的情景。3.“活化石”含义:比喻银杏树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变迁,如同历史的见证者。4.因为银杏树见证了村子里的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它的存在与村子的历史紧密相连。5.赞美之情:对银杏树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为人们提供庇护的赞美。6.主题:赞美银杏树,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7.是的,文章结尾通过提到银杏树的存在,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8.结构方式: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银杏树,中间描述银杏树,结尾总结银杏树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排比。作用:通过列举金鱼草的形态各异,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读者对金鱼草的美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2.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将金鱼草的花朵比作金鱼、彩蝶、飞鸟,形象地描绘了金鱼草的美丽。3.“五彩斑斓”含义:色彩繁多,非常美丽。4.因为金鱼草的花朵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为大地增添了美丽。5.赞美之情:对金鱼草美丽花朵的赞美。6.主题:赞美金鱼草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7.是的,文章结尾通过提到金鱼草为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8.结构方式: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金鱼草,中间描述金鱼草的美丽,结尾总结金鱼草的意义。三、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拟人。作用:通过赋予小蜜蜂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蜜蜂勤劳的形象。2.修辞手法:排比。表达效果:通过列举小蜜蜂的辛勤行为,强调了小蜜蜂的勤劳。3.“辛勤”含义:勤劳、努力。4.因为小蜜蜂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采集花蜜,酿造蜂蜜,帮助花朵繁殖后代。5.赞美之情:对小蜜蜂勤劳、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6.主题:赞美小蜜蜂的勤劳,表达对自然界生物的赞美。7.是的,文章结尾通过提到小蜜蜂辛勤地采集花蜜,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8.结构方式: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小蜜蜂,中间描述小蜜蜂的勤劳,结尾总结小蜜蜂的意义。四、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比喻。作用:通过将鱼比作“空游无所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情景。2.表达情感:凄凉、孤独。3.“凄神寒骨”含义:形容心情凄凉,身体感到寒冷。“悄怆幽邃”含义:形容心情忧伤,意境深远。4.表达情感: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5.态度:反思自己过去对父亲的误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6.主题: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赞美。7.是的,文章结尾通过提到作者对父亲的怀念,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8.结构方式: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小石潭,中间描述小石潭的景色,结尾总结小石潭的意义。五、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设问。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文章的吸引力。2.表达情感:悲伤、怀念。3.“背影”含义:指父亲离别时的身影,象征着父爱。4.表达情感:对父亲深沉的爱和感激。5.态度:反思自己过去对父亲的误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6.主题: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赞美。7.是的,文章结尾通过提到作者对父亲的怀念,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8.结构方式: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父亲,中间描述父亲送别作者的场景,结尾总结父亲的意义。六、现代文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修辞手法:比喻。作用:通过将月光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