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_第1页
中考物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_第2页
中考物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_第3页
中考物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_第4页
中考物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七年级上册第1页

三讲

物态改变第2页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温度及温度计使用★

概念表示物体①冷热程度物理量单位摄氏度,用符号②℃

表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原理惯用温度计是利用③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使用方法选:预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适当温度计看:看清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放:温度计玻璃泡④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触及⑤容器壁和⑥容器底读:要待温度计示数⑦稳定后读数,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⑧相平记:统计温度数值,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第3页辨一辨►1.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能够拿出来读数.

(

×

)2.冰水混合物温度总为0℃,与所处环境无关.(×)第4页考点2

熔化和凝固晶体非晶体

定义①有

固定熔化温度②无

固定熔化温度

实例冰、盐、各种金属松香、玻璃、沥青、石蜡熔化定义物质从③固态

变为④液态特点不停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不停吸热,温度升高图象第5页

晶体非晶体凝固定义物质从⑤液态

变为⑥固态特点不停放热,温度保持不变不停放热,温度降低图象第6页辨一辨►1.晶体物质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2.晶体熔化时,不停吸热,但温度不变;形成晶体时,不停放热,温度不变.(√)第7页考点3汽化与液化★汽化方式蒸发沸腾不一样点发生部位液体①表面液体②内部和③表面温度条件④任何

温度沸点温度猛烈程度迟缓⑤猛烈影响原因液体⑥表面积、⑦温度、⑧空气流速供热快慢、液面上方气压温度改变温度降低温度⑨不变

相同点都属于⑩汽化

现象,都是⑪吸

热过程1.蒸发和沸腾第8页2.液化(1)定义:物质从⑫气态

变为⑬液态

过程.(2)吸放热特点:⑭放热

.(3)液化有两种方式:⑮降低温度

和⑯压缩体积

辨一辨►1.水沸腾时冒出“白气”是水蒸气.(×)2.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但压缩体积有时不能使气体液化.(√)

尤其提醒►“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白气”实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第9页考点4

升华和凝华★升华凝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①气态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②固态过程特点③吸热④放热

应用/常见现象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冬天窗玻璃上冰花,雪、霜等形成

想一想►舞台上烟雾效果是怎么形成?舞台上烟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了雾.第10页【教材重点图片】第11页类型1物态改变现象辨析重点难点突破第12页【例1】[·菏泽中考]关于物态改变,以下判断正确是(D)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擦在皮肤上水变干,是升华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雪花,是凝固现象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露珠,是液化现象【思绪点拨】空气中温度较高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冰棒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擦在皮肤上水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在冬季,有时上升气流较弱,云中水蒸气受冷直接在小冰晶上凝华形成雪花,飘落到地面形成了雪;花草上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第13页变式利用►1.[·咸宁中考]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域,人们会搜集露珠使用,图中物态改变与露珠形成相同是(

)C露是液态,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气态变为液态现象叫液化.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冰凌是水凝固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第14页类型2物态改变中吸、放热情况【例2】[·济宁中考]以下物态改变现象中,吸热是(

D

)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思绪点拨】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态,此过程需要放热;冰棒冒出“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第15页变式利用►2.[·临沂中考]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以下热现象中,需要吸热是()A

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雪花纷洒,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第16页类型3图象分析题分析熔化、凝固图象第17页【例3】[·邵阳中考]如图所表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改变规律图象,依据图象可知,该物质(A)A.是晶体,熔点是0℃B.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小C.在4min时,没有出现液态D.在2min至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思绪点拨】由图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熔化温度,因而是晶体,其熔点为0℃;质量和温度改变量相同时,该物质液态时需要加热时间比固态时长,可知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大;在4min时,正处于熔化阶段,是固液共存状态;在2min至6min过程中,物质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熔化,内能增大.第18页变式利用►3.[·齐齐哈尔中考](多项选择)如图所表示,关于冰熔化试验,以下说法正确是()A.该试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次序组装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D.连续加热,当烧杯里水沸腾时,试管里水也能沸腾第19页

AB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后,再固定铁圈高度;而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整温度计高度,次序为由下而上,故A正确;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从图象上看,A、B两点处于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错误;当大烧杯中水沸腾后,尽管不停吸热,但烧杯中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到达水沸点后,就和烧杯中水温度一样,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即使到达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D错误.第20页试验2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改变规律1.试验器材:温度计、石棉网等.2.温度计使用和读数.3.固体颗粒大小选择:尽可能用粉末状,这么受热均匀.4.使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确保受热均匀;②使物质迟缓受热,便于观察温度改变.5.烧杯中水量要求及试管插入水中位置要求:烧杯中水量不宜太多,防止加热时间过长,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6.试验数据分析,绘制熔化过程温度—时间图象及图象分析.7.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确定晶体熔点.8.试验方案评定和改进.重点试验聚焦第21页【例1】[·兰州中考]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试验中,某试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1)试验中需要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秒表

,加热时需要不停观察海波

温度

改变.(2)本试验成功关键是确保海波

受热均匀

,为此需要采取水浴法加热.(3)试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改变图线如图所表示,由图可知:海波熔点是

48

℃,海波熔化特点是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思绪点拨】(1)试验中需要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加热时需要不停观察海波温度改变;(2)本试验关键是确保对试管中海波进行加热时受热均匀;(3)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为48℃.在熔化过程中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第22页

命题挖掘►(4)试验中用温度计是依据

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5)在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6)细心小明发觉,海波在熔化前和熔化后相同时间内升高温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固态海波和液态海波比热容不一样

.第23页试验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改变特点1.温度计使用和读数.2.组装器材次序为自下而上.3.缩短加热时间方式:一是用初温较高水直接加热;二是水量尽可能少一些;三是烧杯上面加盖子.4.气泡改变: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步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步变大.5.水沸腾特点: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6.水沸点低于100℃原因:该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7.绘制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并对数据和图象进行分析.8.撤去酒精灯,水不会马上停顿沸腾原因:石棉网温度还较高,还能给水提供热量.9.试验方案评定和完善.第24页【例2】[·宿迁中考]如图甲所表示,是小宇设计“探究水沸腾时温度改变特点”试验装置,依据试验数据,描绘出水温度随时间改变关系图象,如图乙.(1)水沸点是

98

℃.(2)试验时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办法.

烧杯上加盖子(减小水量、增加水初温、增大酒精灯火焰)

.第25页

【思绪点拨】(1)由图乙可知,水沸点是98℃;(2)水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说明试验时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在烧杯上加盖子、减小水量、提升水初温或增大酒精灯火焰等.第26页命题挖掘►(4)安装试验器材时,小华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次序进行.(5)下表是试验过程中不一样时刻温度统计,小华因为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试验数据,你认为错误数据是

96℃,你这么判断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小华撤去酒精灯后,发觉水未停顿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温度高于水沸点,水能够继续吸热(合理即可)

.(7)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白气”,其形成原因是

高温水蒸气碰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第27页(8)下列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情景.第28页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物态改变现象分析★1.[·河北中考]以下发生了物态改变现象中,属于凝华是(

)A.洒在地板砖上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樟脑丸变小了B

洒在地板砖上水不见了,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刚出冷库冻肉比原来重,是冻肉周围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使其质量增加,故B正确;加在饮料中冰块越来越小,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放在衣柜里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第29页2.[·河北中考]下列图中情景不可能发生是()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B.乙图:冬天树上出现霜C.丙图:室外冰冻衣服不会变干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第30页C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可能发生;冬天树上出现霜是凝华现象,可能发生;室外冰冻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可能发生;水烧开时,产生水蒸气碰到外围较冷空气发生液化现象,出现“白气”,可能发生.

第31页3.[·河北中考]小明去打开水,他发觉两天水开时温度不一样,是因为液体沸点与

相关.液面上气压大小第32页A冬天衣服上冰能够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壶中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故B错误;夏天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冰棒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白气”,故C错误;深秋早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小冰晶,就是我们常见到霜,这是物质凝华现象,故D错误.猜押预测►1.[·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对以下常见现象解释,正确是()A.冬天冰冻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壶中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白气”为水蒸气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水蒸气D.深秋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第33页命题点2吸、放热判断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吸热;积水干涸是汽化现象,吸热;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放热;霜满枝头是凝华现象,放热.4.[·河北中考]以下现象发生过程中,放出热量一组是(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34页5.[·河北中考]如图所表示,从游泳池里出来小明感觉比下水前冷,是因为

.从游泳池出来,身上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身体上水蒸发吸热第35页猜押预测►2.[·保定涿州一模]以下现象发生过程中,吸收热量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A①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②从冰箱里面拿出来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碰到冷饮料罐变成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放热;③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④霜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吸收热量是①、③,故选A.第36页猜押预测►3.[·石家庄桥西区一模]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清凉,是因为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因为水蒸气液化D.北方冬天,为了保留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C利用干冰降温预防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清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因为从冰箱取出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第37页命题点3物态改变综合★6.[·河北中考]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C左右.为预防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预防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效率较低,所以逐步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换.(1)因为钨

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

;(3)白炽灯泡逐步退出市场,是由于

.熔点预防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电能转化为光能效率较低第38页(1)由题意可知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C左右,因为钨熔点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2)由题意可知: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预防灯丝在高温下升华;(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效率较低,所以逐步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换.第39页7.[·河北中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1)如图所表示试验中错误之处是

.烧杯上加盖目标是

.(2)更正错误后,继续试验,统计数据以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

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形成过程相同是

(选填序号).①冰②霜③雾④雪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缩短加热时间(或降低热量损失)小于③第40页(1)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液泡要充分跟被测物体接触,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不能跟容器底部和侧壁接触;烧杯上加盖是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或降低热量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