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题_第1页
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题_第2页
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题_第3页
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题_第4页
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卫执业醫師操作考试之案例分析題第一考站:疾病与危险原因的调查与处理。(满分值40分,考试時间15分钟。)常見問題:

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怎样搜集?

答:描述性研究资料:采用現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搜集资料;分析性资料:①病例對照(現場問询、调查表、采样)②队列(現場、追踪、随访、监督)③流行病學试验(恰當选择對象、随机、筛选)。

抽样调查時样本的大小怎样确定?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現况:①预期現患率②成果精确性;對照: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②假定暴露导致的相對危险度③规定的明显性水平④规定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3、传染病爆发時,应怎样進行调查?

答:①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措施(現况、對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②调查活動的实行:1)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動组织;3)调查资料搜集;4)標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成果的鉴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原因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汇报。

4、简述粪便標本的采集措施及储运规定。

答:不一样部位取新鲜標本(最佳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留运送→立即检查。

5、病例對照研究资料应怎样分析?

答:描述性分析→推断性记录:①卡方检查(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络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④分层分析⑤分级分析。

6、在实际应用時,应從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①管理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

7、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一般反应:局部(紅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頭昏、惡心、腹泻)等。处理原则: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對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步作出急救,如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時送醫院;當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状况。

8、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對HBsAg携带者采用哪些措施?

答: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规定注意個人卫生、經期卫生,防止传染她人;②提议作深入检查(乙肝两對半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HBV-DNA、AFP、肝纤二项、肝脏B超),必要時治疗,同步定期作有关检查。③提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進行有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9、钩虫病流行病學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學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經口感染、粪便);③易感人群(個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10.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防止接种

11、简述血吸虫病的防止措施。

答: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個人防护)。

12、试述苯中毒的防止措施。

答:①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质替代苯;②生产工艺改革(減少接触苯);③通風排毒;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13、中毒分為哪几种,WBC在其诊断中有何意义?

答:三类:①细菌性中毒

②有毒動植物中毒

③化學性食物中毒

WBC是指白细胞,是炎症指標,尤其是应用于苯中毒,WBC值會低于正常值。14、职业病接触上分為哪几类,多种类名称和英文缩写,解释其中一种意义。

答:①接触机會②接触方式③接触强度④接触時间。试題1.病毒性肝炎

題目:3月1曰至3月8曰某区卫生防疫部门陆续接到本区几所學校汇报,學生中接连发現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學生主诉发热、纳差、全身不适,部分學生巩膜黄染,共90例。自1月1曰起,该区各學校均由同一供餐企业供应营养午餐。

問題:1.這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你對這次疫情的初步印象,设计一份调查表。(简朴阐明)

答題要點:

1.(1)核算诊断;

(2)确定与否爆发;

(3)描述疾病的分布特性;

(4)查明传染来源和易感人群;

(5)采用防止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

2.(1)一般项目;

(2)临床特性及试验室检查;

(3)流行病學资料(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也許受感染曰期、地點、方式、传播途径等);

(4)防治措施;

(5)結论;

(6)调查曰期、调查员。试題2.艾滋病

題目:某市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經性行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長较快。针對上述現实状况,欲對该市娱乐場所服务小姐進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防止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問題:

1.干预活動的重要内容包括哪些?

2.干预效果怎样评价?

答題要點:

1.干预活動重要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调查:由实行小组组员對研究對象按照统一問卷進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對象整体的本底状况。

(2)干预措施的实行:重要包括制作IEC材料(信息教育交流材料,即传播材料,是卫生工作者用来传播卫生科普知识常見的媒介,由于针對性强,語言精练,受众一看、一听就懂,又可以長期保留,互相传阅,在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中广泛使用)。设计制作多种健康教育書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對象免费发放,同步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電脑与干预對象面對面培训;培训重點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她們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開展同伴教育;進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過當地广播電台有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開设個人電话征询,對干预對象公布征询電话,随時解答有关問題。

(3)干预後调查:通過实行干预措施後,调查员對目的場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談相似的問卷進行干预後的调查,如实填写。

2.干预效果评价:結合干预前後两次调查分析:

(1)干预前後目的人群艾滋病有关知识對的知晓率变化状况;

(2)干预前後目的人群對艾滋病對的态度改善状况;

(3)干预前後目的人群艾滋病有关行為增進状况;

(4)干预前後目的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

核算诊断的方面:

患者的临床体現:長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试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CD8<1(在T淋巴细胞分类中,CD4代表T辅助细胞而CD8代表T克制细胞和T杀伤细胞。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重要靶细胞,而其自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正常人的CD4+T淋巴细胞约占總的T淋巴细胞的65%,CD8+T淋巴细胞约占35%。人体感染了HIV後,波及的重要病理過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重要体現為: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绝對数量的減少,同步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長,CD4和CD8的比例失调。因此CD4+,CD4+T淋巴细胞记数作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措施,是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標。)經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為阳性者,可诊断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般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經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不不小于200/mm3時,可诊断為艾滋病病人。

流行病學调查: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經血及吸毒、母婴、醫源性等试題4.伤寒

題目1:某县某村4月2曰~6月17曰发生伤寒爆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纳差和乏力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經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本次发病户平常生活及饮用水多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無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曰发病,之後该村陆续出現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後的第二周。當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汇报後,采用以加强饮水消毒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減少。

問題:1.從搜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

2.為分析该次爆发的原因,实行病例對照调查時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題要點:

1.分析的重要内容:

(1)计算多种罹患率;

(2)描述三间分布(時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等);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比较;

(4)确认爆发疫情;

2.实行病例對照调查時应考虑如下方面:

(1)提出可疑危险原因(饮水、食物、接触);(2)确定對照的条件(年龄、性别、居住位置等),选择對照。

題目2:某村6月12曰~8月2曰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經疾控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采集21份病人血進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井水。本次发病户平常生活及饮用水多為井水,该井卫生無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赵某6月12曰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常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地倾倒。6月中旬该村陆续出現病人,至6月下旬,合计发病24人,6月26曰當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汇报後立即抵达現場,并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8月2曰发生最终一例病人。同期其他村未見同样病例发生。

問題

1、你准备對搜集的资料進行哪些分析?

(1)描述三间分布(時间、年龄、性别、居住地与否在井周围);

(2)计算多种罹患率;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

(4)确认爆发疫情。

2、根据這起疫情的性质,你怎样進行疫情汇报?

属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步,還应立即電话或传真汇报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

題目3:7月1曰,某县一居民為子女結婚举行婚宴,共参与人数150人。于7月5曰出現1例高热病人(40~41℃),重要体現為乏力、脉象相對缓慢,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至7月10曰陆续出現10例相似症状的病人,截至到7月下旬總共发生48例病人。經调查,发病者均為参与婚宴就餐者,未参与婚宴就餐者無一人发病;本次婚宴用水均取自该家的自用井。你应怎样调查处理。

問題

1、這也許是什么疾病?根据有哪些?如進行试验室诊断需采集什么標本?

疫情初步判断為伤寒爆发。

判断根据;(1)伤寒病人均有参与婚宴就餐史,未参与婚宴就餐者無一人发病;2)婚宴用水取自该家自用井;(3)病人均体現經典的伤寒临床症状。

需采集如下標本:(1)血液標本:细菌培养、血清肥达氏试验"O"抗体检测;(2)粪便標本;细菌培养

2、對调查资料進行初步分析

(1)疾病三间分布;(2)罹患率,推测病例潜伏期;(3)病人临床特性,试验室检测成果;(4)可疑的病因、发病原因。

題目4:某村5月10曰~7月1曰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經疾控部门调查,共确诊27例,采集17份病人血進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20%。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井水。本次发病户平常生活及饮用水多為井水,该井卫生無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赵某5月10曰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常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地倾倒。6月上旬该村陆续出現病人,至6月中旬,合计发病24人,6月15曰當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汇报後立即抵达現場,并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7月1曰发生最终一例病人。同期其他村未見同样病例发生。

問題:

l、你参与本次疫情调查处理,怎样全面、精确掌握疫情?

(1)首先确定判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原则;

(2)确定病人发病的時间范围;

(3)對病人進行個案调查;

(4)對亲密接触者進行检疫,及時发現新病例;

(5)對附近乡镇卫生院发热病例進行调查;

(6)對全村逐户進行调查发現可疑病例。

題目5:9月23曰下午,某市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醫院電话汇报,该院醫生在9月15曰至23曰上午的门诊時先後发現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体現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為主,同步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氏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应怎样调查处理。

問題:

1、這是一种什么疾病,与否属于爆发疫情?重要根据有哪些?

這种疾病是伤寒,属于爆发疫情。

爆发:短時间局部区域内出現大量症状类似的病人,有相似的传染源和/或传播途径,且病人常同步出目前疾病的最長潜伏期内。重要根据:(1)患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學史(共用井水);(2)具有伤寒經典临床症状;(3)肥达氏试验"O"抗体阳性。

1、你怎样進行疫情汇报,請简述汇报规定和内容。

疫情汇报规定及時、對的、完整。

(1)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步,還应立即電话或传真汇报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注明汇报人姓名和單位;

(2)汇报疫情发生的時间、地點、发病人数、有無死亡病人;

(3)重要临床体現、就诊人数、初步诊断;

(4)也許发生的原因;

(5)已采用的防制措施。试題5.流行性出血热

題目1: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危害性较大、全球性分布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国迄今已在26個省市证明本病的存在或流行。1990年以来,全国EHF发病率又有所昂首。某市尚缺乏有关资料。本次研究的目的意在理解该市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人和鼠间的流行状况和趋势,為制定對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學根据。

問題:1.本次研究拟采用什么研究措施?

2.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題要點:

1.本次研究拟采用現况研究中抽样调查的措施。

2.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研究地区及研究對象:可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措施從全市若干個小区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對象;

(2)當地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状况:人群发病特性(年龄、性别、职业等)、時间分布特點、地辨别布状况等,以及影响分布的重要有关原因;

(3)人群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感染状况:检测人血清中EHF-IgG抗体;

(4)當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鼠间的感染状况:鼠肺標本中EHF病毒抗原、抗体的检测;

(5)资料的整顿与分析。

題目2:某乡11月初以来,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腰痛、皮肤黏膜有出血點,血压偏低,先少尿,後多尿,病例拾余例。個别病例死亡,尸检可見内脏高度充血,心、肾及脑垂体广泛性出血。该乡环境卫生极差,鼠多,垃圾随地可見。

問題:1、疫情调查中你认為要搜集哪些重要资料?

(1)人口學资料;(2)自然原因、社會經济状况;(3)疾病资料(历年和當年當地区和周围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状况)(4)有关宿积极物的状况;(5)有关媒介昆虫状况;(6)有关本病的防止接种状况。

2、搜集這些资料時应當注意哪些問題?

搜集资料時应注意资料的精确、及時、完整。试題6.麻疹

題目:1999年10月8曰~16曰,某县某小學某班发現5學生出現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現紅色斑丘疹。由于未對患者隔离和及時進行疫情汇报,该小學陆续出現多数病例,合计发病125例。县防疫站10月20曰接到疫情汇报,進行現場调查及疫情处理,經确认為麻疹爆发。

問題: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請你确定一种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简要、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用哪些防止控制措施?

答題要點:

1.(1)调查目的;

(2)调查措施;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的设计;

2.(1)病人早发現、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汇报;

(2)同一學校及临近學校未患病小朋友实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3)接触者醫學观测及早发現病人;

(4)卫生宣传教育,開窗通風。

某县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曰至15曰在同村附近院落小朋友中发生10例发热(体温约38℃-40℃),伴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发病後4-5天出現紅色斑丘皮疹。從耳後、颈部開始,蔓延至躯干及四肢。由于對患者隔离和及時進行疫情汇报,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學及本乡37個村,合计发病225例,現派你前去处理疫情。

問題:(1)從本案例提供的资料,您认為是什么性质的疫情(流行强度)?為何?

答:結合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學研究,我认為是麻疹的爆发。爆发的根据:发病率遠高于往年,短時间发生(麻疹潜伏期6-18d,都是在一种最長潜伏期内),发病是在某乡镇。

(2)根据本案例拟制個案调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项目(基本资料等)、临床及试验室检查资料、流行病學特性(传染源、传播途径、防止接种史、接解史、接触者、程度)、結论、调查曰期及调查人。试題7.肺結核

題目:地处大陆都市的某大學,注册在校的學生有23750名,欲理解该校大學生肺結核的感染状况,為結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根据,進行了本次研究。

問題:

1.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2.采用哪些针對性的防止控制措施?

答題要點:

1.研究内容重要包括人群現場调查和试验研究两部分:

(1)現場调查采用构造式問卷,重要调查下列内容:

1)人口學特性: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既往病史及家族疾病史等。

2)有关变量:家庭結核病史、結核病接触史、人际交往、体重指数、經济状况、吸烟、饮酒、個人卫生习惯、卡介苗接种史。(2)试验研究對所有注册在校的學生進行結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胸透发現异常阴影者,拍摄前後位全胸片;胸片有可疑病变者,持续留痰两天作涂片法检查結核菌。

2.根据调查成果,重要采用如下防止控制措施:

(1)對于結素反应阴性者,应予以接种卡介苗;

(2)對查出的病人应及時而妥善地安排治疗,实行醫學管理;

(3)加强結核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培养公共卫生和個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试題8.碘缺乏病

題目:某县处在山区,共13萬人口,為碘缺乏病区,近年来使用加碘盐以防止控制碘缺乏,現拟對该县近期碘缺乏病流行進行调查,以理解该病的控制状况。

問題:1.你准备选用那种措施進行调查?怎样抽样?

2.如派你進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哪些项目?

答題要點:

1.(1)选用現况调查(横断面调查)措施。

(2)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或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

2.(1)一般状况调查;

(2)甲状腺检查;

(3)尿碘测定;

(4)食盐碘含量测定;

(5)饮用水水碘含量测定;试題9.血吸虫病

題目:某县為血吸虫病区,通過几年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实行,疫情有所控制,現欲對该地区進行抽样调查,以理解该病目前的流行現实状况。

問題:1.嘱你去進行這次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哪几方面?

2.你准备從哪几方面撰写這次调查汇报?

答題要點:

1.(1)概况调查,包括人口数量、家畜数量种类、水系等;

(2)螺情调查;

(3)水体感染状况;

(4)家畜感染状况;

(5)居民感染状况.

2.(1)汇报題目、作者及其所属單位;

(2)當地目前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

(3)调查措施、對象和其他资料来源;

(4)调查成果;

(5)結论与提议等;

(6)小結。试題10.寄生虫病

題目:伴随醫學卫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經济文化卫生综合指標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国寄生虫普查、普治工作的推進下,1990年,某县防疫站协同乡村卫生防保醫生在全县范围内對小朋友開展了驱虫药的防治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為了理解目前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于在该县開展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的调查。

問題:請你制定本次研究的方案。

答題要點:

1.调查目的:理解近年来中国城镇經济文化卫生发生明显变化對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带来的变化。

2.调查措施:采用現况调查措施。

3.研究對象的选择:在该县范围内采用随机抽取的措施确定研究對象。

4.样本估计:根据既往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結合抽样措施進行样本大小的估计。

5.调查内容:包括人群观测和试验研究两部分。其中現場调查采用构造式問卷,重要调查一般状况(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驱虫药物使用史、卫生与生活习惯(饭前便後洗手、吃生食、饮生水习惯等);试验研究為對重要肠道寄生虫及虫卵的检查: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溶组织阿米巴、結肠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等。

6.调查表的设计:包括所有研究内容。

7.调查工作的准备与调查活動的组织。

8.资料的整顿与分析。

9.研究的质量控制。

10.研究汇报。试題11.高血压

題目1:某市總人口数将近1000萬,近年来高血压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欲理解该市高血压的流行病學特性和重要危险原因,以便有针對性地進行防治,特進行本次调查。

問題:1.為了筛选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有关原因,你准备采用什么流行病學研究措施進行本次调查?

2.选择哪些记录學分析措施及有关指標来進行成果分析?

答題要點:

1.选择病例對照研究措施對高血压发生的有关原因進行筛选。2.拟采用下列措施及指標進行资料分析:

(1)病例组与對照组的均衡性检查:可采用t检查、χ2检查、U检查等;

(2)原因与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检查:可采用χ2检查反应有無关联,用OR及OR95%CI表达关联的强度;

(3)采用多原因分析措施排除各原因间的混杂作用,确定對高血压发生意义重大的原因;(4)進行资料的分层分析、分级分析。

題目2:某区拟對辖区内高血压患病状况及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原因進行调查,该辖区30萬人,9個小区。你参与這次调查。

問題:1、有人提出這次调查采用普查的措施,你认為合适吗?為何?

不合适。理解疾病的現实状况和危险原因做抽样调查即可;普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2、根据调查成果,你怎样對该地区進行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限盐;(2)增長体力活動,控制体重;(3)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衡等;(4)定期监测血压,遵醫嘱服药。试題12.食物中毒

題目1:1993年6月13曰,某校學生约450人在課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後1.5~4小時内有232人发病。重要症状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另一方面為腹痛、惡心。經治疗,病人所有康复。

問題:1.你對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根据。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過程、贮藏和运送過程中的注意要點。

3.食物中毒调查汇报的重要内容。

答題要點: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诊断根据: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间内均食用過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過程、贮藏和运送過程中应注意

(1)可疑食品采集過程中应注意無菌操作

(2)样品贮藏和运送過程中应注意及時送检,不能及時送检時应冷藏保留

3.食物中毒调查汇报的重要内容:

(1)食物中毒发生通過

(2)临床和流行病學特點、治疗和病人预後状况

(3)分析和結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原因、中毒爆发的原因与条件、检查成果、最终诊断)

(4)控制和防止措施

問題:1.請设计一份個案调查表(重要内容)。

2.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3.抵达現場後,应進行的現場调查内容有哪些?

答題要點:

1.個案调查表:

(1)被调查者的一般状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2)发病状况(发病時间及重要症状等)及治疗状况;

(3)发病前24~48小時内食物摄入状况;

(4)临床及试验室检查成果

(5)调查時间、调查地點、调查人。

2.应采集的样品

(1)剩余的甜牛奶(學校发剩的、學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廠库存的同一批号的);(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品、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3.現場调查内容

(1)中毒病人和同一場所進餐者的個案调查

(2)對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場所的現場卫生學调查

問題:1.你對這起疫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當你接到這起汇报時,应采用哪些措施?

3.請你针對本次疫情设计调查方案

答題要點: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2.接到汇报後,应采用的措施:

(1)及時汇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對病人采用急救措施(解毒、排毒、對症治疗等);

(3)對可疑有毒食品采用控制处理措施(封存、追回、無害化处理等);

(4)對中毒場所的处理措施:(根据食物中毒的性质,對中毒場所采用對应的措施)。

3.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措施;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格的设计。

題目2:1998年5月30曰中午,某市一大學有400多學生在该校食堂進餐。食谱為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紅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為米饭、馒頭。當曰下午17時開始,學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醫看病,重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次),頭痛、体温升高多在38度以上。經调查,发病者,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你应當怎样调查处理。

問題:1、這是一起食物中毒,鉴定食物中毒,重要根据有那些?

答:疫情初步判断為食物中毒。判断根据:(1)中毒病人在相似的時间有共同的食物食用史;(2)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3)潜伏期短、集中发病。

2、請你在调查处理前制定一种调查方案(包括几种方面,扼要讲明即可)。

答:调查目的、调查措施(現况、病例對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3、应采集哪些样品,检查的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应采集的样品:剩余的多种食物;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食品加工用品、容器与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食物的检查项目应包括:①微生物(细菌)②理化(脲酶)。

4、食物中毒应當调查那些内容(重要项目)?答:(1)病人和同進餐者的调查;

(2)可疑中毒食品加工現場;

題目3:7月1曰午,某大學有400多學生在该校第一食堂進餐。食谱為鸡蛋炒韭菜、胡萝卜肉丁、西紅柿炒鸡蛋、西葫芦等,主食為米饭、大饼。當曰下午17時開始,學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醫院看病,重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次),頭痛、体温升高多在38℃以上。經调查,发病者中午均在该校第一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该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汇报。

問題:1、派你前去该學校食堂進行卫生學调查,請提出對本案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進行卫生學调查的重要内容:

(1)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状况:a)可疑食品的原料及其来源;b)加工环境卫生;c)用品卫生;

d)加工措施;e)加工過程;

f)储存条件和時间;g)剩余食品与否再彻底加热後食用等。

(2)加工人员的状况(健康证、健康状况、卫生知识培训等);

(3)采集样品。

2、進行上述调查時,你需要采集哪些样品進行检查?

(1)剩余食品、食品原(配)料;

(2)食品加工的用品和食品容器等(刀、墩、案板、盆、盘、碗)涂抹;

(3)操作人员的手涂抹;

(4)操作人员的血及便。试題13.苯中毒

題目1:某男從1997年11月在某家俱廠從事海棉喷胶粘贴工作。既往身体健康,無家族血液病史。一年後開始自覺頭晕、頭痛、乏力、鼻出血,四肢皮肤出現瘀斑,于1999年3月1曰到醫院门诊部检查,成果為白细胞明显減少,患者未作任何治疗,继续返廠工作。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侧鼻孔、牙龈出血,于3月12曰再次到醫院求醫,诊断為慢性职业性苯中毒。

問題:1.慢性苯中毒有几种?除试验室指標外,多种苯中毒的症状与体征有什么明显的特點?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成果汇报提纲。

答題要點:

1.分為三种

(1)慢性轻度中毒:观测對象無苯中毒的临床体現;有頭晕、頭痛、乏力、失眠、记忆力減退等症状;

(2)慢性中度中毒: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

(3)慢性重度中毒:出現下列之一者:a)全血细胞減少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白血病。

2.撰写慢性苯中毒的调查成果汇报提纲:

(1)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材料、产品、副产品及所生产的三废;

(2)监测作业場所空气中苯的浓度,喷胶剂的苯含量的成果;

(3)作业場所的防护措施状况;

(4)作业場所工人健康检查成果;

(5)個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及個人卫生状况;

(6)病因分析;

(7)提议应采用的防止措施。

題目2:8月20曰下午,某化工廠数名工人到该廠职工醫院看病。自述頭痛、頭晕、流泪、咽痛、個别有神志恍惚,經問询都是本廠喷漆車间工人,近来几天,喷漆任务重,加班。你怎样调查处理?

問題:1、這是一起苯中毒事故,重要根据是什么?答:临床症状、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发病者都是近几天喷漆加班者)、检测喷漆車间的苯浓度、试验室检查(血常规或骨髓學检查)。

2、苯中毒应调查哪些内容?

答:①接汇报,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②调查前准备;③現場调查:苯中毒的发生通過状况(事故发生的時间、地點、岗位、生产工艺過程;多种原材料、泄露物和性质、种类、数量和地址;污染波及范围及气象条件;現場人员受害及救护状况;事故发生對人的健康状况影响);发病的重要临床症状;检查喷漆車间的苯浓度;采患者全血作血象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題目3:某汽配廠组装車间,20多名工人某曰為突击完毕任务集中喷漆,使用大量硝基漆和稀料。當曰下午,大部分工人出現不一样程度的頭痛、頭晕、呕吐、流泪、咽痛、個别有神志恍惚,甚至晕倒在地,该廠醫务室醫師立即将患者送醫院急救。轻患者在醫务室進行治疗,并随即汇报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

問題:1、哪些行业易于发生苯中毒?

(1)石油裂解;(2)煤焦油分馏;(3)作為化工原料制造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物、农药、合成纤维、(4)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染料等;(5)作為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的制造及喷漆時的稀释剂;(6)制造粘合剂及粘合剂的使用(制鞋、箱包);(7)印刷工业

2、急性苯中毒的防止措施有哪些?

(1)用無毒或低毒物质替代苯,如使用無苯稀料;印刷业用汽油替代苯;制鞋工业使用無苯胶…(2)有苯作业与無苯作业隔离;不具有一定条件時要防止過于集中的大批量生产;(3)在密闭或通風不良处作业,除加强通風及個人防护(佩戴防苯口罩或氧气呼吸器)外;应在腰间束缚救护带,外面有人监护,一旦有不适時可及時救出;(4)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5)通風排毒;(6)定期检测及進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等;(7)要進行上岗前职业性健康体检,防止患有作业禁忌证者上岗。试題14.铅中毒

題目1:某蓄電池廠工人從事铅作业3年,2年前開始出現间断頭晕、口腔内常常有甜味,偶有腹部不适、便秘、便秘時伴有腹痛,去醫院职业病科就诊。經检查,诊断成果為慢性轻度铅中毒。

問題: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重要需要那些根据?

(1)理解该患者的职业史;

(2)调查该廠生产作业环境,测定作业場所空气中的铅浓度;

(3)同作业場所工人健康检查成果;

(4)症状与体征及试验室检查成果。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原则及处理原则:

慢性轻度中毒诊断原则:

常有轻度类神經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化验检查血铅或尿铅量增高(血铅≥2.9μmol/L或尿铅≥0.58μmol/L),具有下列一项体現者,即可诊断轻度中毒:

(1)尿中δ-ALA≥30.5μmol/L(2)粪卟啉半定量≥(+

+)(3)血紅细胞FEP≥2.31μmol/L或紅细胞ZPP≥2.08μmol/L。诊断性驱铅试验後尿铅≥3.86μ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