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高空抛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杜绝高空抛物行为,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管理的各小区内的所有业主、物业使用人、租户以及小区内的工作人员。(三)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高空抛物事件的发生。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巡查监管等手段,提前预防高空抛物行为的出现。3.责任追究原则:对高空抛物行为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高空抛物的定义与危害(一)定义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二)危害1.对人身安全的危害:高空抛物可能导致行人重伤、残疾甚至死亡,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2.对财产安全的危害:高空抛物可能损坏车辆、建筑物外观及内部设施等,造成财产损失。3.对社会秩序的影响:高空抛物事件易引发居民恐慌,破坏小区的和谐氛围,影响社会稳定。三、预防措施(一)宣传教育1.多种渠道宣传在小区内显著位置张贴预防高空抛物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高空抛物的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案例等。利用小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定期发布预防高空抛物的温馨提示。通过小区广播系统,定时播放预防高空抛物的宣传音频。2.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预防高空抛物的专题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相关部门人员为业主讲解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举办"杜绝高空抛物"主题的社区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提高业主的参与度和awareness。向业主发放预防高空抛物的宣传手册,内容涵盖正确的物品放置方法、危险行为提示等。3.针对特殊人群宣传对小区内的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重点宣传,通过举办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儿童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对老年人进行上门宣传,提醒他们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因疏忽导致高空抛物。(二)设施完善1.安装监控设备在小区内主要通道、出入口、楼栋单元门口等关键位置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确保监控无死角。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录像资料保存一定期限。2.设置警示标识在小区内各楼栋顶部、阳台、窗户等位置设置明显的"禁止高空抛物"警示标识。在小区公共区域的电梯轿厢内、楼道等地方张贴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居民注意。3.防护设施建设对高层住宅的阳台、窗户等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防护网等防护设施,降低物品坠落风险。在小区公共区域设置遮阳棚、雨棚等设施时,确保其结构牢固,防止坠落伤人。(三)巡查监管1.日常巡查安排专人负责小区的日常巡查工作,重点检查楼栋周边是否有可疑的高空抛物迹象,如物品、垃圾等。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有高空抛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2.重点时段巡查在节假日、早晚高峰等人员活动频繁时段,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高空抛物行为的防范。关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前后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天气原因可能导致的高空坠物情况。3.举报奖励机制建立高空抛物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小区居民积极举报高空抛物行为。对提供有效线索并协助查处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并向小区居民公布,确保举报渠道畅通。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四、高空抛物事件的处理流程(一)发现与报告1.现场人员发现:小区内任何人员发现高空抛物行为或疑似高空抛物造成的后果时,应立即向物业服务中心报告。2.巡查人员发现: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高空抛物相关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物业服务中心,并保护好现场。3.报告内容:报告人应详细说明高空抛物发生的时间、地点、抛物物品、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情况。(二)现场保护1.物业服务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破坏证据。2.如造成人员伤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伤者进行初步急救,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3.如造成财产损失:对受损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记录,以便后续处理。(三)调查取证1.调取监控录像: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调取事发地点及周边的监控录像,查找高空抛物的相关线索,确定抛物人员或可能抛物的区域。2.询问证人:对现场目击者、周边居民等进行询问,收集相关证人证言,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情况。3.收集物证:对现场发现的抛物物品进行妥善保管,作为调查的重要物证。(四)责任认定与处理1.确定责任人:根据调查取证结果,确定高空抛物的责任人。如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由可能造成高空抛物的相关业主或使用人共同承担责任。2.责任追究对于能够确定责任人的高空抛物行为,要求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对于无法确定责任人的情况,由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可能造成高空抛物的相关业主或使用人的责任。3.内部处理:对于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在预防高空抛物工作中存在失职行为的,按照公司内部管理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五)后续跟进1.修复与恢复:对因高空抛物造成的小区公共设施损坏、环境卫生破坏等情况,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修复和清理,恢复小区正常秩序。2.总结分析:对每起高空抛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完善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3.定期回访:对高空抛物事件的受害者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其身体恢复和财产损失赔偿等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五、相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分类定级管理办法
- 基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船舶噪声级规定》标准修订研究报告
- 基础便民后续管理办法
- 境外投资境内管理办法
- 增城农村住房管理办法
- 外包员工餐厅管理办法
- 年处理80万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中倍半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功能研究
- 裸藻β-1,3-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中指标的影响
- DB51-T 2976-2022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
-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方案
- DB11∕512-2017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
- 月嫂合同协议书电子版简单
- MMG-23600-半导体光刻机翻新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行业规模展望2024-2030 Sample
- 沪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DL∕T 79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正式版)JB∕T 11108-202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筒式柴油打桩锤
- 高中数学课堂情景引入经典案例
- 小升初数学题型总结(8篇)
- 招标代理过程中与各方的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