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稻花盛开、雌雄蛙抱对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 B.具有生长发育现象C.具有变异的现象 D.可以繁殖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莲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B.莲叶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C.鱼比莲的结构层次少D.鱼的血管属于输导组织3.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体色大多带黄色,而生活在绿色草丛的动物体色大多带绿色。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信息反映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不相同的是(
)A.仙人掌的叶呈刺状B.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C.草原鼠害严重导致草原退化、沙化D.竹节虫的身体与树枝相似4.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的一句话“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在百草园中,影响某只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A.阳光、土壤、水、温度等无机环境B.周围的植物、油蛉等其它生物C.上述A和B的总和D.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蟋蟀5.用显微镜的一个物镜分别和不同倍数的目镜(如图)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和看到的细胞最小分别选用的目镜是(
)A.a、a B.a、c C.c、a D.b、c6.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对生物体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体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B.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裂再是细胞核分裂C.多细胞生物体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数目会增加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7.下列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分别对应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①湖岸荻杨迎风舞,水滩鸥鹭啄鱼欢
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A.湖泊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8.在生物学习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实验器材。下列有关器材的使用,正确的是(
)A.调查池塘水中的微生物时,应随身准备显微镜,以便及时观察B.熄灭酒精灯时应大口吹气,防止无法熄灭,带来安全隐患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一般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D.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烧杯可直接放置在三脚架上加热9.绣球花的花朵较大且色彩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绣球花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液泡10.下列关于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瓶中的生物应选择适应性、生活力较强的物种B.制作好的生态瓶应放在阳光直射处C.制作生态瓶的瓶子可以选择无色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D.加入的生物种类要合适,能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11.科学家探测到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们只有一个生物圈,关于生物圈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只生活在岩石圈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水圈包含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D.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12.小明同学制作了植物根尖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发现下图方框中、细胞比较小,细胞核比较大,具有分裂能力,这属于(
)A.营养组织 B.机械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13.胃是人体组成不可缺少的结构,根据下图判断胃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14.银杏的学名为Ginkgobiloba,其中biloba表示的是(
)A.种名 B.属名 C.纲名 D.目名15.生物与人类存在密切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开展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只要考虑经济效益B.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细菌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危害水生动物C.草履虫繁殖速度快,是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料D.人类的开荒造田、滥捕野生动物等外力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二、综合题16.黑藻是许多生物学实验的理想材料。图1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肉细胞绘制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黑藻叶临时装片时,要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图1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倍。(2)据图2推断该叶肉细胞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黑薄叶肉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具有作用。(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黑藻叶片浸没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10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细胞质流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葡萄糖00.1%0.5%1%2%3%4%5%6%7%8%时间s1186160474248545870114150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升高,细胞质流动的速率呈现的趋势。②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17.“稻鸭共作”,就是在水稻田中引入鸭,利用其天然捕食能力控制害虫数量,同时普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肥料,促进稻谷的生长和品质提升,从而减少稻田中农药、化肥的使用.相国中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I%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稻飞虱属于,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2)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写出鸭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该水稻田能量最终来自。(3)据图分析,稻飞虱与鸭的关系是,如果喷洒除草剂进行田间管理,除草剂在体内积累最多。(4)水稻田中利用鸭来防治稻飞虱,该防治方法属于。18.科学家发现,幼年美洲短吻鳄的尾巴在承毋盛弄断后可以重新长出一段软骨管、神经与血管填充其中的组织,从而再生新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短吻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2)短吻鳄断尾再生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已知短吻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8条,则新产生的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为条。(3)短吻鳄断尾后,某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形成软骨管、神经与肌肉等组织,这是细胞的结果。其中一些细胞之间间隙较大,具有支持、营养、连接和保护等功能的组织是。(4)近年来,由于自然栖息地的消失、重金属和农药污染、非法贸易等原因,短吻鳄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短吻鳄的有_______。A.完善法律法规,打击非法贸易B.对短吻鳄投喂大量食物C.加强公众对短吻鳄的保护意识D.保护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三、资料分析题1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纤毛虫是具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虫的前端有一凹陷的胞口,下接胞咽,借助胞口纤毛的摆动,将颗粒状食物如淀粉粒、细胞、细菌、油滴状物等送入胞咽。进入胞内颗粒形成食物泡,消化后残留物经胞肛排出胞外。在牛、马等食草动物的胃内有大量纤毛虫,胃为纤毛虫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环境,同时纤毛虫能够将胃内的植物纤维分解成容易被食草动物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既肥了牛、马,又养活了自己。资料二:纤毛虫数量低会导致奶牛消化不良,患前胃疾病。“前胃灵”散剂是筋中药制剂,为了进一步探明“前胃灵”散剂对奶牛痛胃内环境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健康和患前胃疾病的奶牛各3只,分为健康组和疾病姐,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采取瘤胃液检测纤毛虫的数量。结果如表。健康组和疾病组奶牛给药前后瘤胃液纤毛虫数量比较(单位:个)组别奶牛序号给药前给药后健康组111900980021075080003108008000疾病组163509900260008700358008000(1)手资料一分析,纤毛虫消化食物的过程是胞口→胞咽→→胞肛。纤毛虫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是。(2)资料二中,每组选用3只奶牛,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健康组与疾病组之间形成。(3)资料二中“前胃灵”对健康组和疾病组的影响不同,表现为。(4)据资料二可知“前胃灵”散剂对前胃疾病的治疗起(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健康牛(填“可以”或“不可以”)服用“前胃灵”预防前胃疾病。《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DBCBCAB题号1112131415答案ACBAA1.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稻花盛开,稻花是水稻的生殖器官,其盛开意味着水稻进入了繁殖阶段;雌雄蛙抱对,这是蛙类繁殖行为的一部分,雄蛙通过抱对来促进雌蛙产卵,从而完成繁殖过程;这两个现象共同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可以繁殖;而不是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具有生长发育现象或具有变异的现象;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A【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详解】A.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莲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A符合题意。B.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莲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不符合题意。C.根据分析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鱼比莲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不符合题意。D.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血管属于器官,不是一种组织,例如大动脉和静脉,它的血管内皮是上皮组织,中间层由肌肉组织中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中的弹性纤维组成,所以血管是弹性的,最外层也是上皮组织,有些也有神经纤维;但毛细血管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3.C【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体色大多带黄色,而生活在绿色草丛的动物体色大多带绿色,体现的是生物适应环境。【详解】A.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保护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草原鼠害严重导致草原退化、沙化,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C符合题意。D.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属于拟态,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蟋蟀的生存,例如温度影响蟋蟀的活动和繁殖,水和土壤影响蟋蟀的栖息环境,阳光影响蟋蟀的光周期和活动时间;生物因素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与蟋蟀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例如植物为蟋蟀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油蛉可能与蟋蟀竞争资源或成为其天敌;同时,其他蟋蟀的存在也会影响某只蟋蟀的生存;例如,蟋蟀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争夺食物、栖息地或配偶。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B【分析】图中的镜筒都没有螺纹,都是目镜。目镜的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目镜a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细胞的体积最大。目镜c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的体积最小。所以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和看到的细胞最小分别选用的目镜是a、c。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C【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3)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详解】A.因为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表面积÷细胞体积,细胞体积增大时,表面积增大的幅度小于体积增大的幅度,导致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交换效率降低,故A错误。B.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随后细胞质再分裂,故B错误。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是多细胞生物体生长的基础,故C正确。D.细胞分化是细胞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C。7.B【分析】(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2)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3)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4)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详解】①湖岸荻杨迎风舞,水滩鸥鹭啄鱼欢,这句诗描述了湖岸和水滩的景象,有荻杨、鸥鹭等生物,属于湿地生态系统;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描述了农田劳作的场景,属于农田生态系统;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句诗描述了树木和百草繁茂的景象,属于森林生态系统;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述了广阔的草原和牛羊的景象,属于草原生态系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C【分析】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和规则,严格按照基本的操作要领操作。【详解】A.显微镜通常需要在实验室中使用,而不是在野外随身携带;在野外采集样本后,通常需要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和分析,A不符合题意。B.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还可能混有空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因此,燃烧着的酒精灯不允许直接用嘴吹灭,而是用灯帽盖灭,B不符合题意。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通常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但需要注意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喷溅造成伤害,C符合题意。D.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烧杯不能直接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而应该放在石棉网或加热垫上,以防止烧杯因受热不均而破裂,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故A符合题意。B.细胞质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故C不符合题意。D.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储存有无机盐、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植物)、消费者(主要动物)和分解者(主要细菌、真菌)组成。【详解】A.生态瓶空间和资源有限,选择适应性、生活力较强的物种,更有利于生物在有限环境中生存和维持生态瓶的稳定,A正确。B.阳光直射会使生态瓶内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影响生态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制作好的生态瓶应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而不是阳光直射处,B错误。C.无色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有利于阳光透过,满足瓶内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C正确。D.加入合适的生物种类,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可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进行,维持生态瓶的稳定,D正确。故选B。11.A【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详解】A.微生物生活范围广,不仅生活在岩石圈,还广泛分布于水圈、大气圈和土壤中,A符合题意。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B不符合题意。C.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水体,如海洋、江河、湖泊等,C不符合题意。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详解】A.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A不符合题意。B.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的茎、叶片、果皮、种皮等处,细胞壁增厚,B不符合题意。C.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植物芽的尖端、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都属于分生组织,C符合题意。D.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B【分析】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详解】AB.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胃是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的器官,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叫做系统,C不符合题意。D.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A【分析】林奈提出的命名法称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详解】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Ginkgo”表示银杏的属名,“biloba”表示银杏的种名。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A【分析】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共同繁荣。【详解】A.人类在开发清洁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忽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A符合题意。B.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细菌(也称为蓝藻)可能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或“藻华”。这种大量的蓝细菌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质恶化,严重时可能引发水生动物的死亡,B不符合题意。C.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和观察。因此,草履虫常被用作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料,例如用于研究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和遗传等,C不符合题意。D.人类的开荒造田、滥捕野生动物等行为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开荒造田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滥捕野生动物则可能破坏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或数量锐减,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1)清水400(2)逆时针(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通常不含叶绿体,而黑藻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保护和支持(4)先减少后增加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详解】(1)黑藻叶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故在制作黑藻叶临时装片时,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若显微镜视野中黑藻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通常不含叶绿体,而黑藻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4)①根据表格数据,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升高,细胞质流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先减少后增加,说明细胞质流动速率先加快后减慢。②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质的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之间、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17.(1)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4/四草→鸭太阳光能(3)捕食和竞争鸭(4)生物防治【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稻飞虱属于消费者。图示“稻鸭共作”生态系统中含有生产者(杂草、水稻)和消费者(稻飞虱等),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稻飞虱→鸭,水稻→福寿螺→鸭,杂草→稻飞虱→鸭子,杂草→鸭。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可见,鸭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杂草→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水稻田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3)由图知,稻飞虱和鸭子同时捕食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鸭子捕食稻飞虱,所以稻飞虱和鸭子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如果喷洒除草剂进行田间管理,除草剂在鸭体内积累最多。(4)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如: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稻田养鸭可以有效地防治稻飞虱虫害,这属于生物防治,这种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优点是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18.(1)细胞(2)分裂48(3)分化结缔组织(4)ACD【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艺美术企业课件模板
- 疫苗宣传课件
- 疫情课件线上
- 工程课程选择指南
- 工程课件下载
- 2025年地铁站点地板砖铺设与翻新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装代工合同
- 疫情家长心理调适课件
- 工程英语培训课件
- 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开发合作协议
- 2025年广西桂林市象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1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地下管道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疼痛的评估与处理》课件
- 《外存储设备》课件
- 无人机行业精准物流配送方案
- DB32T 2060-2024 单位能耗限额
- 院前及创伤气道管理
- 外卖骑手配送合作协议书
- (高清版)DB43∕T 2628-2023 埋地排水用UHMW一P∕TE方型增强排水管技术规范
- 医院服务意识与沟通培训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