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下《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所处位置:本课是小语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单元主题:人物品质

语文要素:从人物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发现人物品质是如何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本文内容:本文是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写作特点:前两句借景抒情,一个“寒、孤"二字渲染了离别的愁苦。后两句言志,“玉壶、冰心”两个典故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整首诗构思奇特。

学情分析

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诗歌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告诉我们,古诗教学要以朗读想象为主要教学方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四年级上册还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本节课在体会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由于“冰心、玉壶”的意象学生比较陌生,理解起来较困难,需要引入相关资料来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会认“芙蓉、洛"这三个字,会写“芙、蓉、壶”这几个字,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会背诵本诗。

思维能力:运用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文化自信:联系注释理和资料等,理解诗歌大意,体会情感,感受作者高洁清白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感受品质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对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

3.莫愁前路无知已----------别董大》

这些诗的共同点是什么?

一、读诗题,把握大意

1.谈话引入:古人的送别非常讲究,有的目送,有的踏歌送,有的折柳送,有的劝解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板书课题。指导芙蓉二字的读音和写法。补充资料:此时,王昌龄在江宁任县丞,他的同乡好友辛渐前来看望他,要回洛阳了,王昌龄就一直从江宁送到润州,也就是现在的镇江,在芙蓉楼为他渐别辛渐由此北上洛阳,他这一送就是100多里呀

3.提名读课题,解题:根据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反复读,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平明"联系注释理解意思。

3.齐读

三、圈景物,感悟离情

作者在什么时候送别友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出示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雨、山)你好像看到怎样的画面?

2.雨是什么样的雨?

(1)雨冷:寒雨给你什么感受?

(2)雨大:连江的寒雨又是怎样的一场雨?

(3)雨久:这场大雨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3.如果你是诗人,一场冷风冷雨之后,与好友告别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很悲伤,很难过。

4.楚山又是哪里的山呢借助注释,并画图理解楚山连绵起伏。

事实上楚山连绵起伏,怎么会是孤山呢?(诗人内心孤独,所以觉得这些山也是孤独的)

5.用朗读体现这种感受。

6.小结:在诗人眼中雨是寒冷的,山是孤独的,(补充板书:寒、孤)这都是诗人眼中的景物。(板书:景)而诗人的心情也像这雨这山一样孤独寒冷,诗人这是融情于景了。

四、知背景,体会品质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他们有千言万语想说,可是王昌龄最想说的是什么?

出示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临别之际,诗人与友人辛渐说些什么?理解“冰心、玉壶”的意思。指导写“壶"。

2.在送别时,有人鼓励、有人安慰、有人表达深情,为什么王昌龄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呢?引出背景资料:王昌龄才华横溢,曾在朝廷为官他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40岁左右因遭到小人诬陷,被贬到千里之外的岭南,岭南在当时是最偏远的地区了,在岭南一呆就是三年,回到长安以后再贬为江宁县丞。此诗也就写于这个时候。而这个县城并没有什么实权,他这一生当中,少说有三次被感到偏远荒僻之地。许多不明缘由的人都对他议论纷纷。

3.他被一贬再贬,别人都会怎么议论他呢

4.面对议论和质疑,于是,他想让辛渐给他带句话-------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想借这冰心玉壶告诉洛阳亲友什么呢?

他是想借这冰心玉壶表明心中之志啊。(板书:志)

5.创设情境引读: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他的结发妻子问起他时,他会深情地说——

他年迈的双亲问起他时,他会坚定地说——

他的知己好友问起他时,他会豪迈地说——

6.拓展王昌龄诗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7岁他投笔从戎,奔赴战场,站在玉门关下,他高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怀。

边塞战事频繁,生活艰苦,他在滚滚黄沙中呐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何等感人的报国志向。

即使后来他被贬为没有实权的县丞,他依然爱民如子,为官清廉。

7.小结,背诵:这就是他的冰心玉壶志,没有因为被贬官改变,没有因为被质疑就改变,让我们把他的这首诗记在心间吧。

8.拓展其二

(1)其实这首诗还有一首,描写头一天晚上送别宴会时的情景。出示诗: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2)作者借什么表达怎样的心志?(明月---纯洁之心)

课堂小结: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一孤一寒,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了诗人高洁的操守。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