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1.小明将正在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薄膜密封后放进盛水的缸中,发现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于是他认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对于“他认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一个环节,它是(A.猜想假设)设计实验D.分析论证进行实验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听其声知其人”依据是声音的音色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次声波不具有能量D.只有固体和液体才可成为声源3.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D.大寒,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5.以下温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令人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24℃D.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6.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实践活动中,下列对“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大光斑和一些圆形的小光斑”亮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规则的亮一些圆形的亮一些)两类光斑一样亮D.以上都有可能7.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少误差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时,像以的速度靠近人D.三月桃花盛开,人们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的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8.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适当位置,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该眼镜镜片和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右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左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左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9.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0.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A比B高,夜晚,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AB两人和点O′A′和′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的距离将()A.不断减小不断增大2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如果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一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12.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为光在一段笔直的玻璃纤维内传播的情况,若增大射向B点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光纤内的反射次数变多光线的入射角将增大D点将要向右侧移动D.光在光纤内的传播时间变短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2分13.______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4.雨后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__15.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乙_____.31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壶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其中___________(ab)处的“白气”较浓;17.______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18.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选填“变19.小华同学身高1.70m,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自己完整的像,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现在他在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方向远离平面镜,行走6s后他到像的距离为______m,他的像______(选填“>”“<”或“=”)1.70m1m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20.AA______4置在真实硬币的______21.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2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O点的折射角将动的距离___________h23.2022年月8日下午5其实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______m/s。人们常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来测量地月的距离,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激光发出后,经过2.4s反射回地球,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______m24.____________视力,某隐形眼镜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0.05mm(大于/小于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525.小华将焦距f1=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80cm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像,此像是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726.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7.如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将光路补充完整。28.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629.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___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装;2)当温度上升到90℃后,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水银和酒℃和℃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78℃,则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3)AB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A中的水量___________B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75)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30.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1Fr________∠(选填“”“<”或“=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3)若光沿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4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F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3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__;2A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3B(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8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它___________(填“能””不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___________(选填“A”“A”或“A123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2)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透镜位置: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做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光屏______(选填“向左”或“向______5)如图乙,线段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6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9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7)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左移到B晰的像,成的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8LA间的距离为L,L______(选填“>”或“=B之间的2s=______、L表示)10.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由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由气态水蒸气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由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D。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人向镜面走近时,物体到镜面距离变小,故像到镜面距离也变小,而像的大小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5.以下温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令人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24℃D.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答案】C【解析】【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最高温度接近40℃B不符合题意;.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4℃左右,故C符合题意;D.水的凝固点是0℃,冰箱冷冻室中的水是结冰状态,说明温度低于0℃D不符合题意。。6.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实践活动中,下列对“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大光斑和一些圆形的小光斑”亮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规则的亮一些【答案】A圆形的亮一些两类光斑一样亮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树叶间隙较大时,透过的光比较多,地面上有一些形状不规12则的大光斑,较亮;而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孔较小,透过的光较少,较暗。A。7.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少误差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时,像以的速度靠近人D.三月桃花盛开,人们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的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的结论,故B错误;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2m/sC错误。DD正确。D。8.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适当位置,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该眼镜镜片和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右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答案】A左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左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解析】ABCD近视眼;太阳光通过右边镜片在地面上形成光斑,右边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A正确,错误。13A。9.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答案】D【解析】【分析】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详解】将温度低的冰水注入烧杯甲,烧杯甲的温度就会变得很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甲烧杯壁,会在其外表面液化为小水滴;将温度高的热水注入烧杯乙中,热水会汽化为水蒸气,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遇到乙烧杯壁,在其内表面上液化为小水滴;故D正确、错误。D。10.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A比B高,夜晚,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AB两人和点O′A′和′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的距离将()A.不断减小不断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14【详解】设A小朋友身高为a,B小朋友身高为b,灯的高度为h,当A小朋友向前移动距离xa,对应其影子向前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s、s分别为A移动前路灯到A头顶的距离、A头顶到影子顶端a12距离: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可得a11s2sss1s2s21s2ah12211xa解得:A小朋友影子A′移动的距离hxhaxaa同理可得B小朋友影子B′移动的距离又根据题意可知A比Bhxhbxbbab则可得当相距为d′的两个影子以相同速度进行时xxab此时两影子A′和之间的距离ddx﹣xdba当两人的头部的影子达到重合后,再继续远离路灯时,由于abA小朋友的影子A'的距离仍比B小朋友的影子B'移动的距离长,即xxab则此时两影子的间距ddx﹣xdab15A′和BABA的影子比BAB影子移动速度仍符合假设的规律,因此A的影子AB的影子′,然后再超过它。所以A′之间的距离会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D。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如果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一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由图可知,物距为30cm,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应小于15cmB错误;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像,故D错误。。12.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为光在一段笔直的玻璃纤维内传播的情况,若增大射向B点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6A.光在光纤内的反射次数变多光线的入射角将增大【答案】AD点将要向右侧移动D.光在光纤内的传播时间变短【解析】【详解】BC.当增大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增大,所以C点右移,光线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增大,同样会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增大,的夹角增大,D点右移,使光线在下表面的入射角增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AD.入射角越大,反射角也增大,D越偏右,在光导纤维长度一定时,反射次数越少,光在光纤内的时间变短,信息将传输得更快些,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D正确,D符合题意。A。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2分13.______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答案】【解析】..③.[1][2][3]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才能发声;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振动频率即音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日常生活中,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的。14.雨后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③.黑【详解】[1][2]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牛顿。[3]演员穿红色上衣,只能反射红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在蓝灯光的照射下,蓝光被吸收,没有光被反射,故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黑色。1715.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乙_____.【答案】【解析】.1010.:05b是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钟表和钟表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钟表a钟表的实际时间是:.2)作出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如图所示:则乙表的时刻是1205.故答案为:;:.1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壶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其中___________(ab)处的“白气”较浓;【答案】【解析】..a18【详解】[1][2]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壶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冒出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因为壶嘴处温度较高,不易发生液化现象,b处“白气”较淡,a处较浓。17.______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答案】【解析】.直线传播.【详解】[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穿过小孔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由于水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水变浅了。18.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选填“变【答案】【解析】.凸②.实③.【详解】[1][2]小巴车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距u>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大。19.小华同学身高1.70m,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自己完整的像,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现在他在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方向远离平面镜,行走6s后他到像的距离为______m,他的像______(选填“>”“<”或“=”)1.70m1m______19(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答案】【解析】.2.10.=④.【详解】[1]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2]6s后他运动的距离s=vt=0.5m/s×6s=3m此时他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3m+2m=5m他到像的距离为5m+5m=10m[3]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他的像高不变,为1.70m。[4]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20.AA______置在真实硬币的______【答案】【解析】..虚.[1][2][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A21.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20【答案】【解析】.60°②.OC【详解】[1][2]由图可知,BOM30,所以=BON9030=60AON=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为法线,MM′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入射角BON=602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O点的折射角将动的距离___________h【答案】【解析】.左②..[1][2]O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2]折射光线、水面下部的法线、光斑移动的距离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因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角45°,所以对应的光斑移动距离小于水面的上升距离,即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距离小于h。23.2022年月8日下午5其实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______m/s。人们常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2122f______f(><12【答案】【解析】..幻灯机.>【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解答此题.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详解】由图可知物距是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原理和幻灯机相同;因为凸透镜B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仍为15cm,所以f>f.12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726.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答案】【解析】2324【详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两种介质中,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9.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___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装;2)当温度上升到90℃后,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水银和酒℃和℃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78℃,则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3)AB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A中的水量___________B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25前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5)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答案】.自下而上.96③...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析】..⑧.气压降低,沸点降低)[1]因为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高,所以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则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自下而上组装。2)2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5]由图像可知,从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4可知,A中水加热6min开始沸腾,0~升高的温度tA98℃℃℃B中的水加热开始沸腾,0~升高的温度26tB℃℃℃相同的加热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6min和8min,水吸收的热量之比是Q:Q6:83:4ABQt由t:t3:4AABBAtB3℃1B4tA4℃1A中水的质量等于B中水的质量。4)刚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白雾,白雾较少,当水的温度继续升高,水蒸气增多,产生的白雾较多,由于底部温度较高,产生小的气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故顺序为:CBDA。5)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30.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1Fr________∠(选填“”“<”或“=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3)若光沿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4FF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答案】一平面内【解析】①.=②....同)[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此时反射角∠r=入射角∠。272[2]3[3]如果将光源沿OA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5][6]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3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__;2A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3B(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___4)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