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体设计
第一单元
加与减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分配:
8课时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一节⑴
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
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
脸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
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
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气243041
笑笑234429
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
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24
+30
5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
算十位,结果是95、
54
+41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44+29=96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
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
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26+29=37+28+34=16+35+57=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X1615
2004年321714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
(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
(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
得多少金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
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
细。
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
34+20+42=9635+19+45=100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二节⑵
教学内容:
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
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
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
脸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以内数的连加运
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54+1946+2730+2454+43
43+4039+2826+4813+24+35
2.笔算练习:
17263519
24351836
+29+14+44+28
二、练一练
1.投飞镖比赛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寻思352330
妙想402620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感与妙想谁获胜吗?钱同伴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2.跳舞小组有17人,唱歌小组有36人,腰鼓组有11人。
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计算
24+16+2749+17+32
15+26+4433+29+25
4.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2004年321714
2008年382723
(1)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2000年一共茯得奖牌多少枚?
(3)请你再提出一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气243041
笑笑234422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三节⑶
教学内容:
游秋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
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险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
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
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计算:24+16+2749+17+3215+26+44
33+29+2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90-45-25=20(人)45+25=70(人)
90-70=20(人)
90454590
-45-25+25-70
——45207020
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
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38+24=62(人)70-62=8(人)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57+42-69=
64+25-39=82-45+38=
2.看雄箪的又对又快.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38+42-36=52-43+77=
91-38-25=97-36+43=
46+26+34=73-49+35=
三.总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
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板书设计
秋游
方法一:45+25=70(人)90-70=20(人)
方法二:90-45=45(人)45-25=20(人)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四节(4)
教学内容:
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3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
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
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
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57+42-69=91-38-25=64+25-39=82-45+38=
38+42-36=52-43+77=91-38-25=97-36+43=
二、练一练
出示课件
1.胡萝卜15元,鱼28元,妈妈带了50元,够吗?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2.计算
77-33-25=96-39-45=100-91-836+27-48
3.机灵狗不小心把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儿童报》262834
《小画报》32373
《小故事》3940452
合计9899100
(1)哪个班定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分《儿童画报》?
(3)三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族?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练习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儿童报》262834
《小画报》32373
《小故事》3940452
合计9899100
(1)哪个班定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画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五节(5)
教学内容:
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
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
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D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48+42-36=52-43+77=
91-38-25=97-36+43=
46+26+34=73-49+3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15-9=6(人)
52+6=58(人)
52-9+15=58(人)
5243
-9+15
4358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
阿姨今年多少岁?
(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
有多少本书?
2.竖式计算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24+36-1975-46+2534+28-49
90-65+4287-69+54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
方法一:15-9=6(人)52+6=58(人)
方法二:52-9+15=58(人)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六节(6)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
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
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5+20+1359-14-3245-30+15
65-23+1881-70+4084+6-76
二、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99410090
+27-65-26-72
三、笔算下面各题
43+39-4645+55-78
36-28+4981-65+28
四、计算每一竖行的和
23451727564837
18292543292625
五、应用题
1、车上原有32人,到站时下去19人,上来7人,车上现有
多少人?
2、二年五班原有4人,新学期转来3人,转走5人,二年五
班现有多少人?
六、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做总结。
板书设计:
1、车上原有32人,到站时下去19人,上来7人,车上现有
多少人?
2二年五班原有48人,新学期转来3人,转走5人,二年五
班现有多少人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单元自测(78)
一、口算。
65-12=7+11=61+20=92-42=
12+80=33+67=75-20=35-11=
28+52=96-16=38+12=47-11=
36+54=70-25=35-14=40+30=
81+35=69-50=84-14=96-80=
二、填空
1.73是由()个十盒()个一组成的。
2.75笔60多(),40笔86少()。
3.在()里填上或或
54+38()38+5443-26()42-26
69-47()69-4658+12()69-28
28+52()68-4726+36()18+41
84-14()56+2596-80()69+21
4.计算连加连减,按照从()的顺序计算。
5.68比10多(),还可以说()比()少.
6.树上原来共有36只小鸟,有6只飞走了,又飞来12只,现
在树上有()只鸟。
7.计算86-(23+18)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8.把下列算式按从小到大排一排。
78+298-2065+756-3088-454+4
三.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0454590
-45-25+2570
四、解决问题
1.一年级有89人去春游,租了两量大客车,第一辆坐了45
人,第二辆坐了40人还有几个人没有上车?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2.一年级有56人参加游园比赛。在第一轮比赛中,有28人输
了,又有37人参加比赛。现在有多少人参加游园比赛?
3.小丽、小芳玩排球。排球情况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小丽36下28下32下
小芳31下31下33下
(1)小丽一共拍了多少下?
(2)小芳一共拍了多少下?
(3)小芳和小丽谁拍的多,多多少?
单元总体设计
第二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内容:
购物
教学目标:
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2.在购物的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在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
简单的问题。
4.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准确辨认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会不同方式付款。
教学难点: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一节⑼
教学内容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知道咱们国家的
钱幼教什么吗?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不同面值的人名币
1.课件出示人民币
2.清一名给大家介绍
3.其他同学补充,集体订正
4.小组合作
以小组带来的学具找到课件出示的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1.让学生尝试将人民币分类
2.小组合作
3.汇报并说明反馈
4思考:
我想买一支1元的钢笔该怎样付钱?
5.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案
6.思考讨论
(1)1元=()分
(2)一张1元可以换()张5角
7.汇报,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完成教材11页的1题
2.填一填,完成11页的2题.
3.汇报后集体订正
4.拿一拿,完成第3题
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
帮家人去商店换零钱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买文具
人民币: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二节(10)
教学内容:
买衣服
教学目标: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重点:
1.掌握大面额人民而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
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商店买衣服,选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
说明价格,你怎样付钱?引出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
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
力。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
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
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二、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游戏:人民币大兑换
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
和妈妈一起去商店购物
板书设计:
买衣服
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三节(11)
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教学难点: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
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
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
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
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
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
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
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人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
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
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
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
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
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
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
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一计算结果。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12+9=21(元)
应找回多少钱?
20-15=5(元)
单元回顾
单元总体设计
第三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内容:
数一数与乘法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的活动中,感受相同数连加的特点,体会加法的特点。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2.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
3.能结合图画,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属算式,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属算式,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一节(12)
教学内容
有多少块糖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
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人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
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
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
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曰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
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
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
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
是14块。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
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
2+2+2+2+2+2+2=14(块),第二幅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
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
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
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
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2+2+2+2+2+2=12(块)
3+3+3+3=12(块)
4+4+4=12(块)
6+6=12(块)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二节(13)
教学内容: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
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5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法
算式。10盘呢?15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到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夹法计算。
2.激趣。
教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真多”这一话题引入情境,
然后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3.发问:引导学生就以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
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为重点:有多少人
乘坐飞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3)教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
2x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
(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飞机,8表示一共坐了
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
(5)由学生发现或教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
该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x4=8(人)
::1:
aa•iI।a
乘数乘号乘数积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2、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4)伴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4x6=24(人)或6x4=24(人)
(5)师生质疑、互动研究。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
6个4人。)4x6表示什么意思?6x4呢?(都表示6个4相加)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
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
(6)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活动三。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
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
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4、活动四。
出示“连椅画面:
(1)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
(3)统一认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
求出。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与右边连
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独立读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
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2x4=8(人)
1>>•
!!:•
乘数乘号乘数积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三节(14)
教学内容:
有多少个点子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
乘法积累活动经脸。
2.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
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点:
结合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
步学习的欲望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
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
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数一数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现的1个1个地
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1
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人几个地数。
数一数,填一填
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
受不同的观察角度。
二、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
着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孕状。
三、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20块糖,(也可以就地取材,
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自己动手数一
数。学生可能出现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1块1块地数,2块2块地
数,5块5块地数。数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果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或者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全体学生
按照“2个2个”和“5个5个”再数一遍,体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
数,结果是一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次数就多,
每次数的各数多,数的次数就少。虽然有不同的数法,但最后结果
都是一样的。
四、练一练:第1题
这里画了25个熊猫,25个熊猫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可以组织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学生圈一圈,数一数。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数法,可以1个1个
地数,也可以5个5个地数。
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要快速数出物体的各数,可先把这些
物体分组,然后用加法计算。
第2题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每盘有4块蛋糕,有5盘,4块4块地数,
一共有20块。当物体1堆1堆地放着,且每堆物体同样多时,学生
自然会想到1堆1堆地数。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有多少点子
相同加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233个2相加
455个4相加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第四节(15)
教学内容: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
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笄式进行词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
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
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
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
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
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
乘法算式;
D、易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正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x6=24(人)或6x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X3=9(人)或3x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
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3+3=6(人)3一、填空题(1-2每题3分,3-4每题1()分,共26
分)
1.3x4=(),读作(庚以()等于().表示()个()连加.
2.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5个2相加:_____________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得二三()十二四()十六三三
()二()得四()得一二()得八
()四十二二三()一()得回
4.oooo
OOOOOOOO
加法算式:.
相同加数是(),有()个相同加数,用()做被乘数,用
()做乘数.
乘法算式:
2=6(人)或2X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2+2+2=6(人)2x3=6(人)或3x2=6(人)[每张椅子坐
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
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x3=9(人)或3x3=9(人)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单元自测(1617)
一.按要求写算式
1.6乘3()x()=()
5个4相力口()x()=()
()x()=()
8与2相乘()>()=()
()x()=()
2.
(§+()+g)=(肱)
()*()=()(个)
每堆沁△△个三翁。,乌△()堆,一共有()个
()x()=()(个)
二、判断对错。
1.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2,算式是4x2=8()。
2.3+3+3+3+3+3+3=9()。
3.5+5=5x5()。
4.所有的连加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5.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x4.()。
6.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3+6()。
7.4乘以3写作:43x.()。
8.4+4+4+4+1写成乘法算式是:4x3+1()。
三、请你做一做
()X()=()
4个8相加
()x()=()
()x()=()
5个4相加
()>()=()
6.3X4=(),读作[)乘以()等于().
表示()个()连加.
7.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5个2相加:_____________
8.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得二三()十二四()十六
三三()二()得四()得一
二()得八(泗十二二三()
四、文字叙述题
1.被乘数是4,乘数是3:__________.
2.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3个4连加:_____________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五、其它题
1.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3x5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入分配差距与公平效率考核试卷
- 护理病情评估与汇报指南 2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
- 5-18一般时序电路的设计3-化简、编码和实现
-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精美课件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创模拟卷(四)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2025届中考模拟最后十套:数学试题(二)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统计学基础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焦作大学《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茶百道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农田水土保持的技术与治理策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农业考试重要措施试题及答案
- 甲亢病人护理讲课
- 2025年安徽滁州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教程题库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