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认识“融、燕、鸳”等28个生字,读准“散、杆、挨、蚂”4

个多音字,会写“融、凑、瓣”等37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30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燕子》、《荷

花》中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能积累”剪

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表达与交流:能向同学推荐春游的地方,说清楚想法和理由;在讨论交流的

时候,能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能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的观

察一种植物,做个记录卡,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植物。梳理

与探究: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等9

个词语;能辨析近义词,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能仿照例句,写一种

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朗读、背诵《忆江南》,并大致了解诗词意思.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

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本单元的选文多

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有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有

活泼可爱的燕子、有夏口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有趣的小昆虫。

(一)课文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及解读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

任务群,但从第二个语文要素来看,同时也是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

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

体验;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跑元的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活

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其精神成长。此外,鼓

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时,可以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

造性,成为积极主动的分享者和表达者。“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作

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贯穿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个语文学习,其在不同年段的学

习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二)教学策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

优美生动的语句”。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上册相应的练习都有为本单元读文章想

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

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

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同时,

《燕子》与《荷花》这两篇课文,都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觉得优美生

动的语句,并积累。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每个孩子都有

白J的想法,本次口语交际就借助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习

清楚地表达自一的想法和理由,并能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养

成尊重他人、文明交际的习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抬若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

楚”,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借助记录卡,仿照文中的片段,写清

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白己的感受。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卜问题:

1.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课文中

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会带有读者的主观感受,教材并没有明

确的指向。因此,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思考不作过多的限制,可以结合“交流平

台”,通过相互交流来逐步提高学生对优美词句的认识

2.本单元口语交际的重点在于交流的过程,指导学生要清楚地表达自己推荐

的理由。明确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互相尊重,认真倾听。

3.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植物,可以在学完《荷花》这一课时就布置这项观

察活动记录。借助观察记录卡范例,进一步指导学生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观察植

物,做好自己的植物观察记录卡,并尝试写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

四、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数起止日期

1.古诗三首

2.燕子

3.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一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会认“鸳、鸯”等6

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迟日”、“芦芽”、“小溪泛尽”词语的意思。

2.阅读与鉴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

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

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

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3.表达与交流: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

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为喜欢的诗配插图或者

尝试写一写关于赞美春天的一段话。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有节奏地读古诗,标出停顿,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

学习做准备。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老师

做适当的补充。“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

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

言绝句,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

3.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

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

说吧!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一、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L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

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二、观察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课件出示生

字: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

1.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西水事亲本义山大而高

2.图片识记:燕子、鸳鸯、芦芽、河豚。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如下: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

宽右窄。

4.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燕”

是上中下结构,上面部分是“廿”;“鸳、鸯”是上下结构,

“鸳”的左上部分是“夕二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6.写字展评。

任务三: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一、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一)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

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品味《绝句》中的色与味。

1.学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学生汇报。老师解惑。(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

丽:秀丽)

2.“迟日”是什么意思呢?迟日的含义出自《诗经•七

月》:“春日迟迟」迟迟,指缓慢的样子。迟日,就是指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白天变得长了。那么。“迟日江山丽”

从哪个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教师点拨:用眼睛看到的

是视觉。

二、同学们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

图。这首诗,不仅有美丽的景,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你发

现了吗?(春风花草香)谁想来读读这花香扑鼻而来的句

子?(指名读)

1.“春风花草香”是从哪个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教师点拨:(用鼻子闻到的是嗅觉)。

2.结合课件插图,说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诗的意思?

(春天的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春风拂面,送来花

草的芳香)

3.看到优美的风景,闻着扑鼻的花香,诗人的心情是

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全班齐

读)

(1)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学生闭眼想象:阳春三月,

日光柔和,微风徐徐。站在在春光中,我们感受着暖暖的

阳光,沐浴着柔柔的春风,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

花草的淡淡芳香。青山绿水,柳绿花红,到处生机勃勃,

真是一派好春光,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2)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让我们感

受着春风,伴着花香,这美丽如画的春景,把小动物们也

呼唤出来了。

三、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春暖花开,小燕子也在飞来飞去地忙着,它在忙什么

呢?(筑巢)

2.你知道小燕子用什么来筑巢吗?理解“泥融”。

3.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泥土湿软,小燕子轻

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

4.瞧,这是谁来了?出示鸳鸯的图片。它们在哪做什么

呢?

预设:在温暖的沙滩上睡觉。

5.看着慵懒的鸳鸯睡在被阳光照的暖暖的沙滩上,多舒

服啊!

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忙着筑巢的小燕子和熟睡在沙滩上的鸳鸯,

这一动一静,一上一下,一忙一闲,相映成趣,多有意思

啊。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其中的趣味吧。板书:(动静)

四、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1.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能用你自己的话

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

2.想象体验。看着这样的春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呢?

3.指导朗读,练习朗读。让我们用舒缓轻柔的语调,读

出那份悠然闲适吧!让我们带着对春天来临的那份欣喜,

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4.这样又香又美又温暖的春天,怎能让人不爱呢?让我

们带着对春天的热爱,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吧!

任务四:迁移学法,学以致用

一、刚刚我们领略了杜甫笔下的春日美景,现在我们再

一起来看看苏轼和曾几笔下的美景吧!你能从这两首首诗

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学完了《绝句》,你能用同样的方法

来交流《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描绘的景象吗?

1.学生自主互动交流

预设1:《惠崇春江晚景》中描写的有竹子、桃花、江水、

鸭子、篓蒿、芦芽、河豚。

预设2: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早春图

师:春天到了,谁得到了这个讯息?

预设3:鸭,春天来了,寒冰消融,水温升高,鸭群好

像最早感觉到春天的信息,急不可待地到江水中嬉戏。

预设4:除了最先感知春天的鸭群,一些植物也发生了变

化。我从“篓蒿满地芦芽短”知道河滩上满是篓蒿,芦苇

也开始发芽。

2.引导学生体会“满地”“短”的含义和意境,感受春

天植物的生机勃勃。

师:是啊!作者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

满地的萎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

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师: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预设: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观察岸上、水面

之物所进行的联想。(结合“欲”字的解释,明确第四句诗

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师:是的,这是苏轼为惠崇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

诗,以画而题,苏轼通过观察,引发联想,告诉人们,桃

花开放,春江水暖,篓蒿满地,芦芽冒尖,就是河豚上游

产卵的季节。

师:学了前两首诗,第三首诗《三衢道中》,请大家用

所学的方法自由交流。

预设1:《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的景色。

预设2:梅子黄时,正直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

人以喜悦之感。

预设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一“溪”,一“山”,一“行”,

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尝试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

4.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

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

课件出示:(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鹏

四五声。

师: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

所以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喜爱初夏的感情。我

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呢?

5.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师:同学们,学了三首古诗后,你一定不会忘记今天学

习古诗的方法:通过抓住诗句中的景物,联系生活,想象

画面,可以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美。希望同学们能用这样

的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二、练一练:

L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诗句。能

够朗诵三首古诗或者为喜欢的古诗配一副画。

任务五:聚焦主题,分层作业

1.读一读:再查找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

背。

2.写一写:《绝句》前《惠崇春江晚景》都是描写春天

的古诗,请你也来写一段话,描写和赞美春天。

板书设计:

2《燕子》

教学目标:

L识字与写字:会写“聚、痕”等生字;会写“吹拂、赶集”等词语;

理解“聚拢、俊俏”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

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能背诵课文1・3自然段;能找出课文中生动优

美的词语,感受小燕子的伶俐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3.表达与交流:能大胆想象,仿照着第一自然段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

小动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习

1.大声朗读课文,长句子多读两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

句子。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郑振铎。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读准词语:伶俐电线纤细聚拢偶尔吹拂赶集平添

光彩夺目烂漫无比旷亮无比波光粼粼

2.读准多音字:

(1)圈:小猪仔在猪圈里欢快地跑来跑去,跑了一圈又一圈。

犯罪嫌疑人己被圈在监狱里。

(2)散:吃过晚饭,公园里有很多人在散步,几只闲散的小燕子

在树枝上休憩。

(3)杆:旗杆桅杆笔杆秤杆

(边读边想象它们的样子,找一找不同读音的区别)

3,读下列词组,从文中再找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

比的天空

4.读好长句子:

(1)二三月的春日里,粒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

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一一嫩

蓝的春天,几只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

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5.对比识字:凑揍奏

拂佛费

掠凉京

6.指导写字:聚痕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读了课文,你脑海中出现了一群怎样的小燕子?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根据下面的画面来找到对应的段落,

并用段落中的词语给每幅图起个名字。

任务四:联系生活,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1.联系生活,说起燕子,你想到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2.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燕子外形的哪几个特征?为什

么说它们“凑成了"小燕子?能不能换成其它的词语?为什么?

3.带着想象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4.你能用“抓住主要特点”的方法,仿照着第一自然段,试着写

一写你熟悉的小动物,并用上生动的动词。

评价项H及标准评价结果

说,出了小动物的挣点.☆☆☆☆☆

小动物的找点说得清史.☆☆☆☆☆

网上了生动的动词.☆☆☆☆☆

总评1

总部标准ftfr:14-15*:良好:12-13*:令牯:10女

任务五:品读词语,想象燕子的姿态美

L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词语,

边读边想象,说说小燕子在天空、湖面飞行时各有什么特点?你

更喜欢哪一个?

2.默读第3、4自然段,借助课本插图,小组交流:“斜飞”“横掠,”

都是描写小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词语,能不能把它们互换呢?为什

么?

预设一:不能换。因为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小燕子在旷亮无比的

天空飞行时的样子,“斜飞”说明小燕子在天空飞的很自在。

预设二;不能换。小燕子“横掠”过湖面,说明小燕子飞得非常

低,这样尾巴才能沾着水面。

3.带着想象朗读第3、4自然段,读出小燕子飞行时的轻快、伶俐。

4.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借助课本插图,思考:“几痕细线”可不

可以换成“几根细线”?为什么?

5.想一想小燕子们聚在一起时心情怎样?它们会说什么呢?带着

想象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任务六: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

L大声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春天?这些景色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赶集”的场景怎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文中是谁在赶集?

从这个词中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像这样的带给人想象的词语那

你还能找到哪些?默读第二自然,画一画。

3.带着想象,再来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慈子

伶俐可爱喜爱

"轻快敏捷.赞美

3《荷花》

教学目标:

L识字与写字: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

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阅读与鉴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至4节;能边读边想

象画面,借助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

活的画,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的。

3.表达与交流:能仿照课文第2节,练习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植物片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反复出声朗读课文,数一数自己读到第几遍能做到将课文读得

正确、通顺、流利。

2.查查资料,了解一下作者叶圣陶。你读过他的什么书?把书名

写在课文空白处。

3.荷花是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的一种植物,它代表着高洁的品质,

我们学过很多描写荷花的诗歌,你知道哪些诗句呢?把它写在课

文的空白处。

4.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把它的外形画下来。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比一比,我能读流利。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流利。

2.指导读好第2、3自然段“一池的荷花”。

关注一: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要读好哪个字?怎么读?)

关注二:“有的......有的.......有的.......”

(读好这三句话的节奏,用稍快和稍慢的语速分别读一读这三句

话,说说有什么不同。)

关注三: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

领可真了不起。

(把这句话的句号改成感叹号,再来读这句话,读好“真了不起!”)

把2、3两自然段连起来齐读。

3.指导读好第4段“我化身成荷花”。

(1)把自己想象成池中的一朵荷花,先练习读一读第4自然段,

和同学分享下你读书时的感受。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一段,说一说你的感受。

(3)哪些词语要重点读好呢?画一画,再读给同学听.

(4)齐读第4自然段。

4.出示词语

荷花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舞蹈随风停止

(1)读准这些词语

(2)选择至少三个词语,用“这一池的荷花.....”说一句话。

5.练习读准下面的词语,说说你的方法。

花瓣儿一会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

6.读准多音字“挨二仿照这两个句子分别说一句话,用上“挨”

的不同读音。

荷叶挨ai挨挤挤的。

我挨di了妈妈一顿批评。

7.指导写好“瓣”字。

左中右结构,两边长中间短,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窄长。左边的“辛”

竖画变成“竖撇”。

虺例?.i$噂状倬瓜签।tAr•个底

是厄fUf(Uon)迫N.&小麻「泡布瓜内“小Z

址应交的r实.ji«i'AHr.米文.呼,叫以外”的快仗构

Waan的gr.冬文或建生可以分开的块状为:电〜।

IWkn

软一Ig一•②化的分用:生一,介5风.用UUI冰片状的:

一一*Im西瓜切或四一、

-IPJH—0-A—花一tk-M-&-

W4回叵回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脉络

L分段提取关键信息。

(1)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每一段都写了跟“荷花”有关的事。

比如第1自然段写的是荷花的清香。那第2段写的是荷花的什么

方面?(提示,重点关注每段的第一句话。)

(2)从第3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这一段写的是荷花的什么?

(姿势)

(3)第4段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荷花,他是怎样写荷花的?(化身

成荷花,写感觉。)这说明作者完全陶醉其中,所以第5段作者才

说“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2.按照下面的顺序,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闻到清香一观察形状一欣赏姿势一展开想象一回到现实

任务四:品读语言,感受美好

1.作者喜欢荷花吗?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喜欢荷花?画出

这样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你是如何从中发现作者喜爱荷

花的。

关注一: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

出来。

(1)古人写荷花和作者写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能发现吗?“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荷叶东.....产这里的“挨挨挤挤”

和“冒”分别和诗中的哪些字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说说你的理

解。

(何田田、戏,都让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

(2)文中的这句话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

诗描写的景色有什么异同?

(3)你也来试一试把“挨挨挤挤”和“冒”换作其他的词读一读。

看看有什么异同。

关注二: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三句话分别写了荷花的哪三种形态?(初绽、绽放、含苞)

(2)用“无论.....还是......还是......都.....・“将这

三句话连成一句话来说。

(3)带着喜爱的感情,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关键词

“才、全、还是二

关注三: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

做的好梦.....

(1)当“我”变成了荷花,“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

要做什么?

(2)你愿意变成荷花吗?变成什么样的荷花?变成荷花后你会做

什么?你会感受到什么?

(先分开说,再连成一段话说。)

(3)配乐朗读这一段。

关注四: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

领可真了不起。

(1)“一大幅画”和“一大幅活的画”有什么不同?

(2)如果找一位名画家将这池荷花画下来,你觉得谁可以画好?

为什么?

(王冕、马良、大自然....­)

(3)师生合作读第3自然段。(教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学生

读“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洋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J)

2.仿写小练笔。

作者喜爱荷花,更会欣赏荷花,所以无论初绽的、绽放的还是含

苞的荷花在作者眼里都有各自的美。那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

呢?仿照第2自然段用一段话把它写下来,注意选取不少于3个

形态,试着用上“挨挨挤挤、冒”这样生动的描写和“有的.....有

的.....有的・・・・・”这洋的句式。

评价项目及标淮详价若果

能也取自己献的一种梅麻航☆☆☆☆☆

能肚片动感的词语。☆☆☆☆☆

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

这样的向九

总评标淮优和1475☆:良好:12T35:合格:10^总评

任务五:想象背诵,表达很累。

1.“我”闻着清香跑到荷花池边,看到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我”

看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从荷叶中冒出的荷花有三种形态,初绽

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绽放的呢?含苞的呢?根据下面的提示背

诵。

出示:荷花己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有的()。

有的()。有的()。

2.快速浏览第4自然段,你发现没有,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我”

来写的。按照下面的例子,将每句话都概括成“我••一・”,再试

着背一背课文。

出示:

我是一朵穿着雪白衣服,站在阳光里的荷花。

我在风中翩翩起舞。

我和一池的荷花一起舞蹈。

(我停止了舞蹈。我从蜻蜓那知道飞行的快乐。我从小鱼那知道

昨夜的好梦。)

3.看课文的插图,试着背诵2至4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清香

观察形状《初绽绽放含苞)

欣赏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展开想象一大幅活的画

回到现实

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会认“录、凡”等11个生字,会根据不同词义用对

多音字“蚂力理解"琢磨、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衬裙、膜翅、

益虫”等词语。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

善于描写事物的能力;在朗读中,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知识,对昆虫、

对自然产生兴趣;

3.表达与交流:能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文中的各类昆虫,在介绍中

适当运用有趣的语言;能在生活学会制作昆虫备忘录,拓展自己的知

识面。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自主阅读,搜索作者汪曾祺相关信息,明确作者在本课主要介

绍哪些昆虫。

2.思考本课与以往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通过借助工具书、结合生活经验以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

中的词语,理解不了的圈画出来。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交流

1.易错字、音归纳

足+句二距(用脚量出来的距离)名+周二绸(丝织品廷绸)

月+莫二膜(生活中常用薄膜)目+害=瞎(眼睛害病看不见了)

王+文+王二斑(老虎头上纹了个王,有了一块花斑)

2.多音字整理

mdzhamdhudng

蚂蚱蚂蛾

翻生撕姚僚()生蹄熊触,()生物■

的酬也

3.词语交流

琢磨、凡是、款款、黑绸衬裙、膜翅、益虫

(1)读文章,找到以上词语的位置,并将词语所在句子读给大家

听。

(2)小组合作,根据其他同学的朗读,思考词语在此处的含义。

(3)重点讲解“凡是、款款”两个生活中常用的词语、“黑绸衬

裙”这个联想而来的词语。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表示强调,强调复眼的作用)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一膜翅,顺顺溜溜。

(款款:慢慢地落下来,黑绸衬裙妙用比喻,赋予了瓢虫“优雅”

的人性化特征。)

4.朗读课文。

(1)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部分与同桌分享。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课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小标题,“小标题”

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结构和段落内容。通过阅读,课文讲述了

哪些昆虫?每一部分的标题是根据什么设置的?

(复眼:蜻蜓身上的重要器官;花大姐、独角仙是别称;蚂蚱:

昆虫的名称。)

设定标题时可选择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选取别称,让标题

更加有趣。

2.智慧大闯关,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汕1UX祢上赛W还内容

任务四:走近科学,揭开昆虫神秘的面纱

神秘一:昆虫的复眼

L阅读文章第一段,昆虫的复眼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疑问,

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2.根据标点符号理解“琢磨”。“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

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

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在这一句

中,作者连着使用了三个“?”,最终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这

就是猜想、思考的过程。

3.读文章第二段,昆虫的复眼有什么作用呢?作者举了一个什么

例子来说明有复眼的昆虫视觉很灵敏。(讲解“凡是……都……”

表示肯定)

神秘二:花大姐的“星”

1.在这一部分中,讲了花大姐哪些方面?(膜翅、名字、颜色、

圆点、饮食习惯)

2.思考:所有花大姐身上的圆点都是一样的吗?圆点不同的花大

姐被称为什么?

3.知识补充: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它们是害虫。但二星

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等都是益

虫。

神秘三:“霸王虫”独角仙

1.理解名称的由来: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霸气的角)

2.通过抓关键词“最大、两寸、硬、力气大”以及“拉车子”的

举例来理解独角仙的霸气。

神秘四:“优质模特”蚂蚱

1.看图说话。既然大家都愿意画蚂蚱,蚂蚱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

请同学们观看插图,说一说它的迷人之处。(流畅的外形结构、修

长的腿、尖尖的触须等)

生械M想轴和见方☆

州上的附、价挣肾

然。的TtiHE明,相口速上稀滤收

3

睛:5-66蜡:3-4*:合沏2"

2.辩一辩:作者明明对蚂蚱充满了喜爱,为什么不喜欢土蚂蚱?

(动作、外形等进行对比)观看两种蚂蚱的图片,你比较喜欢哪

个。

任务五:关注语言,体会“有趣”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有趣一:连续两个“!”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以及

想象画面带来的冲击。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蛎虫吗?

有趣二:俏皮的语言充满了童趣,作者的这个建议符合孩子的心

里,显得天真可爱。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有趣三;“呜——扑”拟声词的运用,仿佛情景再现,一只独角仙

就从我们面前飞过。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有趣四:顶讨厌中的“顶”代表了“非常、十分”的意思,这种

程度的描写告诉了我们作者对土蚂蚱土褐色口水的厌恶。

任务六、制作昆虫备忘录

1.分析比较:图文式备忘录和图表式备忘录各有何优缺点。(图文

并茂,条理清晰)

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制作方式进行备忘录的制作,可借鉴本课中

外貌、作用、习性、有趣的语言描写等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昆虫备忘录

始蜓、苍如复眼,视觉灵敏

花大姐:颜色舞也,有圆点

独角他霸王虫

蚂蚱」尖头蚂蚱:画家喜爱,外形似声音略略

1土蚂蚱:外形不美,爱吐口水

《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L能向同学们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且尽量围绕一个地方说

说清楚想法和理由,使听的人也想去。

2.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与别人交流时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

量不打乱别人。

3.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

积极参与交际。

4.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表达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L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之前去过哪些好玩的地

方?

2.春天,我们到哪儿旅游呢?请同学们回忆下自己去过的

地方,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玩的地方,和大家交流,说说自己心目

中“风景优美的地方二

任务二:欣赏图片,发表看法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请同学们欣赏祖国的大

好河山。(播放图片)高山流水,百鸟争鸣,花团锦簇,怪石嶙

峋,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看过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两幅插

图,说说这是哪里,有哪些好玩的?(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

行描述)

任务三:示范引领,丰富积累

1.老师从没当过导游,今天,我也想过一把瘾,想要带着大

家去游览观光,你们想去吗?坐好啦,旅游车现在出发!嘟嘟……

好,到站了,请同学们下车。

2.(多媒体出示黄果树瀑布风景图文)教师边指相应的景

点边简单介绍。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世

界著名大瀑布之一。在白水河上,到黄果树地段,河床突然断落,

形成七股瀑布。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现在大家听见的“轰隆隆”的巨响就是瀑布跌落的声音。

令人向往的神奇的黄果树大瀑布就在眼前了。同学们,看,水是

从山上最高处泻下来的,上下一样宽,像一幅银幕挂在眼前。接

下来,我们将到达的是犀牛滩。犀牛滩位于瀑布的脚下,是瀑布

的跌落处。传说远古时代,这里常有犀牛出没,因此就命名为“犀

牛滩:从这里仰望瀑布,水流像百万支银箭向滩上直射。这时,

太阳出来了。红彤彤地一照,瀑布像一面大镜子,闪闪发光。瀑

布落到山下的深潭里,轰轰地响,溅起一米来高的水花,持续十

几秒,才向四周散去,这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要是遇到艳阳高照的时候,滩中常升起一道

彩虹,景色就更加奇丽无比了。我的介绍完了,谢谢!

3.指名让学生评一评“导游”当得怎么样?

4.讨论去风景区游玩时怎样才能把风景介绍好?(仔细观

察)

(1)对,仔细观察也得有一定的顺序,例如你拿着摄像机,

从后门进来,你会扫射前面的黑板,然后再看两边的窗户,一

样一样具体说清楚。

(2)走到一处,把那里的的景物说一说,走到下一处,又

说一说,把印象深刻的一处多说几句。

(3)能适当运用比喻句、四字词语、古诗、也可以说说与

景点有关的传说或者历史。

任务四:合作交流,小组展示

1.出示交流要求

(1)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别人说时,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4)每组选定一处地方,准备在全班交流展示。

2.组内练说

(1)介绍要具体清楚,用上搜集到的好词佳句。

(2)语言响亮生动,引人入胜。

(3)每组推选一个“最佳导游”,准备在全班交流展示

3.小组展示

一组推荐一个小导游上台展示,讲完让学生从语言生动、内容

具体清楚、说话有礼貌等方面具体评价,老师适当指导评价,

评选出最佳小导游,并颁发小奖状。

详价项目及标;2洋(U果

幡具体.☆☆☆☆☆

使用合适的礼优用诙☆☆☆☆☆

接照一攵的现的概行搅乱☆☆☆☆☆

总评标;£优方:14T5加艮好:12-13的合格:10*总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一一春游去哪儿玩

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描述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一种植物,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做植物

记录卡。

2.借助植物记录卡,尝试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

的内心感受。

3.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分享习作,能从突出特点、有条理、写出

感受等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同学的习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任务一:创设情境,揭题解题

1.闯关游戏一一植物猜猜猜。

(1)游戏一:根据谜语猜植物

青青模样巴掌大,轻轻触摸把手扎。(仙人掌)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穿着粉红袄,模样真漂亮。

(荷花)

(2)游戏二:根据诗句猜植物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

2.创设情境,编将图书《植物的朋友圈》。

(1)上一周,我们布置了观察一种植物的任务,请大家

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制作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卡。今天我们来

分享卡片,并且化“卡”为“文”,用文字的方式把我们的

朋友写出来。优秀的文章将有发表机会,不仅可以张贴在教

室展示墙。

任务二:分享卡片,交流所得

1.课前观察记录。

学生在课前已经选定自己的植物朋友,制作好观察记录

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征。

2.回顾“桃花”卡片。

出示课本“桃花记录卡”

(1)学生交流植物卡记录了桃花的哪些方面,每一部分

是否平均用力?

(2)“桃花记录卡”包括名称、样子、颜色、气味以及

其他等五个方面。每个部分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突出了桃

花的特点,“样子”部分记录得很细致,讲了花骨朵儿、已经

绽放的桃花花瓣的特征;颜色和气味记录比较简单;其他部

分补充了桃花的生长季节、果实为桃子等。

3.小组交流互评。

(1)参考交流提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交流提示如下:

我要介绍的植物朋友是……,它的样子是……,颜色

是……,气味是……,除了这些之外,我还通过查回资料了

解到它……。

(2)根据小组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4全班分享展示。

选出小组卷介绍的比较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大

家一起学习借鉴。

任务三:搭建支架,化“卡”为“文”

1.回顾课文,读写结合。

借助植物记录卡,大家能把植物朋友“说”清楚。那么,

如何根据植物记录卡,把我们的朋友“写”清楚呢?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尤其是《荷花》

这篇直接描写植物的课文,学习完之后我们还练习了片段仿

写。想一想这些文章的作者们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

方法?

(1)认真观察,选择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

比如《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身乌黑的羽毛,

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

活泼的小燕子。”作者通过认真观察,抓住燕子的羽毛、尾

巴等突出特点,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燕子的样子。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在《荷花》这篇文章里,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

写了荷花的气味,又写了荷花的样子。写荷花的样子时,先

写荷叶,再写形态各异的荷花,非常清晰有条理。

(3)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比如《荷花》这篇文章里“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句子,

把作者独特的感受融入其中,一个“冒”字、一个“饱胀”

仿佛把荷花给写活了。

(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这几篇课文都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使得文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2.学习例文,总结方法。

(1)出示根据“桃花记录卡”改编的习作例文。

(2)学生讨论交流例文是如何把记录卡的材料转化成习

作的,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习作时,不仅要写我们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

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写进去,这样,我们写的植物

才会有“朋友”的感觉。在化“卡”为“文”的时候,还可

以学习单元课文以及例文的写作方法,按顺序、有重点地写

清楚观察情况和白」的内心感受。

3.出示要求,尝试写作。

学生对照自己的观察记录卡,写一写“我喜爱的植物朋

友”。

可参考的写作提示:

(1)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突出主

要特点,详略得当。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思路清晰合理。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

任务四:欣赏评价,修改展示

1.根据评价标准,互相欣赏学习。

2.完成文章主体部分,大声朗读文稿后自己修改。

3.读给同学听,教师进行点评或其他学生进行赏评。

4.同位之间相互评价。

评价标准(见下表)

评价项目及标4

勤通队林点正%书林认☆☆☆☆☆

技K一友的颂*吼3M清晰合理。☆☆☆☆☆

弓叔心物的样子、颜。私运川约伊舒法,

☆☆☆☆☆

并釉乳的机满丸

总计林代和1475a良好:1273";H:1

总评

*附

板书设计:

突出主要特点,详略得当

我的植物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