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美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美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美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美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

课题4曹冲称象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

目标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

表达的品质。

教学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重点

教学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难点

第一课时

认识“曹、员”等个生字,会写“称、柱”等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教学1.1410

词语。

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课件。

教具1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

准备

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设计意图:谈话的形

1.引入课题式,从学生熟悉的话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

件出示(出示秤称实物画面),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兴趣从而自然过渡到

导入2)

(课件出示3)(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下面的学习C】

()分

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

“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

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

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

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设计意图:以填空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形式,整体感知课文,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降低了难度,适合低年

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

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

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

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新课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

教学可以找哪些朋友。

()分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5:朗读要求)

钟(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儿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

zhuzudchengganzhanrandisuichuancheng

柱做秤杆站然底岁船称

caoyuangenyilunzhongHangkanxianzhl

曹员根议论重量砍线止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

音的区别。

“柱、秤、称、如、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

岁、曹”是平舌音。“杆、论、砍、线”是前鼻音。“量”是

后鼻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4.多元认字:

(1)实物演示法:学习“秤”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

说说“秤杆、秤蛇

(2)结合生活经验识记:“重”和“量”两个字,都有

“里二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

这个词语的意思。【设计意图:多元识字

(3)联系生活实际:“曹”是个姓氏,想一想身边的人和写字的指导是低年

有没有姓“曹”的。级阶段语文教学的重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点内容,也是统编版教

1.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材的学习要点。】

(课件出示7)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

“然”上下结构,四点底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

的间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最后一点不能

忘记。

“底”字,半包围结构,“氐”字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

向右上倾斜,落笔比第一横长。斜勾要舒展,与左边的横平

衡。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

导。

六.反馈检查,当堂达标。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

3.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

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

同学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竹:4曹冲称象)

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课件出示11)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

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

(课件出示12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这头象又商X

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

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新课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3)

教学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

大象的身子还像()

分钟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4)(课件出示14)出示并比较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

大象有多重呢?

读,体会到加点字的好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处,去掉了就没有了这

(第二个句子好,加上“到底”起到强调的作用。)

种表达的效果。】

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

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

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共四步。分别是:赶象上船一一在船舷上做记号一

一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一称石头的重量。)(课

件出示15/16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

船一一船舷上画一条线一一赶象上岸,装上石头一一称

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

石头)

(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是为了记下大象

的吃水位置,即大象的重量)

(4)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

(石头装到船下沉的地方,才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设计意图:实物的演

(5)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

示,一目了然,更直观、

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形象,符合低年级的认

(6)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

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知能力。】

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

楚了。

(7)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一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

有大秤的问题;二用石头代替大象,让大象丝亳无损,从

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

个词的语气。

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直量,小曹

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

筋、善于联想)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

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

(可以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还有没有更好的办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法来称象呢?”的方式

3.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

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那么在生活果然有意外的收获。】

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

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

想办法,好吗?

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内容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比•比,再组词。

止()重()议()砍()

正()量()蚁()吹()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

(2)……到底

3.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

过程。

参考答案:

1.止(停止)重(重量)议(议论)砍(砍树)

正(正反)量(分量)蚁(蚂蚁)吹(吹气)

2.(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3.曹冲先赶象上船,再在船舷上做记号,接着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

石头的重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

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

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后过程。

2.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口语拓展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

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有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

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

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

是更快更容易吗?

不足之处:

对学生鼓励与赞赏不够。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

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小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

象重量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曹冲简介: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好,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

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2.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门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

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

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

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

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

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笼络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

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

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

清唆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课后作业

襟础积累大巩固1

一、看拼音,写词语。

ranhduzhan115>uiyudzhuzidaodi

-・・・•・•f..44...-4—....4…;一••.….i……!…...J-i….

一—1:1;1IiI:

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o

舟D(

木O(口

三、比一比,再组词。

■1idng()■chbng()「dOi()

量.重.得-

Jiang()_zhong()_d6()

四、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船之〉©)墙

线-7)大树二7)柱子一1出头

五、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象又又,身子像,腿像四根O

2、“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一边()一边()0

七、重点段落品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

头。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重一一()

3.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o

4.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试着写出一个描写大象的句子。

答案

一、然后站立岁月柱子到底

二、船艘杆树

三、丈量重复非得

重量沉重得到

四、头艘杆堵条棵根块

五、4123

六、1.高大堵墙柱子

2.看议论

七、1.,?2.上升轻3.先再然后4.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大象的身体很高大,像一堵墙,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像一把扇子。大象有一个长鼻子,能卷能伸,像

管子似的,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四根柱子。

第三单元导学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

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着重训练学生提取相关信息,

借助词句进行讲述的能力,是本册第一单元“借助图片讲故事”基础上的能力训练提升,也是

为二年级下“借助示意图、提示、表格内容等讲故事”,三年级“学习详细复述”,四年级“学

习简要复述”,五年级“学习创造性复述”奠定基础。木单元教学要指导学生运用圈画关键词

句、给关键词句排序等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尝试讲述。并通过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在口语交际中,结合课文学习的方法,按照一定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训练,共安排3次,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写话冻习,写自

己喜爱的玩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形容玩具的同时,要引导

写话时注意“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等格式要求,重点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写的方

法。

曹冲称・借助关键词句讲述称象过程借

玲玲的画m试着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助

一封信^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内容并朗读

妈妈睡H借助关键词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9

语文园B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按顺序说话、写话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6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能正确解析与运用同音字。

2.会写37个字、32个词语,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3.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写句子。.

4.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5.能借助词句,试着讲讲故事。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

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2.《玲玲的画》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3.《一封信》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

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

亲情。

4.《妈妈睡了》感受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5.背诵《小儿垂钓》。

6.自主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表达:

1.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2.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按照顺序说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4曹冲称象

【课前解析】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讲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出了称象办法的

故事,从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生活,体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特点。

关注课题:“曹冲称象”点明了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

学生快速把握主要内容。

关注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

的来历。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

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

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

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

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

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关注生字:“称”和“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木旁,容易混淆误读。

学习“称”的时候,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在语境中加深印象,巩固读音;学习“秤”可以实

物演示“一杆秤”,说说“秤杆、秤泥”,练习秤的发音。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有七个左右结构、

两个上下结构、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

律。要注意提示学生容易遗漏的笔画,比如,“然”右上有一点,“底”最后一点不能忘写。

关注词语: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可

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借助配图学习“船身”,联系生

活实际理解“一同、一边、柱子、到底、秤杆”等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

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

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

个词语。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并结合课后关键词句排序,借助关键词句,说

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引出课题

1.趣味猜谜: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课《我是什么》,我们顺利地猜出了答案,今天,请

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语猜答案,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1)理解词语: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理解词语:秤有很多种,现在最常见的是电子秤,在古代没有电的情况下,我们的

祖先发明了杆秤,既方便携带又称量准确。

(3)认识人物:曹冲是曹操的第七个儿子,从小就聪慧过人,可惜的是少年早天。

2.引出课题:同学们能猜到今天学习的故事是什么了吧?(板书:4.曹冲称象)请同学们

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过这个故事,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称象”呢?还需要

细心的你去课文里找答案。

2.引导认识生字:生字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认识一下呢,试着读一读吧!

你能不能在文中快速地找出他们来呢?请大家将这些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再读一读。

3.引导朗读词语:他们的好朋友也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3.引导思考:这些好朋友一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称象?

三、分析“称象”的原因,学习第1-2自然段

预设一:因为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所以要称象。

1.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你是从哪里知道有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请你读一读。

指导朗读: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心情如何?

预设二:因为大象太大了,人们想知道到底有多重?

2.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你是从哪里知道大象很大?

(1)理解词语:大象又高又大,他们都特别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所以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2)运用词语:特别想知道姚明有多高,我们可以说:姚明到底有多高?

特别想买一本书,我们可以说:这么好看的书,到底在哪里能买到?

特别希望妈妈带你去公园,我们可以说:妈妈到底什么时候带我去公园?

(3)指导朗读:假如你们就是那些官员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多想?请你

试着来读一读。

(4)认识“一边……一边……”句式,练习说话。

四、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1.引导观察,指导书写:“底”是半包围结构,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些,

写舒展,尤其不要丢落最后一笔“点”。“称”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