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年级下册生物开学模拟卷1_第1页
北京八年级下册生物开学模拟卷1_第2页
北京八年级下册生物开学模拟卷1_第3页
北京八年级下册生物开学模拟卷1_第4页
北京八年级下册生物开学模拟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北京初中生物八年级开学模拟卷1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扬子鳄是我国特布•物种,其四肢粗短,趾间布"蹊.推测扬子鳄的运动方式为()

A.跳跃和游泳B.爬行和飞行

C.跳跃和E行D.爬行和游泳

2.骨骼肌可以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其原因不包括()

A.可以接受刺激B.可以对骨产生牵拉

C.可以发生收缩D.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3.正常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A.既牢固又灵活B.灵活但不牢固

C.牢固但不灵活D.既不牢固又不灵活

4.胚胎在电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

5.无脊椎动物区别「•肯椎动物的特征是(

A.卵生B.变温C.无附肢D.无背柱

6.蒯鱼生活在水中。下列1T关第鱼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为头部、妪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B.在水中卷体表黏滑的鳞片进行呼吸

C.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投动以及靖的协调作用游泳

7.黄缘闭壳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体表粗盖有坚固的甲

D.受精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龟

8.卜列鸟的形态结构特点,才1"利于减轻体重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B.胸肌发达

C.长骨中空D.前肢变成翼

同学们用I月龄仓鼠进行“走迷宫”实验,观察记录其从入口到出口获取食物的时间与

出现错误的次数。装置及记录表如下。请回答9-10题。

实验次数1234567

时间(秒)660159824522263()15

错误次数>2011623213

食物

9.下列关J•仓鼠”走迷匕”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屈于先天性行为

B.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学会后终身不会消退

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对仓就进行饥饿处理

B.实验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

C.多次实验后找到食物时间缩短

D.实验次数越多错误次数越多

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这里生活若长足七腕虾、大黄鱼、长鳍真彼、

红海龟等多种生物。请回答II-14题。

II.长足七腕虾在生长过程中会定期脱.壳(蜕皮•),所脱的“壳”是()

A.外骨骼B.外套膜C.角质层D.皮扶

12.大黄鱼、长鳍真盆均属于鱼类,它们不具备的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B.用鲍协调游泳

C.用肺呼吸D.体表覆盖鳞片

13.红海龟在陆地上产卵,体表覆盖九质的甲,用肺呼吸。据以上特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

()

A.鱼纲B.两栖纲C.爬行纲D.哺乳纲

14.舟山渔场每年有3〜4个月的休渔期,禁止进行渔业捕捞。这种做法可以避免()

A.废水排入海洋B.渔业资源枯竭

C.台风造成损失D.藻类大鼠繁殖

15.瞪羚是群居动物,愣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

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

C.瞪羚群的个体间会相G合作

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16.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纲菌的数量,结

B.将II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

D.细菌的数成在4小时内激增,•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

17.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打破瓶颈

灭菌肉汤

四年仍未腐败肉汤很快腐败

A,细菌繁殖需要隔绝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18.如图为解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美于修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植物

B.是单细胞生物

C.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

19.卜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亲鸟育雏B.母兽嗜乳C.蜘蛛结网D.鹦鹉学舌

20.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骨连结、骨骼肌B.骨质、关节、韧带

C.骨骼、骨骼肌、关节D.骨、关节、肌肉

21.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A.支点B.杠杆C.动力D.调节

22.各类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其运动将官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猎豹依靠四肢行走或奔跑

B.鹰有锋利的爪,适于飞行

C.袋鼠后肢发达,利于跳跃

D.青蚌趾间有蹊,善于游泳

2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设计了如下实脸方案,并观察到相关实躲现象:

(1)在饥饿的蚊群附近放置•些食物,等蚁群的侦察蚁找到食物后,在其返巢的路上放

设一些纸片。侦察蚁沿着纸片返巢后,大批工蚁沿着纸片找到食物(如图甲);(2)将这

些纸片排成圆圈,把食物放在圆圈中央,把其中几只工蚊放到纸上。这些工蚁沿着纸片

转圈,不知道爬下纸片来找食物(如图乙)。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甲乙

A.本实验选用饥饿的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干扰条件

B.本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为蚂蚁旅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通信的

C.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蛆蚁靠视觉通信

D.侦察蚁负责4找食物,工蚁负市搬运食物,这种有分工、有组织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24.以下描述的几种动物,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螃蟹在泥滩上“横行”,它们的主要

运动方式依次是()

A.飞行、游泳、爬行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D.飞行、行走、爬行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5.市场上老面馒头颇受欢迎,它与酵母发酵的馒头彳j何不同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该问

题展开了研究。他们的实践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实践目的】

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酹,比较用老面和酵母两种方式发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原理分析】

(I)空气和干酵母粉均含有制作馒头所用的微生物。它属于(选

填“细菌”或“真菌”),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气体,使面团膨

张。

(2)发面需要放在温暖处,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发酵需要适宜的。

【制作过程】

老面馒头酵母馒头

1.制作老面:取适量面粉,用温水和成面I.发面:川温水化开干酵母粉后,与面粉

团,在温暖处放置1〜2天。混合,揉成面团,放在温暖处至面团膨大为

2.发面:用温水化开老面后,与面粉混合,原来的2倍。

揉成面团,放在温暖处至面团膨大为原来的2.蒸制馒头

2倍。

3.蒸制慢头

【实践结果】

请老师和同学对两种慢头从外观、口感、风味三个方面打分,结果如图所示:

10□老面馒头

9□解母馒头

8

7

6

4

3

2

I

0

老面馁头解q馁头外观口感风味

(3)由实践结果可知,老面馒头的外观、口感、风味得分均酵母馒头,这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兔琳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坡古老的弼科动物之一,全球有50%以上的

兔斛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新殖、甘肃等地。

(1)自然条件下,先舟常生活在海拔4000―5000米左右的高原荒漠,体表的毛

—(填“长且密”或“短而疏”),这是对寒冷环境的o

<2)兔辨士要以鼠兔为食,它具有发达的肉,用来撕裂食物。在面对金雕、雪

豹等天敌的偷袭时,兔册依靠发达的系统,能灵被感知危险并作出反应。

(3)与鸟类等其他背推动物不同,免别的生殖方式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

崽的成活率。

(4)曾经的乱捕滥杀和过度放牧导致兔孙的栖息地退化,使免价数玳大幅减少<.随着《野

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及各地对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日益加强,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报

道有兔掰出现。请提出一条保护兔孙的具体措施。

27.自行车骑行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科学骑行有益身体健康。

(1)骑行过程由四个连续的动作组成,如图I所示。当往下蹬脚踏板时,图2中股四头

肌肌群(填“收缩”或“舒张”)提供动力,牵引胫骨绕运动。

此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系统的调节。

图I图2

(2)科学骑行要注意控制速度。科研人员将90名普通骑行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测试

不同骑行速度对膝关节耐受性的影响。骑行后第2天,对测试者进行检查,结果如下表

所示。

组别A组B组C绢

速度(km/h)202530

检测指标

关节软骨磨损005

股四头肌韧带和嵌韧带撕裂001

关节积液025

相应肌群组织肿胀238

注,表格中数值越大,代表相关的结构损伤程度越大或相关物质的量越名.

①测试时,除瞪行速度不同外,需呆持基本相同的条件包括:(写出一

点即可)。

②研究结果表明,当骑行速度为km/h,对膝关节耐受性的影项相对较小。如

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图2中分泌的滑液量就会增多,异常积聚形成关节

积液,会造成关节肿胀疼痛。

(3)骑行时合适的车库高度很重要。正确骑行姿势如图3所示,此时车座高度合适。

脚踏板最彳氐点甲乙

图3图4

图4所示为两种错误的骑行姿势。请任选图4中的甲或乙,结合(1)(2)综合分析,该

种骑行姿势存在的问题,若长期用该种姿势骑行可能会造成的运动损伤,并说明应该如

何进行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涉及到

71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卜表所示,

巴西龟

牛蛙

扩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致我

散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

优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耐饥饿:在繁殖

势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速度快,季节,雌龟产卯多次,每次产卵3〜19

特繁殖能力强,雄蛙一次产卵1〜2万枚枚:活泼好动,反应灵敏

入大量捕食木土蛙和其他生物:是致病菌排挤木地物种:传播沙门氏杆菌等致病

侵蚌壶菌的主要宿主之一菌

(1)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纲和纲动物。巴西龟用呼吸,

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真正适应了陆地环境。

(2)导致牛蛙和巴西龟扩散的原因有养脑逃逸和,另外宠物丢弃也是巴西

龟在我国扩散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

(3)牛蚌与入侵地的本土蚌之间具有捕食和关系,会导致本土蚌数量下降甚

至灭绝。巴西龟反应灵敏,有利于其获取食物、躲避,提高了生存的机会。

(4)”虽然布"些非本地生物具有•定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但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带来的

危宙,国家不应引进。”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0

29.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夺得滑雪类项目2枚金牌和I枚银牌,潦发了全民对滑

雪运动的热情。如果热身赛前活幼不充分或姿势不巧,容易在滑雪过程中出现各种运动

损伤。研究者对278名滑%受伤者揭伤部位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损伤部位膝关节踝关节腰部腕关节头颈部

人数9863473832

比例(%)35.2522.6616.9113.6711.51

图1图2

(1)由表可知,滑雪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是

(2)如图是谷爱凌滑雪时的个空中技巧时的一个动作,图中谷爱凌双手的动作是—

(屈肘/伸肘),此时处于收缩状态的肌肉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十字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刚性和韧性能限制骨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强

了膝关节的性。关节头从中脱出的过程叫做脱臼。

<3)充分的热身活动有利于关节囊分泌更多的到关节腔中,使关节灵活;同

时的缓冲作用可减少呼与骨之间的摩擦,避免关节损伤.

(4)滑雪运动的完成,必需在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

动系统在滑雪过程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5)请你针对表中某一损伤部位,写出一项相应的保护措施:"

30.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对其生存和繁常后代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如图是蝗虫和人的运动有关的结构图。请回答:

(1)蝗虫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2)参与蝗虫运动的结构与人类把似,有为运动提供动力的,起杠杆作用的

,可以围绕其活动的②,其功能类似于人类的①。

(3)当胫提肌收缩,胫降肌舒张时完成的动作与人类完成的动作相似的是<.

A.胧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胧三头肌收缩

C.胧二头肌和胧三头肌都收缩

D.胧二头肌和胧三头肌都舒张

(4)蝗虫发起运动时需要系统下达指令。

肱三

头肌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北京初中生物八年级开学模拟卷1

参考答案与拭题解析

选择题(共24小题)

I.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物种,其四肢粗短,趾间有蹊。推测扬子鳄的运动方式为()

A.跳跃和游泳B.爬行和飞行

C.跳跃和飞行D.爬行和游泳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D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曳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

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炮等,

【解答】解:扬子鳄是水陆两栖动物,在陆地上,扬子鳄依靠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

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为爬行;由r趾间有蹊,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为游

泳。

故选:D.

【点评】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2.骨骼肌可以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其原因不包括()

A.可以接受刺激B.可以对骨产生牵拉

C.可以发生收缩D.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鼠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

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钟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

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将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倘骼肌有受刺激

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若关

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

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3.正常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A.既牢固又灵活B.灵活但不牢固

C.牢固但不灵活D.既不牢固又不灵活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专题】热点问题:类比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A

【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既牢固又汉活,据此解答.

【解答】解:关节是由关节而、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

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

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

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

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臂与骨之间的摩

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骨骼肌由肌暨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块骨骼肌的两端跨

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剌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

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的结

构特点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故选:Ao

【点评】理解关节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可过程如图:

睾丸卜另][SS]恒[不孕|

I受精卵I一便卧一画囿一一画盖+1新生儿

国f随璃彳运国]子宫

【解答】解: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

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卯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卯: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

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宝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

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

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拌出即分娩。因

此,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

5.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的特征是()

A.卵生B.变温C.无附肢D.无脊柱

【考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

【答案】D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衣.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

内布•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仔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拄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选:D。

【点评】关键点:脊椎动物和无音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6.鲫鱼生活在水中。下列有关鲫鱼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B.在水中靠体表黏滑的鳞片进行呼吸

C.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解的协调作用游泳

【考点】用适于水中牛.活的形杰结均特点和牛•理特点.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鱼类的特征花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鲤呼吸,

用鲍游泳,匏尾部和妪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鱼的身体分为头部、妪干部和尾部三部分,A正确。

B、鱼类体表邀盖若鳞片,能分泌黏液,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鱼类用鲤呼吸,B错误。

C、鱼的身体通常左右侧扁,大多星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C正确。

D、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

用:尾甄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的进动力;臀蜡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

起平衡身体的作用:所以鲫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正确。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7.黄缘闭壳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礁的是()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体表覆盖有坚固的甲

D.受精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龟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湍不恒定,会随

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

少数卵胎生。

【解答】解:黄缘闭壳龟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

质甲、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用肺呼吸,受精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龟,A错误。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记爬行动物的特点。

8.下列鸟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利r减轻体重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B.胸肌发达

C.长骨中空D.前肢变成黑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答案】C

【分析】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

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解答】解:A、鸟的身体星.流线型,减小阻力利J飞行,A错误。

B、鸟的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动力,B错误。

C、鸟的长骨中空,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C正确。

D、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D错误。

故选:Co

【点评】鸟类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知道鸟的长骨中空,能减轻

体重,利于飞行。

同学们用1月龄仓鼠进行“走迷宫”实验,观察记录其从入I」到出口获取食物的时间与

出现错误的次数。装置及记录表如下。请回答9-10题。

实验次数1234567i

时间(秒)6601598245222630)5

错误次数>2011623210

食物6

9.下列关于仓鼠“走迷宫”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先天性行为

B.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学会后终身不会消退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吁为的区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答案】C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解:ABC.小鼠走迷宫是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矶上,通过环境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AB错误,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索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脸和学习而

获得的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否则易消退,D错误。

故选:Co

【点评】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对仓鼠进行饥饿处理

B.实验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

C.多次实验后找到食物时间缩短

D.实验次数越多错误次数越多

【考点】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答案】D

【分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解:A.实验前需对仓鼠进行饥饿处理,促进仓鼠积极寻找食物,正确。B.实

验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仓鼠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C.多次实验后找到食物时间缩短,说明仓鼠产生了学习行为,正确。

D.实验次数越多错误次数越少,错误。

故选:D.,

【点评】常握学习行为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这里生活着长足七腕虾、大黄⑨、长鳍真然、

红海龟等多种生物。请回答11-14题。

II.长足七腕虾在生长过程中会定期脱壳(蜕皮),所脱的“壳”是()

A.外骨骼B.外套膜C.角质层D.皮扶

【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甲壳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

甲壳类(如虾、疑〉、多足类(如钱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解答】解:虾的体表TT外骨骼,可以布•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

官,外骨骼不会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氏足七腕虾在生长过程中会定期脱壳(蜕

皮),所脱的“壳”是外骨潞,A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考查r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记节肢动物的种类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大黄鱼、长鳍其整均属于鱼类,它们不具备的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B.用鳍协调游泳

C.用肺呼吸D.体表覆盖鳞片

【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哺乳动物的主

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魄呼吸,

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拨动和蛇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大黄鱼、长鳍其鲨均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鳞片,身体呈流线

型,用鳏呼吸而不是用肺呼吸,用鳍游泳,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记鱼类的结构功能以及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即可。

13.红海龟在陆地上产卵,体表覆盖隹质的甲,用肺呼吸。据以上特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

)

A.鱼纲B.两栖纲C.爬行纲D.哺乳纲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爬行动物主要特征:体表啜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

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卯生或少数卵

胎生。

【解答】解:红海龟在陆地上产卵.体表粒盖角膜的甲,用肺呼吸。据以上特征判断其

在分类上属于爬行纲。

故选:Co

【点评】关键是熟记爬行动物的特点,注意区分爬行动物与其他陆生动物的特点。

14.舟山渔场每年有3〜4个月的休渔期,禁止进行渔业捕捞。这种做法可以避免()

A.废水排入海洋B.渔业资源枯竭

C.台风造成损失D,薄类大量繁殖

【考点】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就

会减少直至消失。

【解答】解: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禁渔休渔,舟山

渔场每年有3〜4个月的休渔期,禁止进行渔业捕捞。这种做法可以避免渔业资源枯竭,

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知道保护海洋鱼类资源的措施目的。

15.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

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色肉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

C.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专题】类比推理:动物的社会行为.

【答案】D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

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ABC、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

言”,如动作、声音等,个体间会相互合作,白色饵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发出报

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正确.,

D、瞪羚进行群体生活,个体进行警戒的时间减少,捕食的机会就增多,增加个体生存机

会,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16.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

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休

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

【考点】菌落及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

菌和真菌.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实验步躲包括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

观察结果,解答即可。

【解答】解:A、检测前培养基需要灭菌处理,保证除了接种的细菌外无其他杂菌的干扰,

A错误。

B、将口率内侧于培养基接触后的过程相当于接种细菌,应在不同时间段分别接种,以佩

戴时间不同为变量,B正确。

C、菌落是细菌的集合体,细菌菌落小,表面光滑黏刷,细菌通是过分裂繁殖后的,C正

确。

D、细菌的数殳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期更换,D正确。

故选:Ao

【点评】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号杳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除

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17.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灭菌肉汤

四年仍未腐败肉汤很快腐败

A.细菌繁殖需要隔绝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布r的细菌产生

【考点】食品的腐败原因:生物学史.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答案】B

【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

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

实验”。

【解答】解:上图是巴斯德设计的短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

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

的,空气可无明地讲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档而沉积于弯管底部,

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

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

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杳的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

18.如图为庭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T一H苗丝

A.属于植物

B.是单细胞生物

C.依界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真菌在自然界中的

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落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病的菌丝构成的,细胞结构为:细泡壁、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能产生

大量的胞子,鸵抱子来繁殖新个体,

【解答】解:AB.落菇菌属于多细胞的大型真菌,是由第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A

B错误。

C、蘑菇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C正确.

D、有的廨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美味的食品,如香菇、侧耳等:但有些瞬菇如毒蝇鹅

再等,误食了会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果来的胞菇,必须仔细鉴定,绝不能随便食

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现实中的应用。

19.下列动物行为中届于学习行为的是()

A.亲鸟育雏B.母兽哺乳C.蜘蛛结网D.鹦鹉学舌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吁为的区别.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先天性净为和学习行为.

【答案】D

【分析】(I)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

物的一种木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

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BC、亲鸟育雏、母兽哺乳、蜘蛛结网,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

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ABC不正确;

D、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0.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骨连结、骨骼肌B.骨质、关节、韧带

C.骨骼、骨骼肌、关节D.骨、关节、肌肉

【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A

【分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若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

活动,于是煞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

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解答】解: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

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是骨连结的一种形式,由此可以得出人体的运

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1.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A.支点B.杠杆C.动力D.调节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A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

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箱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

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妪体就产生r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

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关节在运动

中的作用是支点。

故选:A.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

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2.各类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其运动常官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猎豹依靠四肢行走或奔跑

B.鹰有锋利的爪,适于飞行

C.袋鼠后肢发达,利于跳跃

D.青蚌趾间有蹊,善于游泳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答案】B

【分析】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环境中的生物

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不同。

【解答】解:A.猎豹有发达的四肢,依施四肢行走或奔跑,A正确。

B.鹰前肢变为翼,翼适于飞行,B错误。

C.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发达,有利于跳跃,C正确。

D.青魅后肢的五趾间有跳,青蛙的后肢适于游泳,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形态与结构用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设计了如卜.实验方案,并观察到相关实验现象:

(1)在饥饿的蚊群附近放置一些食物,等蚁群的侦察蚊找到食物后,在其返巢的路上放

西一些纸片。侦察蚊沿着纸片返奥后,大批工蚊沿若纸片找到食物(如图甲):(2)格这

些纸片排成圆圈,把食物放在圆圈中央,把其中几只工蚁放到纸上。这些工蚁沿着纸片

转圈,不知道爬下纸片来找食物(娟图乙)。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竹、丑五声*王匚工^

A.本实验选用饥饿的蛆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干扰条件

B.本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为蚂蚁靠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通信的

C.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蚂蚁东视觉通信

D.侦察蚁负责寻找食物,工蚁负成撤运食物,这种有分工、有组织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考点】探究蚂蚁的行为(如通讯,.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社会行为.

【答案】C

【分析】社群(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

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

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解:A、本实验选用饥饿的蚂蚊来做实验的H的是排除干扰条件,有利「观察蚂

蚁的取食行为,A分析正确。

B、侦察蚁沿着纸片返巢后,大批工蚁沿着纸片找到食物:但将这些纸片拌成圆圈,把食

物放在圆圈中央,把其中几只T蚊放到纸上,这些工蚁沿着纸片转圈,不知道爬下纸片

来找食物。即改变纸片的排列形状,气味乱了,结果鸠蚁在纸上来回打转,找不到食物,

据此木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为蚂蚁是靠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通信的.B分析正确.

C、本实验可得出结论:蚂蚁靠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通信,而不是兼视觉通信,C分析错

误。

D、由分析可知,社群(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

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侦察蚁负责寻找食物,工蚁负责搬

运食物,这种有分工、有组织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D分析正确。

故选:Co

【点评】解默的关键是熟记和掌握探究蚂蚁的行为的实险,知道社群(会)行为的特征。

24.以下描述的几种动物,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螃蟹在泥源上“横行”,它们的主:要

运动方式依次是()

A.飞行、游泳、爬行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D.飞行、行走、爬行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就是陆地生活运行的主要运动方式,

多数陆地动物也是这样,依靠身体附肢的活动,完成各种运动,空中E行的动物依靠处

膀的扇动,产生向上和向前的动力,完成飞行。

【解答】解:鹰属于鸟类,它的运动方式是飞行;鱼属于鱼类,它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运动方式是爬行。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的运动方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5.市场上老面慢头颇受欢迎,它与薛母发醉的慢头有何不同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该问

题展开了研究。他们的实践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实践目的】

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醉,比较用老面和薛母两种方式发酵对慢头品质的影响。

【原理分析】

⑴空气和干酵母粉均含有制作馒头所用的微生物酵母菌.它屈J-真菌(选

填“细菌”或“真菌”),在发酵过理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

膨胀,

(2)发面需要放在温暖处,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制作过程】

老面慢头酵母馒头

1.制作老面:取适量面粉,用温水和成面1.发面:用温水化开干酵母粉后,与面粉

团,在温暧处放置1〜2天。混合,揉成面团,放在温暧处至面团膨大为

2.发而:用温水化开老面后.与面粉混合.原来的2倍.

揉成面团,放在温暧处至面团膨大为原来的2.蒸制馒头

2倍。

3.蒸制馒头

【实践结果】

请老师和同学对两种慢头从外观、口感、风味三个方面打分,结果如图所示:

0

♦9

8

电7

水6

«5

$4

&3

2

仁1

竺0

名面馁头酵弓馒头

(3)由实践结果可知,老面慢头优外观、II感、风味得分均高,酵母分头,这说

明老面慢头的品质优于酵母馒头

【考点】发解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1)酵母菌;真菌:二氧化碳:

(2)温度;

(3)高于:老面馒头的品屈优于酷母慢头。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I)题中制作馁头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制作

馒头的过程中,在有辄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成二辄化碳气体

和水,二氧化碳气体使而团膨胀.

(2)微生物在温暖的环境卜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因此微生物的发解需要适宜的温度。

(3)由题干中柱状图可知:老面饯头的外观、口感、风味得分均高于酵与馒头,这说明

老面馒头的品质优于酵母馒头。

故答案为:

(1)酵母菌:真菌:二氧化碳:

(2)温度:

(3)高于:老面慢头的品质优于整母馒头。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发辞技术的相关知识。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兔琳是国家二级田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最古老的猫科动物之一,全球有50%以上的

兔琳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地。

(1)自然条件下,兔孙常生活在海拔4000〜5000米左右的高原荒漠,体表的毛长且

密(填“长且密”或“短而疏”),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2)兔琳主要以鼠兔为食,它具有发达的犬齿,用来撕裂食物。在面对金雕、雪

豹等天敌的偷袭时,兔孙依靠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危险并作出反应。

(3)与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