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概述1.分类2.功能:合成和分泌消化液;内分泌功能
独立形成器官,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入消化管腔。●小消化腺:●大消化腺:肝大唾液腺胰实质:腺泡(腺细胞)与导管间质:被膜和叶间的结缔组织结构一、大唾液腺
有三对: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其分泌物混合形成唾液,通过导管排入口腔。(一)大唾液腺的一般结构
表面为结缔组织被膜,深部的实质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导管结缔组织肌上皮细胞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由一层立方上皮或锥体形细胞组成,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
腺泡具有分泌功能,肌上皮细胞的收缩能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腺泡分为:
●浆液性腺泡
●黏液性腺泡
●混合性腺泡1.腺泡
acinus导管腺泡(1)形态:(3)分类:(2)功能:腺泡导管结缔组织肌上皮细胞浆液性腺泡1.组成:浆液性腺细胞2.形态:●光镜:核圆形,位于细胞基部;基部胞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含嗜酸性酶原颗粒。3.分泌物:稀薄,含唾液淀粉酶。●电镜:胞质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胞质顶部含分泌颗粒。电镜图腺泡腔分泌颗粒模式图光镜图1.组成:黏液性腺细胞●光镜: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底部;胞质染色浅,HE染色标本中呈泡沫或空泡状。3.分泌物:粘稠,含糖蛋白。●电镜:顶部胞质含粗大的粘原颗粒。电镜图腺泡腔粘原颗粒细胞核黏液性腺泡2.形态:模式图光镜图1.组成:浆液性腺细胞+黏液性腺细胞由几个浆液性腺细胞排列成半月形附着在黏液性腺泡底部或末端组成,形成半月结构。混合性腺泡2.形态:模式图光镜图半月●闰管
分为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导管结构模式图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结构:细,管壁由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构成。2.导管闰管●纹状管
结构: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胞核圆形,位于胞顶部,胞质嗜酸性,基底部有明显的纵纹。功能:基底纵纹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导管结构模式图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纹状管结构: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或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总导管
由小叶间导管汇合而成,开口于口腔,近开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导管结构模式图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2、三种唾液腺的特点
腮腺:纯浆液性,闰管长,纹状管短。下颌下腺:浆液性为主,纹状管发达,闰管短舌下腺:粘液性为主,无闰管三对大唾液腺比较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腺泡纯浆液性混合性(浆)混(粘)半月多闰管长短无纹状管短长不明显分泌物稀薄酶+粘液粘液为主
含酶
唾液下颌下腺分泌:70%
腮腺分泌:25%
舌下腺分泌:5%
分泌物含①水和粘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
②唾液淀粉酶: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③溶菌酶和干扰素:抵抗细菌和病毒。
二、胰腺pancreas被膜: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小叶。实质外分泌部:
腺泡+导管内分泌部:胰岛结构胰腺低倍胰腺高倍胰岛
Pancreaticislet泡心细胞
CentroacinarC
(一)外分泌部腺泡+导管浆液性腺泡;无肌上皮细胞;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该细胞扁平或立方形,胞质染色浅,是闰管起始部。1.结构:●腺泡1)结构:分泌胰蛋白酶(酶原)、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经导管排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2)功能:泡心细胞闰管胰腺腺泡RER1)组成: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2)特点:①无纹状管;②从闰管到主导管,管腔逐渐增大,上皮由单层扁平或立方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主导管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最终主导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导管胰腺(示泡心细胞和闰管)泡心细胞、闰管及小叶内导管D:闰管C:泡心细胞I:小叶内导管小叶内导管与小叶间导管II:小叶内导管A:腺泡S:小叶间导管●性质:弱碱性●成分:①水由导管分泌。
②无机物由导管分泌,以HCO3-含量最高,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③有机物为各种消化酶,由腺泡分泌。消化酶以酶原形式排入小肠,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变为有活性的酶。
●功能:①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其中的消化酶能将大分子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麦芽糖、脂肪酸、肽和氨基酸;
②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2.功能分泌胰液(二)内分泌部即胰岛(pancreasislet)
散在于腺泡之间,大小不一,HE染色浅。●形态:
由内分泌细胞及其间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组成。内分泌细胞有四种类型: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组成:A细胞D细胞B细胞毛细血管1)A细胞数量: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布:胰岛周边功能:分泌胰高血糖素,
使血糖升高。2)B细胞数量:最多,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分布:胰岛中央功能:分泌胰岛素,使血糖
降低。3)D细胞数量: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分布:A、B细胞之间功能:分泌
生长抑素,抑制临近
A、B、PP细胞的分泌活动。4)PP细胞数量:很少。功能: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三、肝
liver被膜:薄层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小叶。实质结构中央静脉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肝小叶门管区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状,每个肝小叶包含5种结构:肝小叶hepaticlobule(一)●中央静脉●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中央静脉肝血窦肝细胞
肝小叶
hepaticlobule1、中央静脉特点:腔大、壁薄、多孔。
2、肝板(肝细胞)
3、肝血窦
4、胆小管
5、窦周隙
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成板状,称肝板(肝索)。1.
中央静脉●位置:●结构:肝小叶长轴中央由内皮和薄层结缔组织组成,管壁上有血窦的开口。2.
hepatocyte肝细胞●位置及排列方式:中央静脉肝细胞肝血窦●形态结构:
多边形,体积大;胞质嗜酸性,散在嗜碱性颗粒;核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浅,核仁明显,部分肝细胞有双核。光镜:●功能面:
根据周围接触环境的不同,肝细胞有3个功能面:
血窦面
胆小管面
肝细胞连接面模式图肝细胞(肝索)肝血窦肝细胞有多种丰富的细胞器及糖原、脂滴等内含物。电镜粗面内质网:合成血浆中的蛋白质,从血窦面释放入肝血窦。滑面内质网:参与胆汁合成和胆红素、脂类与激素的代谢以及生物转化。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溶酶体:消化异物、自噬退化的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可消除H2O2对肝脏的损害。内涵物:有糖原、脂滴、色素等。线粒体: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PAS反映示肝细胞内糖原透射电镜示肝细胞内糖原RERSER线粒体糖原线粒体微体模式图肝细胞(肝索)肝血窦肝巨噬细胞●位置:肝板间的间隙,相互吻合成网。●结构特点:①窦壁:内皮细胞,
无基膜;②内皮细胞不连续,有穿通内皮胞质的孔,孔上无隔膜;③窦腔内有血液、肝巨噬细胞和LGL细胞。3.
hepaticsinusoid肝血窦肝血窦电镜图像肝血窦的结构特点使血窦的通透性大,有利于肝细胞和血液间进行物质交换。
不规则,有突起,借助突起附着在血窦内皮细胞表面或穿过内皮细胞窗孔和细胞间隙伸至窦周隙。肝巨噬细胞●形态:●来源与功能:来源于血单核细胞,具有防御和吞噬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肝巨噬细胞中央静脉与肝血窦扫描电镜图像
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间隙狭小。4.
窦周隙●位置:●功能: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肝血窦红细胞肝细胞*窦周隙
窦周隙
EM结构
①肝细胞表面有微绒毛;②充满血浆;③有贮脂细胞。网状纤维,对血窦内皮起支持作用。贮脂细胞具有贮存VitA和产生网状纤维的功能。脂滴
由相邻肝细胞局部的细胞膜凹陷形成,细胞膜结合处有桥粒、紧密连接封闭胆小管。相邻胆小管相互吻合成网。●位置:●形态结构:肝细胞之间。5.
胆小管胆小管特殊染色方法显示胆小管胆小管紧密连接胆小管电镜像胆小管2、门管区是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区域,含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三种结构。●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腔大壁薄●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腔小壁厚●小叶间胆管: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肝门处汇合成为左右肝管出肝。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门管区Hepaticlobule3、肝内血循环有门静脉、肝动脉双重血液供应。胃、肠的静脉
门静脉小叶间静脉肝血窦肝动脉肝动脉的分支小叶间动脉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小叶下静脉●肝血液供应特点1)门静脉中的静脉血富含从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是肝的功能血管;
肝动脉中的动脉血含丰富的氧,是肝的营养血管。2)肝小叶内血液是有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